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專業人士

第11章 專業人士

聲優和吹替是同一種行業。

聲優和吹替是同一種行業?

周刊漫畫家和月刊漫畫家可能是同一類,連載漫畫家和短篇漫畫家是同一類嗎?漫畫家和本子畫手又是同一類嗎?

但是,在很多動畫電影的監督那裡,明明連「配音演員」都不是的,當紅演員,現役偶像,或者直接海選出來的素人,都比聲優的錄用優先權跟高一些。

問就是璞玉,問就是更多的可能性,問就是不需要拿腔拿調的表演,而是貴在真實的貼近生活。

那麼話題回到吹替,上面的問題和「比較」結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做譯制配音工作的,雖然要在貼合度這方面先篩一次,但即使有普通聲優能通過那一輪,也未見得能繼續走得下去。

貼合度的定義,貼近生活的定義,根本就不可能被掌握在聲優的手裡——這話雖然難聽,但卻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畢竟拿畫面來比的話,動畫電影止於真人版,無非就是畫面細節強過真人,等同真人,不如真人。

等同的時候,「貼近生活」這個理由就堂而皇之。

不如的時候,理論上需要配音來儘可能填補,這個時候被看不順眼的監督冠以「拿腔拿調」之名也順理成章。

至於動畫的精細度高過真人版,老實說這個情況基本不太可能出現,因為實際上二者介質和技術手段上的差別,硬要做出高解析度的超精密動畫,其成本相對於普通真人版來說是指數級的。

而真人版的成本說實話也就是燒膠片的時候看著多,跟做賬時候主演們的片酬比又差很遠……實際折算多少還是有上限的。

做到超真實級別的動畫電影,成本基本高到了不可能回本的程度,這個時候聲優們就乖乖頂鍋就好,借口什麼的就算說給你聽,你自己信嗎?

順便一提,2004年最終幻想那部3DCG電影就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展出了。不過跟幾十年來只靠劇場版都能逐漸發展起來的2D手繪動畫相比,無論信志君的前世今生,這部最終幻想CG動畫劇產版都很辣眼睛。

當然FF7的3D遊戲畫面其實也很辣眼睛。

至少在2005年9月,這個最終幻想上映的時間節點上,和國的3D動畫劇場版真的是有還不如沒有。

然後由於本來就是遊戲改,所以當然也是儘可能沿用原聲優,而FF7的正統原作可是1997年就出了,2004年重製版都搞出來了。

無論哪個,都不可能讓阿誠奈奈他們主役。

參與進去估計問題不大,但既然大家用的時間都一樣,沒幾句台詞在旁邊全程跟組的感覺可是非常一般的。

目前阿誠他們三個都不算是最終幻想系列的狂粉,無濾鏡加持的情況下,沒人打算去給前輩們伏低做小。

時天空老師這邊自己的動畫化還那麼多事呢,雖然短時間內馬甲不至於暴露到公眾場合,但行內知道的人遲早會擴散出去。

除非要立個「我做動畫賊輕鬆」的人設,否則就乖乖低調,裝作被漫畫連載和動畫改編拖垮了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京:我的二次元職業總在變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京:我的二次元職業總在變動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專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