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楊東對吉江省發展建議
第1074章楊東對吉江省發展建議
安化民沉默的沉思著,沒有開口回答楊東。
但也沒表現出什麼不高興的神色。
「經濟轉型,說的簡單,哪有那麼容易?傳統行業投資那麼大,你讓人家轉型,以前投的錢怎麼辦?」
「還有新興產業,看著挺好,實際上賺不賺錢,怎麼發展,也沒一個標準。」
「現在吉江省,主要是北春市帶動經濟發展,北春市的汽車工業完備,除此之外沒了。」
「我們支柱產業少,回報率低,也是很難啊。」
安化民有些犯愁,他在吉江省的四年多,為了經濟發展,愁白了頭髮,五十八歲的年紀,卻滄桑的跟六十八歲一樣。
他的頭髮早就白了,現在看著黑,是因為每個月都要染髮。
整個吉江省兩千七百萬老百姓要就業,要發展,要吃飯,壓力都在他肩膀上。
「老公,安伯伯想讓你給一點微不足道的建議。」
蘇沐芸看出安化民的意圖了,他不僅僅只是想讓楊東分析,而是想讓楊東出出招,出謀劃策。
出謀劃策,無關地位這一切,只要有好的思路,都可以學習借鑒。
楊東點頭,見安化民一直沒開口說話。
他只能繼續開口:「安伯伯,如果單純從吉江省經濟考慮的話,汽車行業肯定不能放棄,而且也沒辦法放棄,畢竟這裡有全國最大的汽車國企,一汽集團。」
「所以就得想辦法鞏固汽車工業在全國的地位,不過方向可以改變一下,換一下思路,換一下賽道,彎道超車。」
「您知道信寧集團在慶和縣投資的事吧?我提供的思路是生產電動雙輪車,電混動三輪車,老人車。」
「如果您願意促動吉江省汽車工業變革和發展,您可以約信寧集團老總,你們聊一聊,就如何在新能源領域發展汽車工業升級,討論一個辦法出來。」
「傳統汽車,也就是油車領域,咱們想超越國外,太難了。」
「可是如果能夠把新能源汽車做出來,做好,做出名,我相信絕對會是一個新的支柱產業,別的我不敢保證,一旦趕上這個潮流,15年之後,咱們吉江省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至少也會有20萬台以上,而且往後會逐年增多。」
「我相信南方已經有城市開始要部署新能源領域汽車發展和應用了,我們現在做,完全來得及。」
「三年技術研發,五年技術突破,八年技術成熟,並不是難事。」
「到時候吉江省的新能源汽車工業出口量佔據全國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比重,那可就真正的成為我國汽車領域的新標杆,新能源汽車出口半天下,完全可以做到。」
楊東開口,朝著安化民提出思路。
他也只是提供一個思路,至於吉江省能不能真的做到這一切,聽天由命吧。
反正他只知道,上輩子的吉江省沒有抓住這個機遇,因為一汽集團很不配合,一直狂傲的覺得傳統車有優勢,一直吃老本。
等人家別的省市做出新能源了,才貿然跟進,結果晚了,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技術專利,還是產業鏈,都沒有人家完善,品牌效應也沒出來。
本該走這一條路的吉江省,一汽集團,最終湮沒在角落裡,被新的企業彎道超車了。
從一個領先者,變成一個追隨者,也徹底失去了汽車話語權。
「還有那?」
安化民聽的有些入迷,見楊東不說了,忍不住追問。
「還有就是吉江省要走高鐵,走輕軌,走大巴車研發和製造路線。」
「北車集團就在北春市,一定要讓北車集團走高尖端技術發展領域,而且我們本來就有優勢,一定要擴大優勢,還是走外貿出口和內部需求相結合的路。」
「這也是另外的支柱產業。」
「再一個,能夠發揮出來的一個支柱產業,我個人覺得要放在電影電視劇的文娛產業領域,因為北春市本來就是我國電影產業的搖籃和發起點,我們要鞏固優勢,並且做出新的突破,把新的文娛產業做成文娛城市,成為我們的一個名片。」
「第四個,我國網民突破速度很快,而且今年3G技術的研發和發展已經很深了,可以說今年開始我國正式邁入3G時代。」
「3G是一個通信標準,也是一個生態保證,更是互聯網生態的根源,我們要圍繞3G時代發展做配套產業,比如移動電腦也就是筆記本電腦,移動手機就是智能手機,還有應用軟體的研發和應用。」
「說的簡單一些就是造電腦,造手機,造軟體,造晶元等等。」
「吉江省發展不需要太大,畢竟受限於內陸地區,中西部省份等政策限制,還有在東北地區之中我們始終處於老二或者老三的位置,我們就把我們應該自己需要的做好,最終把經濟規模提升到2.5萬億至3萬億左右,以我們吉江省兩千多萬人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發展的更均勻。」
「我個人覺得,按照我這樣的想法和設想,十年之內,完全可以做到這一步。」
「但是也必須說一句,您畢竟做了四年多省長,您肯定吃不到這樣的紅利了,但您能成為吉江省新發展的制定者,規劃者,設計師,您會成為先驅,後續不管誰做省長,只要不是不懂經濟的,都會按照您的發展路線規劃走下去。」
「有這樣的政策延續性,我相信用不了幾年,會成功的。」
新能源汽車領域,吉江省如果能夠佔據先機,至少會貢獻數千億元的GDP增長和至少數百億,上千億稅收。
如果再把軌道交通發展好,又能至少貢獻5000億的GDP和至少千億稅收。
再加上文娛產業和互聯網領域,又能增加萬億GDP規模和2000億以上稅收。
而且這只是支柱產業,再加上一些零零散散的產業,發展絕對會更好。
前提是,政治穩定,一定要遵循路線發展。
「小東,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安化民消化很久,然後開口出聲問楊東。
「安伯伯,我是吉大中文系畢業。」楊東開口回答。
「985畢業的,不錯,很不錯。」
「吉江省政府去年成立一個機構,吉江省經濟發展促進協會,是官方底子,正廳級機構。」
「你介不介意肩膀上多個重擔?」
安化民笑著問楊東。
楊東有些懵,一旁的蘇沐芸及時問:「安伯伯,您是想讓楊東加入?」
「沒錯,他是副處級,又是名校畢業,符合基本條件,加入到吉江省經濟發展促進協會,擔任經濟顧問成員,完全沒問題。」
「而且這個經濟顧問成員可以兼職,不影響你本職工作,你這個慶和縣紀委書記,副縣長,後面的稱呼就可以加一個省經協顧問。」
「而且這個是有工資的,你每年還能多萬八千工資。」
安化民很欣賞楊東對經濟發展的前瞻性思路,這樣的人才既然是體制內,那就要充分利用。
省政府做一些決策,都會詢問省政研室專家的意見,也會詢問省經協專家的意見。
楊東加入其中,至少以後吉江省發展,他有建議的資格了。
對楊東以後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