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5章 好謀無決袁紹
剛剛曹秀言道長大之後要為曹操牽馬執蹬,身先士卒,平定天下。
曹操有所懷疑,曹秀言道大可一試。
可問題就在這兒,怎麼試?
曹秀狂喜片刻后,按捺住心中激動,仍舊垂言道,「祖父有所不知,孩兒最近遍讀古籍史冊,又通研了天下各勢,確有一些想法.」
史上曹秀一歲能言,三歲能讀,六歲便博覽群書,乃是實打實的神童。
而現如今的曹秀只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用博古通今四個字來形容那是最恰當不過了。
只是曹操雖素來知道曹秀機敏,可他不知道曹秀居然對天下大勢也有所衡量。
六歲孩童,心智尚未長全,卻居然對天下有所看法,這誰能相信?
便是曹操再喜愛這個孫兒,心中也還是有所存疑的。
於是他半信半疑的看著曹秀道,「秀兒啊,祖父知你聰穎,但越是聰穎的人,越是要懂得謙卑,明白嗎?」
他的意思是,要曹秀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
登高易疊重,古來如是。
再者在他眼裡,曹秀剛剛死了父親,正是悲傷之際,哪有什麼衡量天下大勢的心情?這些話,莫不是他說出來好叫自己開心的?
所以曹操對於曹秀的話,大半是不信的。
這一點,曹秀也知道。
他本也沒想讓曹操一下子就相信,畢竟任何事都需要循循漸進,不可一蹴而就。
特別是在這種事上。
自己深藏丘壑不假,可這種事既不能繼續潛藏,但也不能一下子就全部顯露出來,不然曹丕那廝肯定忍不下去。
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很重要。
掌握其中的分寸,更重要。
畢竟活著,才是此時此刻他心中唯一的目標。
於是他看著曹操,一臉純真的道,「祖父可以考較一下孫兒。」
這好比一個孩子向你說自己有多有多厲害,你不信,讓他展示一下。
這種事顯然只是為了圖一樂,即便曹秀沒展示好,曹操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而曹秀若是展示好了,那日後曹秀的前途,可就光明無比了。
曹操本來也有此意,聽到曹秀這麼一說,更是覺得有趣,正要出題考較,可誰知荀彧忽的進來奏報。
「丞相,夏侯將軍回來了。」
他說的夏侯將軍不是夏侯淵,而是夏侯惇。
夏侯惇此次跟隨曹操一起討伐張綉,大敗之後,夏侯惇率領青州軍逃入鄉下,躲了好一陣這才找到機會返回許都。
夏侯惇乃是曹操的愛將,乃是曹操舉兵時最早的幾個將領之一。
此次被張綉衝散之後,曹操曾多次派人尋找,擔憂至極。
此時聽聞他回來了,曹操一時大喜,正要起身離去,卻又覺得不妥,當即轉頭看著床上的曹秀道,「秀兒與我一起吧。」
說著,牽起了曹秀的小手,祖孫二人一起來到了司空府中,曹操與眾文武議事的大廳。
坐定之後,曹秀的小眼睛在廳上微微一轉悠,便對在場眾人有了初步了解。
左邊起,武將之首乃是于禁,典韋戰死,曹家武將中最厲害的便當屬於禁了。
其後乃是曹仁,他是曹操的從弟,地位比其他將領稍高一籌。
接著便是夏侯淵,夏侯惇。
而右邊,文臣之首,當屬荀彧。
他是司空府老人,又是當朝侍中,更被曹操奉上上賓,身份地位可見一斑。
其後則是他的子侄,荀攸。
此人能言善辯,機敏過人,曹操的一眾謀士之中僅次於郭嘉。
而此時的郭嘉,尚未在曹氏集團中展現才能,故此列於荀彧之後。
接著便是程昱,陳群等人。
望著這一屋子的文武能人,饒是曹秀也忍不住熱血激昂,想要征戰四方,一統天下,更何況曹操?
「司空,袁紹的信。」
這時,夏侯惇拿出了一卷竹簡,遞給曹操。
這是他在返回許都的路上,袁紹派人送來的。
夏侯惇當然沒看過,也不知道信上內容。
可這時的曹秀卻是暗道一聲「好戲開始」,對接下來的事格外期待。
只見曹操打開竹簡,剛看了幾片,臉色頓時變了。
在場的文武皆是詫然,唯有郭嘉與荀彧保持著鎮定。
而再過片刻,曹操忽的大怒,直接將手中竹簡狠狠扔在了地上。
「袁紹小兒,欺吾太甚!」
曹秀見狀,這才滿意點頭。
原來,曹秀聽到這竹簡是袁紹送來的,立時就知道了這就是那張引起曹操攻伐袁紹的書信。
曹操兵敗宛城,袁紹寫信前來嘲諷,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後來曹操大敗袁紹,起因就在此。
「司空.」
荀彧剛想詢問,可曹操卻忽的冷靜了下來,目光一轉看向一旁的曹秀。
「秀兒。」
「袁紹你可知道?」
曹操當著一眾文武不問,居然問起了曹秀。
這可把曹秀給驚訝的。
既然你給了機會讓我秀,我要是不秀,豈不是對不起這天賜良機?
諸位,看好了!
曹秀心中一笑,立時躬身道,「孫兒知道。」
聞聲,在場眾人皆是一怔。
知道?
一個府中的六歲孩童竟也知道袁紹?
不愧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啊,名聲在外啊。
可這名聲怎麼傳進司空府的或許還需要仔細的思考一下。
只不過此時眾人倒也沒有繼續深思,而是將目光都集中在了曹秀身上。
荀彧笑著道,「少公子聰慧過人,想必是從昂公子那裡聽說的袁紹吧?」
其他人也都覺得如此。
連曹操也不例外。
畢竟除了曹昂,誰會給曹秀說這個袁紹呢?
然而曹秀卻是搖頭。
眾人見狀一愣,當即莫名。
接著,曹秀理了理頭緒,開口道,「袁紹,劉表,咸有威容,器觀,知名現世。然紹鷹揚河朔,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舍禮崇愛,本末倒置,剛愎自負,猜忌自用,潛懷不軌,不足為懼。」
此話一出,滿堂俱驚。
無論文武,臉上皆是難以置信之色,瞠目結舌,無以為繼。
誰能想到,如此字字珠璣之言竟出自一六歲孩童之口?
饒是曹操也不由心神巨震,滿目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