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梁山大分家(6k)
第215章梁山大分家(6k)
流年偷換,歲月催人。
距離上次在江南相見,時間才僅僅過於年余,而宿元景面容已蒼老許多。
皇權更迭,朝臣起落。
宿元景雖沒被打為奸臣,但作為徽宗的寵臣之一,徽宗出逃汴京雖沒跟隨,卻也得不到新皇欽宗信任,很快就被擠出權力中心。
看到昔日同僚,大批量被清洗問罪,他只得致仕自保。
此次能夠被複起任用,還得益老友聞煥章舉薦。
宋江再見宿元景,發現他的恩相鬚髮斑駁,容顏比一兩年前老了十歲,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
領旨后,宋江隨即屏退帳內眾人,伏在地上納頭便拜。
「金軍入寇東京,若不是馬節度阻攔,小可定然率軍勤王,致使恩相受到驚嚇,您比之前憔悴了許多」
「呵呵,宋承宣快請起。」
宿元景雙手扶起宋江,一臉慈祥回應曰:「生老病死,此自然之常理,老夫年近六旬,也到了老的時候,東京周邊勤王軍不少,你回師未必能起作用,馬擴留你們在真定牽制,也是處於戰略上的考慮,陛下對你們如此安排,你可知其中深意?」
「嗯。」
宋江起身坐在一旁,拉著宿元景的手解釋道:「廣信(今保定遂城)、安肅(今保定徐水)兩軍與易縣交界,順安(今保定高陽)、永寧(今保定蠡縣)兩軍位於其後,陛下讓馬節度坐鎮前線,我與盧俊義拱衛其後?」
「有見地。」
宿元景頷首補充道:「詹度升任河東制置使,此人深受陛下的信任,你們與馬擴都要聽其調遣,不過他主要負責錢糧等內政,你們在軍事上擁有自主權,而馬擴之前在廣信、安肅兩軍,僅擔任過廉訪使,並沒有自己的嫡系軍隊,所以老夫更好看你與盧俊義,要再接再厲繼續努力,承宣使絕不是終點。」
「是!」
宋江連忙從座椅上站起來,身體筆直恭敬得像個小學生。
宿元景見狀拉他坐下,意味深長說道:「老夫已經日薄西山,而宋承宣前途廣大,你不用這樣客氣.」
「恩相說哪裡話?若非恩相招安梁山,哪有宋江的今日?我拜恩相,如拜父親」
「宋承宣快請起,老夫以後說不定要倚仗伱.」
看到宋江再次撅起屁股,宿元景已沒有之前傲然心態。
宿元景急忙把他扶到身邊坐下,沉聲說道:「金人狡黠貪婪,再度南下的可能性很大,你以後到了新地方,要注意善待地方百姓,遇事不決多向詹度請教,別再如江南那般隨性.」
「當時朝廷錢糧吃緊,小可找百姓借糧、徵兵,本來就是無奈之舉,恩相應該知道此事,陛下也應該知道.」
「當日的陛下,已成為太上皇,新皇登基畢竟日淺,大多從奏疏了解地方,否則此次論功行賞,你或許不該止步四品。」
「啊?沒事.沒事」
宋江此時還沒換上官服,心裡突然有種莫名失落感,但很快便自己我安慰道:「承宣使已經很知足,起碼已得到陛下認可,咱們的努力沒白費。」
「你如此想,那就最好。」
宿元景捻須頷首,肯定道:「外部越是局勢緊張,越對武官有升遷機會,你若是能戰勝翰離不,幫著陛下收復燕雲,就是封王也有可能,童貫不就做到了么?但他畢竟沒靠真實力,所以終沒守住王爵。」
「封王?不不不.小可不敢奢望」
宋江聽得直擺手,同時轉移話題,問道:「真定府乃戰略要地,我們若都撤出此地,那此間防務不就」
「這你不必擔心,种師中此時屯駐大名府,他會來接管真定防務。」
「哦那我就放心了。」
聽到种師中這名字,宋江瞬間沒了質疑。
他把脖子往前伸長,小聲再問:「對了恩相,小可麾下眾兄弟,此時還沒正式授官,不知還人來宣旨么?他們以前的功勞奏疏,早早已上報樞密院核實,為何遲遲沒定下來.」
「金軍圍城,新皇登基,樞密院及三省官員,人都換了好幾遍,記載功勞的文書,也丟失了不少,哪裡還有人處理這事?只有以後再立功。」
「啊?」
宋江聽得直咽口水,心說光我和盧俊義封官,這讓麾下兄弟們怎麼想?搞不好又要走一批。
他正蹙眉想對策時,就聽到宿元景用自己經歷,以自嘲形式來開導。
「所謂時也命也運也,要想飛黃騰達缺一不可,老夫寒窗苦讀二十載,入朝為官也兢兢業業二十載,到頭來卻成了無用之人,若非與你們有些淵源,恐怕這出使宣詔的差事,也輪不到身上」
「恩相.恩相若在京城住不習慣,不如向朝廷請旨來前線坐鎮,小可若以後拿下的軍功,也就能有您一份,陛下一定會再重用恩相.」
「算了,你做好自己就行,能安撫住部將們么?」
宿元景苦著臉直搖頭,心說新皇把我當成太上皇的人,沒有貶官、流放已經算幸運,自己豈能作死染指兵權?
宋江見宿元景表情黯然,跟著又麻溜跪在他面前,拱手說道:「此事需得恩相幫忙,小可已讓人設下接風宴,屆時請您好好講幾句,多講一講家國民族大義,講一講陛下很看重咱們,只是剛登基還顧忌不到,兄弟們需要聽到希望.」
「要我幫你說項.」
「求您.」
「好吧。」
宿元景沒有權利滋養,精氣神都變得頹廢。
他雖然不想當眾說謊,但此時已不同往昔,也就梁山這些人重視。
若是能回味萬眾敬仰,也算聊以慰藉、不虛此行。
「恩相.」
「還有事?」
「金軍撤退,陛下論功行賞,不知楊長他.」
「嗯?」
宿元景淺吟一聲,蹙眉著起身望了望頭頂,而後看向宋江,問道:「公明,你跳起來試試看,能不能摸到這大帳頂梁?」
「啊?恩相在打趣小可?」
宋江低頭看了看自己五短身材,對著宿元景苦著臉自嘲道:「別說小可不行,便是郁保四也辦不到.」
「老夫像打趣么?你與楊長本不一樣,何必執著與他攀比?人與人是不能比的」
「哦」
宿元景不願意講明白,宋江便識趣沒敢繼續追問,心說自己是四品承宣使,楊長按觀察使往上升遷,最多就和自己齊平而已。
宋江身在河北牽制金軍,並不知山西的戰況有多激烈,以為楊長是搭了春風晉陞,卻不知人家憑實力升節度使。
中午時分,宋江命吳用召集麾下數十兄弟,於在中軍大帳設宴為宿元景接風。
宋、盧兩人換上新官服,簇擁著紫袍的宿元景至主位落座,並在開席前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說。
位於前排的花榮、秦明等大批心腹,紛紛舉起拳頭附和大聲叫好,而中後排的非嫡系人員則淡淡觀望。
這些話,他們已經聽得麻木。
辛辛苦苦好幾年,死了那麼多兄弟,最終只成就了兩個人,其餘兄弟就成了陪襯?
朝廷一句換人就不用管?那過往的犧牲算什麼?
宋江發表演講之時,默默注視著帳內人員的表情,他能感受到兄弟們的怨言,於是話尾又請出宿元景幫腔。
宿元景掃視昔日好漢,很多人沒了在梁山的英雄氣,隨即鼓舞道:「我與眾英雄算是老相識,你們跟著宋公明殺敵討虜,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百姓不會忘記你們,朝廷不會忘記你們,陛下也不會忘記你們,民族危亡、山河破碎,好男兒就建功立業」
「說得好!」
馬擴今日不請自來,來到梁山軍大帳外,等宿元景慷慨激昂講完,他才撫掌走入帳門喝彩。
「馬節度?」
「他怎麼」
「節度快請,我以為您忙著交接」
宋江慌忙迎了出去,主位上盧俊義、吳用、宿元景三人,也都應聲站了起來。
馬擴笑呵呵上前,拱手見禮曰:「我本在城中設下接風宴,怎料宿太尉留在營中做客,便只好冒昧不請自來,希望宋承宣不要怪罪。」
「馬節度說哪裡話?快請,前方主位落座。」
宋江話音剛落,吳用知情識趣退出主位,擠到了旁邊花榮一桌。
馬擴與梁山眾人相熟,落座后並沒有感到拘謹,而是與宿元景熱情攀談,問了很多朝廷之事。
經過這個小插曲,接風宴恢復正常。
戰時難得吃頓好的,而且還嚴令在軍中飲酒,今日眾人終於能放開喝一場,很快就由同桌捉對『廝殺』,改換為遊走各桌敬酒。
席間,吳用帶著花榮、秦明、戴宗等人,主動向宿元景表示感謝和歡迎,並祝賀馬擴晉陞任節度使,宋江其餘的心腹見樣學樣,都排著隊到主桌敬酒。
酒過三巡,馬擴、宿元景都有些微醉。
而主桌上的話題,此時都集中在防範金人南下,各軍之間如何協防等問題。
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四軍(軍事州),因在上次金軍南下時沒有地利,要麼被斡離不的大軍所擊潰,要麼直接成為帶路黨降了。
馬擴、宋江、盧俊義到任后,需要從頭將四軍再建立起來,而馬擴現在可用的兵和將,都沒有宋、盧二人多,所以酒後流露出羨慕之言。
「兩位承宣使兵多將廣,到了順安、永寧要快速完成整備,我的廣信、安肅兩軍,還要靠你們幫襯.」
「恩相剛才已有教誨,我與盧承宣會全力配合您,並經常向詹制置請教。」
「哦?」
馬擴打了個酒嗝,掩嘴看著宿元景誇讚,「到底是宿太尉的門生,馬某若非得到他們相助,也不能立功陞官,真是一群忠臣義士!」
「馬節度謬讚,此皆他們自己的功勞,與宿某沒有關係。」
「離不開恩相教誨」
「對了。」
宋江起身行禮時,馬某瞟了一眼帳內眾人,目光最後落到盧俊義身上,問道:「梁山軍以往都是整體,以後要改為順安、永寧兩軍,麾下兵將會平均分配么?」
「呃」
盧俊義雖是名義上副手,到現在都當不了梁山的家,他哪敢奢望能分走半數兵馬?所以沒辦法回答馬擴。
宋江見狀,抱拳解釋:「回稟馬節度,梁山軍作為整體才有戰鬥力,分開會很容易被各個擊破,我與盧承宣初步商議,麾下三萬餘軍馬可以均分,但大小將佐主要留在順安,作戰時再按需分配領兵」
「都這個時候了,怎麼還用兵將分離之法?宋承宣此舉豈不麻煩?而且梁山軍分開也很強,楊節度在山西表現出彩,成功擋住了粘罕大軍南下」
「您等等,楊節度?他不是已經」
馬擴聽得一愣,旋即笑著解釋:「我說的楊節度,不是已經離世楊戩,而是你們梁山的楊長,他現在是威勝、平北兩鎮節度使,你們都不知道嗎?」
「楊長?」
在旁準備敬酒的呼延灼,比桌上的宋江還要激動:「他何德何能?竟然能與您一樣,領兩軍節度使?兩位哥哥才四品承宣使.」
「呵呵。」
馬擴擺手笑道:「呼延將軍休要打趣,馬某豈能與楊節度相比?如果單論對朝廷的功勞,此處對金作戰,楊節度可為首功!」
「怎麼可能?」
呼延灼激動的發言,引得後方吃酒的兄弟,齊把視線集中到主桌。
「金國東西兩路元帥,西路粘罕的軍事能力,遠非斡離不可相提並論,楊節度把他攔在山西,使兩軍金軍不能形成合力,否則沒這麼快結束戰爭。」
楊長的晉陞速度之快,不但讓宋江、吳用等人不適,像呼延灼這種有過節的兄弟,此時心裡也填滿了不服之氣。
呼延灼聽了馬擴之言,想到山西坐擁山嶽關隘,便輕輕拱手回應道:「沁州三面環山,倘若能夠用心設防,擋住金人鐵騎不在話下,楊長應該是佔了地利,對了,沁州前身即為威勝軍,不知平北軍又是何處?」
「平北軍,即平陽府也,唉」
馬擴搖頭一嘆,心說呼延灼將門之後,怎麼也如此心胸狹窄?他不知兩人本不對付。
「平陽府?那可是大州」
「楊長之前曾代管平陽,朝廷莫非因為人員短缺,故意讓他兼任此州」
「若是兼任,怎麼冠以節度使.」
宋江起身止住眾人討論,笑呵呵躬身向宿元景請教:「恩相,您知道詳情嗎?」
「不知也,我們還是說回河北.」
宿元景與聞煥章相熟,怎會不知平陽府改平北軍?他是配合宋江解圍而已。
但馬擴此時酒意上頭,沒察覺宿元景有意岔開話題,便打斷並做出解釋。
「楊長守住沁州,的確是倚仗了地利,但他出兵萬餘救援平陽,全殲銀術可三萬金兵,那可是實打實的硬仗,試問在場眾人誰能為之?咱們河北諸路兵馬,那次不是靠人多取勝?最大勝才斬首兩三千,怎麼能和他比功勞?」
「嘶」
「也就是說.」
帳內再次竊竊私語,宋江不得不起身凝視。
他嚴重懷疑馬擴不請而來,或許是盧俊義有意為之。
我培養的傀儡,也想分走我兄弟?
本以為馬擴誇完就回停嘴,沒想到他提到楊長便喋喋不休。
「我記得那楊長,今年才二十六七歲,已是實領兩鎮節度使,開宋以來都不多見.」
「馬節度正值壯年,也是實領兩鎮節度使,您何必妄自菲薄?」
宋江怕馬擴繼續講下去,會讓自己的承宣使顯得沒存在感,於是替他把盞並主動勸酒,企圖轉移話題並灌醉。
奈何馬擴卻不上道,當即擺手回應曰:「廣信、安肅加起來,還不如沁州大小,更別提與大州平陽比較,我這兩鎮節度使,豈能與楊長相提並論?況且他還獲封檢校少保,晉封太尉指日可待」
「呵呵.」
「所以,不是馬某妄自菲薄,是你們別妄自菲薄,梁山軍分開是可以的。」
「是是是,謹遵馬節度教誨」
宋江附和馬擴的同時,用餘光瞟了左手盧俊義一眼,心說你小子平時裝得挺像,到現在終於露出獠牙來。
不就是想分家嗎?哥哥下來就成全你。
由於馬擴酒後口不遮攔,讓宋江這場『收心宴』成了『離心宴』。
散場之後,宿元景受馬擴邀請入城。
宋江把吳用喚寢帳,卻凝眉敲著桌案不說話。
吳用俯身寬慰曰:「哥哥不必煩惱,我曾就說過刀快易折,楊長二十七歲穿紫袍,以他那我行我素的個性,我剛斷定會得罪貴人,將來的下場未必會好,而哥哥做到承宣使,則是一步一個腳印.」
「軍師不必相勸,之前恩相已有開解,我已不想與楊長爭鋒,但你不覺得那馬擴,今日來得有些蹊蹺?」
「蹊蹺?怎講?」
「軍師沒聽出弦外之音?」
宋江抬頭把吳用一番打量,心說你在梁山時的智計百出呢?對付方臘和金人都沒表現出色,現在聽話都聽不懂了?
吳用被宋江盯得發毛,仔細回味馬擴今日發言,猛然意識到宋江所想,便喃喃說道:「哥哥認為馬擴,是有人故意請來?」
「哼哼,我們在真定這段時間,盧員外與他多有接觸,這廝看來也開竅了」
「那哥哥準備」
「他不是想分家么?我就趁恩相在真定,大方把人手都分給他,找你來就是商議名單。」
宋江話音剛落,眼中閃過一抹厲色。
明明已經春末夏初,吳用突然身體打了個顫,追問曰:「哥哥準備怎麼分?」
「平分!」
「啊這,其實不用」
「我意已決,很多人心不在此,不如順勢推舟分出去,到時候盧俊義留不住,就不是我宋江之過,也讓他感受背叛的滋味。」
吳用見宋江下定決心,便拿出紙筆寫下頭領名字,先挨個進行圈點討論與分配,之後再謄抄成正式名單。
此時的梁山軍,108頭領僅剩下頭領62人,宋江與盧俊義平均分配,即每人各分走30名頭領。
(死亡6人:李逵、張青、孫二娘、周通、鮑旭、李立;征田虎留沁州7人:楊長、林沖、朱仝、魯智深、武松、扈三娘、曹正;征方臘前離隊11人:公孫勝、阮氏三雄、劉唐、蕭讓、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堅、樂和、時遷;征方臘后離隊5人:韓滔、宣贊、李俊、童威、童猛;征方臘陣亡16人:穆弘、雷橫、張橫、彭玘、郝思文、鄭天壽、鄧飛、施恩、孔亮、丁得孫、鄒淵、薛永、石勇、宋萬、焦挺、王定六;駐守真定時離隊1人:史進)
經過兩人一夜斟酌,初步定下分家大名單。
吳用、關勝、秦明、呼延灼、花榮、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戴宗、張順、解珍、解寶、楊雄、石秀、黃信、裴宣、燕順、樊瑞、項充、李袞、孔明、呂方、郭盛、宋清、湯隆、龔旺、單廷珪、魏定國,共三十名頭領,劃歸宋江至順安軍。
柴進、李應、燕青、朱武、孫立、楊春、陳達、楊林、凌振、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穆春、侯健、孟康、李忠、鄒潤、杜興、朱貴、朱富、蔡福、蔡慶、李雲、杜遷、孫新、顧大嫂、郁保四、白勝、段景住,共三十名頭領,劃歸盧俊義至永寧軍。
宋江此時圖窮匕見,一應心腹與猛將全留下,天罡只給盧俊義留了三人,卻當著宿元景的說會平均分配。
宿元景留在真定兩日,便啟程返回東京復命。
宋江等到馬擴率部離開,才把名單交到盧俊義手上,並正色說道:「宋某從不食言,盧承宣可按名單人選,點將帶到永寧軍聽用,別辜負了恩相與馬節度的苦心。」
「這麼多人?」
盧俊義看到名單驚呆了。
雖然大部分都是地煞人員,但數量已經遠超自己預期,他原本以為能帶走十人左右,沒想到宋江大方給了三十人。
「此時除去你我,軍中僅剩六十人,既然說好平均分配,自然每人分三十,莫非盧承宣有意見?」
「啊?」
看到宋江蹙眉冷眼,分配已遠超盧俊義預期,此時哪裡還有意見,於是慌忙擺手:「沒有,沒有」
就這樣,梁山接受招安后,朝廷封正副三名先鋒,頭領也終於一分為三。
种師中接到聖旨,提前派人至真定接手防務,宋、盧二人快速完成交接,帶著分完家的隊伍,分別開赴各自新駐地。
宋江篤定盧俊義守不住三十人,因為其中少華山、登州系早有去意。
他不時派戴宗至永寧軍,表面上是兄弟之間交流往來,實則為打探所分去頭領的情況。
四月中旬,盧俊義剛到永寧第三天,他麾下第一個離隊之人出現。
宋江聽到這個消息,比洞房花燭時還要激動。
他拉著戴宗欣然說道:「先讓我猜一猜,是朱武、陳達、楊春?還是孫立、孫新、顧大嫂、鄒潤?」
「都不是。」
「都不是?那會是誰.」
「浪子燕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