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

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

博陵崔氏第二房這一支,起始於前隋禮部尚書崔仲方。崔仲方育有兩子,長子崔燾,生崔敦禮、崔餘慶,次子崔令,生獨子崔承福。

於整個博陵崔氏族中,第二房都算是顯赫門第,份量不小。

但是此前崔餘慶暴卒於長安城南神禾原莊園之中,使得整個博陵崔氏震動,第二房更是憤怒之餘隱隱與家族劃清界限,崔敦禮在朝中自行其是,根本不聽從家族號令……

這是整個博陵崔氏所不能容許的,由此施加於第二房的壓力可想而知。

崔燾面對重重壓力沒有選擇屈服,而是委派崔承福趕赴長安秘密約見崔敦禮,確認崔餘慶之死因。

若與山東士族無關,自然命令崔敦禮聽從號令,不得違背山東士族之部署。

可若是確定崔餘慶之死乃是山東士族內部所為,意在以「苦肉計」裹挾博陵崔氏第二房,那就得從長計議……

……

烏雲漸漸堆積,天色慢慢晦暗,崔敦禮挺直卻孤立的背影走出莊園,心頭極度壓抑。

世家門閥代代傳承的「家族至上」理念,的確令家族越來越強盛,厚積薄發之下,能夠攫取更多的資源來反哺族中子弟。世家子弟只需一出生,便註定會依靠家族勢力與底蘊達到人生巔峰。

出仕為官也好,閉門讀書也罷,都能夠得到寒門子弟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的資源。

然而在這一切看似鮮花著錦、日益精進的背後,卻是親情的丟失、人性的泯滅。

一切以利字當頭,為了利益與外人斗、也與自己人斗。

當鬥爭無處不在之時,還談什麼手足情義、血脈親情?父子可以反目,兄弟可以鬩牆,夫妻可成仇寇……

一家如此,一國亦是如此。

王朝興滅、皇權更迭,江山社稷周而復始,世家門閥又豈能脫離臼巢之外?

……

自神禾原返回長安,途中崔敦禮掀開車簾看了看外頭忽然陰沉下來的天色,吩咐駕車的家僕:「不必回城,先去驪山房家農莊一趟。」

「喏。」

車夫領命,繼續向前自房家灣碼頭渡河,之後沒有向北直入長安,而是沿著河岸折而向東,奔赴驪山。

崔敦禮坐在車中,看著沿河繁忙的貨物往來運輸,以及河道之上密密麻麻停泊的商船,忽而心生感慨。

世人皆雲房俊有點石成金之術,尤其是這一處房家灣碼頭更是幾乎壟斷關中貨殖進出,堪稱日進斗金,不知多少人眼熱妒嫉,恨不能收入囊中坐享這財富源泉,亦達至富甲天下之美名。

可誰又看到正是這一處碼頭使得關中貨殖進出之總額較之貞觀初年驟升十倍不止?

大幅增加的貨殖貿易不僅僅給朝廷帶來豐沛的稅賦收入,更帶動了數以十萬計的就業。此番關中水患受災百姓達到數十萬,家園湮滅、田地荒蕪、衣食無著,即便有朝廷賑濟又豈能徹底解決?若是放在往年,這些失去田園家產的百姓要麼淪為流民在關中各縣流竄乞討,不僅耗費朝廷錢糧賑濟,更為治安埋下隱患;要麼不得不投身世家豪族為奴,世世代代淪為賤籍,子子孫孫皆被壓榨血汗、敲骨吸髓。

但是現在,正是興盛的商賈貿易將這些在災民吸納過來,固然依舊是家無恆產,卻可以憑藉兩手掙一份錢糧,養活全家活下去。

自古以來重農抑商之政策,自然沒錯。

無農不穩,農戶生產更多糧食才能養活更多人,促使國家更加強盛,但商人不事生產,流竄各地以農戶之產出賺取差價,可謂吸取農戶之血汗,惡劣至極。且商人重利,無家國之念,為統治者所厭惡忌憚。

但寶劍有雙鋒,國家想要富裕,卻也離不得商業。

若能控制商賈囤貨居奇、投機倒把,使之為各地之貨殖流通做出攻陷的同時,又能增加稅賦、吸納流民,則國家豈能不富、不強?

當然,古今之賢者未必看不到如此一條出路,卻始終未曾有人取得成功,可知其間操作之艱難。

但無論如何,總算是那麼一線光明,來破除朝政之種種弊端……

馬車繞過半座長安城,過灞橋之時天空飄起濛濛細雨,沿途官道之上車馬轔轔、行人匆匆。

至驪山腳下,沿著水泥鋪就的道路徑直上山,道路兩側山坡之上阡陌縱橫、水渠處處,莊稼的葉片在細雨之中舒展昂揚、翠綠如墨,無數高大的水車架在山坡各處,源源不斷的將低處河水抽取至高處,注入池塘之中以供灌溉。

這一片曾經荒木縱橫、野草處處的山間的山間貧瘠之地,在歸屬於房家之後,早已成為關中有數的良田。

農業之道,房俊亦是出類拔萃……

抵達房家莊子門外,早有房家家丁上前詢問,得知乃是崔敦禮來訪,趕緊將馬車請入門房,然後入內通稟。

崔敦禮下車坐了坐,便隨著返回的家丁進入庄內。

……

「安上你有口福啊,東海那邊剛剛送來一些海鮮,吾讓人給宮裡晉陽公主送去一些,還剩下不少,咱們正好小酌幾杯。」

房俊一身常服、滿面春風,親熱的招待崔敦禮。

崔敦禮笑道:「東海的鮮貨送抵長安,一路萬里迢迢,耗費甚多,等閑人家可是受用不起,越國公自當關起門來享用,下官不請自來,破費您如此招待,豈非成了惡客?」

他雖然是房俊下屬,爵位更是天壤之別,但兩人相處素來隨意。

房俊大笑著請崔敦禮入座飲茶,而後意味深長道:「如今山東、江南兩地門閥大肆入朝,佔據不少中樞衙門,勢力滔滔、冠絕朝堂,不知多少人低聲下氣討好,吾能得此機會在安上這邊獻殷勤,卻不知是多少人求之不得之事。」

崔敦禮彷彿聽不懂這番話語當中的意思,笑眯眯的呷了一口茶,然後與房俊四目相對,這才緩緩道:「那可是讓越國公您失望了,山東世家是山東世家,下官是下官,兩者雖有牽扯,卻不能混為一談。實不相瞞,來此之前下官剛剛與族中來人相見,詳談不快、彼此生惱,與一刀兩斷也差不離。若越國公想要借從下官這邊向山東世家示好,怕是要失望了。」

他與崔承福見面雖然隱秘,但不可能瞞得過「百騎司」耳目,畢竟作為如今兵部實際上的控制人,無論陛下亦或朝中各方勢力都一定對他嚴加監視。

瞞不過「百騎司」,自然便瞞不過陛下,也瞞不過東宮以及房俊,旁人不知李君羨私底下與東宮牽扯不淺,他作為房俊的心腹卻清楚得很……

房俊便笑起來。

聰明人在一起做事便是如此輕鬆愜意,能夠猜得懂對方的想法,只要自己願意,便可以先一步將所有猜忌、誤會消除於無形之中。

很顯然,今日崔敦禮與族人會面,對方必然帶來了族中的命令,且這個命令乃是經由山東世家全體商議之後所達成,但崔敦禮已經予以拒絕。

不難猜想,這個命令必然是犧牲崔敦禮之利益、卻儘可能的將博陵崔氏乃至於山東世家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既然選擇了東宮這條路,崔敦禮便不想從中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以今日登門,予以澄清。

事後就算自己與家族相見的消息傳出,房俊以及東宮上下也不會因此生疑。

窗外細雨潺潺,一道道海鮮端上桌來,兩人相對而坐,開了一壇黃酒對飲……

房俊端起酒杯敬了崔敦禮一杯,崔敦禮連忙放下筷子雙手碰杯,一飲而盡。待到放下酒杯夾了一口清燉黃魚放入口中,便聽得房俊問道:「如今東宮式微,易儲之事早已不可逆轉……所為良禽擇木而棲,安上為何如此堅定的站在東宮一邊?」

官場之上,有些時候政治理念很重要,為官一任,總要留下一些成就鐫刻於史書之上,方不負此生。

但有些時候也不是那麼重要,說到底做官便是為了攬權,若是一朝失勢、手中無權,又能做得了什麼呢?

隨波逐流乃是常態,逆勢而為才顯不同。

崔敦禮咽下鮮滑的魚肉,執壺給兩人面前酒杯填滿,笑道:「與其說下官是站在東宮這邊,不如說是站在越國公您這邊……下官不敢自比古之先賢,但素來心情清高、不肯隨波逐流。」

頓了頓,續道:「如若晉王為儲,可以想見必然恢復前隋之舊制,朝政皆由世家門閥所把持,令出於上,卻不得下鄉,這天下說是大唐之天下,還不如說是世家之天下。而世家之根本在於家族之利益,損公而肥私乃是應有之意。休看眼下帝國繁榮昌盛,但再是強盛之國家怎耐得住世家門閥這些碩鼠日復一日、永無休止之盜掘?或許五十年,或許一百年,大唐也將如以往之王朝一般千穿百孔、轟然崩塌,墜入王朝興滅周而復始之巢臼……那吾等今日為了帝國昌盛而付出之心血,又有何意義?」

由古至今,華夏從來不乏眼光卓越之良才。

只不過世家門閥之存在,使得這些眼光卓越者甘願隨波逐流,強盛小家而無視大家。

待到世家傾頹、門閥沒落,卻又被儒家佔據朝堂、把持言路。

獨尊儒術而罷黜百家,使得儒家成為另外一種意義上的「世家門閥」,只知不斷的排斥異己、攫取權力,又有誰在乎這華夏芸芸眾生,又有誰在乎帝國興滅盛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房俊天唐錦繡全文免費閱讀大結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房俊天唐錦繡全文免費閱讀大結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