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篇-徐福東渡
徐福東渡一事,最早出現於司馬遷的《史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因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藥,花費了巨額錢財未果,這時徐福謊稱由於大魚阻攔所以未能成功,於是請求配備強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謊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對於徐福東渡,《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也有記載:「(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徐福東渡把秦代文明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質的飛躍。徐福因此在日本被尊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藥神,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歷千年而不衰。但是,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第一次記載徐福東渡活動以來,也把與徐福有關的疑謎留給了後人。
徐福,又作徐市。俗語道:「做了皇帝想成仙」。秦始皇正是這樣的人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隊人馬在泰山封禪刻石,又浩浩蕩蕩前往渤海。抵達海邊,秦始皇登上芝罘島,縱情濃覽。只見雲海之間,山川人物時隱時現,蔚為壯觀,尤令秦始皇心馳神往。這種景象,本來是海市蜃樓,但方士為迎合秦始皇企望長生的心理,將其說成傳說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機給秦始皇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長生仙藥。秦始皇大為高興,隨後根據徐福的要求,派重男、童女數千人隨他出海求取仙藥。他本人也在此留連忘返,等候徐福佳音。然而,等來的只是徐福空手而歸。徐福自稱見到海神,海神以禮物太薄,拒絕給予仙藥。對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要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師、穀物種子,令徐福再度出海。秦始皇則不肯離開,一直等候3個月,不見徐福消息,才悵然而回。
當年徐福入海尋找仙藥,已經九年過去,一直未來歸報。當即派人傳召徐福,徐福連年航海,耗費很大,擔心遭到重譴,奏告秦始皇:「蓬萊仙山確實有仙藥,出海時常遇大蛟魚阻攔,所以不能到達。請派弓箭手一周前往,見到大蛟魚用連弩射擊。」秦始皇下令入海時帶足漁具,自己也準備了連弩。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數十里,經過榮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時,果然見到大蛟魚,當即連弩齊射,大蛟魚中箭而死,沉入海底。秦始皇認為此後當可無虞,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藥。這次,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訊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於沙丘(今河北世鹿東南),而徐福「得平原廣譯,止王不來,」一去再也不回了。
後人認為徐福到了台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
然而,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日本古文獻中載有徐福傳說者以《神皇正統記》(1339年)為最早,其他大約是十七八世紀的記載,因此他們推斷是受了宋元以來中國文獻的影響。在隋唐時期,日本與中國交往極為頻繁,但在文獻之中卻罕見「徐福」二字。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美洲,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台灣前上海暨南大學教授、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長衛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考證,美洲特產四十多種動植物礦產為先秦人民所知。如《春秋》記載「六□退飛過宋都」,「□」即美洲特有的「蜂鳥」。是殷朝被滅國后,部分殷人逃到北美后,回國觀光帶回六隻蜂鳥,齊桓公為紀念此次遠征,特在旗上繪製「蜂鳥圖」。聚賢認為哥倫布在發現美洲之前,已有多位中國人到過美洲,故徐福後來東渡美洲很有可能。吳人《外國圖》指出「亶洲去琅琊萬里」,根據距離分析根本不是日本,而是美洲。最早記述倭國的《後漢書》是把亶洲與日本區別開來的。「亶」字有大島的涵義,美洲大陸像「亶」字。故以字形命名。現在檀香山還遺有帶有中國篆書刻字的方形岩石,舊金山附近也有刻存中國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所有這些都是徐福東渡美洲的明證。
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迹、遺迹、墓地,均屬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呈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