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蘇秦說魏
這時李斯又道:「若是大王還不安心。可教邊軍將士多設軍旗,以阻嚇匈奴蠻夷就是。那匈奴蠻夷不知權變,必不敢前來攻擊。」
解釋了這麼多,眾大臣還是認為有道理的。
倒不是說李斯的詭辯之道有理,而是左賢王既在大周軍手裡折損了前後數十萬鐵騎,這個時候哪裡還敢再來侵犯?
要知道,左賢王部乃是匈奴中最強大的一部,連左賢王都不是中原兵馬的對手,別的部落更不行。
至於僅次於左賢王部的右賢王,一直是拿秦國沒有辦法的。
單隻是一個秦國,就將右賢王防出心理陰影來。
這麼一想,調動一些邊軍前來助戰也是可行的。
至於秦軍的主帥,秦國實在已經再無名將,哪怕連追究白起罪責的話題也沒有人提起。
畢竟若是拿白起問罪,誰去對付大周軍。
眼下能做的,就是一邊調動各處的邊軍,一邊等著白起清醒過來。
一邊兩日過去。
姬延這裡已經得了好消息,四海金號已經將第一批糧草運送上來,不多,卻可以供應全軍兩日的用度。
第二批的糧草也在運輸之中,會多一點,供應全軍三日的用度。
不過四海金號也僅只能運輸這些糧草,想在秦國境內籌措糧草實屬不易,秦王把每一粒米糧都看得很緊。
四海金號還是用了一些手段加上高價才私下得了這些糧草。
不過剩下的,卻又可以由大周軍的輜重營送上來。
馬濤先前打過小王莊一戰之後,就已經帶著他的輜重營回到陝城附近。
大周方面控制了四郡之地,已經可以從容將糧草和軍資一起送上來,還需要兩日而已。
只是所需的火油和手雷可以保證一些,但這一批軍資裡面沒有炮彈。
雖然姬延先前已經催促過洛邑方面,只是炮彈運輸不易,須得等到七日之後,跟著第二批軍資一起送來。
大雨還在一直下,大周軍仍只能停留在原地。
至於秦軍陣營當中,白起已經醒來,開始視事。
不過李信的布置也都在他的交待之中,也就放下心來。
然而大周軍開始停留不前,未免就讓別人有了想法。
此時的魏王宮內,魏王、吳起等一眾魏國大臣名將皆在,還有一個蘇秦。
「魏王,如今大周天子親征,卻陷於函谷關前,實是魏王一雪前恥之良機,不可再錯過。」
蘇秦一開口,就先把魏王扣住。
只是魏王也不至於如此就上當。
在魏國原來的南陽郡內,可是還駐紮著大周朝的驃騎軍。
驃騎將軍霍去病,早就聲震天下,威名赫赫,先前在魏國境內,更是只憑著驃騎軍不到兩萬的兵馬,對抗秦魏聯軍不說,還能夠屢戰屢勝,更是在最後一戰中,直接將樂羊的大軍全殲,一個不剩。
當時這消息傳回,魏王差點沒有背過氣。
樂羊軍,可是魏國的絕對精銳,卻被大周軍一口吃掉,怎麼教他不心痛?
當然,比起來,魏王更痛心於失去南陽郡和天河郡這兩個大郡。
這是魏國兩成半的土地,更是魏國的一大糧倉,足足提供了魏國一半還多的米糧。還有相應的人口。
沒有足夠的人口和米糧,魏國的實力瞬間又了一半。
如今雖然還有這麼大的國土,卻再沒有大片的良田以及足夠的人口。
不得已,魏王選擇了吳起。
為何選擇吳起,就是練精兵。
魏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無力再打大仗,那就只能建立一起精幹而少量的魏卒大軍。
但現在,魏國的國力還遠遠沒有恢復。
去年的幾場大災,魏國的國內流離失所,不知死了多少人。
僥倖能夠存活下來的魏國百姓,也都是面黃肌瘦,別說拿刀拿槍去砍人,就是連盾牌都不一定能夠舉得起來。
魏王雖然昏庸,卻並非完全不知魏國的實力。
所以現在雖然心動,卻也不能夠馬上答應。
「眾卿如何看法?」
魏王轉移了視線。
只要有一個馬屁精站出來贊同,接下來就會有一大串的朝臣如此表示。
畢竟魏王如今最恨的人,無疑就是姬延。
如若不是大周天子,魏國何至於此?
大王都發了話,臣子們自然得要有所表示的。
「大王,臣以為,蘇秦先生所言甚是。如今大周軍深陷在秦國境內,正是我魏國的機會。那驃騎軍霍去病雖然勇猛,我軍未必沒有機會。」
「不錯,我軍突然急襲,分兵多路攻打,必能一舉得手。」
「若不能一雪前恥,天下諸侯如何看待我侯?」
不得不說,魏國的這些臣子,害人不淺。
也不得不說,都是魏王自己的過錯。
魏國已經被大周朝打爛,還要和大周朝打?
這不是頭鐵么?
就算真讓魏國打贏了,最後的勝利者也不會是魏國。因為還在一個秦國在虎視眈眈,另一邊還有一個更強大的趙國。
實際上,秦國在接連受創之下,國力和軍力都已經不如趙國。
只是現在,魏王已經被沖暈了頭腦。
雖然被沖暈了頭腦,魏王也沒有完全失去理解,只是嘆道:「孤雖有意伐周,無奈不知諸侯的意向如何?」
蘇秦笑道:「恭喜魏王!蘇秦此來見過魏王,已經是最後一家。齊、魯、趙、秦四家,已經被蘇秦說服,共同伐周。周朝既無上朝天子之仁德,我等諸侯自不會坐以待斃。」
魏王表示這話很好聽。
蘇秦能夠說服其他幾家諸侯,也是在魏王的意料之中。
為什麼呢?
還是去年在洛邑大學的那一場辯論會。
諸侯還有沒有必要存在?你說魏王聽了怎麼想?趙王聽了怎麼想?
這不是逼著他們反對洛邑嗎?
雖然大周朝現在實力最強,諸侯還是不得不聯手抱團,以免被大周朝一一吞併。
當時,姬延並沒有作出自己的表態,但這個話題在洛邑大學里傳出來,本身就意義非同小可。
「既是周家天子不仁,我等諸侯自要匡扶一二的!」
魏王終於下定了決心。
只是他沒有注意到,朝堂之上還有一個人臉色難看,幾次欲言又止。
此人正是逃到魏國來的吳起。
大周軍有多強,吳起自有體會。
雖然吳起並沒有與驃騎軍交過手,但驃騎軍與霸王軍可是齊名於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