117謀反

117謀反

承瑞帝很重視這個嫡孫,太子嫡子的滿月宴辦得十分隆重,讓太子黨成員都安心了不少。

因為嫡孫的出世,承瑞帝看太子覺得順眼了不少,暫時沒有「廢立太子」的想法。

當然,這和承瑞帝十分想處理掉忠順親王也有關係,嫡孫的出生,不僅讓太子的地位更為穩固了,也讓承瑞帝的皇位坐的更穩了。

承瑞帝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於是舉起了屠刀,準備向忠順親王下狠手……

然後,承瑞帝沒有料到,忠順親王並非是沒了牙齒的老虎,而是一條惡狼,一條孤注一擲的紅眼惡狼!

忠順親王選擇的「清君側」的時間,並不是深夜,而是白晝,不是忠順親王膽大包天,想要在朗朗乾坤之下舉旗謀反,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林如海、楊冀等人的幫助下,承瑞帝並沒有發現忠順親王暗中的謀算,卻依然每時每刻都小心謹慎,夜色下的紫禁城,步步設防,跟鐵桶一般。

不得已之下,忠順親王將「政變」的時間定在了白晝……

這一日,是很普通的一日,上至皇帝皇后,下至貧民百姓,都和平日里一樣,做著各種事情,除了少數人之外,誰都不會想到,位於大明帝國的首都中心的紫禁城,即將血流成河。

大朝會結束之後,承瑞帝回到東宮,處理國家大事,近段時間災禍泛濫,承瑞帝確實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為此數夜都沒有休息好。

就在承瑞帝為受災百姓發愁的同時,駐紮在京郊的京營某部突然有了異動,全軍輕裝上陣,向著神京的方向疾馳。

為了確保神京的安全,京營駐紮地距離神京很近,不到一個時辰,該部就到達了神京的城門外。

面對城外驚慌失措的老百姓,這支軍隊沒有絲毫遲疑,就舉起了屠刀,騎兵衝鋒,踏著百姓的血肉之軀,沖入了城門。

城門內外,血流成河,城門上的軍士,卻冷眼旁觀,原因很簡單,城上軍士的統領之所以「沒能及時關上城門」,是因為,他也是這場政變的參與者,只是不知道,他是忠順親王的人,還是內閣首輔林如海的人……

這支軍隊是忠順親王發動政變的底牌之一,進城之後,這支軍隊沒有絲毫停頓,便殺向了位於神京中心的紫禁城。

在城門通往皇宮的街道上,血流成河,無數躲避不及時的百姓,被疾馳的軍馬踏成了肉泥,上一刻還十分繁華的街道,下一刻便變成了人間地獄,紅色的鮮血,白色的腦漿,鋪滿了大地……

這支軍隊雖然是有精銳軍士組成的隊伍,卻是輕裝簡從,沒有攜帶攻城器械,而皇城之堅,不遜色於任何軍事堡壘。

按理說,這支軍隊應該在皇城之下束手無策才對,然後被「勤王之師」殺得片甲不留。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支軍隊到達皇城之下,一座宮門無聲無息地打開了,將這支軍隊迎進了皇城。

守在宮門口的人,是忠順親王在皇宮中的內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的心腹。

作為太上皇的心腹太監,承瑞帝掌權之後,戴權雖然依然是大明宮掌宮內相,手中的權勢卻大不如從前了。

戴權懷恨在心,暗中投靠了忠順親王,戴權的權勢雖然大不如從前了,卻畢竟是在宮中經營了數十年的老人。

對於戴權來說,打開一道宮門,還是可以做到的。

戴權用這座宮門作為投名狀,正式登上了忠順親王的戰車。

進了宮門,便再無能夠阻攔叛軍的堡壘了,忠順親王距離成功,只有數步之遙了。

這支軍隊進京之後,城門緩緩關閉,將坐擁十萬精銳的京營擋在了城門外,現任京營節度使雖然是承瑞帝的人,卻不敢率軍攻城。

原因很簡單,這裡是北京,若是攻城的話,那麼這場政變最後就算是承瑞帝獲勝了,率軍攻城的京營節度使,也會人頭落地。

京營節度使唯一能做的,就是率軍在城門外列隊,將神京團團圍住,然後和守城的門將、以及九門提督進行交涉,要求他們打開城門。

現任九門提督也是承瑞帝的人,卻不敢打開城門放京營的虎狼之師進來。

承瑞帝掌權的時日不長,並沒有完全控制京營,京營之中,山頭林立,九門提督不敢放人進城,若是進來的也是叛軍,九門提督都沒地方哭去。

因為害怕城破,九門提督所屬的步軍統領衙門將一半兵力放在了城牆下,然後將剩餘的兵力派往皇宮救駕。

就這樣,承瑞帝的兩個心腹,九門提督和京營節度使,皆被「豬隊友」牽制在了城牆之下,雖然明知對方是同一陣營的隊友,卻不敢相信對方,害怕對方是忠順親王的人。

憑藉暗中的謀划,忠順親王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只用了很少的人手,就將京營的十萬軍士擋在了城牆外,將九門提督等京中的「保皇黨」,暫時擋在了皇宮之外。

從整個神京來看,忠順親王的勢力遠遜於承瑞帝,但若是只從皇城來看,倒是忠順親王比較佔優勢。

從起兵謀反的那一刻開始,忠順親王就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了。

兵貴神速,忠順親王和叛軍在皇城外會和之後,便帶著叛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向了承瑞帝所居住的東宮。

在紫禁城中護衛皇帝一家安危的,是御林軍和龍禁尉,這兩軍挑選成員,看得不是軍士的武技和能力,而是家世,御林軍和龍禁尉的成員幾乎全都是世家子弟,這些人只是將這兩軍當做「升官發財」踏腳石,用來豐富履歷,僅此而已。

所以,御林軍和龍禁尉的實力,可想而知。

散布在皇城各處,最多不過百人規模的御林軍、龍禁尉,在視死如歸,不成功便成仁的叛軍面前,就跟紙糊似得。

就這樣,叛軍迅速地衝到了東宮,將承瑞帝堵在了裡面。

叛軍已經到達東宮了,承瑞帝卻還有點沒反應過來,不是承瑞帝的智商不夠用,實在是忠順親王的計劃,太簡單粗暴了!

沒錯,忠順親王的計劃就是這樣簡單粗暴,忠順親王明白,在神京中他無論如何布置謀划,勢力都遠遜於承瑞帝。

若是想成功的話,那只有置之於死地而後生。

本來,忠順親王是存了死志的,可守城門將、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的暗中投誠,讓忠順親王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如今,忠順親王騎著高頭大馬,領著虎狼之師,衝進了東宮,這是他為之奮鬥了數十年卻求而不得的地方,忠順親王的心情十分激動。

看著近在咫尺的東宮,忠順親王策馬揚鞭,大聲喝道:「諸位兄弟,那個囚禁了父皇的狗賊就在裡面,衝進去,誰殺了他,我就讓父皇封他為國公,世襲罔替,永享富貴!」

一時間,群情激奮,眾叛軍將士,為了「永享富貴」這個虛無縹緲的目標,沖向了承瑞帝所在的那處宮室。

叛軍將東宮團團圍住了,承瑞帝被困在一處宮室中,身邊只剩下百餘名忠心的護衛,承瑞帝的侍衛頭子帶著手下,把守著宮殿的大門,擊退了叛軍的一波又一波的攻擊,損失大半的手下,剩下的人也都各個帶傷挂彩。

侍衛頭子抹了抹臉上的血,回身對承瑞帝說道:「皇上,敵眾我寡,我在這裡擋住了叛軍,您快逃吧,只要能夠逃出去,就有翻盤的希望!」

承瑞帝並沒有料到如今的處境,在得知忠順親王反了之後,承瑞帝不驚反喜,認為這是一個將忠順親王千刀萬剮而不用背負罵名的千載良機。

承瑞帝並不知道忠順親王的計劃,認為己方在神京中佔據絕對的優勢,剿滅叛軍不用費吹灰之力。

就在得知忠順親王謀反之時,承瑞帝身邊忠心的侍衛頭子就勸承瑞帝「避險」,前往安全的地方,指揮戰鬥。

只是,承瑞帝託大,認為忠順親王翻不出浪花來,還覺得「避險」一事會讓自己在史書中的名聲受損,於是託大,一意孤行,鎮守在東宮,派人去調兵遣將,剿滅叛軍。

結果,援軍沒有見到,叛軍卻已經殺到了東宮,讓承瑞帝的處境變得非常危險。

聽了心腹侍衛的話,承瑞帝的臉色變幻莫測,然後說道:「朕不走,朕相信自己的眼光,朕相信朕的手下一定回來救駕的,朕也不信他能夠瞞著朕擁有偌大的勢力,叛軍的規模絕對不會太大!」

也不知承瑞帝是在安慰自己,還是在安慰手下。

總而言之,承瑞帝做出的決斷是——死守,等待援軍!

如果有人能從天空中俯瞰神京的局勢,一定會覺得非常有意思的。

叛軍將承瑞帝所在的宮室團團圍住,承瑞帝的身邊只有百餘名忠心的護衛,死死地守護著承瑞帝。

步軍統領衙門的軍士將東宮以及叛軍團團圍住,若論軍力,叛軍並不佔據優勢。

京營的精銳將神京團團圍住,若說整個神京,叛軍一點優勢都沒有,除非……

除非,忠順親王殺掉承瑞帝和太子,並掌控了太上皇,然後以太上皇的名義下達命令,讓自己登基為帝!

另外,承瑞帝想得沒錯,他的眼光確實還不錯,九門提督和京營節度使確實都忠於他,可是,若是他死了,而太上皇下達命令,讓他們向新皇效忠呢?

忠順親王掌控的叛軍並不多,只有數千人而已,卻兵分三路,一路有自己親自率領包圍了東宮,準備擊殺承瑞帝,一路由忠順親王的心腹率領,前往乾清宮「保護」太上皇。

還有一路,被忠順親王派往了太子的居所,準備殺掉太子。

忠順親王若是想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不是為他人做嫁衣,那麼,忠順親王必須在敵方的援軍趕到之前,殺掉承瑞帝和太子,然後前往乾清宮,以太上皇的名義,授命自己登基為帝,成為大明的皇帝!

因為,若是承瑞帝和太子都死了的話,在太上皇諸子中,忠順親王居長,是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時間,非常緊迫,忠順親王必須爭分奪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之林家女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紅樓之林家女婿
上一章下一章

117謀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