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南北史演義(下冊)》(35)

第八十六章《南北史演義(下冊)》(35)

第八十五回隋朝統一南北

話說晉王楊廣派遣高德弘傳命,留住張麗華,楊廣心繫張麗華,便策馬趕往建康,途中聽說高熲違抗命令,竟把張麗華殺死,又驚又憤道:「我將來必定報復高公。」楊廣話中恨意深深。待楊廣到達建康后,高熲等人上前迎接,雖然他心中暗恨高熲,但表面上卻不露聲色,仍然照常接見,隨即慰勞三軍,安撫百姓。楊廣又拿住施文慶、沈客卿、陽惠朗、徐哲、暨慧景五人,斥責他們欺主害民,將他們一併斬首。隨後,楊廣命令高熲和元帥府記室裴矩查收圖籍,封存府庫,所有金帛珍玩他一件也不拿。當時軍兵和百姓都說晉王賢德,他們哪裡知道楊廣這是在沽名釣譽,籠絡人心呢?

賀若弼先前決戰時違背軍令,楊廣收回他的兵符,並派使者飛馬奏報朝廷。隋主聽說江南已經平定,很是欣慰,並傳詔給楊廣,說道:「平定江表,功勞都出自韓擒虎和賀若弼二人,不要介懷他們身上的小問題,可以讓其將功贖罪,另外各自賞賜一萬匹布帛。」隋主又另下詔書褒獎韓、賀二人以及奮勇禦敵的各將士。那時,陳使許善心還留在隋朝的客館中,隋主楊堅派人告知他陳朝已經滅亡,讓他誠意歸附隋朝。許善心不禁悲痛,改穿喪服,跪坐在西階下的草地上,向東哭泣,三天都沒有移動。隋主又頒詔勸慰,隔了一天又有一道詔書傳到客館,任命許善心為通直散騎常侍,賜官服一套。許善心大哭盡哀后,才入房換衣,接受隋朝的詔令。第二天早晨,許善心帶著詔書到皇宮謝恩,伏拜在大殿之下,悲傷的情緒始終沒有平復。隋主對左右說道:「我平定陳朝,只慶幸得到此人,他能懷念舊主,日後也定能成為我朝忠臣呢。」隋主令他平身,前往門下省就職,許善心流著淚拜謝而出。此後,他便低眉順眼,長久地做了隋朝的臣僕。

陳水軍都督周羅睺和郢州刺史荀法尚還鎮守江夏。隋秦王楊俊督率三十六總管以及水陸十幾萬兵馬屯駐漢口,不得前進。陳荊州刺史陳慧紀又派遣內史呂忠肅進據巫峽,挖鑿岩石繫上鐵鏈,鎖住長江上流,堵截隋軍,並且拿出自己的財物充作軍用。隋清河公楊素麾兵抗擊,與呂忠肅交戰了四十餘次,呂忠肅佔據險要地勢全力抗爭,殺死隋兵五千餘人。後來,呂忠肅聽說建康被困,士氣大挫,楊素乘機發動猛攻,呂忠肅抵擋不住,便棄柵南奔,退守到荊門境內的延洲,楊素乘船追擊,一舉攻破呂忠肅的軍隊,俘獲三千多名士兵,呂忠肅孤身逃走。於是陳慧紀也自知難守,便毀去軍資儲備,領兵東下。巴陵以東的地方全被隋朝佔有。陳晉王陳叔文剛從湘州卸任,回來的途中經過巴縣,陳慧紀想推舉他為盟主,號令沿江各軍援救建康,偏偏被隋秦王楊俊的軍隊截住。陳叔文又率領巴州刺史畢寶等人向楊俊投降。陳慧紀只能望洋興嘆,無計可施。

這時建康已經平定,晉王楊廣命令陳叔寶寫信,招諭上江諸將,諸城聽到消息后都解甲歸附。周羅睺和諸將大哭三日,然後解散兵馬,向楊俊的軍隊投降。陳慧紀勢孤力單,也只好投降,上江全都被平定。隋將王世積在蘄口傳達書信告諭江南各郡,江州、豫章相繼投降隋軍。於是隋朝撤去淮南行省,只命令諸將沿途分管。陳吳州刺史蕭瓛從梁朝投奔陳朝,料知隋朝不會接納他,於是獨自招募兵甲對抗隋軍。隋大將軍宇文述等人領兵攻打,蕭瓛連戰皆敗,竟被隋軍擒住。東揚州刺史蕭岩獻上會稽城投降,宇文述將他的兄弟一同關進囚車,押解到長安。隋主楊堅斥責他們負國忘恩,下令將他們處斬。

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是高宗陳頊的第十六子,年剛十八,才剛剛上任,城中的將士聽說隋軍已經佔據荊門,距離湘州不遠了,都想投降隋軍。陳叔慎在廳中設宴,召集文武官吏,舉酒對他們說道:「君臣大義,就此掃地了嗎?」長史謝基起座,伏跪在地上嗚咽。遂興侯陳正理也慨然起身說道:「主辱臣死,諸位難道不是陳朝的臣子嗎?現在國家有難,正是臨危受命之時,就算不能成功,也堅守了做臣子的節氣,如今不能再耽誤了,應該力圖恢復,落後者斬!」眾人聽了這話,才齊聲許諾,於是歃血結盟,宣誓同生共死。這時隋將龐暉奉楊素的命令來招撫湘州,陳正理和陳叔慎商定密計,派人送詐降書去迎接龐暉。龐暉貿然前來,陳叔慎埋伏在一旁,等到龐暉進入城門,立即發動伏兵將其拿下,斬首示眾。龐暉的手下有數十人,也同時被抓住,殺得一個不留。陳叔慎親自到射堂募集兵士,沒幾天就招到五千多人。衡陽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鄔居業都舉兵前來相助。隋朝任命薛胄為湘州刺史,途經荊州,見到楊素,得知湘州違拒命令,便和楊素的部下行軍總管劉仁恩會師進攻湘州。行至湘州城下,陳正理、樊通督兵迎戰,兩下相交,隋軍比守軍多好幾倍,而且都是擅長作戰的士兵,陳、樊二人哪裡抵擋得住?交戰沒多久,守兵就四處潰逃,陳正理和樊通也逃回到城中,門還沒來得及關上,薛胄已經揮鞭追了進來,順手一槊,刺死樊通。隋軍一擁而上,衝殺進城中,先擒住陳正理,接著又抓住陳叔慎。劉仁恩不想撤兵,立即攻打橫橋。橫橋是鄔居業屯守的地方,當時拒戰失利,也被抓住。三人都被押解到漢口,秦王楊俊責問了幾句,陳叔慎句句辯駁,隨後被殺害了。陳正理、鄔居業也相繼受刑。

湘州已經被拿下,接著隋軍又進攻嶺南。眾所周知,高涼郡太夫人冼氏威嚴慈愛,其聲望響徹嶺外。她的兒子石龍太守馮仆正值壯年,竟然去世了。馮仆的長子馮魂還是個少年,全賴冼太夫人主持郡事,所有嶺南數郡仍像往常一樣畏服。等到陳被隋滅后,嶺南沒有歸屬,便奉冼太夫人為主,稱為聖母,以此保境安民。陳豫章太守徐璒從豫章奔逃而來佔據南康,想聯結嶺南勢力,獨霸一方。隋任命柱國韋洸等人持節去安撫他們,被徐璒所阻攔,韋洸等人無法進入嶺南。晉王楊廣因嶺南沒有平定,又讓陳叔寶寫信給冼太夫人,讓她歸降隋朝。於是冼太夫人召集首領商議,為了保護嶺南的民眾,決定迎接隋使,派遣馮魂率領眾人去迎接韋洸。那時,韋洸已經調動軍士擊殺徐璒,湊巧馮魂前來迎接,於是韋洸趕往廣州,勸慰各郡,粗略安定嶺南。韋洸上書奏請封馮魂為儀同三司,冊封冼太夫人為宋康郡夫人。衡州司馬任瓌勸都督王勇佔據嶺南,尋求陳氏子孫,立為皇帝。王勇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而是率領部眾投降了隋朝。任瓌棄官離去,於是陳朝的地盤全歸隋朝所有,共得到三十個州,一百個郡,四百個縣,陳朝自此滅亡。總計陳朝從武帝陳霸先篡梁開始,到陳叔寶為止,共經歷五位皇帝,共三十二年。從晉元帝東渡,偏安江東,中間經過東晉、宋、齊、梁、陳五朝,總共二百七十三年,后被北朝吞併,中國再次統一。

唐朝的李延壽著寫的《南北史》中,把隋朝列入《北史》,無非是因為隋朝起自北方,又是從北周蛻變而來,僅傳了一代,便被李唐所滅,所以因類相聚,不再另起爐灶。我就遵循故例,隨筆敘下。

話說晉王楊廣大勝班師回朝,奉詔毀掉建康城的宮闕,讓百姓開墾荒地耕種,又在石頭城增置蔣州,派官員和兵將去治理和把守,這些都安排妥當后,便奏凱而歸。所有陳叔寶以下的人,如后妃子女、公卿大臣全部帶回。隋主楊堅親自到驪山慰勞凱旋的各軍,一同返回長安,到太廟去獻俘。陳叔寶在首列,王公將相一起乘輿車、穿御服,帶著天文圖籍等物品依次進去。兩旁由鐵騎夾道護衛,由晉王楊廣、秦王楊俊領進廟中,按章程獻禮禱告。禮畢入朝,隋主晉陞晉王楊廣為太尉,特賜輅車乘馬,袞冕圭璧。楊廣謝恩而出。第二天,隋主楊堅坐在廣陽門觀召見陳叔寶等人,令納言宣詔撫慰,又命令內史傳敕令,責備他君昏臣佞,才導致國家滅亡。陳叔寶和王公大臣們都惶恐地跪在地上,不敢答話。隋主屏息良久,才把赦書頒布。陳叔寶手舞足蹈地謝恩,餘眾也跟著叩頭拜謝。只有陳司空司馬消難之前曾獲罪投奔陳朝,此次陳、隋交戰,他受任為大監軍,一籌莫展,也被俘了。隋主楊堅本想處死他,但因司馬消難曾是父親的官員,特地免其死罪,配為樂戶。剛過了二十多天,隋主又將司馬消難釋放,還特地接見了他。司馬消難感到更加慚愧,加上年事已高,沒多久就逝世了。魯廣達獨自哀悼國家滅亡,生了病也不醫治,也跟著病死了。

隋主楊堅再次親臨廣陽門,賜宴款待將士,門外堆滿布帛,一直堆到城南,按班賞賜,總共用了三百多萬匹。隋主加封楊素為越國公,賀若弼為宋國公,各自賞賜金銀。唯獨韓擒虎被有司彈劾,說他管教屬下不嚴,士卒在建康時,曾淫污陳宮婦人,所以沒有到得爵賞。韓擒虎心裡憤憤不平,於是他與賀若弼在御前爭功,賀若弼說道:「臣在蔣山死戰,攻破陳軍銳卒,擒住陳朝驍將,震揚威武,才平定陳朝,韓擒虎並沒有奮戰,怎麼能和臣比功?」韓擒虎說道:「本奉陛下明旨,令臣和賀若弼合力進攻,奪取偽都,賀若弼卻率先進兵,不聽旨意,遇到敵軍就立即戰鬥,導致將士傷亡慘重。臣只率領五百輕騎直搗金陵,就讓蠻奴舉城投降,抓住陳叔寶,佔據府庫,把敵人的巢穴都搗毀了,可是賀若弼直到傍晚才攻進北掖門,還是由臣開關迎納他們進入的。以此看來,賀若弼的功勞在哪,還能和臣相比較嗎?」隋主楊堅溫和地對他們說道:「兩位將軍功勞都很大,不要再爭論了。」於是隋主晉封韓擒虎為上柱國,賜八千匹布帛,但仍然沒有封他為公。韓擒虎便退下了。

隋主又召入高熲,當面授封他為上柱國,賜予齊公的爵位,賜九千匹布帛,並且當面對他說道:「公伐陳時,有人誣告公要謀反,朕已經將他斬殺。君臣志同道合,豈是這些人所能離間的?」高熲再次拜謝。隋主又和他談論賀若弼平定陳朝一事,高熲答道:「賀若弼先前獻上十個計策,隨後又在蔣山苦戰破賊,功勞非常大。臣是一介文官,怎敢和大將論功?」隋主大笑道:「像公這樣有謙讓品德的人可真是不多了。」隨後隋主又任命秦王楊俊為揚州總管,都督四十四州軍事,令他鎮守廣陵,命令晉王楊廣返回并州鎮守。陳都官尚書孔范、散騎常侍王瑳、王儀、御史中丞沈瓘全都是誤國的佞臣,晉王楊廣尚未加罪於他們,此時便由隋廷審查清楚,將他們流放遠方,以謝吳、越百姓。陳叔寶留居隋都,仍然得到優待,只是宮人和姐妹大多被充入宮廷。他的一個妹妹進宮為嬪,就是將來的宣華夫人;一個妹妹由隋主賜予楊素;一個妹妹賜予賀若弼。陳叔寶對此毫不在意,只是多次對監守官說,想求一個官位。監守官奏報隋主,隋主楊堅微微譏諷道:「陳叔寶全無心肝。」說著,隋主又問陳叔寶平日都做些什麼,監守官答道:「陳叔寶經常喝醉,很少有清醒的時候。」隋主又問他飲酒多少,監守官又答道:「每天和子弟們共飲,大約需要一石。」

隋主驚詫道:「一石怎麼能行,必須要他節制才好。」監守官正要退下,隋主又說道:「隨他去吧,否則讓他如何度日呢?」因此,隋主下令將陳氏子弟分置到邊州,賜給他們田地用來維持生計。隋主還經常賜給陳叔寶衣服和食物,並隨時接見,賜封他三品官職。隋主又授封陳尚書令江總為上開府儀同三司,陳僕射袁憲、驃騎將軍蕭摩訶、領軍任忠為開府儀同三司,陳吏部尚書姚察為秘書丞。袁憲素來節操清高,建康被攻陷后,百官逃散,只有袁憲還留住在殿中,此事已經為隋主得知,隋主認為他是江南群臣的表率。陳散騎常侍袁元友多次勸諫陳叔寶,隋主嘉獎他的忠心和耿直,也提拔他為主爵侍郎。隋主曾對群臣說道:「平定陳朝的時候,我後悔沒有殺掉任忠,他受人重恩,又身負重託,卻不能橫屍殉國,還說什麼無能為力,真是可恨。」

等到陳水軍都督周羅睺入宮面見隋主。隋主答應賞其富貴,周羅睺垂淚答道:「臣背負陳氏的厚遇,卻眼睜睜地看著陳朝淪亡,已經喪失了節氣,如今得以免死,已是承蒙陛下厚賜,哪敢想什麼富貴呢?」隋主很是讚歎,授封他為上儀同三司。自此,南北統一,朝野政治清明,於是隋主下令武將的子弟一起學習經書,民間所有的軍械甲仗全部銷毀。

賀若弼自恃前功,詳細地陳述平定陳朝的計劃,稱作御授平陳七大計策,上呈到朝堂中。隋主楊堅不願意披閱,當即就退還回去,並對賀若弼說道:「你是想發揚我的名聲嗎?可是我兵不求名,你可以在自家傳載。」賀若弼帶著奏書,慚愧地退了下去。左衛將軍龐晃等人入宮詆毀高熲,都被隋主訓退,並召來高熲說道:「獨孤公就像一面鏡子,每次被打磨后,都會顯得晶瑩剔透,更加皎潔光亮。」隋主為什麼稱高熲為獨孤公呢?原來高熲的父親高賓曾是獨孤信的僚佐,賜姓獨孤氏,所以稱他為獨孤公,依照禮節不直呼他的名字。高熲以前是帥府長史,曾奉隋主意旨,向上儀同三司李德林詢問計策,轉而又把計策告訴了晉王楊廣,最後才得以平定陳朝。隋主楊堅因為李德林有功,打算宣詔加封他為郡公。有人對高熲說道:「現在如果把功勞都歸於李德林,將士們必定會替大人憤慨惋惜,而且您也算是白跑一趟了。」於是高熲進宮面見隋主,說李德林不應重賞,隋主就收回詔命。李德林本就恃才好勝,常年得不到升遷,心中已是憤懣不平,這時又不能敘功,難免恨上加恨。當時高熲和蘇威深受隋主寵信,李德林屢次和蘇威意見相左,高熲又曾袒護蘇威,排斥李德林。不久李德林被貶為湖州刺史,沒多久又遷徙到懷州,竟致病死。楚州參軍李君才上書彈劾高熲,隋主大怒,召李君才前來審問。李君才照舊爭辯抗議,導致隋主更加惱怒,立即下令將他捶斃。

隋主自從平定陳朝以後,就開始猜忌臣僚,常常秘密派遣左右監視內外功臣,一旦查得他們犯了過錯,不管大小全都從嚴處罰。隋主又擔憂官吏貪贓,私下令人送金帛賄賂他們,如果收下就立即斬首。每次隋主命人在殿中捶人,將罪臣鞭撻至死,不死也立即斬首。高熲等人屢次勸諫,楊堅都沒有省悟,兵部侍郎馮基也再三諫阻,他才有了悔意。然後隋主又轉恨群臣不諫,又譴責數人。柱國鄭譯乘機奉承,請求修正雅樂。隋主命太常卿牛弘、國子祭酒辛彥之、博士何妥等人商議音律。牛弘奏稱中國古音大多在江南流傳,如今既然得到梁、陳舊樂,請求加以修緝,以此作為雅樂。所有後魏、後周等樂聲可下令停止傳誦。於是隋主下詔,命令許善心、姚察等人斟酌訂正音律。

樂律尚未修訂成,遠方就傳來警報,江南各州郡又開始叛亂。越州亂首高智慧、蘇州亂首沈玄懀都揭竿起事,自稱天子,東攻西掠,攻陷了許多州縣,陳朝的故土多半震動,隋朝幾乎前功盡棄,南北又要分疆。那麼叛亂是因何而起的呢?原來江東沿襲了奢靡風氣,歷代刑法又多疏緩,自從隋軍平陳后,推翻了之前的舊政,蘇威又作五教,讓民眾傳誦,士民都有了怨言,並且謠言眾說紛紜,說隋朝將把南方人全都遷入關中,於是民心驚駭。等到高智慧、沈玄懀二人作亂后,百姓相繼依附,攻奪城池,斬殺守令,並且嘩然道:「還讓我們傳誦五教嗎?」這消息傳到隋廷,隋主當然憂慮,立即派遣越國公楊素率兵南征。楊素即日啟程,將要渡江時,先讓部將麥鐵杖夜乘葦筏,越江戰賊,回來后又再次前往,被賊軍所擒。敵軍派三十人監守,麥鐵杖奪取賊刀,亂斬守役,這三十人多被殺傷,麥鐵杖逃脫而歸。楊素大加賞識,奏請授封他為儀同三司,隨後立即麾動舟師,從揚子津過江攻擊叛賊。沈玄懀兵敗逃走,隨後被追上殺死。楊素乘勝進攻越州,任用裨將來護兒為前驅,南下浙江,只見江東岸上,賊營編列,綿延數十里。江中的賊船也不可勝計。來護兒用數百艘小船直登江岸,攻破賊軍的營地,又順風縱火,煙火漫天。楊素率領大軍繼續前進,大破高智慧。高智慧逃入海中,逃往閩越。

楊素乘勝追擊,派遣總管史萬歲率領兩千兵馬從陸地翻過山嶺,堵截海岸,自己則率領大艦從海上出發,駛往泉州,賊眾全都潰散。高智慧窮途末路無處可去,由賊黨抓住押送到軍前,當然梟首示眾。史萬歲又分兵追捕剩餘的賊兵,大約過了數日,叛賊被全部蕩平。只是史萬歲杳無音信,大家還以為他全軍陷沒。後來有人從海中得到一個竹筒,裡面藏著史萬歲的書函,大略是說:「逾嶺越海,攻破溪洞無數,前後共交戰七十餘次,輾轉相鬥到千里之外,現在已經肅清海賊,指日北返。」楊素大喜過望,便立即班師回朝。並且,楊素上奏史萬歲的功績,隋主也很是讚歎,厚賜史萬歲的家屬。此外平南的諸位將領,從楊素以下,全都論功行賞。

楊素北歸后,番禺夷人王仲宣又忽然造反,糾集叛眾圍攻廣州。柱國韋洸尚在廣州駐節,急忙招募兵士,開城抗擊叛賊。賊軍勢力非常兇悍,韋洸交戰不利,退回到城中,登上城樓督軍防禦,再向高諒乞求援助。冼太夫人派遣孫兒馮暄領兵支援韋洸。馮暄到了衡嶺,遇到賊黨陳佛智屯兵嶺上。陳佛智和馮暄素來認識,彼此詢問往來情況,竟然將戰事擱置了。冼夫人聽說馮暄逗留,又派人將馮暄抓捕回來,關押在州獄中,另外派遣孫兒馮盎去攻打陳佛智。陳佛智沒有防備,突然見到馮盎的軍隊殺來,來不及逃命,就被殺死了。這時韋洸已經中箭身亡,由副使慕容三藏代理軍事。隋廷也派遣給事郎裴矩南行圍剿安撫叛眾,裴矩到了南康,發兵數千人,擊斬王仲宣的別將,一直打到南海。恰好馮盎和慕容三藏會合,擊走王仲宣。冼夫人又親自前來,和馮盎、慕容三藏一同到南海迎接裴矩。裴矩聽說冼夫人到來,卻也不敢怠慢,命令軍士排班恭候。過了片刻,前驅已經到達,來了一位少年將軍,唇紅齒白、燁燁有光,料知他就是馮盎,已足令人羨慕,後面便是宋康郡冼夫人。她頭戴金冠,身披銀鎧,上張錦傘,下跨戰馬,前面有騎士引導,後面有兵馬簇擁,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還是春盈眉宇。裴矩不禁暗暗喝彩,還沒和她交談,就先下馬等待著。

冼夫人老眼不花,急忙令孫兒下馬,自己也從容下鞍。當下由慕容三藏從後方趕到,邀同冼夫人和馮盎上前拜見裴矩。彼此行過禮后,簡單談了幾句,便一同回到廣州。裴矩因冼夫人德譽響徹嶺南,便邀請她一同巡行,安撫各州。冼夫人絕不推辭,立即同裴矩帶著兵士出城巡撫。蒼梧首領陳坦、岡州首領馮岑翁、梁化首領鄧馬頭、藤州首領李光略、羅州首領龐靖等人都來參拜。裴矩承製任命他們為刺史縣令,令他們回去鎮守舊部,各首領歡躍離去。

嶺南再次平定,裴矩派人飛報隋廷,隋主楊堅下詔賜封馮盎為高州刺史,追贈馮盎的祖父馮寶為譙國公,冼夫人為譙國夫人,特地賜給印章,准許他們設置幕府,添置官屬,可以徵發六州兵馬,便宜行事。並且,隋主赦免馮暄的前罪,任命他為羅州刺史。待裴矩回朝後,隋主又降敕褒獎,賞賜五千匹布帛。皇后獨孤氏也賞給冼夫人許多服飾,冼夫人全都收藏在金篋中,並將梁、陳賞賜的物品也各藏一庫,每年大會,全部陳列在庭中,指示子孫道:「你們應該為國盡忠,心向天子,我從事了三代君主,本著一顆赤膽忠心,問心無愧的原則,忠心為國效命。如今三朝賞賜之物我都保留著,這就是忠孝的回報呢。」後來冼夫人又安撫百姓,彈劾誅殺貪污官吏,嶺南無不稱頌。直到仁壽初年,冼夫人才壽終正寢,隋廷謚封為誠敬夫人。正是:

幾番平虜見奇功,嶺表揚仁眾口同。

南北史中爭一席,休言巾幗不英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北史演義(讀懂南北朝的權力遊戲)(套裝共2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南北史演義(讀懂南北朝的權力遊戲)(套裝共2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南北史演義(下冊)》(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