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科舉結束
馬車在馬邑學社的大門前停下,劉成和郭嘉走下馬車,守在門前的幾個學社工作人員連忙迎了上來,對著劉成行了一禮在前面引領著劉成往學社內走去。昨晚的一場小雪,將整個朔縣城上下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紗,一路走來草地、樹木上都點綴著點點雪花。
一行人來到學社的大會堂之中,這是一個和後世各種大禮堂相差無幾的會堂,擁有五百餘個座位,能夠容納八百多人同處一堂,此時整個大堂已經坐滿了學社的學生,對於將要到來的科舉考試,學生們大多期待之中帶著緊張興奮,紛紛交頭接耳,一聲聲竊竊私語彙聚成嗡嗡聲好似菜市場一般,但是這個時候學社的老師們並沒有制止。在大堂的最前方,由蔡邕、童淵等各個學院的院長領頭學社之中的先生老師們正襟危坐,偶爾也有幾個先生湊在一起低聲說著什麼。
看到劉成從大會堂的側門走了進來,整個大會堂都為之一靜。蔡邕等人正要起身向劉成見禮,被劉成連忙抬手制止,身後的郭嘉等人紛紛走到一邊的椅子上坐下,劉成走上講台,環視著濟濟一堂的大會堂。頓時間好似恍如隔世一般,如果不是坐在下面的人一個個穿著漢代的服飾,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千多年後各種會議場合的情景。而看著下面坐滿的學生,劉成感到由衷的自豪。自從光合元年穿越一直到現在,整整十四年,這十四年,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到今天,獨尊朔、益而走,手下謀臣猛將如雲,然而這些年來,他自認做得最得意的事情只有那麼一兩件,其一便是將北邊的鮮卑人打得不敢南下,而他那打著「各族一家」的旗幟,內中卻是將所有歸順其麾下的異族漢化的政策也算得上是他的得意之作,不過,除了那些,興辦教育是他自認做得最得意的事情!
「光合五年……」在台下幾百人的注視下,劉成終於開口說話了,「我在奇襲西部鮮卑和連王庭返回馬邑的路上,遇到了準備返回雒陽的我的岳父你們的社長一代大儒蔡邕蔡伯喈!回到馬邑之後,在公私皆有的情況下,我留下了他。於是第二年,馬邑學社興辦起來,於是有了這座學社,當然我也因此近水樓台先得月抱得美人歸!」說到這,整個大會堂的人都鬨笑一片。雖然整個大會堂有五百多人,場面大得可以,在這個沒有電更沒有麥克風的時代,在這麼多人面前,必須得扯著喉嚨喊話才能夠讓所有人聽得見。但是在這個大會堂中,這樣的情況在這個大會堂卻沒有出現。因為這會堂是經過墨學院的弟子們精心設計過的,迴音效果特別好,站在講台上的人不需要多麼大聲,只要下面的人不喧鬧,就能夠聽得清清楚楚。
「馬邑學社剛剛建立的時候,只有文學院。第二次打敗鮮卑檀石槐輕率的五十餘大軍回到馬邑的時候,於是我決定在開設一個武學院,為軍隊培育大批高素質的愛國愛民的軍事人才!我記得就在武學院建立前夕,我來到來到學院,對當時學院僅有的兩位院長,蔡、賈兩老說,我們的學社應該有一個校訓作為我們馬邑學子的精神,來激勵在座的所有人乃至後世的人不斷前進奮鬥!於是便有了雕刻在我們學社大門的那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實,這不僅僅是我們馬邑學子的目標而應該是全天下所有的身體之中流淌著炎黃血脈之人的奮鬥目標!」劉成聲輕緩好似在講述一個並不關己的故事,但是整個會堂的學生和先生們心中卻是高亢激昂!
「中平二年……」劉成繼續道,「我在接受先帝的任命為益州牧的時候,回朔州交接,在回朔州的路上,我遇到了如今的武學院院長,先秦諸子百家兵家家主童老、墨學院院長諸子百家墨家家主墨老,以及農學院院長諸子百家農家家主許老,他們三位問我,對於先秦時代諸子百家爭鳴怎麼看!我說,不管是什麼思想,只要能夠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帶來進步的思想都是應該被人所接納的。而一家獨大的學說到最後只會走向一條狹隘固步自封的道路,只有思想碰撞和文化融合交流才會讓我們的民族國家走得更遠更強大。於是三老深明大義,決定來到學社傳播三家學說,甚至還聯繫了諸子百家醫家家主華老。於是,除了兵家的武學院,墨學院、農學院還有醫學院相繼在馬邑學社開設!」當劉成說道童淵三人深明大義的時候,就算是他們三人老奸巨猾,臉皮也十分厚也禁不住臉紅。
「中平二年我入益州,中平三年,我又在益州建立一套從縣郡到州的教育體制,請出了蜀中名士任安老先生,擔任益州教育部部長併兼任成都學府院長一職。如今,自馬邑學社建立歷經八年,成都學府的建立也有五年的時間,以馬邑學社和成都學府為代表的兩地教育體系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民族的希望!而你們!」劉成伸出食指指著下面的所有學生,「乃至將來從學社之中走出來的學子將是國家的棟樑和未來!江山代有人才出,現在是屬於我們的,而未來卻屬於你們!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未來將走上哪一條路,將由你們來創造!」
「嘩啦啦……」不知道是誰抬頭,在座的所有學生紛紛站起身來,用力的拍著巴掌。儘管,馬邑學社的教育十分開化,但是在他們的固定思想之中,還是像「學得文武藝貨比帝王家」的思想,也就是說在在場大多數人心中,還是學有所成,然後得到劉成的看重,委以重任。可是現在劉成卻告訴他們,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棟樑和未來,未來的社會把握在他們手中,這樣的使命和重任令他們怎麼能不激動和振奮?
「今天,我們聚集在此,為了什麼,大家都清楚!科舉考試嘛,為政府選拔優秀的官員儲備!我知道你們許多人,除了文學院之外,其他幾個學院的許多學子心中不免有些怨言,科舉考試,就要做文章,就要精通治國安民之道。可是你們幾個學院,大多數人學的都是本專業的知識,很多人本專業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要說的做文章,談治國安民,那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而科舉考試一旦過了,就有機會為官,成為一方父母,徹底的出人頭地。或許現在很多人都在想,早知道如此,當初就不應該選擇讀其他幾個學院而應該選擇文學院,這樣的話,不管怎麼樣,都是有機會的,而不是想現在這樣連機會都沒有,永無出頭之日!永遠的低人一頭。」隨著劉成的話音在大會堂之中響起,在座的除了文學院的學生,其他幾個學院的學生紛紛低下了頭,劉成說的是事實,自從劉成頒布了舉辦科舉考試之後,文學院歡欣鼓舞,武學院還好,畢竟從這裡出來的學生將直接進入軍隊,而墨、農、醫三個學院卻是瞬時間如喪考妣。不管朔州的風氣開化,思想已經漸漸開放,但是大環境使然,不管思想如何開放,所有人的想法還是讀書當官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而其他的,不管是墨學還是醫學農學,說好聽點是百家學說,其實說白了,從墨學院出來的不就是工匠嗎?而從農學院出來,就直接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就是低賤的行業,在馬邑學社學了那麼多年,出來之後還是從事這些賤業,何不當初直接在外面從事這些行業就行了?不過礙於劉成在朔州的威嚴,更因為時代的局限,所以儘管三大學院的學生心中倍感不公,但卻沒有罷ke游xing上表之內的事情發生。但是沒有發生,卻不代表他們心中沒有怨恨。
「如果你們真的這麼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劉成繼續道,雖然言語之中帶著訓斥的語意當口氣依然溫和,「我記得,我們學社乃是益州的各個學院學府的教材之中,都有這樣的言論,那就是人人平等!人吃五穀雜糧,生而平等,誰能高高在上?王侯將相販夫走卒,三十六行組成了一個整體的人類社會,每個人每個職業在人類社會中都是必不可少密不可分的!就像是建立起這座大會堂的每一個人,沒有墨學院的設計,工匠就不知道該怎麼建設!而沒有工匠的建設,就算墨學院將大會堂設計得再好也永遠只是空談。而就算是有了設計還有了工匠,但是如果沒有人燒制磚頭,運送材料,工匠也只能面對著一片空地發愣!他們變不出今天這麼一座寬闊豪華的大會堂!同樣的,不僅僅是通過科舉考試才是最好的才能夠出人頭地,學好你們的專業知識,只要造福國家和人民你們就是最好的!每個人在這個世間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把他們稱為社會價值!每個人不管他深處那個職位,是高人一等還是低人一籌,只要他能夠做出對別人有意義、有幫助的事情,他本人就應該得到肯定,這就是他的社會價值的體現!所以,墨學院、醫學院和農學院的學生們,你們不應該妄自菲薄。因為有的時候,你們比那些當官的對百姓的幫助更大給他們帶來的利益越多越直接。甚至你們還不需要像當官的一樣,被置於道德的制高點,當官當的好,為百姓謀福祉,百姓在記住你的同時,那也是你分類的事情是本職工作,而一旦有任何鬆懈,那麼你的腦袋上馬上就會背上「狗官」、「貪官」的名頭。好官和貪官都會被人們所記住,不過前者是百姓敬他愛他,而後者則是世世代代被百姓們戳著脊梁骨罵,看,這就是那個誰誰誰,他就是一個不擇不扣的狗官!所以,當官也是為名作主的,如果某些人以為當上了官,就能夠為所欲為,為自己謀私利,那我還是勸你們還是回去好好做學問吧。或許那樣的話,還能夠為自己贏得一世清名!」劉成話音落下,頓時整個大會堂安靜了下來,所有的學生都在心中消化著劉成所講!
「蜀王所言!我等必當謹記!」良久,坐在文學院靠前排的學生之中,一個身材壯碩頎長的眼神深邃的青年站了起來,對著劉成躬身一拜,朗聲說道。
「蜀王之言,我等謹記!」霎時間,所有的學生都反映了過來,紛紛站起身來,躬身說道。
「好!我希望你們能夠真的謹記!」劉成喝道,「現在,我宣布,第一屆科舉考試現在開始!」隨著劉成宣布科舉考試的開始,所有報名參加考試的學生在學社老師的安排下,走進由武威營士卒把守的教室中開始為期兩個時辰的考試。歷史上,科舉考試在隋唐時初分為明經和進士兩科,到了後來,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這麼多科目,考下來,可不是一兩天就能考完了,而為了防止考生作弊,所以考生自進了考場之後除了上廁所,連睡覺都留在考場裡面。至於,明清科舉,不說也罷……
不過現在,劉成雖然已經舉行了科舉考試,但是並沒有那麼多的名目,說起來還只是試行,所以只有兩個時辰的考試時間,考試的內容,也主要是考校考生在治國安民上面的策論和謀略。
當朔州科舉考試開始的時候,益州的科舉考試也同時進行了。第一屆的科舉考試還僅僅是在馬邑學社和成都學府之中舉行,因為兩州的讀書人經過這幾年的時間幾乎都在學校之中,馬邑學社和成都學府是兩州僅有的高等學府,也只有兩大學府才有資格召開科舉。
考試很快結束了,上百份考卷被封存,然後由蔡邕、盧植等德高望重之人組成的閱卷團進行為期三天的閉關,開始閱卷工作,他們將評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二十張卷子,選出前二十名,隨後等到益州選出的二十名學生來到朔州,再次進行考試,決出最優秀的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