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衰敗

羅馬帝國的衰敗

羅馬哥特戰爭

第一次羅馬哥特戰爭

哥特人與羅馬人之間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249—254年),是在達契亞和巴爾幹半島發生的。

羅馬的北方行省達契亞,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在羅馬皇帝圖拉真時期(98—117年在位),經過兩次大規模的達契亞戰爭(101—102年;105—107年)之後,才歸屬帝國。

但是,羅馬人對這一行省的統治只具有「理論」上的意義,實際卻沒有部署任何軍力或財力來加以防護。這裡的人民也習慣了和平寧靜的生活,從來沒想過要進行戰爭。但是,238年春季,一支哥特人渡過多瑙河,開始對達契亞省進行騷擾性進攻。當時的多瑙河駐軍長官德西阿斯,因防衛不力被元老院撤職,代之赴任的是圖裡烏斯·邁諾菲盧斯。242年,羅馬皇帝戈爾狄安三世被迫在與波斯交戰期間撤離前線,率軍抵達莫西亞和色雷斯,以驅逐哥特入侵者,到羅馬皇帝腓力(244—249年在位)時期,哥特人的進攻更為頻繁,有文字記載的規模較大的入侵,發生於246年和248年。此後,羅馬人在阿盧塔河(聯接莫西亞與達契亞省的交通幹線)沿線修築了大批防砦,以制止哥特人的突然進攻。

248年,哥特人在其國王阿爾蓋修斯率領下對羅馬發動進攻。參加哥特人隊伍的還有一些北方少數民族,包括喀爾巴阡山麓的喀爾巴阡人、巴斯塔奈人和黑海地區的薩爾馬特人。為了應付這支蠻族大軍的入侵,羅馬大將德西阿斯率大軍於248年底以前,進入多瑙河地區,在馬爾西安堡(下莫西業首府城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該城受到哥特人長期圍攻,城內居民恐怖異常,把大批金幣藏在地窖里。

這成為後來考古學界的一大收穫。

249年夏,羅馬軍隊撤回義大利,哥特人隨後又回到莫西亞。次年,哥特人國王克尼瓦的主力軍(號稱7萬之眾)突破了莫西亞防線,抵達厄斯庫斯城下,控制了特蘭斯瓦尼亞的重要山口。另一支軍隊則進入下莫西亞省,抵達色雷斯重鎮菲利普城下。克尼瓦的軍隊東行至諾瓦伊,被駐守該地的下莫西亞將領迦魯士擊退。於是,哥特人暫避鋒芒,回軍折向莫西亞腹地雅特魯斯河谷,包圍了尼科堡。這時,德西阿斯已取得帝位(249—251年在位),在平定了內亂之後親率軍隊火速來到多瑙河前線。

當德西阿斯大軍來到莫西亞時,哥特人立即撤圍轉移。

兩軍相遇后,羅馬軍取得了優勢,克尼瓦的軍隊損失了3萬人之多。哥特軍不敢戰,立即南下菲利普城,欲同另一支哥特人會合。該城位於色雷斯境內,是亞歷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時建立的。德西阿斯誤以為哥特人兵敗潰逃,遂尾追不舍。但羅馬軍團多由重裝步兵組成,動作極其緩慢。當哥特人已越過了海拔4000英尺的巴爾幹高原時,德西阿斯的軍隊還在艱難地攀登什普加山口。在經過了一片荒無人煙的原野后,疲憊已極的羅馬軍在巴爾幹山南麓的奧古斯塔—塔雅納地方休息整頓。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哥特人就在他們前方不遠處。這時,哥特人迅速回軍,襲擊了羅馬人的營寨。羅馬人猝不及防,很快潰不成軍。皇帝德西阿斯倉惶逃離戰場。

哥特人轉而包圍了菲利普城。城內守軍將領朱利烏斯·普利斯庫斯在此危急情況下背叛了帝國,自立為帝,企圖博得哥特人的青睞,拱手讓出了菲利普城。但哥特人並不信守諾言,而是在進城之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死者計10萬之眾。許多居民,包括元老貴族被哥特人擄為戰俘。普利斯庫斯本人也未能僥倖活命。

這時,德西阿斯已率其殘部退至多瑙河岸的厄斯庫斯城。在此整頓了軍隊,並與迦魯士率領的援軍會合。他在哥特人後方築起一道鹿砦防線,使一批忠勇的將士把守各路山口,欲阻止北方喀爾巴阡山的蠻人南下與哥特人會師。同時,他令迦魯士防守多瑙河沿線,以阻斷哥特人之退路。當時,德西阿斯身體已十分虛弱,甚至不能行軍、登山,而且軍馬兵力也很不足,因為羅馬帝國的高盧和東方各省正在發生暴亂,帝國政府已沒有機動部隊可以自由調動。因此,德西阿斯別無選擇,只能在多瑙河沿線守株待兔,以雪當日劫營之恥。

後來,哥特人被羅馬人完全包圍了。他們軍中的精英在菲利普一戰中損失慘重;加之當地居民飽受蹂躪,已不可能為軍隊提供足夠的軍糧。哥特人企圖用他們掠得的戰利品作為議和的交換條件。但是,德西阿斯求勝心切,拒絕接受任何議和條件。這樣,哥特人被迫背水一戰。251年6月,雙方軍隊在莫西亞省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弗盧姆·特萊布拉尼(今多布羅加,在保加利亞境內)附近相遇。哥特軍構成三道防線,其第三道防線的前沿陣地是一片沼澤。克尼瓦企圖利用德西阿斯求勝心切的情緒,把羅馬軍誘入他的圈套。戰鬥一開始即異常激烈,德西阿斯的兒子埃爾尼烏斯·埃特盧斯庫斯在戰鬥開始不久即中箭身亡。德西阿斯強忍悲痛,繼續指揮戰鬥。羅馬軍迅速突破了哥特人的二道防線,向第三道防線發起進攻。這時,戰況發生了根本的轉折。羅馬軍欲奪取穿越沼澤地的小路,恰恰中了哥特人的計謀,因為這裡處處是淤泥,一不小心,就會遭沒頂之災。羅馬人難以停留,也不能前進,在一動即陷的淤泥中,他們手中的投槍根本投射不出去。可是,日耳曼人則習慣於沼澤地作戰。他們身材高大,投槍又長,可以在遠距離殺傷敵人。羅馬軍在這場戰鬥中傷亡慘重,皇帝德西阿斯亦壯烈犧牲。

德西阿斯逝世后,他的部將迦魯士繼承帝位。德西阿斯之子霍斯蒂利安雖也被首都人們擁立為帝,但他很快即被迦魯士殺害了。迦魯士獨攬大權后(251—253年在位),同哥特人簽訂了和約。在和約中,迦魯士答應使哥特人保有他們的戰利品和大批有才華的戰俘;同時供給哥特人一切軍需給養,助其撤離帝國領土,另加上一筆貢金;哥特人則許諾他們不再侵犯羅馬邊境。

此後二年間,哥特人並沒有停止活動。他們會同其他各族於252年騷擾了帝國的歐洲諸行省。253年,哥特人從海上向小亞地區發動了第一次遠征,蹂躪了以弗所和佩西努斯。同年春天,哥特人首領克尼瓦再次向帝國索要更多的貢金,下莫西亞戍軍首領伊米利烏斯·伊米利亞努斯在反擊哥特人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並自立為皇帝。10月前後,迦魯士在發兵討伐伊米利亞努斯時被其部將殺害。而伊米利亞努斯亦被弗利里安所取代。

羅馬的內亂助長了哥特人侵略的氣焰。254年,哥特人又一次渡過多瑙河,劫掠了色雷斯,直抵薩洛尼卡城下。但最後被羅馬軍隊擊退,且損失慘重。於是哥特人進入希臘半島,希臘的居民陷於極度恐慌之中,他們修復了溫泉關和科林斯地峽的防禦設施,重修了雅典城牆,但卻沒有一支有力的軍隊能夠有效地打擊哥特人。因為與此同時,西部各省也受到蠻族的侵擾,潘諾尼亞、萊茵河流域及伊利里亞都處於危機之中。為了保衛家園,希臘人進行了積極的準備,許多城鄉居民組織起民兵,參加抵抗侵略者的戰鬥。254年以後,哥特人開始把其注意力轉移到黑海的小亞細亞沿岸地區。

第二次羅馬哥特戰爭

羅馬人與哥特人第二個回合的衝突(259—261年),主要發生在小亞細亞和黑海沿岸。而且,哥特人以騷擾性進攻為主,雙方沒有進行大規模戰鬥。

由於羅馬軍民在多瑙河一帶對哥特人的成功抵抗,哥特人暫時停止了對巴爾幹半島和多瑙河沿岸的騷擾。羅馬皇帝弗利里安在位(253—259年)期間,哥特人開始向黑海和小亞地區發展。在今刻赤海峽附近的博里斯蒂內河流域,駐於烏克蘭地區的哥特人及薩爾馬特人,時常對帝國的小亞領土進行騷擾性進攻,羅馬軍隊在此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抵抗。

當時,在刻赤海峽周圍地區,有一個博斯普魯斯王國。

這裡本是古希臘移民和一些半開化的蠻族人建立的城邦,在羅馬帝國早期,曾被米特拉達梯吞併,奧古斯都以後,歸屬於羅馬帝國。3世紀中後期,博斯普魯斯王國發生內訌,一些篡位者把哥特人引入王國腹地。不久,哥特人控制了博斯普魯斯王國的艦隊,開始進行海上冒險活動。哥特人所控制的這支黑海艦隊是由結構十分簡單的小船組成的。小船皆用圓木鑿成,平底,上有風帆,在暴風雨來臨時,則張起臨時船篷,以利船上人們避風雨。哥特人雖不善長航海,但其企圖劫掠黑海南岸富庶之地的願望,壓倒了一切恐懼。

哥特人約於254年第2次進行黑海冒險,他們沿海岸東向航行,但收穫不大;次年則攻佔了羅馬帝國東疆的庇底厄斯城和特拉比松德(今土耳其特拉布宗)。庇底厄斯城中守軍曾在其將領薩克希阿努斯指揮下進行了英勇抵抗。但因薩克希阿努斯被調離該城,哥特人立即攻進城市,隨後,哥特人航行300英里至黑海東端的特拉比松德城下。這座城市亦建於古希臘殖民時期,羅馬皇帝哈德良在此建立了人工港口。城市規模很大,有1萬守軍,兩重城牆。但是,城中守軍紀律鬆弛,長年沉溺於聲色享樂之中,有苟且偷安之心,無流血護城之意。哥特人看到了守軍的這一弱點,在夜裡用木柴捆貼城牆壘起了高高的柴堆。然後,手執武器沿柴堆爬上城牆,攻入了毫無防備的城市。城市居民慘遭殺戮,羅馬守軍則倉惶地從另一城門逃遁。城裡神廟和宮殿也受到慘重破壞。哥特人攫取了城內貴族積蓄的無數珍寶,抓獲了大批戰俘。緊接著,哥特人又毫無顧忌地掠奪了本都省。他們的船隻滿載珍寶停靠在特拉比松德港口,被俘虜的青壯年則被捆去為哥特人划船。於是,哥特人凱旋迴到博斯普魯斯王國,略事休整后又開始第三次黑海航行。

256年,哥特人的大規模艦隊又開始其海上冒險活動。

他們這次沿著海岸西向航行,步兵隨同艦隊在岸上行軍。這支大規模艦隊穿過博里斯蒂內河口、德聶斯特河口和多瑙河口,渡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抵達小亞城市卡爾西頓。儘管這裡有著堅固的城防。有數量上佔優勢的守衛部隊,但由於軍隊腐敗,厭戰,他們沒有進行任何抵抗,見到哥特人艦隊的桅杆即棄城而逃了。城內豐富的武器和糧食、金錢儲備皆落於哥特人之手。隨後,哥特人劫掠了尼科米底尼斯、布爾薩等。這些小亞古城的居民已習慣了和平生活,對於突如其來的侵擾毫無思想準備,因此,哥特人的進攻和劫掠都十分順利。

奪取布爾薩后,哥特人向馬爾馬拉海上的小島基齊庫斯出發。這時,已進入雨季,暴雨連日,河水猛漲,阻斷了哥特人在陸上的進軍。於是,哥特人只好在赫拉克利亞休整,到秋分時節即啟程返航。因為哥特人認為,秋冬季節在黑海航行,是不明智之舉。於是,哥特人在黑海和小亞的入侵,暫告休止。

第三次羅馬哥特戰爭

哥特人第三次實行大規模的入侵(267—269年),是以巴爾幹半島和希臘腹地為主戰場的。

羅馬皇帝加列努斯(259—268年在位)統治後期,哥特人的入侵又開始了。267年,他們仍從黑海出發,渡博斯普魯斯海峽,毀滅了卡爾西頓,掠奪了尼科米底,然後進入伊奧尼亞,在以弗所燒毀了月神廟,並在回軍時毀了特洛伊古城遺址;接著,小亞西部的利底亞、弗里吉亞和比西尼亞等地均遭塗炭;最後,哥特人取道卡帕多細亞和卡拉提亞回到赫拉克利亞港口。當羅馬大將奧登納修斯率軍匆匆趕到赫拉克利亞港時,哥特人已滿載掠獲物和戰俘揚帆遠去。

268年,在前幾次冒險中均獲大勝的哥特人又開始準備新的進攻。他們在德聶斯特河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據最保守的估計,僅船舶即有500艘。另一些史料中則說有2000到5000艘。如果按每艘船載25—30人計算,哥特人海軍可達1.5萬左右;另有32萬步兵在黑海岸隨艦隊西行。

無論如何,這是3世紀以來侵入羅馬領土的最龐大的日耳曼人軍隊。艦隊主要由黑海岸的航海民族赫魯利人組成,陸軍成員多是哥特人,另外還有黑海及南俄羅斯地區的其他民族。這支大軍的目標已不是在黑海地區掠奪,而是直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行,欲進入色雷斯和希臘腹地。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一岸的拜占廷,和與它隔海相望的赫里索城,受到了這支艦隊的侵擾和掠奪。但在穿越海峽時,由於水急浪大,通道狹窄,一些經驗不足的水手無以應付,許多船隻撞到岸邊,有的則互相碰撞而損壞;加之羅馬海軍的進攻,這支海軍出海峽后,已元氣大傷。僥倖留存的艦隊,沿途蹂躪了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上的島嶼和沿海城市。其中有基齊庫斯,萊姆諾斯,斯基羅斯,科林斯,斯巴達和阿爾戈斯等。當時,已有300年之久未受戰爭侵害的希臘人,正在羅馬官員克萊奧德姆斯領導下修復城防設施。但有一支哥特人進入了彼雷埃夫斯港,隨後抵達雅典城,並大肆掠奪。駐守雅典的羅馬官員德克西普斯迅速集結了雅典的部隊,吸收了一批略有軍事知識的雅典市民計2000人左右,佔領了橄欖園的有利地形,構成嚴密的封鎖線,以限制哥特人活動、迫使其撤出雅典。這時,克萊奧德姆斯在海上對哥特人的艦隊發動了進攻,並大獲全勝。在雅典守軍的海陸軍聯合打擊下,哥特人退出雅典,取道維奧蒂亞、伊庇魯斯、馬其頓北上。在經過菲利普城時,曾經攻城而未克。另一支駛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艦隊,在阿索斯山下休整后,包圍了卡桑德拉和薩洛尼卡城。

這時,羅馬皇帝加列努斯的大軍已趕到伊利里亞,與另一支羅馬軍隊會合於納蘇斯城(今尼什);海軍艦隊也進入愛琴海待命。在納伊蘇斯城外,羅馬軍與哥特軍交鋒。羅馬軍先敗后勝,殲滅哥特人大軍逾5萬人,許多哥特人在流動戰車陣內擁擠而死。這時,羅馬後方發生奧勒俄盧斯的叛亂,迫使加列努斯回軍西顧。在米蘭城外,加列努斯被自己的部將謀殺。克勞迪烏斯繼承帝位(268—270年在位),繼續組織對哥特的戰爭。當哥特人因缺乏給養而從設于格薩克斯的大車陣中撤至馬其頓地區時,又兩次受到羅馬騎兵的打擊而退卻。269年初,另一支哥特軍渡過多瑙河,但由於飢餓和瘟疫的打擊損失甚大,倖存者被羅馬人俘獲,用於從軍或耕耘。

270年春,克勞迪烏斯染上瘟疫去世。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殘部又組成聯合部隊渡過多瑙河進入帝國領土。羅馬皇帝奧勒利安(270—275年在位)率軍抵抗,經過了1天的激戰後,羅馬人和哥特人都不想繼續對抗下去,雙方簽訂了和約。和約允許哥特人自由地回到他們家鄉多瑙河北岸,但他們需向羅馬人提供2000名士兵,包括騎兵。和約同意,羅馬人將在多瑙河沿線設立定期集市,與哥特人進行物資交易。這2000名士兵將由羅馬皇帝親自統轄,使之受到羅馬文化的正規教育,並使他們與羅馬上層貴族通婚,實現羅馬人與哥特人的民族融合。更重要的是,羅馬宣布放棄達契亞省,從這裡撤出所有的軍隊,從而使哥特人和汪達爾人在此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原來駐於該省的羅馬軍隊和居民則撤往多瑙河南岸。這樣,羅馬人似乎是退卻了,但在實質上,卻使哥特人成為羅馬北疆的主要防衛軍隊。另一方面,不肯隨大軍南遷的羅馬居民,留在了當地,與哥特人共同生活和勞動,幫助他們掌握了羅馬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開始過定居的農業生活。多瑙河兩岸的商業和文化交流也因此得到繁榮發展。從此,哥特人和羅馬人間保持了較為友好的關係。

第四次羅馬哥特戰爭

第四次羅馬哥特戰爭(376—378年),是居於帝國境內的哥特人為反抗帝國統治者的暴政而進行的鬥爭。

376年,由於匈奴人的入侵,結束了哥特人與羅馬帝國間的和平關係。匈奴原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漢時期成為中國邊境要患。漢武帝時期匈奴人被漢將打敗,從此衰落。公元1世紀以後,匈奴人由於內部爭奪單于位的衝突,分為南、北二部。南匈奴入居塞內,逐漸與漢人雜居、融合;北匈奴仍堅持與東漢王朝對立,處境日艱,遂於公元1世紀後期西遷烏孫,康居,約於4世紀出現在歐亞之交的草原上。不久,匈奴人擊敗了黑海以東的阿蘭人,越烏拉爾河,伏爾加河,又打敗了頓河草原上的阿蘭人,於374年出現在黑海北岸,與東哥特人發生衝突。不久,匈奴人又打敗了東哥特人,以黑海與多瑙河北岸地區為基地,向西哥特人發難。西哥特人無力抵抗,遂欲越過多瑙河邊境,進入羅馬帝國。

376年春,哥特人抵達多瑙河岸,苦苦哀求羅馬當局允許他們過河。他們表示,若帝國允許他們定居於色雷斯和莫西亞地區,他們願為帝國提供兵源,並遵守帝國法令,做帝國的順民。地方官立即把這一信息火速報送朝廷。皇帝瓦倫斯(364—378年在位)召集文武官員討論此事。大多數官員樂於接受這一事實。因為,自3世紀以來,多瑙河沿岸長期受到戰爭的侵害,土地荒蕪、城市凋敝、人煙稀少,哥特人的到來將有助於這些地區農業的振興和羅馬軍隊兵源的補充。於是,帝國政府允許哥特人渡過多瑙河,定居於莫西亞省。據史料記載,當時進入帝國領土的人數達30—40萬,其中有半數以上的青壯年可以從軍。皇帝瓦倫斯令邊界將領採取措施安排哥特人定居,並供應糧食。開始,這些蠻族頗為遵紀守法。但是,腐敗不堪的地方官吏和將軍們利用這個機會,挪用貪污了帝國撥下來用於哥特人安家的費用,迫使哥特人出賣子女換糧;他們還任意捉拿無人保護的哥特人,強迫他們為自己種地,或把他們賣為奴隸。統治者肆無忌憚地虐待哥特男子,姦汙他們的妻子,侮辱他們的孩子。許多哥特人不堪虐待,乘船渡海到小亞定居。留下來的哥特人,對政府的憤怒之情也日益高漲。最後,他們終於忍無可忍,於376年夏天發動了起義。參加這次起義的,不僅有西哥特人,而且有來自多瑙河北岸的東哥特人,阿蘭人和匈奴人。

多瑙河地區的羅馬人(農民、奴隸、隸農和士兵)也參加了起義,聲勢十分浩大。起義軍在哥特人首領弗里迪蓋倫領導下,殺死貴族,或把他們驅趕到多瑙河北岸,奪取了他們的土地。對起義不加抵抗的城市則保持其自由,免納租稅,也不受侵害。羅馬將領呂皮西那斯企圖鎮壓這股聲勢浩大的起義巨潮,但在馬爾西安堡慘敗。當羅馬政府匆忙在各省調集的援軍集結起來時,起義軍已控制了整個莫西亞。377年秋,兩軍在薩利西斯相遇,羅馬軍戰敗。羅馬軍中的日耳曼將領在這次討伐他們自己同胞的戰鬥中表現甚為出色,但未能挽救羅馬軍的敗局。不久,哥特人完全控制了色雷斯,對首都君士坦丁堡造成極大威脅。一場生死決戰不可避免。

當時,東羅馬皇帝瓦倫斯正在波斯前線,聞訊立即於378年4—5月緊急回師,稍事休整後於6月底開赴色雷斯前線。這時,哥特人已控制了什普加山口,並北據尼科堡,南守維羅亞,扼住了巴爾幹半島的中段。西羅馬皇帝格拉提安(359—383年在位)也派大將塞巴斯提亞努斯率領援軍來到,佔領了色雷斯重鎮亞得里亞堡,固守城池。弗里迪蓋倫遂令哥特人退守卡比勒休整待命。此時,西羅馬皇帝格拉提安率領的另一支援軍也正向亞得里亞堡趕來。最初,瓦倫斯不顧軍士疲憊,欲立即與西帝的援軍會師,率軍匆匆越過馬里查山口。恰在此時,羅馬人發現弗里迪蓋倫的軍隊在向南移動,瓦倫斯擔心哥特人會切斷自己的後路,遂立即回師亞得里亞堡。然後,弗里迪蓋倫又向布魯克—德爾奔特山口迂迴,造成欲切斷瓦倫斯與首都之聯繫的假象。這就使瓦倫斯必須在等候援軍和立即交戰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瓦倫斯選擇了後者。他過低地估計了敵人的力量,滿以為自己會輕易取勝,這一錯誤的判斷導致他的失敗。

378年8月9日黎明時分,雙方軍隊開始出發,到中午時,雙方陣線已清晰可見。羅馬軍仍由傳統的步兵構成,以步騎兵混合軍團居中,騎兵保護兩翼。哥特人則排成傳統的戰車陣,弗里迪蓋倫為了贏得時間,一開戰即放出和談的煙幕,但當他的騎兵從遠處的牧場飛馳趕來時,弗里迪蓋倫立即不失時機地向羅馬軍發動攻勢。羅馬軍團正在全力攻擊哥特人戰車陣時,一支騎兵彷彿從天而降,衝垮了羅馬軍的左翼。羅馬人猝不及防,被哥特騎兵踐踏於馬蹄之下,擁擠於戰陣之中。羅馬軍的步兵左翼亦被突破,中軍和後衛在騎兵衝擊下大亂。羅馬步騎軍團和步兵大隊的軍士們,在驚慌失措中被擠壓成堆,無以立足。戰場上的皇帝衛隊、輕裝軍隊、投標兵、輔助兵及步兵等,在哥特騎兵衝擊下,陣腳已亂。右翼騎兵和輕裝步兵見大勢已去,遂撤離戰場。這時,被暴露於敵軍面前的主力步兵陷於十分可怖的境地:他們側翼被圍,後有騎兵壓陣,前有哥特人戰車掩護下的大批哥特軍士,無處可逃;但他們的隊形又太過密集,在敵軍的擠壓之下無法還擊;他們的長矛互相碰撞,七倒八歪,既站不起來,也無法挺槍戰鬥,很快被哥特騎兵擊潰。到夜幕降臨時分,瓦倫斯所帶6萬精兵已死傷4萬多,只有少數人逃離戰場,與先行逃命的右翼部隊會合逃遁。瓦倫斯本人戰死沙場。

哥特人在亞得里亞堡贏得的勝利,不僅是一次被壓迫者反抗羅馬暴政的勝利,而且是騎兵對步兵的勝利。它宣告了羅馬的重裝步兵將退出戰爭的舞台,起而代之的是靈活機動的騎兵。於是,哥特人當之無愧地成為中世紀騎士的祖先。

第五次羅馬哥特戰爭

第五次,即最後一次哥特戰爭(379—382年)的主戰場是巴爾幹半島北部。

亞得里亞堡之戰完全毀滅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因為瓦倫斯調去鎮壓哥特人起義的軍隊,是波斯前線和亞洲部隊的主力。瓦倫斯死後,在小亞細亞及其他有哥特人居住的地區發生了羅馬人對哥特人移民和雇傭軍的報復性大屠殺,這使取勝的哥特人更加怒不可遏。於是,他們進行了十分殘酷的破壞性戰爭。戰爭持續了三年之久,直到狄奧多西大帝(379—388年在位)登基以後這種混亂局面才告一段落。

狄奧多西本是西羅馬的將軍,他父親也是遠征不列顛時期的名將。當亞得里亞堡之戰進行時,他已卸甲歸田,在西班牙閑居,瓦倫英逝世后,西帝格拉提安為了挽救東羅馬帝國的危難,重新起用狄奧多西,並使他成為東方皇帝。狄奧多西到任后,由於瘟疫和飢餓,哥特人已撤離薩洛尼卡,狄奧多西不失時機地進駐該城。薩洛尼卡是北希臘重鎮,位於愛琴海北岸,城內有公路直通多瑙河和君士坦丁堡:該城的優良港口停泊著來自亞洲和埃及的商船,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海上得到給養和援兵。因此,薩洛尼卡是一座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塞城市。狄奧多西以薩洛尼卡為基地,兵分兩路對哥特人進行了討伐戰爭。他的部將莫達雷斯率軍東向色雷斯,掃除哥特人殘部,他本人則北上抗敵,沿途進展順利。但當年冬季(379年)狄奧多西突染重病,幾臨死亡邊緣,對哥特戰爭無法進行,已取得的成功亦付之東流。哥特人在弗里迪蓋倫率領下蹂躪了塞薩利、伊庇魯斯和阿黑亞;另一支哥特軍直取潘諾尼亞,威脅西部帝國。西帝格拉提安在此關鍵時刻又一次派出援軍,制止了哥特人北上之勢。381年夏天,格拉提安的軍隊抵達薩瓦河上重鎮西爾米烏姆(今密特羅維查,在南斯拉夫境內),在此與哥特人議和。格拉提安在和約中允諾,帝國將為哥特人提供給養,而哥特人將為帝國提供士兵。9月,格拉提安與狄奧多西的軍隊會師。不久,哥特人的領袖弗里迪蓋倫去世,由於群龍無首,他們遂離開帝國邊境而北上,從此不再構成對帝國的威脅。

382年,狄奧多西與哥特人正式議和。和約中,狄奧多西允許哥特人繼續在莫西亞定居,並把哥特人中的精英編入自己的衛隊。這些哥特人沒有被編入羅馬軍團中,而是直接向皇帝宣誓效忠,成為皇帝的親兵;皇帝則給他們一筆年俸。此後,帝國的安危主要繫於這些蠻人「同盟者」身上,因為他們實質上成了帝國軍隊的骨幹。這樣,哥特人與羅馬人在戰場上的公開對抗,轉移到羅馬政府機構內,成為哥特人軍事貴族與帝國元老貴族間的對抗。帝國陷於新的危機之中。

羅馬帝國衰亡

公元前30年,屋大維上台成為羅馬的軍事獨裁者,由此開始了歷史上的羅馬帝國時期。此後的一二百年間,羅馬帝國迅速擴大了領土,地跨歐亞非大陸,奴隸制經濟呈現出非常繁榮的景象。

不過從2世紀末開始,羅馬帝國開始出現社會經濟的混亂,大規模的奴隸制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農業萎縮,商業衰落,政局動蕩,國內經常爆發奴隸起義,因此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名被稱為「三世紀危機」。

導致羅馬帝國開始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奴隸所有制生產關係日益腐朽,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導致社會經濟停滯和萎縮,政局陷於混亂狀態。從2世紀中葉開始,羅馬帝國通過大規模的對外戰爭而掠奪戰俘,使之成為奴隸。但是奴隸主對奴隸進行殘酷的壓榨,而他們自己卻過著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生活。因此,奴隸經常發動起義事件,他們破壞奴隸主的勞動莊園、礦場和手工作坊,導致奴隸主的生產遭到致命打擊,奴隸經濟迅速走向衰落。

奴隸制度的衰落,給帝國的整體經濟帶來了打擊,此時,政府的稅收減少,出現財政危機。為了克服財政困難,政府大量鑄造不足值的劣幣,到3世紀末時,銀幣的含銀量只有法定的2%。劣幣的發行,導致國內物價上漲,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很多人開始放棄使用貨幣而寧願實行物物交換。

與此同時,帝國內部中央政權的控制力量越來越弱,地方勢力開始蠶食中央的權力,並且互相爭權奪利。公元192年,當時的帝國皇帝康茂德被暗殺,導致軍隊和各行省的將軍們紛紛擁兵自立,相互間展開內戰。

從公元235年之後,羅馬帝國更是陷入了長期的混戰之中。例如,在公元238年這一年中,羅馬就出現了4個皇帝,但是他們都在幾個月後的戰鬥中被殺。在公元238年以後的十五年中,羅馬竟然換了10個皇帝。

塞維魯王朝覆滅后,政局陷入混亂,出現了所謂「三十僭主」的局面。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在東方則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這些「帝國」分別擁有自己的軍隊和行政機構,並且還可能擁有獨立的經濟體系,例如獨自發行貨幣等。

自由民和城市的中下等階層也在不穩定的政局中日益貧困,甚至淪為隸農,處境和地位和奴隸幾乎一樣。不滿的人民群眾不斷爆發起義,在北非、西西里和高盧等地都發生了人民起義。

在3世紀中葉爆發的「巴高達」運動是當時最大的起義。起義者包括奴隸、隸農和城市貧民,他們佔領了高盧的大部分農村地區,並且貢獻了很多城市,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羅馬政府於273年暫時平息了這次起義,但是在此後的一百五十多年間,巴高達運動始終在進行。

羅馬國內政局的混亂導致邊疆防守的放鬆,因此邊疆的駐軍根本無力抵抗外族的入侵。來自多瑙河和萊茵河地區的日耳曼民族的部落如潮水般湧入高盧地區和義大利北部,到3世紀70年代時,他們已經進入到義大利的中部,直接威脅到羅馬。在東部,東哥特人不斷侵入小亞細亞和希臘半島,波斯薩珊王朝也不斷向西侵犯,並在羅馬皇帝瓦勒里安出征時俘虜了他。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在位)殺死了一個月內殺害了兩個羅馬皇帝的軍官阿培爾,登上了羅馬的帝位。此後,戴克里先採取各種措施加強王權。首先,他把元首的稱號正式改為「君主」,規定君主的權力不受任何限制。這種君主製成了後期羅馬帝國相襲的一種統治形式。

其次,戴克里先還意識到他一個人不可能對付國內的奴隸起義及外族入侵,於是把羅馬分成兩個部分,由東部各省組成東羅馬帝國,西部各省組成西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分別設立一個皇帝,並享有同樣的統治權。戴克里先自己統治東羅馬帝國,而將西羅馬帝國委託給好友馬克西米治理。後來,他們又各自把統治區域分成兩個區,為自己使用了副職愷撒。從此,戴克里先和他的3個助手共4個人分別治理帝國的一部分,歷史上稱為「四帝共治制」。

最後,戴克里先還將僱用兵制改成徵兵制。在戴克里先之前的帝國,由於羅馬沒有可用的士兵用來抵抗外族的入侵,因此雇傭了其他外族的士兵來抵抗另外民族的入侵。採用了徵兵制后,羅馬暫時有了大量的士兵和軍隊,並將軍隊分成邊防軍團和內地機動軍團,分別負責抵禦外族入侵和國內的人民起義。

當然,戴克里先還在貨幣、稅收等方面也進行了改革。

戴克里先退位后,君士坦丁(公元306—337年在位)於公元306年登上羅馬帝位。但是此時羅馬帝國東部的李西尼卻一反戴克里先原先的願望,和君士坦丁爭奪羅馬帝國的統治權長達數年之久。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廢除了「四帝共治」制度,獨攬軍政大權,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由於帝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君士坦丁認為羅馬不足以作為帝國統治的中心,因為一旦北方的外族再向內陸挺進,羅馬城就岌岌可危,因此他在330年把羅馬遷往東部的拜占廷,並將之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此外,君士坦丁在許多方面繼續執行戴克里先的政策,改組國家機構,擴充官僚體系;頒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維護奴隸制度,使得奴隸和隸農的境遇更加惡化;加強對奴隸的奴役和鎮壓,明確指出奴隸主有權處死奴隸,宣布貧民出賣子女為合法。

帝國通過一系列法令,剝奪隸農的自由。332年10月30日,皇帝君士坦丁發布敕令:「任何人,不但應把隸農送回原地方的原主,而且應該負擔隸農在那個時期(即歸他所有的期間)的人頭稅。」從此隸農被固定在奴隸主的土地上。

為了利用基督教鞏固反動統治,君士坦丁又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加以特殊保護,使基督教逐漸成為帝國的重要支柱。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並不能挽救趨於瓦解的羅馬帝國。公元337年,君士坦丁病逝,羅馬內部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君士坦丁的3個兒子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三。

不久,三兄弟之間又開始了爭奪領土和權力的戰爭。

公元379年,狄奧多西一世(公元379—395年在位)當政,並一度恢復了羅馬的統一。但在他死後,羅馬帝國就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以羅馬城為首都,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羅馬帝國從此徹底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

西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依然推行各種反動的措施,企圖加強奴隸制在帝國的統治。不僅如此,統治者們還通過法令的形式剝奪隸農的權利,使他們降到和奴隸相似的地位。公元39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第烏頒布敕令,禁止隸農控告自己的主人,隸農全部財產歸主人所有。422年又明令宣布剝奪隸農簽訂任何契約與合同的權利。在瓦倫廷尼安三世統治時期(425—455年)規定,隸農的身份是世襲的。當時的法律規定,主人可以像拷打奴隸一樣拷打隸農,隸農的婚姻和奴隸的婚姻一樣,僅被視作簡單的同居。

這些事實說明,阻礙社會發展的並不僅僅是哪個皇帝,而是整個奴隸制度和奴隸主政權,除非廢除這些制度,封建制度才能在古羅馬順利發展,而日耳曼人的入侵,則加速了這一過程。

公元374年,亞洲北部的匈奴人進入歐洲,征服了那裡的阿蘭人和東哥特人,並向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進攻。西哥特人在匈奴的進攻下,不得不渡過多瑙河,向巴爾幹半島遷移。他們向羅馬帝國提出了進入羅馬帝國的要求,在經過和羅馬皇帝的談判后,羅馬帝國同意這些羅馬的「世敵」進入羅馬,但是這些西哥特人有為羅馬帝國御邊的責任。

但是皇帝原先允諾的糧食並沒有運到西哥特人守衛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羅馬官吏則任意欺侮這些西哥特人,甚至任意抓人充當羅馬奴隸主的奴隸。378年,不堪忍受的西哥特人舉行武裝起義,當地的奴隸和隸農紛紛加入起義隊伍。起義軍佔領了墨埃西亞和色雷斯,羅馬軍隊毫無招架之力。西羅馬皇帝瓦倫斯急忙調集守衛在東羅馬邊界上的軍隊。不久,兩軍在阿得里亞堡展開決戰,起義軍殲滅了2/3的羅馬軍隊,瓦倫斯也被哥特人圍在一所房屋裡燒死。

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在首領阿拉里克領導下,從巴爾幹半島侵入義大利,西羅馬皇帝一度要求向阿拉里克獻納大量財物而讓阿拉里克暫時放棄對羅馬的圍攻。但是阿拉里克拒絕了西羅馬帝國的請求,繼續向羅馬城挺進,沿路的奴隸和隸農紛紛加入這支西哥特人的隊伍。在4萬奴隸和數萬「蠻族」出身的羅馬士兵的配合下,終於在410年攻佔了被稱為「永恆之城」的羅馬城。

西哥特人衝進了羅馬城,經過三天三夜的洗劫后,羅馬城到處是燃燒的大火,巍峨的殿宇和壯麗的宮殿化為一片焦木。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得到羅馬帝國承認的「蠻族」王國——西哥特王國。

到5世紀中葉,西羅馬帝國的境內已經出現好幾個日耳曼人建立的王朝。

繼西哥特王國之後,汪達爾人也經過高盧進入西班牙,後來由於西哥特人的威脅,他們橫渡直布羅陀海峽而佔領了北非首府迦太基城,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在奴隸和隸農的支持下,汪達爾人迅速佔領整個北非,羅馬帝國的貴族大部分被屠殺和逃亡到東方各行省。公元455年,汪達爾人渡過海峽而攻佔了羅馬城,劫掠了大批奴隸和金銀財物。

羅馬城遭到汪達爾人洗劫后,西羅馬帝國從此一蹶不振。羅馬城經過幾次蹂躪,從原先的幾十萬人口一下子變成了7000餘人。瓦倫斯之後的西羅馬帝國的皇帝們為了避免帝國滅亡的命運,都做了極大的努力,但是仍然不能擺脫亡國的命運。帝國的皇帝們已經不住在羅馬城,而是龜縮在沼澤圍繞的拉溫納。他們得不到帝國軍隊的保護,反而成為雇傭軍的傀儡。

此後,西哥特人再次侵入義大利,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侵佔了萊茵河地區,西哥特人一部和汪達爾人一部共同佔領了西班牙。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羅穆勒·奧古斯都被日耳曼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帝國至此正式宣告滅亡。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歷時12世紀的奴隸制大帝國,終於在國內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的情況下覆沒了。

民族遷移與西羅馬滅亡

公元1至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它雄踞於地中海一帶,儼然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帝國。然而,到公元3世紀,羅馬的奴隸制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農業衰落,政局動蕩,帝國的沒落已成無可挽回之勢。這時候,東方的游牧民族大規模向西遷徙,也開始衝擊羅馬帝國的城牆。

公元前6—前1世紀,在歐洲中部日耳曼尼亞的廣闊土地上,居住著許多語言和物質生活相近的部落。他們來自斯堪的那維亞南部和日德蘭半島,被古希臘、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居住在北至北海和波羅的海南岸,西到萊茵河,南抵多瑙河的廣大區域內。

公元前2世紀,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發生了衝突。到公元9年,雙方在戰略上取得某種均勢,暫罷干戈。這時候日耳曼人進入原始社會末期,力量日益強大,而羅馬帝國則日漸衰落。此時位於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匈奴,在漢帝國精銳騎兵的攻擊之下,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開始了緩慢的向西遷移,在匈奴的推動之下,其他民族也一波一波向西運動,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震動世界的民族大遷徙。公元2世紀,原住維斯拉河河口地區的哥特人由於人口增多,原住地狹小而開始南遷,到4世紀形成東西兩個大部落,稱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公元375年,頓河草原上的匈奴人進攻東哥特人,逼迫日耳曼部落向西大遷徙,成為日耳曼人征服歐洲奴隸制羅馬帝國的起點。

與此同時,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部,即以君士坦丁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千瘡百孔的羅馬帝國民怨沸騰,奴隸起義風起雲湧。所以,日耳曼人所到之處都受到奴隸、隸農的歡迎。

西哥特人僅用幾年時間就踏遍了義大利全境。最後,他們矛頭直指帝國首都——羅馬。

公元408年,西哥特人在他們最有名的勇士阿拉里克的率領下向羅馬挺進。阿拉里克出征前曾對妻子許願說:「我要打進羅馬,把城裡的貴婦給你做奴婢,把他們的財寶給你作禮物。」阿拉里克首先佔領了羅馬的港口,斷絕了羅馬的糧食來源。這令羅馬的統治者驚恐萬狀。羅馬元老院決定派軍使到阿拉里克那裡求和。最後終於達成了協議:羅馬人出黃金5000磅,白銀3000磅,綢料4000塊,皮革3000張,胡椒3000磅。羅馬人為了湊足5000磅的黃金,甚至將金質的神像都熔化了。哥特人收到這些貢品,才允許羅馬人出城買糧食。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決定打進羅馬城,他向士兵們宣布:攻進羅馬,可以任意搶劫三天。於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夏夜,穿著獸皮的西哥特人吹著牛角號,衝進了羅馬城,三天三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壯麗的宮殿化為一片焦土。金質神像和黃金器皿裝滿一車又一車,都被拉走了。

搶光、燒光之後,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棄了羅馬,向義大利南部推進。不久,阿拉里克突然死去,據說哥特人強迫羅馬俘虜排幹了一條河,把阿拉里克的遺體和無數寶物一起埋在河底,然後再把水放進河裡。工程完成後,全部俘虜都被殺死。所以阿拉里克的葬地及殉葬品始終未被發現。

其他地區的民族遷移與歐洲版圖的雛形公元419年,阿拉里克之孫提奧多里克出任領袖,他以土魯斯為首都,建立西哥特王國。從此,西哥特人歷經半個世紀的大遷移活動結束了,他們在南高盧和西班牙定居下來。

在哥特人西遷的同時,居住在潘諾尼亞的日耳曼人——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和阿蘭人,因受到匈奴人的威脅,也被迫西移,到達了諾立克和里西亞兩省,從此,開始踏上大遷移征途。公元410年,汪達爾人、阿蘭人越過萊茵河,進入高盧。在高盧劫掠兩年後,他們又越過比利牛斯山到達西班牙,佔領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蘇維匯人獲得了西北部的加里西亞,阿蘭人佔領西部地區,其餘部分歸汪達爾人佔領。

公元416年,西羅馬皇帝唆使同盟者西哥特人進攻西班牙。

經過十年戰爭,汪達爾人、蘇維匯人、阿蘭人被驅逐到了邊遠地區。新上任的汪達爾人領袖蓋塞利克,為了擺脫困境,決計去攻打羅馬的北非行省。

公元429年5月,蓋塞利克率兵8萬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北非登陸,受到奴隸和隸農的歡迎。蓋塞利克先後征戰十年,於439年佔領北非首府迦太基城。這標誌著羅馬帝國在北非的六百年統治的結束。蓋塞利克以迦太基為首都,建立了汪達爾人王國。

居住在萊茵河和馬斯河之間的日耳曼人,被稱為法蘭克人,他們分濱海法蘭克人和濱河法蘭克人兩部分。公元5世紀初,他們趁高盧地區的巴高達運動(奴隸、隸農反對奴隸制,夢想恢復農村公社的鬥爭)的發展,於420年向南推進。但法蘭克人的遷移是以原有土地為根據地向外蠶食的辦法進行的。

在法蘭克人向北高盧進發的同時,原居住在奧得河口一帶的勃艮第人也南下進入高盧,在羅納河流域定居下來。

公元451年春,匈奴國王阿提拉率軍攻打高盧。西羅馬軍事統帥阿提烏斯聯合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蘭克人,於6月20日在卡塔龍尼安平原的特洛伊城附近與匈奴人會戰。

兩軍傷亡慘重,不分勝負。阿提拉退出高盧,阿提烏斯也回到義大利。濱海法蘭克人乘機南侵羅馬土地。不久,勃艮第領袖貢德里斯以里昂為首都建立勃艮第王國,於是西羅馬政府同北高盧的聯繫中斷了。

由於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的相繼入侵,羅馬在高盧的領土很快被分割完了。當時西哥特王國佔領南部、西南部,東南部歸勃艮第王國所有,西部為不列顛人佔領,只有高盧中部地區仍屬於西羅馬帝國,但已同西羅馬隔絕,由高盧貴族西阿格留斯治理。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阿格留斯處於四面楚歌之中,濱海法蘭克人克洛維繼承墨洛溫為首領,聯合其他法蘭克人向西阿格留斯王國進攻。公元486年,雙方會戰於蘇瓦松,西阿格留斯兵敗被殺。克洛維就以蘇瓦松為首都,建立法蘭克王國。不久,又將首都遷到巴黎。496年,克洛維皈依基督教,並把西哥特人趕出高盧。

到公元6世紀中葉,法蘭克王國便據有與現在法國大致相同的疆域,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

大不列顛島上的最早居民是凱爾特人,公元1世紀中葉大不列顛被羅馬征服,羅馬派總督治理。但羅馬的統治主要在東南部平原區,西北部山區仍為原始的凱爾特人控制著。

從公元4世紀起,羅馬帝國在奴隸、隸農起義和日耳曼入侵的聯合打擊下,日漸衰落,帝國政府就不斷從邊遠行省不列顛撤軍,從407年開始,至442年全部退走。從此,羅馬對不列顛的長達四百年的統治結束了。於是這就給了另兩個日耳曼部落以可乘之機。他們就是居住在日德蘭半島南部的盎格魯人和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下游的撒克遜人,由於二者語言風格很難區分,因此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他們同法蘭克人毗鄰,但勢力比法蘭克人小,無法越過法蘭克人向高盧發展,因此從公元3世紀起,他們就划著小船橫渡北海,從事海盜劫掠活動。為了防止這些海盜襲擊,佔領不列顛的羅馬人,沿東南海岸建立起一系列要塞和瞭望台,配備軍隊專門防守,從而限制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活動。但是,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尤其是羅馬軍團撤退後,凱爾特人內部發生爭鬥,使盎格魯·撒克遜人得以大舉進入不列顛。

公元5世紀中期,當匈奴人進犯北歐時撒克遜人從北海的東南岸啟程,乘船到達沃什灣進入英格蘭,然後溯烏斯河向南進發,在劍橋附近上岸,再沿羅馬人修築的伊克尼爾克大道進入泰晤士河流域。盎格魯人則橫渡北海,取道恆比爾河口進入英格蘭的中部。凱爾特人同入侵者進行了激烈而持久的戰鬥。公元500年左右,凱爾特人中出現了一位能幹的武士阿魯狄爾,他採取堅壁清野等策略,打了一連串勝仗,遏止盎格魯·撒克遜人前進達幾十年之久。直到公元550年以後,入侵者才又重新向前推進。南部撒克遜人把疆土擴展到布里斯托爾灣。公元613年,盎格魯人在今日諾丁漢郡的切斯特獲勝,把佔領區推進到愛爾蘭海岸。這時,不列顛的大部才被盎格魯·撒克遜人佔領。從此,他們便在這個島上定居下來。

而日耳曼人中的東哥特人,曾一度歸順匈奴人並進兵歐洲,長期活動於達基亞和潘諾尼亞一帶。匈奴帝國解體后,經東羅馬皇帝馬爾契安同意,他們定居於潘諾尼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軍隊統帥日耳曼人奧多亞克舉兵叛亂,推翻皇帝羅穆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引起了東羅馬帝國的震動。奧多亞克政變后建立的軍事貴族掌權的王國,被東羅馬人視為眼中釘。於是東羅馬皇帝唆使東哥特人向奧多亞克王國進攻。東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巧妙地利用羅馬貴族敵視奧多亞克政權的情緒,僅用3年就征服了義大利,建立了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包括現代的義大利和瑞士、南斯拉夫一部分。

東哥特王國的鞏固與擴大,又引起東羅馬的嫉恨。從公元534年開始到公元554年結束,東羅馬用了二十年時間消滅了東哥特王國,而它的財力、物力也消耗殆盡。公元568年,日耳曼人的一支倫巴德人,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達波河流域,其目的是侵佔領土,長期定居。他們在軍事首領阿爾波音的率領下大舉入侵義大利,迅速打垮東羅馬軍隊,佔領北部義大利,建立倫巴德王國。

從公元4世紀末到6世紀末,經歷二百多年,先後有十幾個日耳曼部落衝進羅馬帝國,建立各自的國家。這些國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歐洲的政治力量布局。這次大遷移不是和平遷移,而是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征服。在這個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因素與日耳曼因素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特殊形式的封建社會。在這種總體上介於封建性質的國家中,還存在著原始農村公社的殘餘,被稱為「馬爾克」。現在西南歐的格局,也是由日耳曼人大遷徙確定下來的。歐洲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

後期羅馬帝國

3世紀危機

從公元2世紀末到3世紀末,羅馬奴隸制社會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爆發了全面危機,史稱三世紀危機。

羅馬奴隸制的危機早在2世紀已在義大利露出端倪,到了3世紀由於奴隸制社會基本矛盾的發展、激化,終於導致農業萎縮、商業衰落、城市蕭條、財政枯竭、政治混亂、奴隸起義此伏彼起,整個羅馬社會陷於動蕩之中。

與經濟危機相伴而行的是政治動亂。安敦尼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康茂德(180—192年)被殺以後,帝國內部各軍事將領之間就爆發了爭奪帝位的內戰。戰爭結果,潘諾尼亞省軍團的將領塞維魯被軍隊擁立為皇帝(193—212年),建立塞維魯王朝(193—235年)。塞維魯是非洲人,出身於富有家庭。他做皇帝以後,首先對軍隊進行了改革。193年,他解散專橫跋扈和已經墮落的舊近衛軍,從各省軍團中選拔新的近衛軍。他提高軍人待遇,並允許士兵的家屬可以居住軍營附近,士兵可以在家裡住,只是有軍事任務時才住在軍營里。士兵在駐防區又得到分配的土地。

塞維魯用軍團的軍官充任行政長官和各行省的統治者。

他加強中央集權,以元首顧問會為國家的最高機關。它的決議可以代替元老院的法令。因此元老院管理國家事務的職權實際上已被解除。塞維魯統治時期,又對安息進行侵略,使羅馬在幼發拉底河以外擴大了疆域。211年,他率領軍隊出征不列顛的時候,死在不列顛。據說他對兒子的最後遺訓是「願你們兄弟和睦,讓士兵們都發財致富,其餘的人不在話下」。

塞維魯的兒子卡拉卡拉即位后,除了增加軍餉,賄買軍隊外,還於212年頒布了一項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帝國全體自由民的敕令,史稱卡拉卡拉敕令。這一敕令是帝國時期擴大統治階級的社會基礎這一趨勢的必然結果。其目的,既在於緩和階級矛盾以利統治,也在於擴大稅源,使一切自由民都和羅馬公民一樣擔負遺產稅及其他捐稅。然而,增加稅收仍無濟於事。217年,卡拉卡拉為近衛軍所殺。到塞維魯王朝末帝亞歷山大·塞維魯統治時期(222—235年),母后當政,元老貴族取得優勢。元老組成特別委員會,施行了另一套挽救危機的措施:緊縮開支、降低賦稅、確定主人對隸農農具的所有權,准許二十歲以上的自由民賣身為奴,把土地、牲畜和奴隸分給邊疆移民以擴大兵源。這些措施當時已經行不通,又遭到軍隊的強烈反對,起不到什麼作用。羅馬又陷於混亂,亞歷山大·塞維魯被嘩變的士兵所殺(235年)。

塞維魯王朝覆滅后,士兵擁立馬克西米(235—238)為帝,不久也為部下所殺。238年一年內,元老貴族推出四個皇帝,不久全為兵士所殺。隨後,十三歲的戈爾迪安三世即位,以充當近衛軍的傀儡。此後十五年,發生了多次政變,換了十個皇帝。從253年到268年,進入所謂「三十僭主」時期,軍團和行省都擁立皇帝,互相殘殺,政局一片混亂。在這期間,高盧曾出現獨立的「高盧帝國」,敘利亞、埃及曾經分立,中央政權實際上處於癱瘓狀態。

與此同時,帝國邊境「蠻族」部落的侵襲日益加緊,帝國邊境的防線到處被「蠻族」突破。日耳曼部落從萊茵河右岸進入高盧地區和北義大利,哥特人從多瑙河下游劫掠黑海地區,並進入愛琴海一帶和小亞細亞。在東方,新興的波斯也不斷向幼發拉底河一帶進攻。從前強盛一時的羅馬帝國,至此已是一片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局面。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

「三十僭主」之後,從268年至283年,帝國的皇帝中有4個是來自伊利里亞的軍人,因此,被稱為伊利里亞諸帝。在奧列尼統治時期(270—295年),一方面與各行省和義大利的大土地所有者結成聯盟,一方面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鬥爭,使政局暫時穩定。公元275年,奧列尼被暗殺。在此後的十年間,帝國又相繼出現了3個皇帝。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里先(284—305年)取得了帝國政權,羅馬進入了後期帝國時代。從這時起,羅馬皇帝不再稱為元首,改稱「君主」。由於共和國國家機構的一切殘餘均已消失,因此,政權形態被稱作「君主制」。戴克里先仿效波斯皇帝,身穿皇袍,頭戴皇冠,要求所有視見皇帝的人須行跪拜之禮,並宣揚自己是羅馬大神朱庇特的後裔,被奉為神明。

為了加強統治,戴克里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了防止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他下令把帝國分成四部分,由其3個副手和他共同統治,即所謂「四帝共治制」。四帝中有兩個正職,由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擔任,稱奧古斯都;兩個副手稱「愷撒」。並規定「奧古斯都」任職二十年,二十年後,將權力交給「愷撒」,並將他們收為奧古斯都的繼子或女婿,其目的是用親緣關係鞏固統治,防止發生軍事政變或宮廷政變。但實際上,在戴克里先統治時期,最高權力仍屬戴克里先。為了防止行省的分裂傾向,他重新將帝國劃為100個行省,分屬幾個行政區。行省中實行軍政分立,行省總督不再掌握軍隊。此外,戴克里先還對軍隊進行了改編,將軍隊的編製增至72個軍團,軍種分為邊防軍和巡防軍,並招隸農和蠻族加入軍隊,使軍隊進一步蠻族化。為了擴大稅收,戴克里先改革了稅制,對農村人口一律收土地稅和人頭稅,對城市人口收人頭稅。此外,還進行了幣制和物價方面的改革。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宣布退位。隨著戴克里先的退位,四帝共治制也隨即破滅,在他的繼承者之間發生了相互敵對的鬥爭。312年,君士坦丁一世在羅馬的米爾維橋打敗了羅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安的兒子),從而成了西部的惟一皇帝。次年,李錫尼烏斯獲得了對東部的毫無異議的控制。這樣在羅馬歷史上又出現了兩個皇帝共治的局面。323年,君士坦丁擊敗李錫尼烏斯,從而成了羅馬世界的惟一統治者。

君士坦丁在其統治期間,首先廢除了「四帝共治制」,加強皇帝的個人獨裁統治,他任命三個兒子為愷撒,授權治理帝國各地。君士坦丁三世掌管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君士坦丁西烏斯三世管轄敘利亞、埃及等省;君士坦圖斯則治理義大利,伊利里亞和北非。君士坦丁的三個侄兒分別統轄北部邊區和黑海一帶。君士坦丁自己則直接控制帝國的核心地區:巴爾幹、色雷斯和小亞。這種實際的分權管理由於有四個近衛軍長官的存在而得到了保證,這四個近衛軍長官領導著四個行政區:東方、伊利里亞、義大利和高盧。不過,這時的近衛軍長官已經失去了其軍事性質。

君士坦丁完成了戴克里先的官僚改革,增加了官僚職位,擴大官僚人數。同時實行官階制,以嚴格的等級劃分全國官員,按階品授以尊貴的頭銜,並享有一系列特權。這些特權包括:免納租稅,免除在市政機構中服役,免受拷打;也包括:可以進入宮廷,職管元首的審判等。高級軍政官員完全由皇帝指派,效忠皇帝是他們的職責。皇帝的意旨已經成了惟一的法律。皇帝本身也已神化,凡是涉及皇帝本人的一切措施均冠以「神聖的」形容詞。在軍隊方面,君士坦丁取消了近衛軍,而用皇帝直接控制的宮廷親衛隊來代替它。這樣,近衛軍長官也就失去了其軍事勢力。軍事領導權則交給「軍事長官」和他的副手「騎兵長官」手中。同時,他又降低了邊疆駐軍的重要性和實力,使之變成地方民兵性質,由地方將領指揮。此外,他還大大的增加了軍隊中的日耳曼人的比例,大量接受日耳曼人在內地和邊防內服役,有的甚至進入了宮廷親衛隊。四萬名哥特人構成了「聯盟者」

的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從帝國政府那裡領取餉銀,並為帝國服務。

為了表示專制政體的徹底建立,君士坦丁永遠離開了羅馬,並於330年正式宣布拜占廷為帝國的首都。羅馬的元老院被遷到新的首都,新首都建立起了華麗的政府建築物和神廟,並取名君士坦丁堡,意則君士坦丁的城市。從此,君士坦丁堡比羅馬城佔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君士坦丁的遷都表明,羅馬城在帝國統治區內的位置日趨下降。

為了鞏固帝國的統治,君士坦丁頑固地執行維護奴隸制的政策。他重申主人有權處死奴隸,准許父母出賣子女為奴,加強對逃亡奴隸及其煽動者的刑罰。被釋放的奴隸如有「無禮」行為,奴隸主有權將他重新收為奴隸。332年,他又頒布敕令,禁止隸農從一個莊園逃到另一個莊園。任何人,若在他的地方內發現別人的隸農,不但應把發現的隸農送回原地,而且應該負擔隸農在這期間(即在他的地方上生活期間)的人頭稅。至於隸農自己,凡是有意逃亡的就應該被束縛於不自由的地位,他們在這種奴役地位的懲罰下,就會被迫去完成與自由人相當的任務。君士坦丁還將手工業者進一步固定在他們所屬的公會裡,強制他們共同負擔國家向他們分攤的賦稅和徭役。317年頒布的一項敕令說:「造幣廠的工匠要一輩子處於其現有的地位。」有些在皇帝作坊里工作的手工業者,還被打上烙印,以防止逃跑。君士坦丁把隸農和手工業者固定在土地上,限制他們的自由,實際上就是把他們重新降到奴隸的地位。

313年,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同時還決定償還他們先前被沒收的財產,免除教會神職人員的徭役,使基督教成了羅馬皇帝對內實行統治的精神工具。

帝國的分裂

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的統治,雖然緩和了三世紀危機的一些方面,但不能從根本上挽救正在沒落的奴隸制度。相反,奴隸和其他勞動者的處境更加惡化,奴隸及接近奴隸的隸農與奴隸主之間的階級對立和鬥爭,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空前廣泛、激烈的程度。

帝國後期的社會經濟,各地情形不一。帝國西部奴隸制發達的地區,農業、手工業、商業繼續衰落,農村荒蕪,城市蕭條,社會經濟表現出更嚴重的自然經濟特色。帝國東部也經歷衰落的過程,但有些行省表現較緩,有的地區經濟還稍有發展。

帝國後期的社會階級關係,以隸農地位下降為其突出表現。隸農一般耕種土地20猶格。他們的收穫,一般約繳1/3給地主,還要給地主盡一些其他義務,交給國家的賦稅,又約佔1/3,加上地方的攤派、官吏的敲詐,所剩無幾,生活非常困苦。因此,隸農逃亡,參加起義,成為普遍現象。

從君士坦丁到以後歷代皇帝,都針對隸農制定了一系列法令,規定窩藏逃亡隸農者處以罰金;主人在出賣土地時,須連同隸農一起出賣;隸農不得與自由民結婚;隸農無權控告主人;隸農當兵,須經主人允許;隸農沒有財產權,無權出賣農具和收穫物。國家對土地、隸農和農業奴隸每五年調查一次,依據調查結果徵收賦稅。與此同時,手工業者、商人則被固定在同業公會組織中,公會成員應繳的稅款、實物及應承擔的徭役,由該公會負責。市議員也被固定在公職上,負責監督市民向國家繳稅。對逃避的市議員,規定嚴厲的懲罰,或鞭打,或下獄,直至處死。4世紀末的法令規定,在城市應繳稅款不足或不能按期上繳的情況下,應處死三個市議員。因此,市議員逃避義務或逃亡的情況更加嚴重,有的棄家逃走,有的去當兵,等等。所以城市中的這一階層,到帝國末期只剩下原有人數的十分之一。

在337年君士坦丁死後,帝國統治集團又發生了十六年爭奪皇位的混戰,隨後也無法建立穩固的政權。提奧多西(379—395年)雖曾一度恢復統一,但他死後把帝國分給兩個兒子,於是帝國於395年正式分裂為二: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至此,統一的羅馬帝國不復存在,昔日羅馬的繁榮景象亦一去不復返了。人民貧困,人口銳減,經濟衰敗,城鄉蕭條,政局混亂,國家分裂,這一切便是羅馬帝國的末日跡象。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繼三世紀大規模的奴隸和人民起義之後,4世紀30年代,在北非又爆發了阿哥尼斯特(意為爭取正義信仰的戰士)運動,參加起義的有奴隸、隸農、貧農和柏柏爾人。

他們到處打擊大土地所有者和奴隸主,燒毀奴隸名單和債券。起義雖被羅馬帝國重兵鎮壓,但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帝國的統治。4世紀末期,在多瑙河下游居住的西哥特人,由於受到匈奴人的壓迫,經羅馬皇帝的允許,越過多瑙河進入色雷斯地區居住。不久,由於不堪忍受羅馬統治者的壓迫,舉行大規模起義。公元378年,羅馬皇帝瓦倫斯親率大軍前往鎮壓,結果全軍覆滅,瓦倫斯也被打死。此後,提奧多西也前往鎮壓,但同樣沒能取得勝利,遂把色雷斯和馬其頓讓給起義者居住。395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領下又掀起起義,並進攻義大利。與此同時,日耳曼部落的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也從北方進攻義大利。410年,阿拉里克圍攻羅馬,得到城內奴隸的響應。內應的奴隸打開了城門,被稱為「永恆之城」的羅馬陷入奴隸和蠻族人的手中。西哥特人洗劫了羅馬之後,又進入高盧和西班牙,於419年在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建立了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此時則進入西班牙南部定居,後來又渡海進入非洲的西北部,在迦太基故地建立了汪達爾王國。455年,汪達爾人渡海進攻義大利,再次洗劫了羅馬。

4世紀末,匈奴西遷進入歐洲中部。五世紀中期,匈奴王阿提拉率大軍攻入東羅馬境內,東羅馬戰敗求和。此後阿提拉又兩次進軍義大利。儘管羅馬人聯合西哥特人和法蘭克人最後戰勝了匈奴人,但是匈奴人給予西羅馬帝國的打擊是異常沉重的。此後,帝國在奴隸、隸農起義和蠻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已經奄奄一息。

到5世紀70年代,西羅馬帝國已經土崩瓦解。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汪達爾人統治非洲北部,高盧則成為法蘭克和勃艮第人的天下,義大利則被東哥特人統治。西羅馬皇帝已成為日耳曼人雇傭軍手中的傀儡。476年,日耳曼雇傭兵的首領奧多雅克廢除了羅馬最後一個皇帝慕洛,西羅馬帝國從此不復存在。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是西歐奴隸社會結束的一個標誌。在此之後,封建制生產關係在西歐成長起來。東羅馬帝國儘管由於歷史和社會經濟方面的原因,沒有同西羅馬帝國一起滅亡,但也同樣經過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的過程進入封建社會。

西羅馬帝國末期儘管封建的生產關係萌芽已經成長,但是舊的奴隸制生產關係還有相當的基礎,腐朽、保守的上層建築還在頑強地維護舊的生產關係,從而使羅馬奴隸社會走入絕境。而長達兩個世紀的大規模的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推翻了奴隸制生產關係的最後依託——羅馬帝國政權,終於導致羅馬帝國的滅亡,從此,西歐歷史進入了封建時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羅馬帝國的衰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