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五言長城劉長卿

第488章 五言長城劉長卿

中華文明,一片爛漫星空。

唐詩,九天之上最為奪目的一帶星河。

那些閃耀千古的詩人化作繁星,長明熾盛如太白北斗,華光萬丈以彪炳青史。

他們極致閃耀又各放異彩,留下長長的拖尾供後人咨嗟。

千百年來,點點星光,照亮文明的來路和去途。

大唐詩人,劃出了爛漫的星空軌跡。

劉長卿的一生很不幸,由於強勢的性格,多次得罪權貴。

兩度被貶到外地,第一次是被貶到睦州,后又被貶到隨州。

以至於造成了其人生的悲劇,一輩子活得很不如意,鬱鬱寡歡。

但是其在文學上的成就,卻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特別是五言絕句出神入化,為此有五言長城的美譽。

「劉長卿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劉慶約官位不低。」

「劉長卿本是宣城人,大概因為祖輩父輩為官遷徙。」

「劉氏一族定居於洛陽,劉長卿年輕時曾在嵩山讀過書。」

「對於劉長卿這種生長於官宦世家的人而言,功名是他們志向的應有之義。」

「而讀書是他們的當然之務,所以吟詩作賦便是劉長卿的家常便飯了。」

「和其他士子一樣,劉長卿參加了科舉考試,而且榮登進士第。」

「只是他的運氣不太好,似乎尚未揭榜,安史之亂就開始了。」

「天下動蕩,唐玄宗奔逃西南,在逃亡途中,他將一個爛攤子甩給了兒子李亨。」

「唐肅宗即位后,一邊組織平叛,一邊恢復生產,一些往日獲得功名者慢慢得到擢用。」

「劉長卿終於接到人生中的第一份任命書,前往蘇州長洲當縣尉。」

「但沒過多久,就被誣陷入獄,好在遇到大赦,得脫樊籠。」

「未幾,被重新啟用,代理海鹽令。」

「「但好日子沒過幾天,又被貶為潘州南巴尉。」

「不僅職位降低,地方也遠在嶺南瘴癘之地。」

「荒蠻的嶺南倒也沒能留住劉長卿多長時間,很快就又重回江南,過了幾年相對安穩的日子。」

「而且官運也很是不錯,先後做過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運使判官。」

「但因為個性剛強,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吳仲孺。」

「吳仲孺胸懷狹隘,卻是劉長卿的直接領導。」

「掌握著他的去就升貶,得罪他哪能有好果子吃。」

「果不其然,劉長卿被吳仲孺誣陷有貪贓行為。」

「因而再次被貶謫為睦州司馬,他命中注定要跟江浙發生某種聯繫。」

「雖然在這人間天堂做的官兒不大,但相對來說卻是好去處。」

「因為才高,總是會被人妒忌,遭人詬病。」

「但才高也有好處,就是偶爾也會遇到識貨的人,賞識的人,相助的人。」

蘇軾:一個倒楣的詩人,寫了一首最孤寒的詩,火了千年。

年輕時,劉長卿曾在嵩山隱居苦讀,天寶年間進士及第。

但是他比較倒霉,還沒等到放榜,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因此開始四處避難,然而他的霉運還遠遠沒有結束。

唐肅宗李亨即位后,劉長卿被封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

可是縣太爺的位子沒坐幾天,就被人誣陷而入獄,幸虧遇到了大赦才得以釋放。

接下來,劉長卿又被貶為潘州南巴當縣尉。

但還沒有到任,就又被調回蘇州,後任轉運使判官。

劉長卿這個人太耿直,不懂圓滑世故,剛陞官不久,就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吳仲孺。

於是又被誣陷貪贓,貶為睦州司馬,這是真夠倒霉的。

天命之年以後,劉長卿任隨州刺史,總算陞官了。

可好景不長,上任沒幾年,之後沒多久就卒了。

回望劉長卿這一生,可以說就是一個十足的倒霉蛋。

幸虧他的詩寫得極好,筆下有許多經典。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詩,就是作於他貶官之後,赴任的路上。

當時正是深冬,天氣極寒,詩人趕夜路至芙蓉山,想找個地方借宿,就寫下了這首詩。

起始兩句,詩人就構架出了寒夜黃昏、山村孤落的濃厚氛圍。

雖然有點涼颼颼的感覺,但畫面感十足。

蒼山遠說明旅途艱難,貶謫之路就更加悲戚。

末尾兩句,詩人構架得很巧妙,從靜止的畫面轉為動態。

首先是狗開始吠叫,響徹夜空和孤山,緊接著房屋的主人就冒著風雪回來了。

縱觀整首詩,雖短卻精,不然也不會成為千古經典,一直火到現在。

「劉長卿很幸運,也遇到了這種人,替他開脫罪名,舉薦當局。」

「最後劉長卿又升任隨州刺史,但也官終於此,因而被世人稱為劉隨州。」

「縱觀劉長卿一生,兩次遭貶,一次入獄,可謂命途多舛。」

「這當然有才高遭人妒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剛而犯上。」

「剛也就罷了,還要冒犯上級,遭遇挫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想來他的那個領導吳仲孺,他不僅打心眼裡瞧不上,還可能有言行上的衝撞。」

「本來像他這樣自恃才高的人,在官場中就不受歡迎。」

「何況還性格激烈,剛強好勝,一定要將鄙夷和不滿寫在臉上,表現在言行上。」

「劉長卿最擅五言近體詩,把自己的詩自譽為五言長城,充分說明了劉長卿的高度自許。」

「有人把錢起跟劉長卿並稱為錢劉,一方面因為兩人都是中唐詩壇的佼佼者,另一方面或是因為兩人都自視甚高。」

「劉長卿每次寫完詩,落款只寫名長卿,從不加上姓。」

「因為他覺得天下人都應該認識他,無須寫上全名,多此一舉。」

「劉長卿的自負可能遠不止是在自己的詩作方面,在政治才能方面他恐怕也是很自高的。」

「他的有關資料並未顯示他有多麼遠大的政治抱負,但他的詩作無法隱瞞,這從他一直以漢之賈誼自況可以看出。」

「賈誼是漢初才華橫溢的政治家,但一直未能得到施展,最後鬱鬱而終。」

「劉長卿在詩中屢次提及賈誼,最著名的一首是《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該詩應是詩人首次遭貶嶺南經過長沙時所作,其時詩人心中悲憤落寞。」

歐陽修:劉長卿與女婿一唱一和,彼此各寫下一首贈詩,兩首詩都情真意切。

人生的不幸,使得劉長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在那一時期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一些親人也離他而去,為此嘗盡了人間冷暖。

而那種悲苦離群索居的生活,也讓他的詩歌更具有感染力,以這首比較小眾的《酬李穆見寄》來說。

全詩情真意切,用一種極為平淡的口吻娓娓道來,但是讀後卻又是讓人感動不已。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當時李穆寫了一首《寄妻父劉長卿》一詩,寄給劉長卿以此來表達對於岳父的關心。

作為被貶之人,劉長卿在讀了李穆的詩后很感動,後來還專門乘舟前往劉長卿所居住的地方。

兩個人相見后彼此感慨萬千,訴說著離別之苦。

所以在分別之即,劉長卿又回贈了一首,便是這首《酬李穆見寄》。

李穆也是頗有才情,在《寄妻父劉長卿》一詩中,同樣是情真意切。

作為女婿,李穆經常寫信寫詩,以此來表達對於岳父的關心。

劉長卿是被貶之人,很多人都避之不見。

唯有李穆在默默地關心對方,這也足以說明兩人有著深厚的情感。

處處雲山無盡時,桐廬南望轉參差。

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遲。

通篇行雲流水,並且寫得很巧妙,情景交融。

第一句先是寫景,以此來突出周圍的環境,還有秀麗的風景。

然後再接著描寫路途中的艱辛,還有對於岳父的關心。

這種情感上的變化,也使得這首詩更加有意境。

劉長卿讀了也是非常的感動,所以在他的回贈的詩中,更是體現出了詩人最溫馨的一面。

劉長卿在第一句中便是開門見山,從而讓這一句貼合主題。

在優美的文字背後,卻又是流露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

為此在後一句又是著重於描寫周圍的環境,以此來襯托出路上的艱辛。

一路之上風塵僕僕,在白雲之下,山嶺之間,以及那迢迢水路上艱難地跋涉。

最終到達了我所居住的地方,並陪伴了我幾日。

要知道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畢竟沒有人願意來看望我,只有你還記得我。

並且從那麼遠的地方專程來看望,這怎能不讓我感動。

從最後兩句中不僅體現出了詩人當時的心情,同時也很委婉地寫出了一種不幸的生活。

我是多麼想將這簡陋茅草屋打掃乾淨,來迎接你這麼一位遠道而來的貴客。

但是我的房前屋后長滿了碧綠的青苔,已經開始枯黃的樹葉,也落滿了我的整個院落。

雖然這兩句看似很尋常,可是從中最能夠體現詩人的心境,還有其對待生活的態度。

劉長卿與女婿的這兩首唱和之作,成為了唐朝詩壇的一段佳話。

兩首詩都情真意切,彼此都在表達著一種美好的祝福,還有那份深厚的情感。

當時的劉長卿生活上很不如意,沒有任何的朋友。

即使是親人也離他而去,只有女婿不遠萬里前去看望,給他帶去了一絲溫暖。

「專程來到賈誼故居,悼念與自己際遇相同的賈誼,深為同情。」

「引為同道,替其打抱不平,同時感懷自身遭遇。」

「名雖弔古,實為傷今。」

「詩中以秋草、人去、寒林、日斜等意象營造了一個黯然之境。」

「以有道、無情、寂寂、憐君等帶有溫度的詞語,表達了一種哀切凄楚之情。」

「反覆在詩中悼念抱憾者,賈誼一人而已,可知劉長卿是有多麼敬佩心儀賈誼。」

「同時也因為自己數次遭到貶謫,有志難獲騁,和賈誼的遭遇相似。」

「而賈誼又是傑出的青年政治家,劉長卿自比賈誼。」

「顯然對自己的政治才能也和詩文才華一樣,是有充足的信心的。」

「劉長卿是否真的具有傑出的政治才能不得而知,畢竟他只是做到隨州刺史這類地方官,沒有到更大的平台去施展檢驗。」

「劉長卿寫得最多的還是山水詩和贈別詩,以近體詩為主,尤擅五言。」

「劉長卿的送別詩飽含深情,滿是人生況味。」

「最有特色的是,他能藉助曼妙的景境充分地予以表達,達到一種情景完全交融的境界。」

「在送別一些僧人朋友時,劉長卿往往能在詩中表達出很濃郁的佛心禪意。」

「也許劉長卿在屢次貶謫、走向人生暮年的時候,確實有被青袍所誤的不甘。」

「但話說回來,不去為官做宰,他又能去幹什麼呢?」

「一事不為就終老臨泉,畢竟不符合一個士子的本來意願。」

「劉長卿一生為官,仕途有挫跌,有暢意,算不上得志,但也不算很落寞。」

「他的詩歌成就遠大於他的政治作為,尤其身為中唐詩人,沒落神傷的時代之氣對他影響似乎並不深遠。」

「倒是常在詩中表現出盛唐詩歌的氣象和韻味,他對自己高看一眼,甚至自譽為五言長城。」

「如今看起來,似乎並不顯得狂妄自大。」

李清照:最自負的詩人劉長卿,落款從不加姓氏。

劉長卿家居洛陽,因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出生農民之家,劉長卿從小便刻苦學習。

20歲時開始參加科考,十餘年間,屢戰屢敗。

將劉長卿一生歸為悲劇,說他的詩中充滿愁思。

但不同時期的愁苦又不同,第一層便是多年困於考場的科舉不第之愁。

32歲時,劉長卿終於中進士了。

所謂十年磨一劍,可期望在官場大幹一場的劉長卿,剛一仰頭,就與歷史的巨輪撞個滿懷。

劉長卿的第二層愁思,便是時局動蕩中的官途坎坷之怨。

天寶年間,安祿山攻破長安,剛中進士的劉長卿遇亂避江南。

在江南,劉長卿先擔任長洲縣尉,又為海鹽縣令。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還未燒起來,就被手下人舉報,被誣以貪污錢糧鋃鐺入獄。

幸運的是,幾個月後,肅宗收復兩京,大赦天下。

劉長卿赦免出獄,被貶至廣東蠻荒之地,政治生命幾乎可說是宣告結束。

監牢的悲哀,被貶的酸楚,劉長卿只能以作詩抒發愁悶。

彼時的他是複雜的,一邊感嘆時運不濟,一邊又渴望再被任用一展抱負。

在去廣東途中,劉長卿遇到了從夜郎折返的李白,短暫的相逢為劉長卿帶來一絲慰藉。

廣東兩年後,劉長卿遇赦北歸,被朝廷安排在浙西任上。

五年後任滿,被調回京,之後入淮南幕府,過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大曆九年,年近半百的劉長卿因為得罪郭子儀的女婿吳仲孺。

再次被人誣告貪污,涉貪金額二十萬貫,金額巨大,依律當斬。

幸好朝廷派去的監察御史苗伾救了他,最終被判罰去睦州任司馬。

司馬,從來便是閑職,此時劉長卿對官場的起伏已然看淡。

可劉長卿顯然並不甘心,兩段冤情,足足十六年,佔據一半仕宦生涯。

劉長卿的第三層愁,便是逐臣無用之苦。

56歲的劉長卿時來運轉,出任隨州刺史,四品官員,掌權一方。

可偏偏沒過幾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

隨州被叛臣李希烈攻佔,劉長卿逃到江東避難,在淮南節度使杜亞的幕府中打雜。

此後的幾年裡,他一直待在揚州,直至病故。

漂泊半生,蒙冤十餘年,卻依然沒有個善終,劉長卿的第四層愁則是碌碌無為之痛。

晚年的劉長卿回首一生,詩歌中自然帶上了一種蕭疏、冷落、憂傷的情調。

他收起了鋒芒,在山水之中忘卻人間苦患,不斷創作出大量的山水之作。

灰暗冷漠的色調,清空幽寂的氣質,輕淡虛凈的性態,是劉長卿筆下的顯著風貌。

回過頭來,再看劉長卿的詩,半生零落漂泊為仕途所累。

或許,埋藏在劉長卿心中最深處的執著,來自於對故土的懷念。(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上一章下一章

第488章 五言長城劉長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