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Mark Twain)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小說家,也是著名的演說家,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曾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2006年,他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朗荷恩·克萊門斯,1835年11月30日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門羅縣的弗羅里達鎮,后舉家遷居到密西西比河畔的漢尼伯鎮。這裡有美麗的鄉村自然景色,有富有生命氣息的河流,有童年的小夥伴,以及小城鎮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所有這些都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馬克·吐溫在漢尼伯鎮生活了14年,這裡的一切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馬克·吐溫12歲時,他的父親去世,家中一貧如洗,他不得不輟學,獨自外出謀生。他先後當過印刷學徒、送報工人、排字工、輪船領航員等。「馬克·吐溫」的筆名就是他自己從領航員的工作中得來的。它原是水手的一個術語,意思是水深12英尺,船可以安全通過。以此為筆名,充分顯示了他的幽默性格。
馬克·吐溫一生四處奔波,生活閱歷豐富。在1865年,他的成名作《加利維拉縣聲名狼藉的跳蛙》發表,憑藉這種美國西部幽默故事,一下子贏得了讀者的喜愛。從此,馬克·吐溫致力於文學創作。他的代表作主要有《百萬英鎊》《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競選州長》《鍍金時代》等。
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因病去世,享年75歲。為了能讓世人永遠聆聽這位幽默大師的風趣故事,他逝世三年後,愛戴他的人們在他的家鄉的賞河公園為他矗立了一座青銅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