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不再是秘密
何千軍拉著一個小孩的手,站在北鎮的城牆之上,向城裡望去。
小孩剛會咿呀學語,正是何千軍的兒子何小北。放眼望去,這個城市的街道都有水泥路。
在大路的兩邊,立著路燈,此時還沒有通電,所以城內一片烏黑黑的。
而今晚,整個北鎮將會通電,這是見證歷史的時刻。
何千軍把自己的兒子抱起來,點燃了眼前的煙花,這是給發電廠的信號,當煙花在天空爆起的時候,遠處的發電廠就開始推上開關,全力供電。
發電廠距離北鎮並不遙遠,採用的是風力發電,因為考慮到前期只是照明,所以此時的電是絕對夠用。
當煙花爆起,天空絢爛。
三秒之內,北鎮的路燈一個個亮起。烏黑的北鎮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恍如白晝。
人們走上了街頭,伸出雙手捧起北鎮的光,不敢相信的望著眼前這一幕。
在何千軍的城頭之上還有幾個話筒,如今北鎮的四周都安了擴音器,只要何千軍在城頭輕輕講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聽見。
「諸位,兩年之前我曾答應過諸位要給你們一個夢幻中的城市。」
「兩年過去了,今天是這個夢幻城市通電的第一天,珍惜這些光明吧,從今以後北鎮將再無黑暗。」
光明總是能驅走很多東西,人都害怕黑暗總覺得黑暗裡藏著。可怕的東西。
但整個城市都亮起的時候,就像大地上的夜明珠。變成了一道奇景,將人們心底的恐懼也一一驅走。
何千軍看到城中所有的人都在跪著,嘴裡喊著神仙,在他們的眼裡,何千軍此時此刻的行為就是神明行為。
何千軍抱著何小北待在城牆上,聽到下面斷斷續續的呼聲,何小北也咿呀咿呀說道:「爹爹。」
「嗯。」何千軍慈祥的望著懷裡的孩子:「走,咱們回家。」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著美好的一面發展。
何千軍到北鎮,為北鎮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些人,他們永遠看不見這些變化。就在通電的前幾天,有一名被何千軍招攬過來的魚龍幫教眾離開了北鎮。
這名幫眾的名字非常古樸無奇,沒有姓,認識他的人都叫他十四。
此人無意中聽到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好像是從神槍小隊出來的,神槍小隊的人喝多了酒胡言亂語,結果被同桌喝酒的人聽到,然後同桌喝酒的人又不小心透露了他。
這個消息跟朱厚照有關。兩年以前,何千軍還在京城擔任五軍大都督的時候,京城有一個欽天監,有一個叫做張天志的人。
何千軍不知道為什麼派人突然把這人剿滅,在張天志臨死之前嘶聲大喊,正德皇帝還沒有死。
正是這個消息,讓這個叫做十四的魚龍幫眾看到了商機。正德皇帝並沒有死,這個消息太大了,只要他能把這個消息帶回京城,一定可以換來榮華富貴。
換句話說,他甚至有可能把那位皇上重新找回來,這樣他就有了扶龍之功,說不好就會扶搖直上,像何千軍一樣做一個異姓王爺。
何千軍這裡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儘管何千軍嘴上說的比誰都好,但是在北鎮待了兩年,他一點希望也看不到,甚至吃的東西是越來越差,尤其伙食實方面最近特別差。
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作甚!
其實這些事是何千軍故意的,並不是北鎮沒有糧了,相反,隨著兩座礦開始盈利,當年楊記商行借給何千軍的銀子也都已經還上。
馬上就會到收穫的季節,北鎮的子民將衣食無憂,生活質量更上一個台階。
何千軍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把伙食的檔次降低?
主要是為了清理,真正以北鎮為家的人不會因為伙食差就立刻離開。只有那些投機取巧,總想著混吃混喝的人才會承受不住這份辛苦。
何千軍的初衷是好的,確實能夠留下對北鎮有用的人,但是縱使如同何千軍這樣的人,也終究不可能面面俱到。
十四就是個意外!
這個十四偷偷離開北鎮之後,跟著一支商隊來到了京城。
此人可不傻,來到京城之後,並沒有立刻去將朱厚照的消息報給官家,而是在京城之中生活了一段時間,打聽誰對朱厚照最為尊重,誰是上任皇帝的鐵杆手下。
同樣在琢磨把這個消息賣給誰,能夠換到最大的利益。
於是十四就打聽到壽寧公張鶴齡,此人腰纏萬貫,是正德皇帝的親舅舅,也是當朝國公大人,有錢有權。
十四挑了一個良辰吉日,翻身到了張鶴齡的家中。
張鶴齡正在院子里釣魚,他的生活無憂無慮,每日里自給自足,自己種菜自己釣魚,若是饞了就殺了院子里養的雞,他不大方,但也不過分小氣。
「參見大人,草民有要事稟告。」十四之前已經踩了多次點,知道壽寧公張鶴齡的模樣,所以翻到院子,,第一眼就認出壽寧公張鶴齡。
張鶴齡遲疑的回過頭,看著眼前跪下來的十四:「咦,你是何人?怎麼會出現在我的府中?張全,張全在哪?」
十四聽到張鶴齡叫人開始有些慌了:」大人,我有大事要告訴你,這件事目前不能被任何人知道,請你不要叫了。」
張鶴齡一聽說這人有大事稟告,而且是翻牆特意進來,也被這人口中的大事吸引住了:」你一個穿著寒酸的下人有何大事?」
「國公大人可知道何千軍?」十四說這話的時候,呼吸都變得粗狂起來,這件事實在是太大了,足可翻雲覆雨。
張鶴齡嗯嗯點頭:「近些日子倒是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不過嘛,他現在在西北做王,快活的很吶!」
十四終於說出那個他從北鎮帶出來的消息:「國公大人,我這裡有個可靠的消息,是從何千軍的心腹口中傳出來的。當年的正德皇帝也就是您的外甥,並沒有死,依然活著。」
「什麼?」張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