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宋記特色
那說晦氣話的漢子倒不儘是胡說,宋記食府的門臉確實不大,大堂裡頭確實擺不下幾張桌子,容納不了很多人。
宋玉枝根本就沒想著在這逼仄的大堂,擱什麼桌子。
那樣只會讓地方更顯逼仄。
客人們剛進店,入眼的就是一張巨大的櫃檯。
時下店鋪裡頭的櫃檯,通常都是短短一截,橫向面對大門擺放。
而宋記的櫃檯,卻是豎著擺放,直頂門楣,從門邊上一直延伸到另一頭牆壁。
這樣不僅是節省了空間,更是讓人進店后,一眼就能看到各色吃食。
只見那櫃檯擺著一個個大型托盤,每個托盤上的吃食都不盡相同——
一開始是最常見的饅頭、包子、花捲、青菜粥、南瓜粥、小米粥、綠豆湯那些。
走過幾步,就能看到一小籠一小籠的奶黃包、雲朵糕、蝦餃、燒賣、小籠包……
可謂是應有盡有。
時下的普通百姓菜單並不豐富,好些個小籠點心,他們連名字都叫不上。
就更別說問價了。
問了不只是讓人覺得自己見識短淺,更怕問完還囊中羞澀買不起,豈不是平白讓人笑話嗎?
好在宋玉枝早就考慮到了這一層。
每個木托盤上方,都掛著一個木牌,上頭寫著吃食的名字和價格,一文錢到十文錢不等。
能有銀錢下館子的客人,就算再目不識丁,數字總是認得的。
就算叫不上、也不認得木牌上的名字,看清價錢后,伸手一指,讓夥計給自己拿,總不用擔心出洋相。
還有一樣更難得,就是從放鞭炮、揭紅布,到宋玉枝在人前說完話,再到他們這些人進店,怎麼也有一二刻鐘了。
雖然六月正當酷暑,東西不容易放涼。
但怎麼也不至於說過了這麼久,櫃檯上的點心都還冒著熱氣兒,就好像全部都是剛出鍋一般。
各種熱騰騰的香味混在一處,簡直要把人香迷糊!
這還要啥寬闊的大堂啊,只要把窗子大開,還能發愁沒有客人登門?
有熟客好奇地同宋玉枝打聽,詢問這是怎麼做到的?
他同行的人立刻拐了他一下,「能吃上剛出鍋的吃食是好事啊!瞎打聽什麼呢?」
那熟客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在打聽人家的商業秘辛,便連忙說抱歉。
方才外頭放掛鞭,宋玉枝讓人把臨街的窗子給關上了。
現下她一邊開窗,一邊說不礙事的,「這櫃檯是我設計好后,同相熟的木匠定做的。裡頭下方有火塘,能添柴……故而這些吃食說來還未離火呢。」
早先一家子來相看鋪子的時候,周氏和趙大娘就對這逼仄的一樓大堂,存有疑慮和擔心。
當時宋玉枝說自個兒有法子,能讓這一樓變的得用起來。
她當時就根據碼頭上常見的推車,生出了定做這樣一個櫃檯的靈感。
後頭籌備的時候,她就把想法同唐木匠說了。
唐木匠是做推車的熟手,這櫃檯既然是由推車演變而來,於他而言就也稱不上多困難。
唯一的麻煩點就是推車都是露天使用,不需要考慮排煙問題。
這種室內櫃檯確實架設煙道的。
下頭實在沒地方,唐木匠只能上頭架了一條煙道,再在跟後院牆壁相連的那堵牆掏洞,把煙都排往後院。
頂上的煙道用木片遮擋,也就是掛著價錢木簽的地方。
這才有了這直頂門楣的高大櫃檯樣式。
發問的客人恍然道:「小娘子這麼一說,我才覺得這屋裡確實比外頭熱不少。」
宋玉枝抿唇笑了笑。
這也是她敢跟客人直說自家櫃檯秘密的原因。
因為排煙尚且能解決,燒柴產生的熱量,卻是不能避免的問題。
畢竟這個時代又沒有空調和電扇!
尋常酒樓食肆的大堂,都要設桌子,招待客人。
誰家要是模仿她,那才是真的要倒大霉了,肯定得被坐在一樓的客人口誅筆伐的!
眼見客人們都熟悉了一樓的環境。
宋玉枝給了趙大娘一個眼神。
趙大娘去了後院一趟,很快推過來一張帶著四個木滾輪的小桌子。
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兩樣東西,一樣是一摞巴掌大的小木碗。
另一樣則是一摞木托盤。
那托盤就是後世食堂里,常見的不鏽鋼餐盤樣式。幾個方格子大小不一,右上角還有一個小圓格子。
這對於現代人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古人眼裡卻是樣式奇特。
立刻有人問:「這是啥?怎麼做成這樣?」
「這是我家的餐盤。」
宋玉枝示範性地往手裡拿了一個餐盤,取了木碗,放進右上角的圓孔里,正好把小木碗卡住。
又請眾人自取。
客人們早就想好好看看了,立刻把那餐盤拿到手裡,仔細端詳起來。
「往後這張小桌都會擺在門口最顯眼的地方。客官們取了餐盤,就能來櫃檯選購吃食。」
說著話,宋玉枝就把站在青菜粥的隔間前,把木碗遞給櫃檯。
一眾客人光顧著看吃食了,這會子才注意到櫃檯后立著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
葉兒和葵兒一大早就來報了到,換上了和宋玉枝一樣的鵝黃色對襟。
不同的是,她們二人頭上也包了一塊同色的布巾。
看著越發清爽,絕對不擔心她們的頭髮會落到吃食里。
葉兒手腳利落地給自己師父打上一碗粥。
宋玉枝說過,今日進店的人都能得一碗免費的粥湯。
眾人自然有樣學樣,跟在宋玉枝後頭,選購自己想要的粥湯。
葉兒一個人只有兩隻手,即便旁邊有葵兒幫忙,兩個小姑娘仍忙不過來。
既然是免費相贈的吃食,便也沒有客人抱怨流程太慢,都在排隊等候。
只是等著等著,客人們發現不對勁了,旁邊別的吃食的香味,怎麼跟帶鉤子似的,直往人鼻子里鑽?
這還不算。
作為東家的宋玉枝,一臉真誠、十分體貼地為眾人介紹起自家的特色吃食。
「這小兔子造型的是奶黃包,皮子暄軟無比,裡頭的流沙餡兒是牛乳和雞蛋調的,香甜軟糯……」
「這中間金黃、兩面焦糖色的是雲朵糕,輕盈鬆軟,入口即化……」
「這蝦餃是兩廣那邊的小吃,皮白如雪,內餡用了最新鮮的河蝦,清甜多汁,吃起來回味無窮……」
不知道誰帶了頭,在濃郁的食物香氣中,越來越多的客人開始不自覺地吞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