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史

第十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史

托馬斯·莫爾爵士

第四節

愛德華六世統治時期宗教教義和宗教儀式的改變(1547—1553)70.愛德華六世即位根據亨利在位時通過的《即位法案》(SuccessionAct)的條款,愛德華作為亨利唯一的兒子得以即位。年輕的愛德華六世(EdwardVI)認真學習改革者的信條,英國教會的很多教義和儀式發生了改變,這使得英國教會離羅馬教會越來越遠。這些宗教上的變革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71.宗教方面的變革

在愛德華統治期間,教堂的所有圖畫、肖像和十字架都被撤掉;壁畫都被白灰粉刷掉,彩色玻璃都被打碎;長袍和白法衣都被丟掉;細燭、聖水和熏香都不再使用;敬奉聖母和慶祝聖日的做法遭到禁止;煉獄思想被當作功利迷信,為死者祈禱被禁止;包括麵餅和葡萄酒的聖餐儀式被廢除;教士結婚的禁令被取消;宗教儀式在除了亨利統治時期的最後3年外,大部分時間裡都是用拉丁語進行,到了愛德華統治時期,下令要以英國人民自己的語言來進行。

為了使上面提到的法案條款能夠有效執行,大主教克蘭麥準備了《英國國教公禱文》(EnglishBookofCommonPrayer),並在1549年發行第一版。這本著作只不過是古拉丁文版的《彌撒書和禱告書》的簡單譯文,裡邊對個別詞語和篇章做了改動來適應新的教義。直到今天,英國國教會所使用的仍然是這部作品。

1552年,著名的《宗教四十二條》(Forty-twoArticlesofReligion)出版,它是對改革思想的簡要聲明。這些條款最後縮減為三十九條,構成了英國教會現在的信仰和教義的標準。

72.為確保宗教統一而實施的迫害

如果所有人都像莫爾的《烏托邦》里所說的那樣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宗教信仰,這些變革和革新將不會遇到任何困難和阻力。但是不幸的是,自由選擇宗教信仰只是理想國里的理想。除了一些大度和視野寬廣的人士在一些歡快時刻能夠實現外,烏托邦里的宗教寬容並沒有降臨到這個世界。

按照王室詔令,所有佈道者和牧師都要簽署《四十二條》(Forty-twoArticles)。對於那些違背新的禱告書的宗教儀式的行為都會按照《宗教統一法案》(ActsfortheUniformityofService)的法令受到嚴厲懲罰。甚至連瑪麗公主在自己的私人小教堂里進行天主教宗教儀式都受到了迫害。

很多人在愛德華在位時期因為拒絕遵從新的宗教儀式而被投入監獄;至少有兩人因為「公禱文的異端和詆毀者」的罪名而被燒死。也許大部分英國人在這個時期,內心深處仍然是天主教的信徒。

第五節

瑪麗統治下的反動

73.瑪麗即位;與羅馬天主教會妥協(1554)愛德華去世后,他的姐姐瑪麗(Mary)登上王位。瑪麗即位后不久,就嫁給了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這樁婚姻早就被腓力的父親查理五世計劃好,希望通過與英格蘭聯姻可以使其成為西班牙帝國的一部分。

大部分英國人內心深處從來沒有接受過近年來的這些宗教變革,他們對天主教的狂熱,加上瑪麗快速推動了天主教在英國的重新崛起。議會認為英國應該重回向教皇效忠的老路上來;上下兩院的議員都對教皇使節寬恕他們的異端和分裂而心存感激。他們的懺悔是真誠的,這一點從他們廢除所有支持英國信奉新的宗教法案上就可以得到證明。羅馬對此喜出望外,曾經的教徒終於迷途知返,回歸到天主教門下。

但是,並不是改革者的所有努力都一無所獲。英國議會拒絕返還已經沒收的修道院土地,這也很自然,因為很多這樣的財產現在就掌控在這些議會議員手中。然而,瑪麗對天主教無比狂熱,她將收歸王室的財產的大部分拿出來重建了那些遭到毀壞的教堂和修道院。

74.殉道者:拉蒂默和黎德利(1555),克蘭麥(1556)隨著天主教的復興,又輪到新教徒遭受迫害了。總共有二三百人因為其宗教信仰在此期間被處死,其中最突出的三位殉道者是拉蒂默(Latimer)、黎德利(Ridley)和克蘭麥。拉蒂默和黎德利在同一根火刑柱上被燒死。當火把燃起的時候,已經70歲高齡的拉蒂默鼓勵自己的同伴黎德利說:「黎德利大師,盡情享受吧,拿出男人的氣概;我們今天以上帝的名義點燃英格蘭的火把,這樣的火焰永不熄滅。」

瑪麗女王不應為實施的這些迫害受到嚴苛指責。這並不是她的錯誤,而是時代的過錯。幾乎所有天主教和新教教徒都認為對這些異端的懲罰是執政者的職責,否則就會有觸犯上帝的危險。

第六節

伊麗莎白統治下新教的最終建立(1558—1603)75.女王瑪麗去世時,將王位傳給了25歲的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女兒。她似乎繼承了父母的所有性格,因此也繼承了他們性格中的不穩定性。她具備男人的智慧、堅強的意志、令人欽佩的判斷力和偉大的政治智慧。正是這些品格使她的統治在英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傑出,她將英國從一個相對無足輕重的位置帶到了歐洲最強大國家的高度。

伊麗莎白不僅擁有良好的女王品質和成就,同時也具備了很多難以接近的性格和非一般女子所能有的手段。她性格多變,反覆無常,陰險狡詐而又忘恩負義。欺騙和謊言是她在外交中常用的武器。歷史學家格林曾經宣稱:「在謊言的龐大和肆無忌憚方面,伊麗莎白在整個基督教世界罕逢敵手。」

但是,這個非同凡響的女人身上儘管有這麼多的缺點,她在自己的臣民中卻深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與腓力二世在西班牙深受愛戴一樣,她同情自己的人民,代表著他們的理想和抱負。人民對她的強烈喜愛之情通過人們給她起的頭銜「英明女王」(GoodQueenBess)可見一斑。

伊麗莎白女王

儘管議會不斷敦促她結婚,但是伊麗莎白還是終身未嫁,眾多追求者都希望得到這位貞女的垂青,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就是其中之一。在執政的末期,她宣布自己在加冕王位的那天起就已經嫁給了英格蘭整個國家,不會再有其他丈夫。她也成為了西方世界登上王位的最後一位貞女。

76.女王的大臣們

伊麗莎白的統治之所以強有力和受愛戴,秘訣之一就是女王在挑選大臣時的出色的判斷力。儘管朝臣中也有著華而不實之輩,但是在議會中伊麗莎白所聚集的都是整個英國最具智慧和強大的人選。伊麗莎白的政府完全聽命於她。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了她的顧問們對英國政策的影響並沒有之前傳說的那樣大。

女王眾多大臣中最為突出的是威廉·塞西爾(WilliamCecil)——伯利勛爵(LordBurghley)。塞西爾為人精明能幹,做事小心謹慎。他擔任女王議會首腦達40年之久。

77.重建歸正教會

瑪麗並沒有完成亨利和愛德華改革宗教的任務,伊麗莎白也沒有完成。伊麗莎白垂青改革教會更多是出於國家政策,而不是出於自己的信仰。她只能從新教教徒那裡尋求支持;她的王位遭到了英國每個真正天主教徒的否認,因為她父母的婚姻就是羅馬教皇禁止的。但是毫無疑問,使她真正決心效仿亨利政策的最大原因是她渴望擁有在宗教和政府事務方面的絕對權威。

瑪麗女王重建的宗教機構再次解體,議會通過兩大重要法案《至尊法案》和《統一法案》(1559)重建了英國國教的獨立。《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的牧師和王室大臣都要宣誓效忠女王並宣布女王是英國所有宗教事務和國家事務的最高領導,拒絕所有外來王公和主教的權威和管轄權。因為拒絕否認教皇的至尊地位,很多天主教徒在伊麗莎白統治時期被判死刑,更多的人在倫敦塔內遭受恐怖的酷刑折磨。

《統一法案》禁止牧師使用除英國國教禮拜儀式之外的任何其他宗教儀式,並要求所有人在禮拜日和其他聖日必須到英國國教教堂做禮拜。這項法案之下的迫害,使很多天主教教徒前往其他國家追求自己的信仰自由。

78.新教不信奉國教派:清教徒和分離派天主教教徒並不是伊麗莎白統治時期唯一反對英國國教的人。還有新教不信奉國教派(Nonconformists)——清教徒派和分離派——都給女王的統治製造了同樣多的麻煩。

清教徒(Puritans)之所以得名,是因為他們渴望比英國國教更加純潔的信仰形式。這個稱謂用在他們頭上有點可笑;但是其中一些優秀分子將這種帶有嘲笑的稱呼變成了光榮的徽章。他們並沒有從英國國教中退出,而是繼續努力去改革並按照自己的理念去重塑風紀。這些清教徒註定會在英國後來的事務中起到突出的作用。在斯圖亞特王朝(Stuarts)時期,他們變得足夠強大來推翻政府和宗教,並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重塑英國。

分離派(Separatists)是一群比清教徒更為狂熱的改革派。他們憎恨一切和羅馬天主教相似的宗教信仰,他們丟掉白色法衣和聖書,並與英國國教斷絕所有聯繫。在《統一法案》的管制下他們遭到了嚴厲迫害,所以大量分離派教徒不得不前往新大陸尋求避難所。這些流放到荷蘭的分離派教徒後來成為「五月花號」和「斯碧維爾號」船上的清教徒前輩移民,正是這些人為新大陸的民主自由打下了基礎。

79.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

伊麗莎白統治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都和她的表妹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MaryStuart)交織在一起。瑪麗素有「近代海倫」(ModernHelen)之稱,又被稱作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最虛弱最有魅力又最禁不住誘惑的女子」。她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的女兒,一出生就在英國王位的繼承權上排在了瑪麗·都鐸(MaryTudor)之後,因為所有天主教教徒都不承認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婚姻。

1560年,瑪麗的丈夫法國的弗朗索瓦二世(FrancisII)去世后,瑪麗放棄了自己法國宮廷的生活,回到了蘇格蘭。當時她只有19歲,她的魅力似乎吸引了除狂熱的改革者外所有見到她的人,改革者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年輕的君主是一個天主教徒。嚴厲的老約翰·諾克斯(JohnKnox)使得瑪麗的一生痛苦不堪,他稱瑪麗為「摩押人」(Moabite)——摩押是羅得跟大女兒亂倫所生的兒子,其後代便被稱為摩押人——和其他難聽的名字,但她卻對諾克斯的放肆不恭不敢施加懲罰,因為她清楚自己臣民中新教徒的反對力量。

瑪麗·斯圖亞特

還有其他事情讓瑪麗無法獲得人民的愛戴。她的第二任丈夫達恩利勛爵(LordDarnley)被人暗殺。有人懷疑瑪麗與此事有關係。她被投入監獄,被迫讓位給襁褓中的兒子詹姆斯。

從監獄逃脫后,瑪麗逃往英格蘭(1568)。在這裡,她的表姐伊麗莎白對瑪麗盛情款待並儘力幫助她重回王位。但是傳言中的參與暗殺自己的丈夫,對英國王位的覬覦,還有她是天主教徒的事實,都決定了她的命運多舛。她受到了監禁,在監牢里度過了19年。在此期間,瑪麗是所有天主教陰謀的中心,目的就是讓她重新獲得王位。教皇庇護五世(PiusV)為此頒布詔令,將伊麗莎白逐出教會,並給全部臣民以信仰自由(1570)。最終,一個精心策劃的刺殺伊麗莎白扶正瑪麗的陰謀誕生。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也牽涉進來,他寫道:「這個事件是向上帝盡職,因此必須全力支持。我們希望上帝會為此開心,即便為此付出罪惡的代價。」

瑪麗因共謀而接受審判,並被判有罪。幾經猶豫之後——不管是不是假裝,伊麗莎白下令將瑪麗處死(1587)。即使伊麗莎白簽署了執行死刑的命令,她仍然試圖為此逃避責任,建議瑪麗的看守能夠秘密將她殺死。

80.無敵艦隊;英國的薩拉米斯戰役(1588)處死瑪麗·斯圖亞特,立即引來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向英格蘭進攻。瑪麗在臨死之前把王位傳給了兒子,並把英國王位贈給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為了實現這些權利,為瑪麗復仇,也是為了教訓一下伊麗莎白支持尼德蘭反抗西班牙,更是為了給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以致命打擊,腓力決心全力出戰征服英格蘭異端分子。腓力二世對於作戰計劃精心準備,再三運籌。西班牙港口聚集了大量軍艦,並在尼德蘭集合了大量陸上部隊以配合海軍行動。

教皇希克斯圖斯五世(SixtusV)鼓勵腓力的軍事行動,並認為這是一場聖戰。最終,一支130條艦船組成的艦隊在大西洋上集結,從里斯本(Lisbon)向英吉利海峽進發。這支艦隊規模之大,前所未有,號稱「無敵艦隊」。即將到來的危險在英格蘭激起了所有英國人的憤怒。所有英國人團結起來,誓死保衛自己的國家。大敵當前,似乎讓所有階層都團結起來,貴族、農民、新教徒、天主教徒,同仇敵愾。天主教徒也許密謀讓瑪麗·斯圖亞特登上王位,但是他們並不希望背叛自己的國家,將國土交到可恨的西班牙人手裡。歷史學家哈勒姆(Hallam)素來措辭冷靜嚴謹,但是這次他慷慨激昂地寫道:「這一年將令人永記,當戰爭的烏雲籠罩在我們的海岸,當整個歐洲都在恐懼地觀望人類政治遊戲的結局如何,羅馬的心機,腓力的權力,法爾內塞(Farnese)的軍事才能,是否能夠戰勝女王及其統率的德雷克(Drake)和塞西爾(Cecils)的艦隊——他們以新教和英國之名,怒戰犯我之敵,他們的精神將接受嚴峻的考驗,但是他們不會有絲毫動搖。隨後,每個郡的天主教徒都成群結隊地到當地治安長官那裡,哀求他們不應被懷疑拿國家的獨立去換取天主教信仰。」

16世紀的西班牙與英格蘭戰艦

1588年7月19日,無敵艦隊首先被安排在山崖上的哨兵發現。無敵艦隊以月牙形向英吉利海峽進發,在海面上排開的寬度達到了7英里。英國艦船大約有80艘,但是輕便的結構和迅疾的行動,再加上海軍配備的精良裝備,讓他們面對笨重的西班牙艦隊時佔據了優勢,幾乎立刻就擋住了無敵艦隊前進的道路,連續7天不斷打擊無敵艦隊。

一天夜間,當受損的無敵艦隊停靠在加來(Calais)港口的時候,英國人在艦隊中間燃起大火,很多艦船被燒毀,並引起了極大的恐慌。第二天,霍華德(Howard)、德雷克和亨利·西摩爾爵士(LordHenrySeymour)共同率領的英軍向西班牙艦隊發動決定性進攻,讓本已遭受重創的無敵艦隊雪上加霜。

西班牙人倉皇逃命,有人提議向北部逃竄,但是北部海上的暴風將很多剩餘的船隻在蘇格蘭和愛爾蘭海岸拍碎。等到他們終於駛進港口的時候,戰船隻剩了不到1/3。當戰敗的消息傳到腓力二世那裡時,他還鎮靜自若地說道:「上帝的旨意必定會實現;我派出艦隊是同英國人作戰,而不是與惡劣的天氣。」

這場在英吉利海峽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偉大戰役被稱作「英國的薩拉米斯戰役」(Britain』sSalamis);它像雅典的薩拉米斯戰役一樣揭露了專制帝國的虛弱和宣布其衰退,與此同時,它宣示了一個新的偉大國家的力量及其必然的崛起。

無敵艦隊的摧毀影響到的不僅是英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它標誌著天主教和新教之間較量的轉折點。它為天主教的反擊設定了明確的限制;它不僅決定了英格蘭會作為一個新教國家存在,而且也預示著新教尼德蘭的獨立並保證了或者至少有助於保證了斯堪的納維亞和德意志部分新教的未來。

81.航海和殖民活動

西班牙海軍力量的受挫讓英格蘭在航海事業上蒸蒸日上。作為一個小島國,英格蘭開始進入自己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這些時期真的是「偉大的伊麗莎白拓展疆土的時代」。英國人受到近期事件的激勵,似乎對航海探險表現出一種狂熱。在伊麗莎白統治時期,很多海上探險活動就像是維京人曾經叱吒海洋的翻版。

這些航海者既是探索者,也是冒險家,其中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約1540—1596)最為突出。在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前,他就完成了環球航行(1577—1580),從南美洲屬於西班牙的秘魯和智利帶回來大量作為贖金掠奪而來的貴重物品,並因此得到了伊麗莎白女王授予的騎士勳章。

這個時期,英國航海家所喜愛的探險活動之一就是尋找一條繞過美洲新大陸北段到達東印度的西北通道。(43)在北冰洋的浮冰探索中,弗羅比舍(Frobisher)和戴維斯(Davis)發現了後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海峽。

這個時期,尤其值得一提就是沃爾特·雷利爵士(SirWalterRaleigh,1552?—1618)的探索活動。他幾次派人到新大陸進行航海活動,其中一次到達了北美洲的中心海岸,並將富饒美麗的美洲大陸的描述帶回來獻給童貞女王伊麗莎白,這裡也因此得名弗吉尼亞(Virginia,貞潔之地)。

雷利企圖在這片新土地上建立殖民地(1585—1590),但是並未成功。然而,這些殖民者返回英國時帶回了煙草,並將吸煙習慣帶入了英格蘭。(44)同樣也是在這個時期,新大陸的當地作物土豆被帶到了愛爾蘭。這些作物連同印第安人的玉米一起,都成為新大陸給歐洲大陸的回報。

82.伊麗莎白女王去世

伊麗莎白統治的最後時期,伊麗莎白本人有些黑暗和憂鬱。她似乎陷入了莫名的憂傷(45)和對衰老的恐懼之中。伊麗莎白於1603年去世,享年七十歲,而她在位的時間長達四十五年。隨著她的去世,都鐸王朝的統治也就此終結。

83.對文學的積極影響

伊麗莎白統治時期成為英國歷史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深受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同時也是地理和思想大發展的時期。哥倫布和其他航海家發現了新大陸。而文藝復興重新振興了歐洲大陸,並且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思想寶庫。這些發展交織在一起,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迅速發展並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

梅爾羅斯修道院正如方廷斯修道院是英國宗教改革運動聖像破壞的記憶一樣,梅爾羅斯修道院遺址也是蘇格蘭宗教改革運動聖像破壞的產物。隨著教義的改變,這座建立於13世紀具有歷史意義的修道院里的修士都遭到了驅逐,修道院里的美麗雕像也都慘遭破壞。

這個時期的航海活動和成就幾乎必然產生強大有活力的文學。在這個時期,英國和英國人民對宗教改革運動和文藝復興運動的感受最為深刻,因此其文學的創造性、豐富性、活力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說道:「伊麗莎白時代閃耀文壇的偉大作家是這個剛剛覺醒充滿思想的國家發展的自然產物。」

要講述所有閃耀於伊麗莎白時代的偉大作家超出了本書的範圍,在這裡,我只想說伊麗莎白的文學時代也是莎士比亞、斯賓塞和培根的時代。(46)第五章荷蘭獨立戰爭:荷蘭共和國的崛起(1572—1609)84.國家尼德蘭(Netherlands)——低地之國——之前適用於所有的歐洲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現在(編者:20世紀初)主要指的是尼德蘭王國(荷蘭)和比利時(Belgium)王國。大部分地區為萊茵河(Rhine)和其他流入北海(NorthSea)河流的沖積三角洲,最開始的時候,經常被河流和海水淹沒而變成汪洋澤國。

荷蘭風車

但是,這片毫無希望的沼澤之地因大壩阻擋了海水的侵襲,堅固的堤岸防止了河水的泛濫,而註定要成為歐洲最具潛力的城市群以及近代史上第一個共和國的所在。在中世紀,沒有哪個歐洲國家能在文明發展的程度上取得比尼德蘭更大的進步。16世紀初,那裡已經有300萬熙攘忙碌的人口了。古老的沼澤已變成精心培育的花園和果園了。帶城牆的城市數量達到二三百座。安特衛普(Antwerp)甚至可以和義大利最大的城市相媲美。一位威尼斯的使者曾經寫道:「當看到安特衛普時,我感到傷心,因為威尼斯已經被它超越了。」

85.查理五世統治下的低地國家(1515—1555)查理五世皇帝通過世襲權獲得了這些低地國家的統治權。在他統治的後期,在這裡建立了宗教裁判所,目的就是鎮壓宗教改革者的異端思想。很多人或被送上了火刑柱,或被推上絞刑架,或被活埋。(47)但是當查理退隱到尤斯特修道院時,這裡的改革教義廣泛傳播並深深紮根下來,火與劍的根除並沒有達到目的。

86.腓力二世即位

1555年,在布魯塞爾的一個莊嚴盛大的大會上,查理五世將他無力戴在頭上的王冠戴到了他的兒子腓力的頭上。上文我們對腓力是什麼樣的人已有所了解。

腓力在尼德蘭4年,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根除新教的異端邪說。1559年,腓力乘船前往西班牙,再也沒有回來過。他到達西班牙半島時,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當地一個宗教法庭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最後以燒死13個被宗教裁判所判定的異端分子作為結束。這些讓腓力在他回家路上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到的可怕肅殺景象,其痛苦的場面,誰看到都不會感到愉悅。然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到場,對宗教法庭所做的工作給予認可,並給所有的人留下一個印象:西班牙的宗教統一是國家和平與統一的基礎,他將不惜一切代價來實現它。

87.「乞丐萬歲!」

腓力離開尼德蘭的時候,讓自己的同父異母姐姐帕爾馬女大公瑪格麗特(Margaret)以攝政王的身份代為治理。在瑪格麗特統治期間(1559—1567),對新教徒的迫害更為殘酷。最終,貴族們聯合起來向瑪格麗特上請願書,祈求她更改政策,消弭人民心中的怨憤。當瑪格麗特得知這些請願者在等她時,顯示出了極大的焦慮。對此,她的一位顧問驚呼:「夫人還怕這伙乞丐?」

這樣的措辭傳到了聚集在宴會上的貴族那裡時,其中一個貴族將乞丐的錢袋舉過胸前,給木碗里倒滿紅酒,舉杯倡議:「乞丐萬歲!」這句口號迅速被廣泛採用,成為尼德蘭愛國者長期同西班牙統治者鬥爭的口號。

88.偶像破壞者(1566)

政府對這些貴族請願者關於減輕對異端分子懲罰的請求作出的唯一回應就是頒布了一道名為《節制》(Moderation)的詔書,其中不過是把對異端分子的懲罰由燒死改為絞死。

人們長期積累的憤怒終於爆發,他們發起暴動,在全國範圍內搗毀所能見到的每一處偶像。修道院也被洗劫一空,圖書館被焚燒,被收容的人被趕出了他們的隱居地。暴亂毀壞了不計其數的藝術珍品,這讓很多藝術愛好者痛心不已,就像亞歷山大圖書館里的大量藏書被焚燒而讓愛書者痛不欲生一樣。

89.阿爾瓦公爵和「血腥委員會」(1567)偶像破壞運動發生的第二年,腓力向尼德蘭派遣了一支由阿爾瓦公爵(DukeofAlva)率領的久經沙場的西班牙軍隊。阿爾瓦公爵的性格和腓力二世非常相像,狡詐狂熱而又冷酷無情。

阿爾瓦是那時最具才幹的將軍之一,他即將到來的消息傳來,立即在尼德蘭諸省引起了極大的焦慮與恐慌。能出去的人都匆忙地離開了這個國家。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48)(WilliamtheSilent,PrinceofOrange)為低地國家最重要的貴族成員,他逃往德國,隨後召集了一支志願部隊,前去進行一場他認為不可避免的戰鬥。

兩個地位、威望都很高的天主教貴族埃格蒙特(Egmont)和霍恩(Hoorn)(49)由於叛徒出賣而被捉投進監獄,很快被送上斷頭台。女大公被解職,政府落入到更嚴厲的阿爾瓦手中。為了便於自己的統治,阿爾瓦組建了一個史稱「血腥委員會」(CouncilofBlood)的邪惡法庭。

宗教裁判所再次建立,一個完美的恐怖統治開始了。在阿爾瓦短暫的統治時期,死於他手中的人就有18000名之多——據說,這是他自己吹噓的,這個數字讓我們相信阿爾瓦的目的就是為了消滅低地國家的人們。

奧蘭治親王威廉(沉默者)

90.奧蘭治親王威廉

所有尼德蘭愛國者的目光都聚集在奧蘭治親王身上,他們把他看作救星。奧蘭治親王雖然從來都不是一個狂熱的教會信徒,但卻是一個深信宗教的人,他相信自己是上帝選出的把自己的國家從西班牙暴政手裡拯救的不二人選。在此之前,他是一個天主教徒,作為查理五世皇帝的侍從在宮廷長大。現在,他成為了一名新教徒;無論是作為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奧蘭治親王都反對宗教迫害。他的這一態度尤其值得關注,因為這使他與同時代的大部分大人物不同,並對這個自己創建的渺小而又偉大國家的政策和命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與其說他是一位軍事家,不如說他是一位政治家;但是作為軍事領袖,他也展示出了自己出色的作戰才能。西班牙軍隊相繼由歐洲最傑出的將領來指揮,但是奧蘭治親王都能夠從容應對,正是因為他對自己國家的偉大功績為他贏得了「荷蘭自由的奠基者」(FounderofDutchLiberties)的美譽。

91.佔領布里爾港(1572);荷蘭成為海上強國的開始荷蘭一半是陸地一半是海洋的地理特徵使它能夠長期抵抗西班牙並取得最終的勝利。荷蘭人的勝利,得到了海洋的幫助。這一因素對這場鬥爭的影響,被荷蘭航海家在鬥爭早期的一次著名的壯舉所預示。

這次壯舉的背景是這樣的。幾乎在戰爭一開始,奧蘭治親王就委派一些海員作為私掠船船員襲擊西班牙船隻和騷擾那些支持敵人的沿海城鎮。很快,海上遍布這些私掠船——它們被稱為「海上乞討者」——一旦不受約束,他們都成為名副其實的海盜,再現了一千年前起自相同或鄰近的小溪和潟湖的薩克遜海盜船的時代並效仿他們的行為。

一天,一支由20多艘艦船組成的小海盜艦隊被從英國港口驅逐,它們襲擊了荷蘭的布里爾港(PortofBriel)。隨後,它們佔領了這個地方,並為奧蘭治親王守衛著它。這本身是一件小事,有些類似於美國革命中萊剋星頓的槍聲(AffairatLexington),但是它極大鼓舞了荷蘭人民。很快,許多地方都向這些「海上乞討者」敞開它們的大門,而起義迅速獲得了用於正常海軍作戰的牢固軍事基地。這是未來的荷蘭共和國成為海上強國真正的開始,並在2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歷史的強大影響因素。

我們已經了解了關於尼德蘭起義的原因和鬥爭性質的相關內容,現在,我們需要直奔重要議題。這樣,我們便省略了很多圍攻、戰鬥、談判及條約。(50)92.「西班牙人的憤怒」;《根特協定》(1576)1576年,一群西班牙士兵因為沒有拿到軍餉而發動叛亂,因為這場耗資巨大的戰爭幾乎掏空了腓力二世的國庫。叛軍攻城略地,用搶掠的物品為自己發餉。美麗的安特衛普遭到毀壞。叛軍的暴行引起了所謂「西班牙人的憤怒」(SpanishFury)的爆發。可怕的局勢導致了尼德蘭的荷蘭、西蘭以及其他15個省份結成聯盟,簽訂了歷史上有名的《根特協定》(PacificationofGhent,1576)。除了幾個地區,對西班牙統治者的反抗進一步深入、協調地展開。

93.《烏德勒支條約》(1579)

在能力出眾的統帥的指揮下,西班牙軍隊節節勝利,戰爭的天平開始搖搖晃晃地向西班牙方面傾斜。尼德蘭人之間相互不滿,結果造成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的分裂。北方以荷蘭和西蘭為首的7個新教省份簽署了《烏德勒支條約》(TreatyofUtrecht),團結在了「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SevenUnitedProvincesoftheNetherlands)這個永久的聯邦之下,奧蘭治親王為執政。這個聯邦為著名的荷蘭共和國奠定了基礎。

南方的10個天主教省份同腓力二世的鬥爭時間儘管更長一些,但最終還是向西班牙的專制統治屈服了。這些省份一部分最後被法國吞併,剩餘的省份幾經變遷,最後組成現在的比利時王國。對南方省份的歷史我們就不過多講述了,現在我們把注意放到正在崛起的北方共和國的命運上。

94.「公告」和「申辯」(1580—1581)奧蘭治親王是《烏德勒支條約》所形成的七省聯合共和國的靈魂人物。在腓力二世和他下邊總督們的眼中,奧蘭治親王就是他們平定各省令他們重新俯首稱臣的主要障礙。腓力二世派出了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將軍去鎮壓,還通過高官厚祿去引誘,都沒能打動奧蘭治親王。

腓力二世決心實施公開的刺殺(51)來清除這位不可戰勝的將軍和收買不動的愛國者。他頒布一項公告,宣布奧蘭治是罪犯以及「整個基督教世界尤其是尼德蘭的首要搗亂分子」,並給出懸賞:無論誰把奧蘭治親王——不管是死的還是活的——交到他的手裡,無論之前犯過什麼樣的罪行,都將得到赦免,此外,這個人還會得到貴族的頭銜和25000克朗的黃金或土地。

針對這份臭名昭著的法令,奧蘭治親王起草了一份名為「奧蘭治親王的申辯書」對暴政給以前所未有的嚴厲譴責。申辯書傳遍整個歐洲,在各個地方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95.《獨立宣言》(1581年7月25日)聯省共和國之前從未正式宣布不再效忠西班牙國王。現在,他們宣布廢黜腓力作為他們的君主,打碎腓力二世的印章,並發表了舉世矚目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這份宣言對荷蘭,就像1776年的《獨立宣言》對美國一樣神聖。

宣言的前言寫道:「上帝創造人類,不是為了讓他們作為君主的奴隸而聽從他發號施令,無論對錯都要服從於他;而是讓君主本著公正、仁愛、支持的原則來統治他們,就像父親對自己孩子、牧羊人對自己的羊群那樣,甚至為了保護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當君主不再為臣民謀福利,而是壓榨他們,侵犯他們古老的習俗和權利,苛求他們像奴隸般的順從,那麼,他就不再是他們的君主,而是一個惡霸。臣民們不僅可以拒絕他的權威,而且可以依法另選一位君主來保護他們。」

在腓力二世和其他像他這樣的君主聽來,這樣的說法聞所未聞。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全體人民發出這樣的聲音,但是這樣的呼聲註定會被廣泛傳播。在後來的政治革命時代,我們會聽到足夠多的這樣的聲音,它在英格蘭、美利堅、法蘭西,幾乎世界各地都會傳播開來。(52)96.刺殺奧蘭治親王「公告很快就產生了效果。」1584年7月10日,在5次未遂的刺殺行動之後,奧蘭治親王最終被一位名叫巴爾薩扎·傑勒德的刺客射殺。腓力稱讚這次刺殺行動是「對基督教世界有著無可估量價值的壯舉」。隨後,刺客被嚴刑拷打后處死,但是他的後人拿到了腓力的賞金,被賜予奧蘭治親王的部分財產和西班牙的貴族頭銜。

97.《1609年停戰協定》;聯省共和國的狀況奧蘭治親王被刺儘管給了荷蘭愛國者以沉重的打擊,但是他們沒有喪失信心,而是繼續進行英勇無畏的戰鬥。威廉的第二個兒子,年僅17歲的莫里斯親王,被選為荷蘭執政,接替父親的位置。他也證明了自己是這位偉大的領袖和愛國者的可靠繼任者。

戰鬥更加激烈。法蘭西和英格蘭都卷了進來,他們向宣布繼承這兩個國家王位的腓力二世宣戰。戰況複雜,講述陸地戰爭的勝負和幾乎每一處海域的戰鬥都將是沒有窮盡的故事。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Armada)被摧毀成為戰爭的轉折點,但絕不是終點。腓力二世於1598年去世,但是他的兒子腓力三世繼續這場註定要輸掉的戰鬥。

最終,歐洲厭倦了這場無休止的戰爭,西班牙的將軍們相信憑藉武力無法鎮壓尼德蘭的起義,雙方進行了談判,並簽訂了著名的《1609年停戰協定》。這份協定實際上是西班牙對尼德蘭的聯省共和國獨立的承認,當然西班牙國王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無力鎮壓起義的事實,因此這份協定被稱為「十二年休戰協定」(53)。西班牙直到40年後才在三十年戰爭終結時(1648)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正式承認荷蘭的獨立。

這場歷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鬥爭持續了40年之後終於停止了,而這些偉大的鬥爭的記憶被傳給了尼德蘭人的後代,成為了他們豐富且寶貴的遺產,為荷蘭人的性格注入了力量;正如歷史學家豪塞爾所說:「這樣的傳統讓這個國家挺立幾個世紀。」

戰爭最突出的影響就是聯省共和國工商業大規模的擴張,以及它們的人口、財富、資源驚人的增長,同時,它們仍繼續進行痛苦而長期的鬥爭。從更大的意義上講,荷蘭城市成為了世界工廠和倉庫。世界各地製造和銷售的商品都堆放在荷蘭碼頭。他們的商業發展得如此迅猛,以至於超過10萬荷蘭人需要以海為家。幾乎有1000條船隻從事世界上僅有的鯡魚捕撈業,而它為這個小共和國輸入的黃金,要比整個新大陸金礦出產的流入西班牙國王金庫的都要多。

在此期間,荷蘭開始取代葡萄牙成為東印度開拓殖民和貿易活動的主導者,並讓這些富饒的熱帶島嶼成為了龐大殖民帝國的根基。

荷蘭人在思想上取得了與物質文明程度相匹配的進步。所有的大城市都建立了大學,而所有的城鎮和鄉村都建立了普通學校。當時的荷蘭幾乎已經沒有文盲。在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前期,聯省共和國的自然科學和機械科學方面都誕生了歐洲最著名的學者。

98.荷蘭共和國的建立對宗教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影響荷蘭反抗西班牙的成功對宗教改革運動意義重大。新教低地國家在天主教和新教的鬥爭中形成了一種戰略點,如果失去這一點,對新教事業將是致命的,而改革者們維持這個戰略點也對天主教的反擊設置了限制。

荷蘭共和國的建立也對政治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在17世紀,荷蘭是反對波旁王朝獨裁統治、追求政治自由的捍衛者。當英國人在反抗斯圖亞特王朝暴政的關鍵時刻產生動搖時,是奧蘭治親王的繼任者們給予他們幫助,並將英國人的自由從危險中拯救出來。

第六章

法國的胡格諾戰爭(1562—1629)99.法國宗教改革運動路德在維滕貝格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之前,在巴黎大學和法國其他地區,一些研習《聖經》的人們就抱有與這位德意志的改革者非常相似的想法。法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因此從路德在德意志領導的反抗中獲得新的推動力。宗教改革的新教義在少量的貴族和市民階層中獲得了追隨者,並在法國南部曾經阿爾比教派的區域深深紮下根來。

100.國王弗朗索瓦二世;凱瑟琳·德·美第奇和吉斯家族要了解法國的宗教戰爭,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這場歷史大劇的主要角色。這場大戲以弗朗索瓦二世(FrancisII,1559—1560)開場,他是瓦盧瓦王朝(54)的國王。他的妻子是蘇格蘭美麗迷人的瑪麗·斯圖亞特。弗朗索瓦繼位時不過是一個性格軟弱的16歲男孩。幕後操縱大權的是吉斯家族(FamilyoftheGuises)的首領(他們是狂熱的天主教徒),以及國王的母親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de』Medici)。

凱瑟琳是義大利人,她似乎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通過在兩大教派之間搞權力平衡來進行統治。哪個符合她的統治,她便青睞哪個教派,因此,她時而支持新教徒,時而支持天主教徒。通過她的建議和政策,她為三個兒子統治期間法國的悲慘命運以及自己家族的凄慘結局出了大力。

101.胡格諾派領袖:波旁王公和科利尼上將與吉斯家族針鋒相對的是波旁王公納瓦拉國王安東尼和孔代親王(PrincesofCondé)路易斯。他們是排在弗朗索瓦二世兄弟之後的法國王位繼承人。

法國海軍上將加斯帕爾·德·科利尼(GasparddeColigny)是「法國宗教改革運動的軍事英雄」。他在年輕時就擁護改革者的教義,直到最後,他一直是新教徒可信賴的領袖。他是這個動蕩時期里最具英雄氣概的人物。

通過事先對所涉及黨派和領袖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們講述接下來的重要事件。

102.瓦西大屠殺(1562)

弗朗索瓦二世的短暫統治之後,他的弟弟查理繼位為查理九世(CharlesIX)。他當時只有10歲,所以王太后以他的名義掌握大權。凱瑟琳的執政理念就是讓兩個黨派相互制衡,她給波旁的王公們在政府里安排一個職位,同時又頒布詔令對胡格諾派給予一定的寬容並禁止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迫害。

這些對胡格諾派的讓步激怒了天主教的領袖們,吉斯公爵的支持者對這種讓步難以接受,最終兩派之間的敵對愈演愈烈,最後引發了內戰。當吉斯公爵帶領一隊武裝的隨從路過一個叫瓦西(Vassy)的小地方時,遇到了胡格諾派教徒正在那裡舉行宗教集會。吉斯公爵的隨從首先辱罵了胡格諾派教眾,隨後發動了攻擊,殺死了約40人,擊傷更多。

在科利尼上將和孔代親王的帶領下,胡格諾派教徒在法國全境發動起義。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派出一支軍隊來援助天主教徒,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王則向胡格諾派教徒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法國一直被自相殘殺的衝突困擾著,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103.聖巴托洛繆大屠殺(1572年8月24日)瓦西大屠殺8年之後,凱瑟琳·德·美第奇為了鞏固兩派之間的協議(55),提議將查理九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嫁給年輕的納瓦拉國王波旁王朝的亨利。這場聯姻讓天主教派和新教派都同樣歡欣鼓舞,兩個教派的領袖們齊聚巴黎,出席兩個人的婚禮。

婚禮儀式后的歡宴還沒開始,世界就被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罪行所震驚——在聖巴托洛繆節那天對胡格諾派的大屠殺。導致這場可怕悲劇的背景如下:參加這場婚禮的新教貴族中就有科利尼上將。因為嫉妒科利尼上將超過了自己兒子的影響力,凱瑟琳決定處死科利尼上將。刺殺沒有成功,科利尼上將躲過了刺客致命的子彈,只受了一點輕傷。胡格諾派教徒聚集在受傷的首領身旁,威脅著要報復。凱瑟琳被一種極度瘋狂的恐懼所驅使,決定把殺光巴黎的所有胡格諾派教徒作為確保安全的唯一手段。8月23日這天,屠殺的計劃都安排好了。當晚,凱瑟琳去找自己的兒子,告訴他胡格諾派教徒正密謀要刺殺王室成員和天主教的首領,只有立即消滅巴黎城內的所有新教徒才能避免自己的家族被徹底毀滅。屠殺的命令放到國王的面前,等待他來簽字。年輕的國王在這個行動面前恐懼地退縮了,一開始,他拒絕在命令上簽字;但最終被他的母親所說服,他大喊:「我可以批准行動,但前提是,法國境內的胡格諾派教徒不能留一個活口,以免他們以後向我復仇。」

聖巴托洛繆節(1572年8月24日)的午夜剛過,約定的信號一發出——敲鐘——大屠殺便開始了。科利尼上將是最早的遇害者之一。屠殺行動持續了三天三夜。巴黎的受害人數估計在1000至10000人之間。巴黎市內的胡格諾派教徒清洗完畢后,王室下令法國的主要城市都要對異端分子實施同樣的行動。很多地方拒絕執行命令;但是其他地方還是執行了命令,法國境內可怕的大屠殺開始了。全國的死亡人數並不確定;估計的數字也大相徑庭,從2000人到10萬人不等。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引發了整個文明世界——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新教——的一片咒罵之聲。但是,據說腓力二世得到這樣的消息卻難掩喜悅之情;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舉行慶祝彌撒來紀念這一事件,在羅馬的聖馬可大教堂進行唱詩活動。關於這一說法,天主教作家認為教皇如此舉動是因為接到了錯誤信息,說是胡格諾派教徒對法國王室和天主教發動政變受阻才導致了大屠殺。

104.亨利三世統治時期(1574—1589)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並沒有消滅法國的新教徒,相反,它更加激發了胡格諾派保衛自己信仰的決心。在查理九世統治的最後兩年和他的弟弟亨利三世統治的15年裡,法國完全陷入動蕩和戰爭的旋渦。最終在1589年,亨利三世因為嫉妒吉斯公爵權力和影響力的逐漸增長而刺殺了他,但是他自己也被一名多明我會修道士的復仇之劍殺死。他的死宣告瓦盧瓦王朝的終結。

法國國王亨利四世

105.亨利四世即位(1589)

納瓦拉國王波旁的亨利多年來一直是胡格諾派最突出的領袖,現在他登上王位,成為波旁王朝的第一位法國國王。他的即位讓歐洲最著名的王室之一變得舉足輕重,從此時起到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后的一段時期,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波旁王朝的歷史。

亨利四世(HenryIV)得到和維持王位頗為不易。當時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天主教佔主導地位的國家,天主教徒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位新教的君主。天主教徒宣稱支持亨利的叔叔波旁紅衣主教,法國因此陷入內戰的旋渦。

106.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1593)內戰持續4年後,因為亨利改信天主教而暫停。就個人而言,即使天主教的領袖們也喜歡亨利,但他也清楚自己的胡格諾派信仰阻止天主教徒成為他忠心的支持者。因此他決定改變信仰來除掉執政道路上的唯一障礙,給戰亂不斷的法國帶來和平與安寧。

107.南特敕令(1598)

亨利四世成為舉國公認的國王后立即著手管理國家的事務。他所採取的措施中最值得介紹的是頒布了著名的《南特敕令》(EdictofNantes)。通過這個法令,胡格諾派獲得了信仰和思想的自由。所有公職都向胡格諾派信徒開放,就像向天主教派開放一樣。另外,胡格諾派還被允許擁有若干要塞城鎮來保衛自己的信仰和財產。拉羅謝爾(LaRochelle)就是這些城鎮中重要的一座。

《南特敕令》的頒布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這是歐洲大國首次正式承認宗教寬容和平等的原則。自從羅馬帝國基督教戰勝異教崇拜以來,歐洲主要國家第一次允許兩種不同教義和平共處。這要比英格蘭賦予國民宗教和信仰自由提前了將近一個世紀。

108.亨利四世統治的特點;他的計劃和去世隨著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長期爭鬥的暫時緩解,法國進入了多年來不曾有過的繁榮時期。亨利四世對臣民非常關愛,他也因此贏得了「人民之父」的稱號。

在制定和執行自己的改革計劃過程中,亨利四世得到了精明而富有遠見的蘇利公爵(DukeofSully,1560—1641)的大力幫助。蘇利公爵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作家,他的回憶錄給我們留下了這段他起巨大作用歷史時期的最有價值的材料。

亨利四世在統治後期感覺自己的權力逐漸穩固,開始籌劃擴展法國的疆土和削弱宿敵哈布斯堡家族兩個分支的計劃。(56)他正為戰爭積極做著準備,刺客拉瓦亞克(Ravaillac)的匕首卻終結了他的生命和計劃(1610)。

109.路易十三(1610—1643);紅衣主教黎塞留和他的政策亨利四世的兒子路易十三(LouisXIII)繼位,他的統治因他的宰相紅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Richelieu,1585—1642)的能力變得舉足輕重。黎塞留,人稱「法蘭西的沃爾西」,是17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18年的時間裡,這位神職人員就是法國的實際統治者,他不僅改變了法國的命運,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歐洲的命運。

黎塞留施行雙重政策:首先,讓法國國王的權力在法國至高無上;第二,讓法國的權力在歐洲至高無上。

在自己的整個政治生涯里,黎塞留通過陰謀、外交和戰爭,不屈不撓地去實現他的雄心和目標。下面我們要簡單介紹一下黎塞留對胡格諾派的處置,這項政策的特點與我們現在密切相關。

紅衣主教黎塞留

110.包圍和攻陷拉羅謝爾(1627—1628);胡格諾派政治權力的瓦解為了實現法國國王在自己的領土上至高無上的權力,黎塞留認為必須要瓦解胡格諾派首領的政治權力,因為他們「首先是新教徒,其次才是法國人」的思想一直挑戰法國王室的權威並威脅國家的統一。因此,黎塞留親自率領包圍了拉羅謝爾,胡格諾派教徒當時正計劃將拉羅謝爾作為一個獨立的新教聯邦的首府。經過一年的頑強抵抗,拉羅謝爾最終還是被攻陷了。

法國南部的胡格諾派教徒多堅持戰鬥了幾個月,最終還是被迫全部投降。這次戰鬥完全摧毀了法國新教徒的政治權力。然而一個名為《恩典赦令》(EdictofGrace)的和平協議根據《南特敕令》保留了胡格諾派的信仰自由。這一赦令的頒布標誌著困擾了法國兩代人之久的宗教戰爭的結束。

111.黎塞留和「三十年戰爭」

當紅衣主教黎塞留成為法國的幕後統治者時,德意志境內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三十年戰爭」。儘管黎塞留碾碎了在法國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的新教勢力,但他卻援助了德意志的新教王公,因為他們的成功便意味著德意志的分裂和奧地利的屈辱。黎塞留生前沒能看到三十年戰爭及法國與西班牙戰爭的結束;但是他的政策被後來者繼續執行下去,並最終造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兩支的屈辱,讓法國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第七章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112.戰爭的性質與起因

漫長而悲慘的三十年戰爭是歐洲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最後一場大戰。它開始時是德意志新教王公和天主教王公之間的爭鬥,但是,漸漸地,它把歐洲大陸的所有國家都卷了進來,最終退化成一場爭奪權力和領土的可恥而殘酷的鬥爭。

戰爭的真正起因是德意志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相互敵對。但是,更具體一點來講,就是著名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中條款的特點造成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對和約里的條款有著不同的解讀,每一方的對條款的侵犯都給了對方抱怨的借口。新教徒最終成立了具有互保性質的「福音派聯盟」(EvangelicalUnion,1608),與之針鋒相對,天主教教徒則組成了「神聖同盟」(HolyLeague,1609)。整個德意志都在為宗教戰爭的最終爆發做準備。

113.波希米亞階段(1618—1623)這把使德意志凋零了一代人之久的戰火首先在波希米亞點燃,在這裡,兩個世紀前爆發的胡斯戰爭的餘燼仍未熄滅。新教徒根據皇室法令的條款有權修建並保有的一座教堂,被天主教徒拆毀,而另一座教堂則被關閉。宗教改革者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馬蒂亞斯(Matthias)進諫,但是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一群波希米亞貴族闖進位於布拉格(Prague)的皇家城堡將兩個攝政者扔出窗外。這一魯莽行動成為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我們所有苦難的根源」,一位生活在隨後的那個悲哀時代的人這樣寫道。

波希米亞的新教徒發動了有組織的起義,將耶穌會士(Jesuits)趕出了波希米亞。但是起義很快被剛剛當選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II)鎮壓——他為天主教聯盟所支持。起義的領導者被處死,波希米亞的新教信仰幾乎被完全清除。

114.丹麥階段(1625—1629)

德意志的新教教徒似乎正遭受著滅頂之災的威脅。不僅德意志的新教王公,甚至所有的北歐新教強國都對這樣的局面感到震驚。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IV),在英格蘭和荷蘭的支持下,投入到戰爭中來——仍以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成為了德意志新教的捍衛者。而在天主教這邊,出現了兩位著名的將領——神聖同盟軍隊的統帥蒂利(Tilly)和出身於波希米亞富有的貴族、擔任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的華倫斯坦(Wallenstein)。三十年戰爭丹麥階段就此開始。

戰爭對新教聯盟是災難性的(57),克里斯蒂安最終被迫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署和平協議並退出了戰爭。

115.瑞典階段(1630—1635)

就在這勝利在望之際,皇帝斐迪南卻對自己最具才幹的將軍華倫斯坦產生了不滿和嫉妒之心,解除了他的職務。然而,就在幾個月前,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Adolphus)召集了16000名英勇善戰的瑞典士兵出現在了德意志北部,成為了這裡士氣低落、群龍無首的新教徒的捍衛者。瑞典國王參戰,有著多重原因:首先,他是新教教義的強烈支持者並對新教派抱有同情。另外,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德意志北部高歌猛進,威脅到了瑞典在波羅的海的利益——建立哈布斯堡家族的霸權(58)對把波羅的海看成是自己內湖的瑞典君主而言是個威脅。

德意志新教王公對古斯塔夫的嫉妒和不信任造成了可怕的災難。這時,蒂利正圍攻馬格德堡(Magdeburg)。但是,勃蘭登堡和薩克森的選帝侯們——馬格德堡本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援助——卻不願與古斯塔夫聯合解圍。很快,馬格德堡被攻陷,並被洗掠一空,成千上萬的居民悲慘地死去。蒂利給斐迪南寫信說,這是自從特洛伊和耶路撒冷陷落以來從未有過的勝利。他補充道:「我非常遺憾,尊貴的皇室夫人們沒有親眼觀賞這一壯觀的景象。」

馬格德堡的悲慘命運令新教王公們極為震驚,勃蘭登堡和薩克森的選帝侯們將自己的軍隊和瑞典國王的部隊聯合在一起。蒂利兩次被打敗,並在最後一場戰役中遭受致命傷(1632)。隨著蒂利的去世,斐迪南失去了最為信任的將軍。

神聖羅馬帝國的事業似乎陷入絕境。現在,德意志只有一個人能夠扭轉瑞典君主的破竹之勢,他就是華倫斯坦。皇帝現在只好向他求助。華倫斯坦同意招募一支軍隊,前提是他要有絕對的領導權。斐迪南被迫同意了這個宿將的所有要求。華倫斯坦又提高了自己的標準,他需要招募的不僅是德意志的,而是整個歐洲的冒險家。

華倫斯坦招募了4萬完全聽命於他的軍隊,經過多次的進攻與撤退,最終在薩克森的呂岑(Lützen)與古斯塔夫決一死戰。結果瑞典人雖然獲得了勝利,卻失去了自己的首領和國王(1632)。

我們可以用歷史學家金德利(Gindely)的話來總結古斯塔夫·阿道夫參加三十年戰爭的結果:「他讓新教避免了在德意志陷入絕境。」

儘管他們偉大的國王和統帥陣亡,瑞典人卻沒有從戰爭中退出。隨著戰爭的繼續,新教聯盟取得了優勢。恰巧這個時候,斐迪南對華倫斯坦起了疑心。他堅信華倫斯坦背叛了皇室,因此派人刺殺了華倫斯坦(1634)。這一事件標誌著三十年戰爭瑞典階段的尾聲。

古斯塔夫·阿道夫

116.瑞典—法國階段(1635—1648)若不是法國出於自私和野心的干預,這場困擾德意志半代人之久的戰爭或許可以早點結束,因為交戰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並且希望能夠展開和平談判。但是黎塞留不願意就此結束戰爭,因為奧地利還沒有完全屈服。因此,黎塞留鼓勵瑞典首相奧克森斯滕(Oxenstiern)——就像他對古斯塔夫做的一樣——繼續戰鬥,並許諾法國軍隊會給予援助。

這場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德意志天主教和新教王公之間的鬥爭的特徵,變成了奧地利王朝和波旁王朝之間的政治鬥爭,其中奧地利是為生存而戰,而法國波旁王朝則是為擴張而戰。

所以,這場可怕的戰爭一年一年地持續進行,它已經成為了一場殘忍無情的掠奪戰利品的爭鬥。瑞典人抓緊控制德意志的河流入海口,而法國人則希望控制萊茵河畔的土地。戰爭大戲開始時的參與者已經退出了舞台,但是他們的角色又被其他人接替。

117.《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戰爭終於隨著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59)(PeaceofWestphalia)的簽訂而結束了。這一重要和約的主要條款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領土和宗教。

關於前一條,這些條款在三個方向縮減了神聖羅馬帝國實際和名義上的領土面積。瑞士和尼德蘭聯邦從中分離出來;儘管這兩個國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已經取得獨立,但是並沒有得到任何正式的承認。法國對洛林地區(Lorraine)的梅茨(Metz)、圖勒(Toul)和凡爾登(Verdun)三個教區的管轄已經有大約一個世紀之久,現在得到了確認,整個阿爾薩斯地區(Alsace)除了自由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urg)外都落入了法國之手。

已經是海上強國的瑞典,又獲得了德意志北部的領土——西波美拉尼亞(WesternPomerania)和其他地區,這讓她因為控制了德意志境內三條重要河流——奧德河(Oder)、易北河(Elbe)和威悉河(Weser)——的入海口,而影響力大大提升。但是這些地區並不是把所有的主權都給了瑞典,它們仍然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瑞典國王通過與這些地區的關係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公並在帝國議會中獲得了席位。

帝國內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一些變化是很重要的。勃蘭登堡,未來一個偉大國家的核心,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她獲得了東波美拉尼亞(EasternPomerania)和有價值的教會土地。

德意志的不同邦國——算上帝國的自由城市,數量超過400個——在戰後變成了事實上獨立於帝國權威之外的存在。繼續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不過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德意志民族的統一被推遲到遙遠的將來。

和約中關於宗教的條款比那些建立邦國邊界的條款更為重要。天主教、路德派和加爾文派都被賦予了相同的地位。每個王公都有權決定自己的宗教來作為自己人民的信仰,拒絕接受國教的人將被驅逐,這些不奉國教者有5年的時間用於移居國外。這樣的條款被稱作王公們的「宗教改革權」,而臣民們的則被稱為「移民權」。(60)這些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最重要的條款。200多年的時間裡,它們成為德意志的基本法律原則,並且在歐洲各國之間實現了權力平衡。儘管法國的路易十四對這些條款有所異議,但是這些條款還是一直被維持到法國大革命時代。

118.戰爭對德意志的影響

三十年戰爭給德意志留下的創傷幾乎難以形容。戰爭開始的時候,德意志的人口有3000萬,戰爭結束的時候,只剩下1200萬。2/3的個人財產被破壞。很多曾經繁榮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軀殼。符騰堡(Württemberg)在戰爭開始時有50萬居民,而戰爭結束時只剩下5萬。曾經強大的漢薩同盟實際上已經解體。到處都是農民茅舍和貴族宮殿被燒焦的廢墟。大量地區由於沒有人居住而荒蕪不堪。很多地區的土地復為原始的蠻荒之地。貿易路線中斷,一些工商業和貿易被席捲一空。

戰爭對藝術、科學、教育和道德的影響更加令人痛心。繪畫、雕塑和建築已經消亡,曾經作為藝術家家園的城市躺在廢墟中。詩歌不再發展,教育完全被忽視,整整一代人的生活完全被戰爭佔據,孩子們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道德法律被人遺忘,到處瀰漫的罪惡卻甚囂塵上。(61)曾經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德意志文明遭受重創,久久不能恢復,而人們的道德觀念已經完全麻木。

除了這些罪惡,戰爭還造成了政治上的分裂和虛弱。雖然皇帝的頭銜仍然由奧地利王室繼承,但只是一個虛名而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使德意志各邦國之間本就不多的凝聚力也喪失了,神聖羅馬帝國成為了一個各邦國各行其是的鬆散集合。被削弱的德意志作為一個國家失去了其獨立性,而很多小邦國的百姓則成為他們野心勃勃、專橫暴虐統治者的奴隸。更糟糕的是,持續一代人之久的戰爭災難讓德意志人民最後一絲愛國主義的火花也完全熄滅了。國家民族的自豪感和希望幾近消失。

雖然如此,仍然有一個可以洗刷戰爭罪惡的好處。戰爭的暴行和恐怖激勵了傑出的荷蘭法學家雨果·格勞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創作了他的偉大著作《戰爭與和平法》(TheLawsofWarandPeace)。這部法律著作被權威人士評價為「所有非宣揚君權神授的法律著作中最有裨益的一部」。其主要目的是改革戰爭法,減少戰爭的災難,限制戰爭勝利者的「權力」。這部法律著作對歐洲各國法律的發展有著如此深刻的影響,以至於格勞秀斯被認為是國際法的創始人。

119.結論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整個歐洲歷史的標誌性和約。它是兩個偉大時代的分界線,標誌著宗教改革時代的結束和政治革命時代的開始。從此之後,人們不再為了教義而戰,而是為憲法而戰。我們發現人們會對民主政府和政治權利問題比對宗教政府和宗教教條問題更加關注。我們不再看到一個國家或一個黨派因為宗教觀點的分歧而向另一個國家或黨派發起攻擊。(62)但是我們認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標誌著宗教改革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人們開始接受宗教寬容思想。實際上,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宗教寬容,只不過是形式上的寬容而已。一個多世紀的衝突和財富的更迭使一個黨派今天是迫害者,明天就成為被迫害者,這迫使所有人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他們必須相互寬容,任何一方不要試圖用武力來消滅另一方。兩個多世紀的教訓使人們至少在部分程度上看清楚他們必須做的事情也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人們不僅要在外在行為上,更要在精神上保持寬容。

接下來我們就要講述政治革命時代,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徵就是君權神授思想的發展以及政府專制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鬥爭。

(1)文藝復興在科學領域的真正代表人物是尼古拉·哥白尼。當哥倫布和其他人都在探索地球上的未知海域和開拓新的文明世界時,哥白尼卻執著於探索宇宙並發現了宇宙的真正體系。哥白尼的理論體系在1507年已經完善並成熟,但由於擔心被攻擊為異端邪說,他在36年後(1543)才發表了闡述自己觀點的偉大著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哥白尼的理論對16世紀的思想界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他的理論被認為違背了天主教和新教所奉行的《聖經》教義,因此在其出版后的100多年時間裡幾乎被完全否定。甚至在伽利略(1564—1642)發明瞭望遠鏡后,神學家們對哥白尼真理學說的傳播仍然予以阻撓,從而使得其理論直到18世紀才取得完全的勝利。參見懷特,《科學與神學的鬥爭》,第1卷,第3章。

(2)人們對發現磁針的特性應該給予怎樣的評價,一直存有爭議。指南針最初是由中國人在8世紀開始應用的。在13世紀中葉之前,關於歐洲航海者使用指南針,並沒有可靠的記載。很可能是十字軍在東征期間在東方掌握了指南針的相關知識。

(3)這種變化的結果之一就是將南美洲突出的部分(巴西)向東劃到分界線以東,從而使其成為葡萄牙而非西班牙的領地。

(4)教皇對異教徒土地的所有權的主張得到了《聖經》經文的支持:「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詩篇》,第2章,第8條)。西班牙和葡萄牙都認可教皇的主張,而天主教的君主們認為只要不與他們的利益相衝突,他們都認可。在路德反對天主教之後,新教國家的統治者們對此則根本不予理睬。

(5)雨果·格勞秀斯(HugoGrotius,1583—1645),荷蘭著名法學家,在《海上自由論》中反駁這一理論,並表示海洋應該屬於所有人,這一法理最後成為國際公法的一部分。

(6)很難確定東南亞島嶼的分界線應該如何劃分。

(7)海洋時代被認為包括兩個階段——大西洋時期和太平洋時期。而後者則剛剛開始。參見本書第二十四章「歐洲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擴張」。

(8)胡安·龐塞·德萊昂1512年開始他的探索之旅;瓦斯科·德·巴爾博亞1513年發現太平洋;埃爾南多·德·索托在尋找富足的印第安王國時於1541年發現了密西西比河;同一年,弗朗西斯科·德·奧雷亞納沿著安第斯山東坡到達納波河,順流而下來到亞馬遜,隨後漂流而下入海。

(9)普利斯科特對墨西哥國家的描述,尤其是對其政治機構的描述,完全是誤人子弟。參見書末的參考文獻。

(10)據推測,美洲土著居民的文明之所以落後,一部分原因就是其有用家養動物的缺乏。參見費斯克,《美洲的發現》,第1卷,第27頁。新大陸動物群與舊大陸的相比,它們在馴化的物種方面極其匱乏。除美洲鴕、羊駝和火雞外,新大陸對動物的馴化就幾乎沒有什麼貢獻,而動物的馴化構成了現代工業基礎的很大的一部分。

(11)在掠奪了印第安人的金銀財富之後,西班牙人又通過奴役印第安人進一步積累自己的財富。這種在鞭子抽打下的奴役,其苦難程度甚至超過了埃及監工對奴隸的迫害。幾百年間,僅在墨西哥和秘魯的金礦和西印度群島的糖廠,就有幾百萬印第安人喪生。超過半數的秘魯人口被這裡的金礦吞噬了生命。一位作家說,「在50年的時間裡,西班牙人壓迫和奴役當地人民;強迫他們做勞工,而對此他們根本無法承受;西班牙人對當地土著居民大肆屠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反抗。有統計說,在此期間有4000萬土著居民喪生:最保守的數字也達到了1000萬;恐怕前邊的數字更接近真實情況。可以肯定的是,西印度群島曾經擁有600萬人口,此時幾乎已經滅絕;而僅僅在海地,人口在15年裡就從100萬減少到6萬,而在50年後,這個數字又降低到了只有200人」(佩恩,《歐洲殖民地》,第89、90頁)。黑奴作為替代勞動力又被引進。這就是新大陸非洲奴隸貿易的開端。奴隸貿易的開始得到了素有「印第安人使徒」之稱的仁慈主教拉斯·卡薩斯(1474—1566)的批准。然而,卡薩斯在其去世前認識到了黑人奴隸和印第安奴隸制度的邪惡,並對自己當初的決定感到後悔。參見費斯克,《美洲的發現》,第2卷,第454—458頁。

(12)與路德同時代的神學家約翰·馮·帕爾茨(JohannvonPaltz)對「贖罪券」給出了下述權威定義:「贖罪券是對懺悔者實際罪惡暫時懲罰的一種豁免,這些罪惡並沒有得到聖禮儀式的正式免除——教會的高級教士出於理性考慮並以理性方式對已經受到懲罰的罪惡的暫時豁免。」「暫時的」懲罰意味著教會讓被救贖者以苦行贖罪以及煉獄暫時性的懲罰,以區別於地獄的永久性懲罰。

(13)大赦指對懺悔者在得到豁免時,對其所有暫時性的懲罰予以全部的赦免。

(14)聖職者首年捐指教職人員將任職第一年的全部或部分收入交給教皇以確認自己的任職。這是羅馬教廷比較重要的收入來源。各國君主自然對這些收入心懷妒忌,因為大量的資金從國庫流入到了羅馬教廷。因此聖職者首年捐成為歐洲各國政府和羅馬教皇之間無休止的爭議和分歧。在英國,禁止向教皇繳納首年捐就成為英國政府同教皇分離所採取的早期手段之一(第62條)。

(15)路德當時並沒有打算讓教士放棄他們的獨身誓言。不過,路德的觀念逐漸發生了改變,他開始認為教士們的獨身主義違反了《聖經》的教義。1525年,思想更加成熟的路德同曾經的修女凱塞玲·波拉結婚。路德違背教士獨身誓言的做法受到了敵人猛烈地攻擊。

(16)當路德快要到達沃木斯的時候,有傳言說城內正密謀以叛國罪控告他。路德的朋友們聽到這樣的傳言后大驚失色,他們試圖說服路德不要冒險前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路德發表了自己著名的宣言:「縱使前路鬼魅當道,我仍會繼續前行。」

(17)在此之前已經有多人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但是這些版本發行量十分有限。

(18)農民們的要求體現在了一份名為《十二條款》的文件之中。參見《翻譯與轉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2卷,第6條。

(19)農民起義被鎮壓大約十年之後,宗教狂熱誕生了所謂的「新天國」或明斯特重洗派王國,是一種神權政體,首領是萊頓的約翰(1510?—1536)。這場運動出現了令人震驚的宗教狂熱。與農民起義一樣,它們帶來的結果只是讓真正的改革派丟臉。

(20)政府接收教會財產的做法叫作「世俗化」。

(21)阿爾伯特(1490—1568),霍亨索倫家族一個分支的首領。

(22)路德死後,德意志境內宗教改革運動的領導權落入了菲利普·梅蘭希頓的手中,他是路德曾經的朋友和同事。梅蘭希頓的做法與路德恰恰相反。他經常對路德的輕率和狂熱做法表示反對,並不斷通過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相互妥協來推行自己的想法。

(23)在加爾文的影響下,日內瓦成為了一個神權政體的國家,它的宗教改革者成了新教教皇。這個小城邦的法規讓人想起了後期的清教徒英聯邦。加爾文主義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它是對古希伯來人神權政治的一種復興。加爾文被稱作「《舊約》的先知」。他的作品《基督教原理》被看作是加爾文主義神學思想的完美展示。

(24)所有這些教派都是政治自由史中響噹噹的名字。加爾文主義對人民自由的積極影響毫無疑問要歸功於加爾文主義的民主憲法而不是其教義——儘管個人良知最終裁定的信條在削弱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力的同時也削弱了國王的神權。每個教堂都形成了各自的民主形式,而教會民主自然也就強化了政治民主。

(25)由於宗教改革運動得到了德意志民族的普遍擁護,而天主教則受到了拉丁民族的廣泛支持,因此有時候新教也被稱作德意志基督教,而天主教則被稱為拉丁基督教。

(26)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由於阿拉貢的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的聯姻而結合在一起;奧地利和勃艮第則由於奧地利的馬克斯米利安和最後一位勃艮第公爵勇敢者查理的女兒及繼承人瑪麗的聯姻而結合在一起;這兩個世系隨後又被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的女兒喬安娜和馬克斯米利安與瑪麗的兒子腓力的聯姻而結合在一起。

(27)然而,這一法則並沒有得到各國官方的普遍認可,直到1668年英國、荷蘭和瑞典三國阻止路易十四成為低地國家的主人的同盟形成(在威廉·坦普爾爵士的仲裁下),才被正式接受。

(28)在與查理交戰前,弗朗索瓦想方設法去尋找一個盟友。英國的年輕國王亨利八世似乎成為最好的選擇。弗朗索瓦因此而邀請亨利到法國會晤,這場會晤被看作是對抗查理的結盟。兩國國王都帶著自己豪華的隨從隊伍在加來附近會晤(1520)。因為兩位國王的隨從都是盛裝出席,奢侈空前,所以這場會晤歷史上稱作「金縷地」。一位同時代作家說道:「很多會晤人員恨不能將自己的工場、森林和草地都背在背上。」但是會晤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是查理最終贏得了亨利的支持。

(29)戰爭表

(30)因教派創始人彼得·瓦勒度得名,瓦勒度一直活到了12世紀末。

(31)《奧格斯堡信綱》是路德追隨者的信條。《奧古斯堡宗教和約》沒有關於茨溫利派和加爾文派的相關條款。

(32)帝國自由城市並沒有獲得這項權力。城市內部各派別必須相互容忍。

(33)之前一年(1554),腓力獲得了那不勒斯的王位。因為當年他與英格蘭的瑪麗女王結婚,為了與瑪麗女王的頭銜對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被授予查理的弟弟斐迪南德大公。

(34)繼承父親的衣缽,腓力同法國交惡。腓力在兩場大戰役中擊敗了法國(1557年聖昆廷戰役和1557年格拉沃利訥戰役)。戰爭以簽署《卡托-康布雷西斯和約》(1559)而結束。腓力為紀念聖昆廷戰役而建立的紀念碑凸顯了他的性格。戰爭之前他曾發願,如果能夠獲勝,他會在聖勞倫斯河邊建造一座最為壯麗的修道院。腓力沒有食言,幾年之後,他在馬德里附近為著名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一座宮殿、修道院及陵墓——奠基。這座建築以烤架為模型,原因就是聖勞倫斯曾在烤架上被燒死。它是西班牙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這裡擺放著自查理五世皇帝以後的大部分西班牙國君的骨灰。

(35)在失去荷蘭之後,隨後又於1640年失去了葡萄牙。17世紀後半葉,西班牙捲入了同法國的一系列災難性的戰爭,其人口因此而急劇下降。在美洲的殖民地爆發起義后,西班牙又於19世紀初將佛羅里達割讓給了美國(1819),儘管西班牙還掌控著古巴和世界上其他一些零散的地區,但是此時的西班牙幾乎已經將昌盛時期的眾多富饒的殖民土地完全割讓。美國又於1898年給了西班牙的殖民最後一次重創。

(36)《人文學科研究》,第9卷,第64頁。

(37)都鐸王朝的君主有亨利七世(1485—1500)、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1553—1558)和伊麗莎白(1558—1603)。

(38)關於這場曠日持久爭端的系列事件,參見本人的《中世紀史》第十九章「民族國家的形成」之「托馬斯·貝克特的殉道」(第308條),「教皇英諾森三世與英格蘭約翰王」(第228條),和「教廷遷至阿維尼翁(1309—1376);德意志和英格蘭的反抗」(第233條)。

(39)1512年,亨利加入神聖同盟——一個反對法國國王,以教皇為領袖的聯盟——亨利在法國發動了自己的第一場戰役。亨利在橫穿英吉利海峽時,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考慮進攻英國以援助法國國王。蘇格蘭軍隊在切維厄特丘陵(CheviotHills)的弗洛登遭遇英國部隊,幾乎全軍覆沒(1513)。詹姆斯國王被殺,蘇格蘭的貴族精英幾乎在這場戰鬥中完全凋零。這是蘇格蘭民族歷史上所遭受的最沉重打擊。斯科特的長詩《馬米恩:弗洛登戰役的故事》,就是為紀念這場戰爭而作。

(40)鎮壓行動連同其他一些行徑激起了英國北部的反抗,這在歷史上被稱作「求恩巡禮事件」。這場運動遭到了無情的鎮壓。

(41)26位大修道院長和2名小修道院長遭到驅逐。

(42)托馬斯·克倫威爾安排了這場婚姻,因為亨利對此不滿,克倫威爾便失去了國王的寵信,很快,克倫威爾因受賄和其他瀆職罪被送上了斷頭台(1540)。國王的所為都是以法律的名義進行。國王從議會獲得了剝奪公權法案的通過。在克倫威爾之前,被起訴者有權為自己召開聽證會進行無罪辯護。但是,克倫威爾為了逢迎國王,倡導通過了議會可以不用聽證而進行宣判。克倫威爾因此而使自己成為了暴君統治的犧牲品,可謂作繭自縛。由於英國議會濫用職權,美國立憲者在列舉議會權力時特意加入了這樣的條款:「不得通過剝奪公權法案」。

(43)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找到通往中國的西方通道。他的活動最終導致美洲新大陸被發現,而美洲卻阻擋了這樣的通道。這個障礙或許可以在南部或北部,或在兩個方向一起被打通;因此探索西方通道就變成了尋求西南通道和西北通道。西南通道由麥哲倫在1520年發現。而西北通道在半個多世紀后才被英國人發現。——佩恩《英國海員航海記》,第83頁。

(44)在此之前多年,這種植物已經被引入西班牙和法國,但是似乎主要因其藥用價值被人重視。

(45)1601年,伊麗莎白將自己的寵臣埃塞克斯伯爵以叛國罪送上了斷頭台。

(46)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埃德蒙·斯賓塞(1552?—1599),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亞和培根都比伊麗莎白女王去世晚。

(47)查理的迫害從1521年持續到1555年。這些年間被殺死的人數一直被誇大;荷蘭著名法學家格勞秀斯(卒於1645)認為這個數字高達10萬。而布洛克則認為實際數字並不到1000人。參見布洛克的《荷蘭人民史》,第2卷,第317頁。

(48)他還有一個頭銜——拿騷伯爵。拿騷是德意志的一個小邦國,現在(20世紀初)屬於普魯士。奧蘭治是阿維尼翁附近羅納河河畔的一個很小的公國,它在1530年歸拿騷家族所有。

(49)很多天主教徒起初同情新教徒並與他們一起行動,因為他們認為腓力的行為直接違反了尼德蘭行省和城市的特許權和優先權。但是埃格蒙特和霍恩無罪而被處死,他們死得很冤。

(50)參見莫特利的《荷蘭共和國的崛起》中哈勒姆(Haarlem)的圍困和劫掠,以及萊頓(Leyden)圍困的解除。

(51)這裡採用「公開刺殺」的說法目的是為了表明腓力手段上的改變。他一直試圖通過暗殺來除掉奧蘭治親王。此時他非法化的法令使得蓄意的刺殺行動公然地成為公共的或政府的事務。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應該了解16世紀的刺殺活動並不像今天認為的那樣非正義。在義大利的一些小城邦,刺殺已經成為一種不涉及良知的普遍手段,即使在北方很多統治者也時常會採取這種手段。

(52)需要指出的是,過去曾認為這份宣言對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和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都有影響,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荷蘭的《獨立宣言》在這兩份重大的文件中存在影響。

(53)在這一停戰期間(1609—1621),荷蘭共和國內部由於宗教和政治黨派的鬥爭充滿了分歧。這個時期荷蘭最著名的政治家是巴內費爾特的約翰(JohnofBarneveld,1549?—1619)。參見莫特利為他寫的傳。

(54)16世紀瓦盧瓦王朝統治者包括路易十二(1498—1515)、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亨利二世(1547—1559)、弗朗索瓦二世(1559—1560)、查理九世(1560—1574)及亨利三世(1574—1589)。亨利三世的繼任者亨利四世是波旁王朝的首位國王。

(55)《聖傑梅因協議》,1570年簽訂。

(56)在反對哈布斯堡家族的計劃中,亨利構思了一個非常宏偉的方案,這在蘇利公爵的《回憶錄》中有所體現,那就是將歐洲所有的基督教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龐大的邦聯或聯邦,並通過設立一個國際和平法庭來消除戰爭。這一方案被稱作「偉大計劃」。

(57)這場戰爭的重要事件包括蒂利在盧特(Lutter)擊敗丹麥國王(1626)和華倫斯坦包圍斯特拉松德(1628)。

(58)皇帝斐迪南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領。

(59)為了使談判更加順利,委員們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在奧斯納布呂克(Osnabrück)開會,另一部分在明斯特(Münster)開會,都是威斯特伐利亞的城市。和平協議條款經過4年的協商才達成一致。

(60)巴拉丁領地(Palatinate)的歷史闡述了和平協議的這一條款;在長達60年的時間裡,這裡的人們被統治者四次逼迫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這屬於例外情況。

(61)在戰爭結束之前,雙方陣營的支持者人數超過了士兵的人數。在行軍途中,軍隊召集了那些在羅馬帝國橫行的哥特人和汪達爾人的游牧部落。戰爭過後,這些被解散的士兵成了盜賊和土匪,成千上萬的人被處決。德意志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后的一個世紀里,仍不斷受到這些匪幫的侵擾。

(62)英國的清教徒革命(PuritanRevolution)可能看起來像一場宗教戰爭,但是我們需要了解它主要是一場政治較量,一場反對英國國內政治獨裁的鬥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全6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全6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