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醫生對病人的不熟悉
五分鐘后,秦江拿著裝有藥丸的兩個瓶子走了出來,遞給了韓麗。
「每天吃兩顆,早晚吃一顆。」
「還有就是這葯吃下去以後要立馬去洗個熱水澡,然後慢慢把熱水調成冷水,冷水到你覺得已經足夠冷就行了,洗五分鐘以後出來。」
聽秦江這麼說,直播間的網友全都傻眼了。
「啊?吃藥還需要洗澡?我的天啊,中醫的治療方式這麼獨特的嗎?」
「兄弟,這算什麼,這只是吃藥的方式獨特了一點而已。你知不知道有些藥材本來就是很獨特的?比如寡婦床頭灰也是一種藥材,這個你知道嗎?」
「其實寡婦床頭灰真的是一種藥材,因為寡婦的床一般是不會震動的,所以上面的灰塵都是一層疊著一層的,十分穩定。我聽人說好像是因為這些灰裡面有一個什麼有效成份,可以當作藥用,所以是真的可以治病的。」
中醫治病從來都講究對症下藥,陰陽調和。
只要能夠把病治好,手段再怎麼稀奇古怪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醫生自己要知道其中的原理,不能不知道原理就跟著別人亂學。
否則亂吃中藥是肯定會出問題的。
在秦江詳細說了葯應該怎麼吃以後,韓麗這才徹底放心下來,和秦江道謝以後帶著室友們離開了。
站在一旁的柳顏開口詢問道:「秦醫生,為什麼韓麗吃的那個葯吃完以後要洗澡啊。」
秦江淡淡地說道:「因為我給她開的葯藥效都比較強,但是發散效果不是很好。」
「洗澡能夠增加血液循環的流動速度,這樣在吃完葯以後洗熱水澡能夠第一時間讓藥效遍布全身。」
「但同時因為藥效實在是太強了,所以在洗了一會兒熱水澡以後,最好能夠洗冷水澡讓自己冷靜一下,這樣一張一弛以後,她就會覺得非常的累,這個時候再小睡半個小時是最好的。」
聽了秦江的話,直播間的網友們全都震驚了。
「好傢夥,這就是頂級中醫嗎?吃個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關鍵是聽起來好像都很合理啊。」
「聽起來當然合理,因為這裡面就是有中醫的思想在啊。我之前有老寒腿,有時候會特別難受,有一個中醫給我拿了十幾個藥包,讓我覺得腿痛的時候就去找個浴桶泡著,用熱水把藥包也泡進去,結果每過一段時間我的老寒腿真的就好了!」
「你能遇到這樣的老中醫也真的是運氣好,現在有很多中醫水平其實是很差的,畢竟現在中醫的傳承已經很麻煩了。」
「以前我聽我奶奶說過,一個好的中醫其實是不會出遠門的,一直都在附近。因為只有他自己定居在這附近,知道這附近的風土人情,治起病來才更加得心應手。以前我不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是現在我知道了。」
雖說古人都崇尚懸壺濟世,但是從各種典籍上的記載來看,大部分的名醫都是有傳承、有醫館的醫生,而不是遊方醫生。
這就是因為醫生只有坐堂,才能知道這附近是個什麼情況,才能更好給周圍的人治病。
比如這裡的天氣氣候一年四季是什麼樣的,人們以什麼為生,平時主要吃什麼東西?這裡的風俗文化是什麼樣的,有沒有什麼不衛生的習慣或者祭祀禮儀?
可以說本土的一個坐堂醫生,醫術水平要遠遠高於那些到處跑的遊方醫生。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遊方醫生在大地方不受待見,甚至連同行都要和他們保持距離。
就是因為這些遊方醫生沒有傳承也不肯鑽研學習,大多都是賣狗皮膏藥的,沒有什麼真本事。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這些遊方醫生頂多就是一個藥販子而已。
秦江對柳顏說道:「其實中醫的吃藥和西醫的吃藥也不完全一樣。」
「在西醫的概念里,吃了葯就行了,人很快就會好,大不了會有一些忌口,讓病人吃清淡一點。」
「但是厲害的中醫不是這樣的,厲害的中醫會先搞清楚你最近一段時間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隨後再根據你居住的環境進行勘察,從而給出自己的身體調理方案。」
「如果你去查閱資料,你會發現這些身體的調理方案是十分細緻的。」
「就比如晚上應該幾點鐘入睡,入睡的時候應該面朝何方。再比如一周之內夫妻只能同房幾次,而且每次只能在多少時間內完成。」
柳顏從來沒有想過中醫以前給人是這樣看病的,此時一聽秦江科普后,瞬間眼睛就瞪直了。
直播間的網友更是忍不住吐槽起來。
「不是哥們兒,我知道中醫很牛,但這種要求是不是也太變態了啊,連同房的時間都有要求嗎?」
「兄弟,一滴精十滴血,你以為是開玩笑的嗎?如果你都生病了,你還有心思去和你老婆同房嗎?秦醫生之所以這麼說,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你想想我們現在才幾個老婆,你再想想以前的人有幾個老婆?」
「我靠,這麼一想好像就很合理了,秦醫生這是告訴我們想要治病就要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抓起?」
「至少我目前為止見到很厲害的中醫,他們不僅僅是衣著得體、人很有氣質,最重要的是你去他們的家裡面拜訪你會發現,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的,我甚至有時候覺得中醫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文化,喜歡觀察生活的人。」
也難怪網友們會這麼震驚。
畢竟現在去醫院看病效率可太高了。
有些醫生甚至都不會問你名字,直接問你的病症,然後大概地推測一下是什麼病,然後就給你開一堆的葯讓你回去吃。
等你吃完葯發現身體沒有好轉的時候,你再回來檢查,說不定就會發現上一次檢查沒有查到一些東西,或者是弄錯了。
接著你又得吃藥或者開刀。
一來二去,養老錢都搭進去了。
這一切的原因就在於醫生對於病人不熟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