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語出驚人,拜為名師子弟
聽到他們的談話,劉備才知道,原來這人就是白馬將軍公孫瓚,沒想到公孫瓚人長得這麼帥氣。
公孫瓚可是劉備的老大哥,演義中劉備創業初期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還讓劉備做別部司馬,只是沒過多久老大哥就被袁紹擊潰了。
劉備想著自己必須要交好公孫瓚,等到以後得多和他來往,盧植門下出名的弟子也就劉備和公孫瓚了。
公孫瓚來到門口處,看到了這排滿的長隊,身旁的隨行人員看向公孫瓚說:「要不要直接去府上稟報一下?」
「盧太守名譽天下,收徒有收徒的規矩,我們當要遵守,怎麼能壞了規矩。」
公孫瓚的嗓音明亮,劉備離得老遠都能聽見。劉備心想這公孫瓚還挺會說話。
公孫瓚下馬走向人群,排隊的幾人見到公孫瓚走來紛紛行禮招呼:「伯圭兄。」
走到劉備這裡,劉備若有其事的看著公孫瓚,公孫瓚倒是起了一番好奇,也沒多想的便走了過去。
剛走的人群後面,一些人想和他寒暄幾句,盧植府內跑出來一人喊道,「請侯太守賢婿公孫伯圭入府。」
劉備一聽這話心想:「這收徒也靠關係啊,老盧怎麼回事,不是性格剛毅,品德高尚嗎,怎麼這麼俗氣。」
倒也不怪劉備這麼想,盧植早年屢次被郡縣徵辟,涿郡太守侯太守多次徵辟盧植,與盧植交好,侯太守的女婿也不好怠慢。
劉備和劉德然就這麼等到下午,終於排到了兩人,劉備跟著下人走了進去。
走到外堂,見外堂上有兩人正坐在其中,走上前去一揖說道:「涿縣劉備,見過兩位。」
「劉備,好,看你年紀尚小啊。」
劉備一笑答:「有志不在年高。」
「哦?」兩人一愣,「這話是誰所言?」
「無人所言,小子自己所想。」這話誰說的劉備還真忘記了,權當是自己說的吧。
「好啊,有志不在年高,何出此言啊?」
「甘羅十二歲拜相,豈不是有志不在年高。」
「不錯,稍坐,尚未加冠?」一人繼續問著,另一人起身向內堂走去。
「年方十五,尚未加冠。」
「是何家世?」
「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
「原是宗親。」
「正是。」
兩人交談了一會,這人大為驚奇,今日看了許多青年,也就是侯太守的女婿能夠這般淡定自若。
這小子年方十五,便有如此氣魄,言談舉止不像凡人。
這時內堂的人又走了出來,一聲宛如洪鐘般傳了過來。
還未見人先聞其聲:「是哪家小子說的有志不在年高啊?」這人身長八尺,短鬍鬚,面色和善。
「您親自來了。」座上的人聞聲站了起來。
劉備看著眼前這人,定是盧植不錯了,漢末名臣,文武雙全,名譽海內,與皇甫嵩、朱儁並稱漢末三傑。
「小子劉備,拜見府君。」
「小小年紀,有何志向啊?」
「也想像府君一樣,平定四海,匡扶社稷。」
盧植聽到之後一怔,並未說話,確實和他說的一樣,盧植有著匡扶社稷,救濟世人的志向。
這是他身為儒者的志向,自己的老師馬融想著光大古文經學。
而盧植看到的是百姓罹難,流離失所,人間疾苦,朝堂之上賣官鬻爵,宦官士人沆瀣一氣,社稷危難。
因此他數次拒絕被徵辟,他知道憑一己之力難以激濁揚清,但盧植從未向他人說過自己的志向,如今這劉備一語道出。
「如何匡扶?」
「肅清朝堂,整治貪腐,選賢舉能,安撫百姓。」
盧植看著劉備眼神都變了,沒有說話。劉備也只是看著盧植,等著他問話,盧植是個正直的人,劉備一猜就知道他的志向。
「有何所長?」
「游於六藝,弓馬嫻熟,略通軍事。」
「怎敢妄言軍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行事以何為準?」
劉備想了一下,鄭重的說出了劉備的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大善。」盧植十分驚喜:「此言何人所說?」
何人所說?劉備心想這就是我劉備自己說的,「小子自己所想。」
盧植大笑:「妙哉,真妙人奇才也,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弟子了。」
沒過多久,整個涿郡就傳開了,縣中一十五歲少年名為劉備,有奇才,被盧植收為弟子。
盧植雖為大儒,但授業不拘儒者禮節,源於他在馬融處求學,馬融便是不拘小節的人,盧植也不拘於俗禮。
盧植授業本意一方面是想將所學經學傳於世人。
先師孔子授業有教無類,自己也要奉行。
一方面想培養一些於社稷有益的士子,好改善朝堂的濁氣。沒想到能遇到劉備這麼個奇才。
公孫瓚,劉備,劉德然及高誘等人拜得盧植為師。
公孫瓚於儒學上不感興趣,年少時便勇武過人,盧植任九江太守時平定蠻族叛亂,武功非凡,公孫瓚也十分佩服。
劉德然高誘則是十足的儒者。劉備則不然,劉備對於儒經之道可以與盧植學習,軍事上也能與盧植探討,引得大家稱奇。
公孫瓚雖是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只能任書佐,後來得到侯太守賞識相助。
為人仗義直爽,公孫瓚對劉備很有興趣,沒過幾天兩人便熟稔起來。
授課一結束公孫瓚便拉著劉備外出,兩人共同探討犬馬、音樂、美衣服。
由於意氣相投,公孫瓚讓劉備認他做大哥,劉備便認下這個一手扶植劉備的大哥,兩人便這般結下感情。
劉備沒想著年紀輕輕就開始奏樂開始舞了,提前享受了物質生活,跟著公孫瓚天天玩的不亦樂乎。
兩人畢竟不是膏梁紈袴子弟,也是得有正事,侯太守也不會看走眼相中不學無術的公孫瓚。
公孫瓚騎術精湛,兩人時常一起較量馬術,箭術也是十分精準。
劉備藉此經常和公孫瓚比較箭術,在與公孫瓚相處中又提高了箭術。
劉備對於臂力需求不甚高的弓已經能做到精準命中。
雖然沒有呂布轅門射戟和黃忠百步穿楊的本事,但是基本也能夠在五十步距離百發百中。
盧植授課不拘於俗禮,今日授儒學經學,明日授武藝兵法。
時常與弟子坐於廳內共同討論,有時探討朝政時弊。
劉備跟著盧植收益匪淺,上課時好好學習,下課就跟公孫瓚出去浪,生活過的美滋滋,沒想到在東漢過上這麼滋潤的生活,傍上大佬公孫瓚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