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意要怎麼做
和平飯店72號包間。
上午十點。
陳東拿出嘴巴里的電池。
「電池還是沒用,你到底要啥子你給我吱一聲不行?」陳東小聲逼逼。
腦海里還是沒有回應。
這個時候爺叔拿著印章文件走出來,語氣舒緩。
「上海人做生意講究派頭、噱頭、苗頭,這點行頭,都是你的派頭,這個包間就是你的噱頭,人家開的是皮包公司,你也一樣,不過你的皮包比別人大。」
「那苗頭呢?」陳東隨手把電池扔掉,起身看向爺叔問道。
「在這,把你的錢包給我。」
「我沒得錢包。」陳東樸實的說道:「我手裡的鈔票褲兜都裝不滿,哪來的錢包用。」
爺叔的臉上不帶一絲感情,從托盤中拿起一隻棕色的真皮錢包,放在陳東的西服左胸袋。
「你曉得一個男人應當有多少個錢包?」
「三隻。」
「第一隻就是你實際上有多少錢,第二隻是你的信用,人家錢包裡面的鈔票你可以調動多少錢,第三隻就是別人認為你有多少錢。」
陳東聽著爺叔侃侃而談,揚唇輕笑,無聲而淺淡的笑容,顯得剋制而拘謹。
但是他的眼睛裡面,此時卻跳動著活躍的光彩。
那是只有賭徒贏錢時才會有的眼神。
「公司已經註冊好了。」爺叔給他展示法人文件的副本,陳東接過來翻看了幾眼,貿易公司,進出口銷售。
九十年代做生意,特別是外貿生意,是要掛靠在外貿單位下的,相當於是代理,談成生意了,要給外貿單位傭金。
爺叔指著文件對陳東講:「從今天開始,儂是寶總,小開,公司是伱的,我不承擔任何後果。」
他指指自己:「我,是爺叔,我的基本工資100塊,公司的業績多一個零,我的工資也加一個零,我隨時可以退出,同意?」
「同意!」
陳東握住爺叔的手,滿面春風,意氣風發。
陳東的外貿公司設置在和平飯店72號,公司員工就有老闆一名,「法師」一名。
爺叔能幫他解決的恰好是那些他嫌麻煩,卻十分重要的事情,比如公司的註冊,貿易對象的調查,國家的相關政策。
爺叔是不是諸葛亮,肯定是有待商酌,但是陳東是不打算做阿斗。
既來之則安之。
什麼意思啊?
既然這個世界不小心撿到陳東,那陳東就要征服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學會安分守己。
獨木難支,雙木成林。
陳東的公司成立的這天,既沒有鞭炮,也沒有花籃。
一個老頭子,一個小夥子。
一頓配著干蘿蔔頭的泡飯。
「開業大吉。」
爺叔的「小閣樓」里,陳東端起碗對著爺叔祝賀。
爺叔看著他要「碰杯」,沒好氣地說道:「開業慶祝不是這麼慶祝的,你既然這麼沉得住氣,拿著五萬塊錢也不去擺排場,那就安分下去,踏踏實實做外貿。」
「爺叔,你看。」
陳東拿起一根筷子放在桌子。
鬆開手,啪嗒。
筷子摔在桌子上發出沉悶的碰撞聲。
「但是這樣——」陳東撿起剛才那根筷子,又拿著另外一根筷子。
兩個筷子抵著對方。
陳東緩緩的鬆手。
兩根筷子恰好並在一起。
「儂想說什麼?」
爺叔皺起了眉頭。
「一根筷子站不穩,兩根筷子才能持久。花無百日好,人留千古名。兩條腿走路,才能走的穩,走得遠。」
爺叔的眉頭先是皺緊,接著放鬆下來,嘴角微微顫抖著。
「你是要做諸葛亮,還是司馬懿?」
陳東笑著拿起筷子,撿了一口蘿蔔頭。
「咔嚓——我——咔嚓——要做——咔嚓——教父。」
陳東吞咽下嘴裡的東西,伸出大拇指摸了摸嘴角的汁液,道:「爺叔,你支不支持我?」
「哼,我有言在先,我可以隨時退出。」
爺叔看著陳東,眼睛帶著一些探究和孤注一擲的霸氣。
「不過,前面是落鳳坡還是赤壁,我可以和你去看看。」
「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1988年,1月。
和平飯店,72號包房。
「你跟我說沒有用,我說過了,做外貿生意,有驚無險,我只教你做生意,不教你投機。」爺叔有些生氣,眼睛瞪得大大的。
陳東此時已經是一身灰色法蘭絨西裝,鋥亮的中分在燈光下閃爍。
他並沒有要跟爺叔爭吵的樣子,而是拿起手上厚厚的一沓報紙,這些報紙來自全國各地,全部是關於各地經濟情況的報道。
「整整25份報紙都在告訴我,那裡有錢,快去撿,爺叔,你告訴我,我要做一個入寶山而空手歸的愚夫啊?」陳東看向爺叔,抖了抖手上的報紙。
爺叔拿起一份報紙,上面是關於今年發行國庫券的新聞報道,他扶了扶眼睛,當看到「購買國庫券是支援國家建設」這一行字的時候,他看向窗外,留給陳東一個背影。
「我還是不喜歡這個做生意的方式,不過,這個公司是你的,一切都是你負責,劉備也有不聽諸葛亮的時候,這次,你可以試試。」
「噎。」
陳東比了個的姿勢,衝上來抱住了爺叔。
「爺叔你就等著工資後面再加幾個0吧,到時候可以給你再續弦個老伴,我們72號開枝散葉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爺叔嫌棄的推開他,虎目一瞪。
「亂彈琴,我有老婆的。」
爺叔事實上確實不是單身,他有兩個老婆,建國後為了不傷任何一個人的心,便和兩人全部離婚。
陳東對此表示:我也要!
收購國庫券的事情在談妥之後,二人當即決定南下,前往安徽。
現在的中國還沒有聯網,上海作為全國的金融中心,有些消息靈通的已經在暗中收購國庫券了,因此在本地收購是極不划算的,只能打個地方差——去安徽。
除了安徽,實際上合適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東北的瀋陽。
只不過從距離上看,安徽是最合適的地方。
國庫券生意並不是只有陳東一個人看到,實際上很多第一代百萬富翁正是從這次的國庫券交易中崛起的。
陳東知道這件事,也是他們的草莽故事中講了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