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西漢遠支皇族。王莽時,曾在太學讀書,略通《尚書》大義,后農民起火爆發,他和兄長聚眾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更始元年(公元23年),取得昆陽之戰的巨大勝利。不久,到河北活動,以恢復漢家制度為號召,取得部方官吏、豪強的支持,鎮壓和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力量開始壯大,遂與更始政權逐漸脫離。建武元年(25年)稱帝,后鎮壓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建都洛陽。在位期間,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減輕賦稅廢止地方更設制,興修水利,精簡官吏。並在中央加重尚書職權,在地方廢除掌握軍權的都尉,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
起兵南陽成名昆陽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祖上曾被封為舂陵侯。公元前45年,襲爵的劉仁嫌舂陵潮濕,經漢元帝同意,把族人遷到了南陽郡蔡陽縣白水鄉。為了表明自己的皇族血統,劉仁仍把新居稱為舂陵。劉秀的祖父劉回無爵可襲,只當了個都尉,而劉秀的父親劉欽則只能當個南頓縣令,後來劉欽去世,9歲的劉秀便由當蕭縣縣令的叔父劉良撫養長大。
年輕時的劉秀,處事謹慎,講信用,喜歡務農,性情溫和。後來到京都長安,進入太學學習。此時劉秀也沒有什麼大志,有一次他在新野見到後來的陰皇后陰麗華,覺得長得漂亮,心中頓生愛慕之情。後來到了長安后,見到執金吾(負責監督、檢查京都及附近地區治安的長官)出行時有很多車馬隨從,聲勢顯赫,就大為感慨地說:「當官就要當執金吾,像他那樣威風,娶妻就要娶陰麗華那樣的漂亮女子。」而他大哥劉伕卻性情剛毅,不料理家業,而散盡錢財,結交豪傑。頗有取天下的野心。當年漢高祖劉邦喜好結交,不事家產,劉邦的二哥劉喜專心治理家業,劉伕就自比劉邦,以劉喜比劉秀。而後來恰恰是劉秀當了皇帝。
新莽末年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劉伕和劉秀兄弟趁機於公元22年起兵,以重建漢朝為口號,大肆招兵買馬。這時,綠林起義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但其中派系林立,無法統一號令,為了行動統一,將領們都主張擁立一個劉姓的皇帝。但隨後又為皇帝的人選爭執不休,因為劉伕有威望,治軍嚴明,南陽一帶的豪傑人物,都認為劉伕最為合適,而新市、平林軍的將領們大都喜歡散漫放縱,擔心立了劉伕不得自由,於是就找到了既無兵權又膽小怕事的劉玄,擁立為「更始皇帝」,造成既成事實,劉伕和他的擁護者不得不默認。
更始帝劉玄即位后,派王鳳、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他們很快地打下昆陽,接著又打下了臨近的郾城(今河南城縣)和定陵(今河南郾城縣西北)。南陽一帶的情況使王莽震驚,於是調兵遣將,很快集結了43萬人馬,號稱百萬,命司空王邑與司徒王尋率領前往鎮壓。王邑、王尋從洛陽出發,旌旗車輛千里不絕。劉秀這邊,駐守在昆陽的只有八九千人。有的將領在昆陽城上望見王莽的軍隊人馬眾多,怕對付不了,主張放棄昆陽,回到原來的據點去。劉秀非常冷靜地向將領們說道:「現在的情況是糧草不多,來敵強大。如果我們團結抗敵,還有打勝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滅,而且宛城還沒攻下,來不了救兵,昆陽一失,一天之內,各地的軍隊必然也會被消滅。現在怎麼不同心同德,共建功名,反而只想看守自己的妻子和財物呢?」
將領們覺得劉秀說得有道理,但是又覺得王莽軍兵力強大,死守在昆陽也不是個辦法。
劉秀就決定,由王鳳、王常守城,自己和李軼等13人騎馬乘夜闖出城南門,召集在外的軍隊。王莽軍沒有防備,這就給了他們衝出重圍的機會。
劉秀到都縣、定陵一帶,把那裡的軍隊全部集合起來救援昆陽。將領們捨不得財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劉秀勸他們說:「現在咱們到昆陽去,把所有的人馬集中起來。打敗了敵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這裡,敵人打來了,咱們打了敗仗,連性命都保不住,還談得上財物嗎?」將領們被劉秀說服了,才帶著所有人馬跟著劉秀上昆陽來。劉秀親自帶著步兵、騎兵一千多人組織一支先鋒部隊,趕到昆陽。
他們在離王莽軍四五里的地方擺開了陣勢。王尋、王邑一瞧漢軍人少,只派了幾千兵士對付。劉秀趁敵軍還沒有站穩陣腳,先發制人,親自指揮先鋒部隊衝殺過去,一連殺了幾十個敵人。將領們的士氣隨之提高,幾路人馬掩殺過去,殺敵近千人,士氣大振,無不以一當百,王尋、王邑被迫後退。劉秀又率領3000敢死隊,從城西直衝敵軍的中軍地帶。王邑、王尋十分輕敵,下令軍隊各守營地不得移動,只率領一萬餘人迎戰,結果大敗。大軍不敢隨便去營救,王邑被殺。
昆陽城裡的王鳳、王常見外面打了勝仗,就打開城門沖了出去,兩下夾攻,王莽軍隊四處奔逃,相互踐踏,伏屍百里,血流成河,王尋帶著剩下來的幾千人逃回洛陽,劉秀繳獲的軍實輜重,不計其數,用了一月的時間還沒有收拾完畢。
昆陽一戰,沉重地打擊了王莽政權,劉伕劉秀也因此聲名鵲起。王莽為之坐立不安,連飯也不想吃。海內豪傑蜂擁而起,殺掉州郡官吏自稱將軍,接受更始皇帝的年號,等待詔命。
正當此時,新市、平林軍的將領們看到劉伕劉秀兄弟的威名日益大起來,心中不安,勸劉玄除掉他們,甚至連本來與劉伕兄弟關係密切的李軼也轉向劉玄。劉玄自然感覺到劉伕兄弟是榻旁之虎,於是,劉玄準備殺劉伕和劉秀。劉玄弄了個鴻門宴,準備殺掉劉伕,但這個劉玄也許想做當年的項羽吧,放了劉伕。不過劉玄並非項羽,他不過是因膽怯沒有下手。劉伕總算逃過一劫,但不久后,他手下就把他帶進了陰曹地府。這個手下是劉稷,倒有些匹夫之勇,聽說劉玄想殺劉伕,便破口大罵劉玄。他的話很快傳到劉玄那裡。劉玄就把這個有勇無謀的將軍給抓了起來,劉伕前去說情,也被劉玄抓起來,與劉稷一同殺了。
按常理,劉秀肯定不會饒過劉玄,一定要找他算賬,以報殺兄之仇。但是,劉秀自己有自己的考慮。他現在的實力還鬥不過劉玄,只能等待時機。他非但沒有找劉玄算賬,還趕緊跑到宛城請罪,面見劉玄,仍然是和顏悅色,壓根兒就不主動提長兄被殺一事。他孝服不穿,喪事不舉,言談飲食猶如平時。而劉秀每當獨居,總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託哀傷。身邊的人發現他枕席上有哭泣的淚痕,叩頭勸他自寬,他卻否認說:「沒有的事,你不要胡說。」
劉秀如果不能剋制自己,質問劉玄,很可能就被殺害,與其兄一樣下場,哪還有什麼宏圖大志可言?況且自己也是有功之臣。在昆陽大戰中,他率十三騎突圍求援,建立奇功。劉秀如果述說一下光榮歷史,或許會討好劉玄,增強他對自己的相信度。
但劉秀卻隻字不提,自有他的高招。劉玄見劉秀沒有反對他的意思,有些慚愧,拜他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公元23年,劉玄的軍隊相繼拿下了長安和洛陽。劉玄打算以洛陽為皇都,命劉秀前往修整宮府。劉秀到任,安排僚屬,下達文書,從工作秩序到官吏的裝束服飾,全都恢復漢朝舊制。當時關中一帶的官員趕來洛陽迎接皇帝劉玄去長安,見大紅大綠,胡穿一氣的劉玄將領們感到滑稽可笑,而見到劉秀的僚屬卻肅然起敬。一些老官員流著淚說:「沒想到今天又看到了漢朝官員的威儀!」
經營河北一統乾坤
劉玄到了洛陽,需要派一員親近大將代表朝廷去河北一帶,宣示朝廷旨意,要那裡的郡國遵守朝廷的詔命。經過一番爭議,選定了劉秀。
劉秀就以更始政權大司馬的身份前往河北。劉秀在河北,每到一處,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獄,釋放囚徒;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的官吏名稱。所做之事,均都順應民心,因而官民喜悅。
當時的河北最大的勢力是王郎,他自稱是劉邦的後代,號召力很大,結果很快被劉秀消滅。消滅王郎以後,在清理繳獲的文書檔案時,發現官吏與王郎勾結一起毀謗劉秀的材料有幾千份。如果追究起來,會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造反。劉秀根本連看也不看,把官吏們召集起來,當面一把火燒掉,真正起到了「今反側者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決心跟劉秀到底。
劉秀初到河北之時,兵少將寡,地方上各自為政,無人聽他指揮,雖能「招攬英雄,取悅民心」,但畢竟沒有大量軍隊。他為王郎所追捕,曾多次陷入窘境。後來,他逐漸延攬了鄧禹、馮異、寇恂。姚期、耿純等人才,又假借當地起義軍的名義招集人馬,壯大聲勢,並聯合信都、上谷、漁陽等地的官僚集團,才算站住了腳。由於他實行寬厚的政策,服人以德而不以威,眾人一旦歸心,就較為穩定。
更始皇帝派使節趕到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並命令劉秀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與有功的將領趕到長安去。這表明劉玄已經對劉秀不放心,劉秀便以「河北未平」為理由,拒絕應徵去長安。劉秀與劉玄的裂痕從此開始明朗。
劉秀認為「柔能制剛,弱能制強」,他多以寬柔的「德政」去收攬軍心,很少以刑殺立威。公元24年秋天,劉秀調集各郡兵力,先後在館陶(今山東館陶縣)、蒲陽(山名,在今河北省滿城縣)等地擊破並收編了銅馬、高潮、重連等農民起義軍。劉秀知道被收編的將領對他半信半疑,心懷不安,就下令投降的將領各歸軍營整頓自己的軍隊,自己一個人騎馬來到銅馬軍營,幫他們一起操練軍士。銅馬將士議論說:「蕭王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們,我們怎能不為他效命呢?」劉秀直到把軍士操練好,才把他們分到各營。銅馬義軍受到劉秀的如此信任,都親切地稱他為「銅馬帝」。由於收編銅馬軍,大大加強了劉秀的軍事實力。
這時,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為首的赤眉軍,正迅猛地向長安進兵。劉秀認為爭奪天下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拉開爭奪天下的架勢,並將河北事務一一安排妥當,便帶領軍隊回到冀中、冀北一帶。一路上將領們紛紛請求劉秀稱帝,劉秀開始假惺惺地加以拒絕,將領們連勸了幾次,劉秀這才有些動心,但還是有些猶豫不決。正當此時,有個名叫強華的儒生,捧著赤符從關中來見劉秀,說:「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四七」是28,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稱帝至公元22年劉秀起兵是228年;火是指漢朝,按陰陽五行說漢朝屬火德。這表明,劉秀乃「受命天子」,要再不做天子,那就不僅違背群望,也要違背天意了。劉秀得了天時又得人心,終於答應稱帝,於是在公元25年稱帝,重建大漢。
劉秀即位后,首先派兵攻佔了五社津(在今河南鞏縣北)等要塞,然後下令包圍洛陽,這時守洛陽的是李軼、朱鮪兩人。李軼在劉秀大軍的包圍下,便來信說自己情願歸降。劉秀卻把李軼的信交給太守、郡尉一級官吏傳閱,消息很快被朱鮪知道了,他非常生氣,於是派人刺殺了李軼,從而引起洛陽守軍的混亂,士氣也隨之大落。劉秀一箭雙鵰,既分化瓦解了敵軍,又借刀除掉了仇人。這時,劉秀又派原是朱鮪部下的岑彭勸朱鮪投降,朱鮪擔心自己投降了會被殺,劉秀說:「干大事的人不計較小的怨恨。朱鮪要是現在投降,可以保住官爵,怎麼會殺他的頭呢?我對著面前的黃河發誓,絕不食言!」岑彭去見朱鮪,把劉秀的話說了一遍,朱鮪相信了,於是投降。劉秀大喜,任命朱鮪為平狄將軍,並封他為扶溝侯。進入洛陽后,劉秀下令嚴禁軍隊橫暴搶掠,結果將軍蕭廣違犯軍紀,縱兵橫暴,被處死刑,這樣一來洛陽百姓很快從內心歸順了劉秀。
這時,劉秀最大的對手,就只剩下赤眉一支起義軍了。這赤眉軍沒有戰略眼光,搶了一城、吃了一地、放棄一地。在流動過程中一路受到劉秀大軍的追擊阻截,損失慘重。公元27年,疲憊不堪的赤眉軍在宜陽被劉秀親率大軍包圍,擁有10餘萬人的赤眉軍竟然一時不知所措,只得投降。劉秀下令給飢餓的投降士兵發放食物,又把他們集合起來,排列在洛水岸邊,驕橫地對樊崇等人說:「是不是對投降後悔啊?現在放你們各回軍營,指揮你們的軍隊,和我決個勝負。我不想強迫你們投降。」嚇得徐宣等人急忙叩頭說:「我們出了長安,君臣就商量歸降聽命,只是手下愚昧無知,不能事先告訴他們。現在能夠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懷抱,誠心誠意地歡喜,一點也不後悔。」劉秀哈哈大笑,說:「你可算是鈍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
平定赤眉后,劉秀又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才最終結束了群雄割據、山頭林立的局面,取得天下的統一。
以柔治國律己責人
統一天下后,劉秀總結前朝教訓,確立了一套新的治國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文、以柔治國。
劉秀想方設法把一些著名儒學人物拉到自己的身邊,封官授爵,以禮相待,使得他身邊很快就集中了如范升、陳元、鄭興、杜林、衛宏、劉昆、桓榮等一大批當時的著名學者。
劉秀自己就是一個愛好儒學的人。當朝廷議事結束以後,經常與文武大臣一起講論儒學經典里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覺。劉秀有時親自主持和裁決當時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爭論。自從平息隗囂、公孫述以後,除非緊急時刻,劉秀從不講軍旅問題。
劉秀為了適應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轉變的這一根本需要,他逐漸改變了官吏隊伍的素質和結構,命令多數在戰爭中憑軍功提拔起來的功臣交出手中的權力,各自回到家中養尊處優,用文吏職代武將功臣。劉秀還大力縮減自漢武帝時以來大為膨脹的官府及吏員設置,合併官府,減少吏員,使費用大為節省,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劉秀常常顯示出一種慷慨大度、平易謙和的氣度。公元29年,割據隴右的隗囂分別接到公孫述和劉秀的招降信,猶豫未決,就派他的將軍馬援先後去公孫述的成都和劉秀的洛陽考察。馬援到成都,公孫述接見他時戒備森嚴,而等到了洛陽,劉秀接見馬援時,卻沒有升堂坐殿,只是便衣便服,獨自一人接見馬援。剛見馬援,他就微笑著說:「您邀游在兩個皇帝之間,見多識廣。今天見到您,我深感慚愧了。」馬援見劉秀如此平易謙和,立即叩頭說:「當今的局勢下,不只是君主在選擇臣下,臣下也在選擇君主。我現在從遠方來,陛下接見我連警衛都沒有,就不提防我是間諜刺客嗎?」劉秀笑著說:「你不會是刺客,只是個說客罷了。」馬援心悅誠服,回去后勸隗囂歸服劉秀。隗囂不聽,他就脫身自己歸服。
太原郡(在今太原市以南)有很多春秋時晉國公族的後裔,他們對新的統治者常常保持一種對立情緒,不肯稱臣。以至於到劉秀時期,太原仍被稱為「難化」之地。
劉秀以平易謙和的姿態,來對待他們,很快就令他們心悅誠服。
劉秀在以柔道治理國家后,頒布了一些有利於奴婢的政令。他先後九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之後,並多次下令免罪徙為庶民,減輕租稅搖役,發放賑濟,興修水利,並減四百餘縣,精簡官吏,節省開支,抑制豪強,鞏固中央集權。
為了加強皇權,劉秀還頒行圖讖,神化皇權。他本來是不相信這些的,但後來發現它確實是支持和維護自己統治的「法寶」,便大肆推行,到了晚年還宣布圖讖於天下,作為法定的思想統治工具。
劉秀在位期間,從不放縱奢侈。他不喜飲酒,不喜聽音樂,手不持珠玉。劉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貴人有爵秩,貴人的待遇只有谷數十斗。此外有美人、官人、采女三等,均無爵秩和規定的待遇。劉秀在世時要建陵墓,特意叮囑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墳,低洼處只要做到不積水就可以了,將來要像漢文帝那樣,不隨葬金寶珠玉。
劉秀對於臣下的歌功頌德阿諛奉承,常能持一種清醒的,有時是厭惡的態度,而表揚一些剛正不阿的官吏。有一次,劉秀外出打獵,直到深夜才回來,他想從洛陽城的東北門進城,結果守門的郅惲拒不開門。劉秀沒法,只好轉到東城門進了城。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劉秀卻賞了郅惲100匹布,把掌管東門的人貶為登封縣尉。但劉秀畢竟是皇帝,不能容忍有傷尊嚴的事。大司徒韓歆為人直率,說起話來無所隱諱,劉秀經常對他不滿,一次朝會上,韓歆列舉大量事實證明要發生飢荒和動亂,言辭激烈,說起話來指天劃地。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劉秀氣得當即罷了韓欲的官。韓欲回家后,劉秀仍怒氣未消,又派人帶著他的詔書去譴責他。罷官之後皇帝特詔譴責,這意味著要治死罪。結果是韓欲及其子韓嬰被迫自殺。
劉秀對貴戚的過分行為有所約束,一般能夠理智對待。劉秀的大姐湖陽公主的奴僕大白天行兇殺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不能捉捕。洛陽縣令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只等那個兇手出來。聽說公主要出府門,跟隨著她的正是那個殺人兇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她的尊嚴,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董宣沒有被嚇倒,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處決。公主立即回宮告到劉秀那裡,劉秀大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說:「先別打我,讓允許我說一句話。我說完了話,情願死。」劉秀說:「你想說什麼?」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僕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用不著打,我自殺就是了。」
說罷,他挺起頭就向柱子撞去。劉秀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經撞得血流滿面了。劉秀趕緊要小太監抱住。要他給公主叩個頭消消氣。董宣堅決不叩,劉秀就要人按著董宣脖強叩,董宣就兩手撐地,最終也不低頭。內侍知道漢光武帝並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給劉秀下個台階,就大聲地說:「回陛下的話,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劉秀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說:「把這個硬脖子攆出去!」湖陽公主不滿地說:「陛下從前做平民的時候,還收留過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來搜查。現在做了天子,怎麼反而對付不了小小的洛陽令?」劉秀笑著說:「這就是天子與平民百姓不同啊。」劉秀獎勵了董宣,給他加了一個「強項令」(意為剛強不肯低頭的縣令)的美名。
劉秀將他的軍事和統治政策的核心定為以柔取天下,以柔治國,結果迅速地統一了全國,又迅速地解決西漢末年土地流失,生產滯后的問題,使東漢王朝的經濟在短期內得以恢復,社會生產力也大為發展。公元57年,文治武功的劉秀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