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後記1崇禎赴考。
雖然兩人交換回來了身體,但大明朝的國策還是在朱常淦的手裡,在崇禎的懇求之下,朱常淦終究還是對他以及江南的幾個省分的士子進行了一次鄉試補考。
這個原本應該在八月初六,因為戰亂而重開的考場,由朝廷派遣的正副主考,所有的官員均由京官擔任。
開始入闈,先舉行入簾上馬宴,內外簾官都要赴宴。
宴會之後,內簾官進入考場內分配好的處所,監試官封門,此後內簾官便不再外出,且內、外簾官不相往來,有事只能在內簾門處交談。
鄉試共有三場,每場考三天,而且三場考試都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
考生們進入考場時要經過嚴格的搜身,然後按次序進入自己的考棚,然後便會鎖門,不再允許出入。
考棚又叫「號房」,是貢院之中一間間獨立的小房間,是考生在考試期間答卷、吃飯和住宿的地方,也就是說每場考試的三天之內,考生們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號房內完成,直到考試結束。
不過這次,號房的條件要好許多,有爐子,有炭火,既可用來取暖,也可用來做飯。
鄉試的監考通常較為寬鬆,監考官只負責查看考生是否作弊,除此之外,無論考生在號房裡做什麼,監考官員都不會過問。
在皇帝的故意指使下,朱常淦得以與崇禎轉換位置。
鄉試的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策問為主,同時也考察考生的寫作和思想問題,主要包括考生對於《四書》、《五經》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考生對於詔、判、表、誥等文體是否能熟練運用,同時還會抽取當時的時事政務四五條,要求考生結合經學理論發表議論或見解。需要注意的是,從明朝中期開始,策問便要求考生嚴格按照八股文的形式書寫。
作為三年一次的省級大考,舉人錄取率僅有3%至4%。
鄉試又稱大比、秋闈,由皇帝欽命的主考官前往南北直隸及各省省城主持,凡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經科試合格者皆可應試。雖然生員原則上只允許科試第一、二等和三等前三名參加,但實際上通過錄科、錄遺(相當於由學政主持的補考)通過者,也都可以參加,但身世不夠清白或父母喪事未滿三年是不允許參加的。
鄉試分為兩種,其中「常科」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八月份舉行,因考試時間固定,因而不再提前通知;另一種則是「恩科」,是指在發生重大事件時,由朝廷臨時增加的考試,這種則會由朝廷提前通知。
鄉試由朝廷委派翰林、內閣學士前往各地主持,各地布政使衙門則要抽調官員負責具體事項,其中在考場內辦事的稱為內簾官,主要負責監考和閱卷,例如主考、房官、內提調、內監試、內收掌等;在考場外辦事的則稱為外簾官,主要負責管理考場的事務,如監臨、外提調、外監試、外收掌、受卷、彌封、謄錄、對讀等。
因為是針對湖廣、江浙等地的考試,所以放榜的時間也很快,僅僅十天不到就放出來了。
攏共有一萬餘人參加,崇禎的名次為八十名。
有明一朝鄉試錄取的人數,通常由朝廷按照各省人口和文教情況分配,通常從數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每次鄉試全國錄取總額約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按照統計,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間,全國鄉試錄取率維持在4%上下,而隆慶以後的錄取率在3.1%左右,就錄取率而言,舉人可以說是科舉中最難的一關,因而也有「金舉人、銀進士」之說。
當然,舉人雖然如此難考,但考上之後的待遇卻同樣是質的飛躍。舉人除了擁有秀才所擁有的待遇之外,其中經濟層面最實惠的待遇便是免稅權,即舉人名下土地可以豁免皇糧國稅,如此一來便會有百姓或鄉紳主動將土地投效到舉人名下,從而獲得免稅權,於是舉人一躍便可成為地主。
政治層面最直接的便是入仕權,考中舉人之後便等於擁有了做官的權力,雖然只是候補官員,但運氣好點還是能夠外放個七品知縣,即便運氣差點只能混個縣丞、主簿等佐貳官,那身份地位也已經是大為不同,畢竟已經等於成為了統治階層。
可崇禎卻不滿足於此,直言自己發揮不好,要參加接下來的會試。
……
「快,皇爺在前面等著,你們看好了,一隻鳥也不能放過去。「王承恩在路口看著皇帝走入考場之中,吩咐幾個貼身太監道。
嘶……皇爺咋就突然迷上了科舉了?
二月初九至十五日舉辦,因在春天舉行,故也稱春闈。
又因多為禮部主持,故也稱禮闈。
有明一代,會試的地點在京城東南方向建的貢院,專用於舉辦會試。
會試主考官通常有兩人,通常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六部尚書以下,副都御使以上的官員充任。
另有同考官16人,多以翰林充當。
崇禎一路經過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
待時值杏花綻放,會試放榜,因而也稱「杏榜」。
經過會試,考中者均稱貢生,第一名稱會元。
此外,明朝還會在正榜之外再列副榜,正榜進入面試,副榜則沒黜。(雖說錄入副榜者沒有參加殿試得中進士的機會,但也可以授予學校教官或其他低級官職,或直接收入國子監為監生,從而獲得一定俸祿。)
雖然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但在有明一朝,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殿試僅做排名,而一律不黜落。
也就是說,只要考中了貢生,那麼基本已經成為了進士的一員。
會試的錄取人數三百名,崇禎以三十五名的成績,再次進入正榜。
為了防止作弊,在正式殿試之前,還要進行一次複試,在紫禁城的保和殿舉行,算是對貢生資格,即參加殿試資格的一種確認。通過複試的考生,便可參加接下來的正式殿試,通常在會試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舉行,地點同樣在保和殿。
殿試只考策問一道。
按常理,試題由內閣大臣預擬數道,殿試當場由皇帝圈定。
但朱常淦卻是親自出題:「論大明的發展!」
考生自黎明抵達皇宮,經過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試題。答題不僅要嚴格按照八股文,書法也要求必須採用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
殿試只進行一天,日暮時分交卷,經收卷、掌卷、彌封等手續后統一封存。待閱卷日,考卷分別交給閱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然後選出考卷最優異的十份進呈皇帝,由皇帝親自確定最終排名。
經過殿試后,錄取之人共分三個等次,其中一甲共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約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頭名稱「傳臚」;其餘人為三甲,稱「同進士出身」。
考生名次確定后,由填榜官填寫發榜,這個榜稱為甲榜,所謂的「兩榜進士」,便是對鄉試乙榜和殿試甲榜的統稱。
放榜之後,皇帝還會御賜「恩榮宴」,所有考官和上榜進士皆前往禮部參加。宴會之後,便開始陸續進入封官任用階段。其中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至於二三甲的進士,明清略有不同,明朝時會在其中選擇長於文學及書法者,進入翰林院或六部觀政(相當於實習),其中翰林院的稱庶吉士,六部的稱觀政進士;清朝雍正以後,則要經由皇帝在保和殿舉行的朝考,擇優選擇庶吉士。這個過程也被稱為「點翰林」。至於沒能留在京城的,則分別發放各部擔任主事,或分赴各地分別任職。
明朝英宗以後,翰林便已經成為了朝廷的人才儲備基地,時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之語,因而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一甲三人自然也算),在官場上是具有一定優先提拔資格的。
當然這是以前,但如今作為最後一屆「古法」科舉,朱常淦已經想好接下來的改革之路了。
最終,崇禎的名次。
定格在二榜,即乙榜16名。
……
感謝大伙兒支持,成績不好,一路走來,沒有什麼推薦,但也算是寫到了百萬字,對讀者朋友們來說是個交代,對作者自己來說,也算有頭有尾,是個交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