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逼宮
皇帝都走了,朝會自然結束,不過這個結束的方式,讓很多官員想起了去年的十月份的那次早朝。
和現在一樣,也是議事議的好好的,結果突然有人衝擊大明門,這次也是如此,只是人員從國子監的監生換成了參加會試的舉子,而且數量也多了好幾倍。
不過,這樣的事情和大部分低級官員沒有絲毫關係,天塌下來還有皇帝頂著,輪不到他們操心。
低級官員離開了,但內閣以及部堂級高官,卻沒有離去,他們相互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跟了過去。
大明門外,黑壓壓的一片人佔據了門前的空地,幾千名學子,正不停的念叨著彈劾內閣四位大臣的簡短奏疏。
來到近處,他們念叨的聲音雖然還顯得雜亂,但卻顯得十分洪亮。
因為皇帝儀仗行的緩慢,是以大臣們雖然後出發,但卻差不多同時抵達大明門,聽到這個聲音后,四名內閣輔臣頓時有些面色如土,表情難看異常。
甚至張瑞圖腿都有些抖了。
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如今正在咒罵彈劾他們的,豈止千人,沒有遇到過此事的人,是感受不到數千人對你謾罵指責的壓力。
汗水,一滴滴的出現在他們額頭上,卻又不敢擦,留著上面黏糊糊的十分難受。
不過朱由檢倒是沒什麼懼怕的,雖然此刻學子的陣勢比上一次大了很多,但他也今非昔比,簡單的聚眾彈劾,根本嚇不倒他。
皇帝的儀仗出現在城頭,很快就被下面的舉子發現了,有些人不明所以,依然大聲念誦著,但認識的人更多,口耳相傳之下,所有考生都知道,皇帝就在城頭。
漸漸的,念誦聲音小了下來,最後歸於平靜,
「參見皇上。」不知誰開口,原本一直站著的五千舉子跪拜下去。
「爾等意欲何為?」朱由檢陰沉著臉問道。
老子上次早朝容易嗎,登基后攏共也就兩次,結果倒好,上個早朝也有人聚眾鬧事,而且一次比一次誇張。
上次還只是兩百人,這次兩千都不止了。
在錦衣衛的吶喊下,朱由檢的話擴散出去,在大明門前不斷響徹。
「我等學子為彈劾尸位素餐之輩而來。」
考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道,聲音漸漸統一,最後讓朱由檢聽見。
「太祖有言,生員不許議政,爾等難道不知?且爾等非朝廷言官,有何資格彈劾朝廷大臣?」朱由檢皺眉道,這些學子陷入了一種狂熱的狀態當中,估計很難說服。
「吾等為公義而來,義之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請陛下罷免黃施張李四人!」慷慨激昂的回答在下面響起,很快統一起來,所有人都大聲喊道,隆隆的聲音,當真有種震撼人心的感覺。
別說城頭的大臣們,就連隔著有一段距離的棋盤街百姓,都聽得眉飛色舞,熱血不能自已,很多人都恨不得自己就在那個場面當中,抒發心中激情。
巨大的聲音,震得朱由檢都有些頭暈,晃了下腦袋,他心中已經有些不耐,這群傢伙根本說不通,必須採取強制措施。
他也沒心思和這些鬼迷心竅的舉子繞彎子,而是強硬道:「爾等皆是一派胡言,帝國宰輔重臣,還由不得爾等一言罷免。朕念在你等乃初犯,若速速離去,便不予計較,若不然,勿謂朕言之不預!!!」
然而,朱由檢的話卻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城門下的學子再度喧囂起來。
「陛下,我等皆一派公心天理,為大明計,為百姓計,為皇上計,請把黃施張李四人!」大聲請願后,便是一連串的普通生,舉子們竟然統統跪下,伏地請願!
看到這番情景,朱由檢當即臉色一變。
逼宮,這是赤裸裸的逼宮!
一邊是四位宰輔,一邊是戊辰科五千參考舉子,如今這些舉子以聲聞天聽,將自己捆綁一塊,赤裸裸的放在檯面上,和四位宰輔稱量。
陛下,您是選宰輔,還是選我等五千學子!
一時間,在場所有的人都沉默下來,沒有人能想到,舉子們能做到這一步,如此浩大的彈劾逼宮,不亞於古之抬棺死諫!!!
皇帝,坐蠟了!
這個明悟在所有人心中升起。
年輕的帝王,你,該怎選擇呢?
朱由檢臉沉似水,沒想到,自己的勸說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讓他們逼宮。
呵呵,真以為朕是得位不正,在乎士林聲譽的皇帝嗎?
也許,在剛登基的時候,朱由檢還有這個困擾,民間將其視之為得位不正之人,但經過『中宮案』的清洗后,所有的帽子都扣到了東林黨的頭上。
他們可以插手皇帝宮闈之事,操縱兩代皇后選秀,未嘗不能謀害天啟帝。『中宮案』並不僅僅是異常事涉宮闈的簡單案件,裡面蘊含了很多東西,然而,這些深刻的東西,高級官員知道,但下面的讀書人卻不太明白。
也因此,這些舉子肆無忌憚,他們以為真得位不正,需要籠絡士林之心吧?
「看來,還要加強輿論的控制啊!」朱由檢皺眉想到,這次事件,讓他發現了之前計劃的漏洞,將輿論這個強大的工具給忘了。
不過,這是之後的事了,現在,就讓你們看看朕的鐵血手段。
然而,在朱由檢正要開口的時候,黃立極開口了,他用一種苦澀的語氣道:「陛下,請罷免臣等四人,以平息士林之怒。」
隨後,施鳳來等人也跟著道:「陛下,請罷免我等四人,以息眾怒。」
這是朝臣遭到言官彈劾后的正常流程,不過一般都是作秀,然而現在,他們四人卻是真心實意的希望皇帝罷免自己。
身為宰輔,天下讀書人之仰望,道德之楷模,必然受到士林清議的約束,如今清議不在他們這邊,被千夫所指,他們這宰輔位置根本當不下去,就算強行當下去,名聲也臭了。
這就是清流的力量,也是東林黨孜孜不倦,一直保持和掌握的力量。
在大明,輿論,能殺人!輿論,也能左右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