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5章 平庸的勤奮皇帝!
第105章平庸的勤奮皇帝!
現在的朱由檢已經完全沒有了自信,甚至在朱元璋和朱棣兩人的面前,都不敢再自稱為「朕」了。
原因很簡單,這個皇帝沒有當好,實在是沒有那個臉面了。
蕭然倒是很能理解朱由檢現在的心態和想法。
雖然說這位末代皇帝算不上是一個多麼厲害,能夠開創盛世的君王,但是,如果不是到了明朝末期,弄出來了這麼多的天災人禍,他簡簡單單的當個守成之君還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崇禎皇帝你說的這一點,其實和你自己也沒有多少關係,只是純屬你倒霉而已。」蕭然看著他滿是自責歉疚的模樣,默默地補充了一句。
他到現在能夠堅持下去不擺爛,不破罐子破摔,其實心態就已經很好了。
只不過,明朝的終究是在崇禎皇帝的手上滅亡的,有一些罵名,他在後世也是不得不背負的。
想到這裡,蕭然也是有些頭疼:「但是,李自成也是現在不得不處理的一個心腹大患,他會一直騷擾得開封不得安寧。」
「現在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情,如今已經是十月了,但是在十二月,李自成與羅汝才會再攻開封,歷史軌跡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提拔陝西巡撫汪喬年為陝西三邊總督,馳援開封。」
「但是這一次,也沒有辦法完全打消李自成的勢力,到了崇禎十五年二月的時候,李自成又擒殺汪喬年於襄城。朱由檢被迫放出關在獄中的孫傳庭,拜為陝西三邊總督。」
聽著李自成短短三個月內,就已經連續兩次出兵騷擾開封,朱元璋的臉色就已經變得極其不好看了起來。
身為馬上皇帝的朱棣更是覺得叔叔可以忍,嬸嬸都不能忍!
「他娘的,一次次地挑戰朝廷的權威,竟然還解決不了,朱由檢,伱養的軍隊兵馬呢?那些人究竟是幹什麼吃的?」朱棣忍不住的對著朱由檢訓斥著。
之前倒是還能夠理解,朱由檢實在是有些倒霉,遇見了接連不斷的天災。
但是天災即便是有,軍隊的培養上總不能荒廢吧。
不過,要是蕭然知道朱棣心中的想法,也只能說,實在是當初朱元璋的打仗的時候有朱標鎮守大後方,朱棣打仗的時候他也有個好大兒在家裡操持糧草後勤。
以至於,這兩位皇帝,並沒有親身體驗過多少糧草軍備不足的痛。
實在是因為,兩人都有好大兒!
蕭然默默地補了一句,就像是一把刀子直接割斷了最後一根繩索:「其實倒也不只是那麼兩次而已,後頭還有。」
「崇禎十五年的夏天,便是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他在朱仙鎮之戰中殲滅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岳等所率援軍,當時崇禎皇帝催孫傳庭出師救援,但是也不太行,直到九月份的時候,黃河堤潰,開封城毀,李自成不再進攻開封。」
「而十月的時候,孫傳庭出潼關,兵敗郟縣,退回關內,李自成於閏十一月攻陷汝寧,殺楊文岳,控制河南大部,繼而轉戰湖廣。」
「一度被丁啟睿等壓制的張獻忠也再次活躍於南直隸,五月攻陷廬州,七月破黃得功、劉良佐部於六安,在崇禎十六年初轉進湖廣。」
朱元璋飽含著怒氣,伸手拍了下桌子:「好好好,咱之前做的準備,如今算是派上了用場了。」
「老四!之前咱們準備的兵馬糧草,全都給咱拉過來,還有那些武器也安排上,到時候,不給李自成這等亂臣賊子一點顏色瞧瞧,老子就不是朱元璋!」
「爹!兒子一定要打得這些人知道疼知道錯!」
蕭然在一邊默默地擦了一下額頭上不存在的汗,這父子兩人,還真是武德充沛啊。
「只是,李自成的事兒也還有兩個月,我尋思,現在最要緊的是,肅清一下朝堂上的貪官污吏。」
「如今的東林黨可是一家獨大,大明會進入負循環的狀態,這些人實在也是功不可沒啊。」
蕭然是真的看不慣那些人了。
倒不是說他在歷史的見解上偏向於魏忠賢,不喜歡這些世家大族,而是這些東林黨乾的實在不是人事兒,在他們的心中就是流水的朝廷,鐵打的世家。
他們不在乎朝廷是誰當家,反正只要勢力和權力在手上,無論皇位上的人姓朱也好姓李姓王也好,他們的地位就能一直穩固下去。
還有一些風聞奏事的言官就跟現代的部分無良媒體一樣讓人討厭。
反正在蕭然看來,明亡是多方面原因,第一黨爭不斷內部人員相互拆台,第二皇帝的能力有限。
崇禎性格猜忌多疑和沒有擔當,這一點占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第三就是天災不斷,明末正好趕上千年難遇小冰河紀,要知道明末的時候渤海都結冰了。
主要的,是朝堂之上的貪官污吏不少,甚至是能夠說,到了明朝末期,貪污已經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和朱元璋把持朝政的時期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蕭然是真的不得不跟朱元璋告狀了。
「大姨夫,實在是到了崇禎的時期,貪污已經到了連皇帝都沒有辦法的地步了。」蕭然看著朱元璋,默默的吐槽,「當年你制定的那些防止官員貪污受賄的條例,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作用也變得沒有多大了。」
「按道理說,在一般情況下,古代在提到貪官污吏這四個字的時候,不但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齒,皇帝肯定也會氣得不行,對貪官污吏進行懲處。」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在貪腐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哪怕是皇帝親自號召清廉自守,也一樣會被人頂回去。」
朱元璋聽著蕭然這話的開頭,臉色已經變得極其難看起來。
只是,他並沒有打斷蕭然的話。
朱棣也是略微沉默,明白一旦當臣子的勢力過去強大,並且朝廷上的這些大臣全都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皇帝也就相當於一個擺設了。
蕭然繼續說道:「這個問題早就出現,在公元1628年的時候,當時剛剛登基為帝的崇禎皇帝立志要有所作為。於是他就明發上諭,號召群臣發揚『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的精神,跟他一起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然而讓崇禎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號召剛剛喊出去沒多久,一個叫韓一良的戶部給事中就給他上了一封奏摺。」
說著,蕭然朝著朱元璋的方向看了一眼,對著他說道:「接下來我要說的東西就有些刺激了,大姨夫,老爺子,你們兩先做好心理準備哈。」
朱元璋和朱棣兩人對視一眼後點點頭。
朱元璋道:「無妨,你就說吧,咱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那麼差。」
蕭然點點頭:「好,那我就繼續了。這個韓一良在這封奏摺里告訴崇禎說:如今這個年代,幹什麼不用錢?當官的又有誰不是為了錢?」
「並且他還有一份關於貪污貪得理直氣壯的言論。他表示,從當官開始,陞官、考核、社交沒有一個地方不用錢,大家的俸祿又那麼低,一個月的俸祿都不夠隨一次份子的錢!」
「不貪還能怎麼辦?再說這官是靠拿錢買著升上去的,不貪怎麼撈回來本錢?如果皇上真想朝廷達到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的境界,我建議您先抓幾個典型從重處理,以表明您的決心!」
「干他娘的!」剛才還說不會生氣的朱元璋,現在氣得臉都紅了,一句粗口直接罵了出來。
「啥叫官是靠拿錢買著升上去的?咱大明還能買官賣官?還有,隨份子何時要那麼多錢?朕不是規定過,任何人情往來,不得超過五貫錢?」
朱元璋現在簡直氣得不輕:「這個韓一良在哪兒?咱現在就把他扒皮充草了!」
蕭然撇了下嘴巴:「這也不能完全怪他,這不是還有人助長他的風氣。雖然崇禎當時想著的是藉此套話,但是沒成功不說,還讓那些大臣誤以為他軟弱。應該算得上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朱棣的臉色也跟著嚴肅起來:「你這是什麼意思?」
蕭然接下來說的話,就顯得有些陰陽怪氣了,不過,也沒有扭曲事實:「要說崇禎皇帝還是有點心胸的,他看到韓一良的奏摺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喜過望。不但讓韓一良當著群臣的面讀了一遍自己的奏摺,還當場表示想把韓一良升為僉都御史。」
朱元璋聽著,本來想給朱由檢一鞋底子的,但是想到剛才蕭然說的那句話,心中尋思,他這舉動的背後應該還有內情。
手中捏著鞋子,便還沒有衝動。
蕭然也將後面的事情慢慢說出來。
「不過這時候吏部尚書王永光說話了,他請求崇禎皇帝讓韓一良點點名,說說當朝大臣里哪幾個比較典型。」
「崇禎皇帝一聽有道理,就讓韓一良點幾個名出來。」
「然而讓崇禎皇帝沒有想到是,即使是有他這個皇帝親自撐腰,韓一良還是唯唯諾諾,堅持不肯當眾點名。」
「要說崇禎皇帝也不算傻,他也想到了讓韓一良當眾點名太為難人,於是他也沒有繼續當場為難韓一良,而是讓他換個時間向自己密奏。」
「但是讓崇禎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他等了幾天之後,韓一良不但沒有向他密奏點名,反而改了口風,說自己很多事情也只是聽說的,詳細情況自己其實也不太了解……」
「這一下可把崇禎皇帝氣了個半死!當場就把韓一良撤職了。」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崇禎皇帝對韓一良的撤職處理可不算「從重」,因為按照封建社會的法律,韓一良此舉涉嫌「欺君罔上」,屬於那個年代十個「不赦」之列,可以帶全家「地府游」的重罪之一!
說謊真的是要分對象看年代的,在封建社會跟皇帝說謊,那真是要死全家的。
為什麼韓一良寧可冒著「死全家」的風險,也不敢跟崇禎皇帝說實話呢?
那是因為即使是在皇帝掌握著絕對權威,是半人半神「天子」的封建王朝,也有比他更加讓人恐懼的存在——潛規則!
得罪了崇禎皇帝只是可能會讓韓一良全家不得好死,但是如果韓一良違反了潛規則,那他全家絕對會不得好死!
不過,這裡頭的這些彎彎繞繞,朱元璋和朱棣這兩個當過皇帝的人都明白,蕭然也就沒有直接說出口來了。
僅僅從韓一良前後的表現,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心中的想法和顧慮。
其實縱觀歷史的話,蕭然尋思了一下,在從明朝晚期一直到清代末期的官場,法律經常會被官員們用欺上瞞下的方式繞過去,在吏治鬆弛的時候甚至可以公開踩到腳底。
但唯有潛規則,每個官員都必須遵守,不然下場只能是身敗名裂,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這種強大的潛規則的源頭,是從明代初期開始形成的……
蕭然也不知道,朱元璋意識到了沒有。
也許意識到了,他也不會承認?
不過話都已經說到了這裡,蕭然還是覺得要提一嘴。
「大姨夫,這個事兒吧,主要是有個詞叫做物極必反,你當皇帝的時候官員的俸祿低是公認的,所以官員如果都奉公守法,日子將會過得非常的貧困。讓手裡掌握著權力的人受窮,這就像讓餓肚子的狼去當牧羊犬一樣,吃飽的情況下它還想開葷呢,餓肚子不偷羊吃那就見了鬼了。」
「所以大明從洪武朝開始,貪官污吏就層出不窮,這些官員一個個的傳統聯合,也就漸漸的形成了一套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所以會出現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的情況。」
「說白了,大姨夫,你殺了半輩子貪官,但根本制度上是止不住貪官的發展的。只不過你鋥光瓦亮的大刀頂在脖梗子上,雖然不能完全治住貪腐,但貪官污吏們好歹也不敢張狂,只敢偷偷貪,悄悄拿。」
朱元璋聽著話鋒一轉,又到自己頭上了,頓時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