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劉禪,大漢第三帝國締造者
第121章我,劉禪,大漢第三帝國締造者
這群人指桑罵槐,就差直接罵孫權了。
孫權的臉色能好看嗎?
主要也是因為如今孫權的不作為,不要說孫權沒有一統天下,放眼天下的野心。
如今東吳內部的諸多大臣也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東吳便形成了兩派,一個親曹魏的,一個親蜀漢的。
總而言之,對於東吳而言,這兩派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投降派。
只不過投降的對象不同。
至於東吳內部堅定的東吳支持者,倒是並不多。
畢竟在大家看來,這一統天下的可能是曹魏,也可能是蜀漢。
但是東吳的可能性並不大。
他們的君王都選擇了苟且即安,他們還有什麼能說的?
再說當年東吳背刺蜀漢那一手,的確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突破了道德的底線。
不是說不能背刺,盟約這個東西,本來簽訂的那一刻就是用來撕毀的。
國與國之間,永遠看重的是利益。
每一個國家的國策制定都要出於維護本國的利益。
東吳當年出發點有錯嗎?
沒錯!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震動曹魏。
蜀漢眼看著就要一躍成為最強大的那一方。
東吳出發點沒錯,可惜用的手段的確不道德。
呂蒙白衣渡江的手段就不用說了,更重要的是,他竟然還把關羽直接給斬了。
誰能想到呂蒙這麼狠,直接殺了關羽。
這天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三國戰場之上,哪怕是曹魏和蜀漢這樣一直敵對的對方,若是擒住對方大將,也不會輕易殺了,定是要勸解一番。
尤其是如同關羽這般在蜀漢之中重要,威震華夏的將領。
何況是盟友之間。
彼此盟友,可以啊。
但東吳竟然直接殺了關羽,誰能想到。
拿著關羽和劉備去談條件,不好嗎?
當然曾經東吳背刺蜀漢,已經成為事實。
現在東吳再次面對這個選擇,東吳會做出什麼選擇?
沒有什麼意外。
孫權心中早有了決定,他陰沉著臉說道,「如今蜀漢來勢洶洶,是讓你們在這裡吵的嗎?諸葛亮已經佔據了長安,曹魏旦夕之間,頃刻可滅,下一個可能就是我們東吳了,你們說到底該怎麼辦?」
孫權這麼一說,在場大臣哪裡不明白。
能怎麼辦?
大王這意思分明就是想要再次背刺蜀漢一次。
雖然說背刺蜀漢這是老操作了,大家都十分熟悉。
但大王不想要背鍋,想要別人提出來,是不是?
大家對於孫權心中充滿了鄙視,但是無奈就是是鄙視,該背鍋還得背鍋。
「大王,為今之計,當用兵荊州,趁著蜀漢佔據長安城,我等用兵荊州,定要那蜀漢首尾不能相顧。」
就算是其他大臣有意見,知道孫權已經做了決定,便沒有再說什麼。
主要是他們勸也勸不動啊。
孫權看著在場的大臣嘆息一聲說道,「非是我東吳不顧同盟之情,實在是那蜀漢欺人太甚。」
孫權又開始了一番表演,至於說蜀漢到底怎麼欺人太甚,他也沒有說出來。
反正背刺盟友這件事情。
勉強蓋上一個遮羞布就好了。
真正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孫權當即就吩咐人屯兵荊州,隨時對蜀漢用兵。
自關羽被殺之後,荊州戰場之上,蜀漢便處於不利的地位。
東吳佔據了荊州大片的領土,在蜀漢釘了一顆釘子,處在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大王,待我東吳大軍直入蜀漢,以荊州之地,吞下蜀漢,并吞天下,我東吳未嘗不能一統天下,那個時候大王,便是這天下唯一的主人。」
馬上就有大臣開始拍馬屁,高聲讚歎大王英明。
孫權聽到這些話,也非常興奮。
東吳一統天下,成為這天下唯一的主人,他孫權就是唯一的皇帝
天下之主,皇帝。
想到這裡,孫權就忍不住呼吸有些急促。
這一位東吳之主,在死的時候可是給自己追封了一個大皇帝。
可想而知,這一位東吳之主,心中的奢望。
當然奢望只是奢望而已,如今的他可沒有什麼行動。
到了這個年齡,他只想要好好享受。
不過聽到有人這麼說,孫權不可避免的再一次出現了美好的幻象。
當然這幻象也只是一瞬間而已,孫權很快就冷靜下來。
能不能并吞天下不知道,但是現在的確是進攻蜀漢的大好時機。
蜀漢如今諸葛亮在長安城之中,消化著長安城的戰果。
蜀漢之中只有劉禪小兒在鎮守。
他孫權對付不了諸葛亮,還對付不了一個劉禪小兒嗎?
孫權一聲令下,東吳大軍便動了起來。
而曹魏的使者還沒有到來,便聽到了這個消息,並沒有什麼意外。
這像是東吳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曹魏之人對於東吳還有幾分尊重,蜀漢是一個可敬的對手。
但是對於東吳就十分瞧不起了。
可現在為了大局,卻不得不與這群江東鼠輩合作。
成都城之中,劉禪也是收到了蜀漢大軍佔據長安城的消息。
劉禪不由哈哈大笑說道,「朕就知道,相父一定能夠做到的。看到了嗎?你們看到了嗎?相父已經佔領了長安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相父終究會帶著我大漢將士再造大漢。」
聽到劉禪的話,在場的大臣全都是有些驚訝。
諸葛丞相竟然真的已經取得了戰功,而且還佔據了長安城?
那可是長安城啊。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大漢有兩個舊都。
一個是洛陽,一個就是長安。
諸葛丞相竟然取得了這樣大的戰績嗎?
說實話,諸葛亮帶著蜀漢大軍一次又一次的北伐。
就算偶爾取得一點戰績,但是很快就重新被曹魏給擊退。
也就是說一次又一次北伐,基本上都以戰敗為告終。
數次北伐基本上沒有取得什麼成果。
很多大臣對於諸葛亮北伐已經不抱有什麼希望了。
甚至說對於諸葛亮也充滿了意見。
畢竟,戰爭打的是錢。
蜀漢只有益州之地,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打的蜀漢已經不堪重負。
蜀漢綜合國力本來就不如曹魏,再這樣打下去,蜀漢就要被拖死了。
很多大臣對於諸葛亮每次北伐,心中都有了意見。
奈何諸葛亮在蜀漢是定海神針,威望很高。
而且陛下又十分信任諸葛亮。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是先主劉備的遺願。
如此這麼多buff的加持之下,他們就算是有意見,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但誰想到這一次北伐,諸葛丞相不僅大勝,而且更是佔據了長安城。
蜀漢有大臣當即激動的詢問道。
「陛下,這是真的嗎?丞相,丞相真的已經收服了長安城嗎?」
劉禪冷哼一聲說道,「自然是真的,朕就說了,相父早晚有一天能做到的了,伱們平時在背地裡,還指指點點,嘀嘀咕咕,簡直就是鼠目寸光。」
聽到劉禪的話,大臣們並沒有覺得沒有面子,反倒是不由全都露出了笑容。
蜀漢這些人既然一直追隨劉備,追隨諸葛亮,那就是肯定希望再興大漢。
這起重工固然有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加入的利益,加入蜀漢之中的人。
但更多的是執著的理想者。
他們要用自己的東西告訴這天下人,大漢從來不曾離去,大漢的榮光依舊照耀著這一片天下。
如今聽聞諸葛亮佔據了長安城,他們如何不喜?
這代表著他們距離興復漢室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陛下說的對,是微臣有眼無珠,比不得諸葛丞相。諸葛丞相運籌帷幄,收服長安城,真乃神人也。」
「陛下,必須賞賜諸葛丞相,諸葛丞相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戰果,必然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心血,必須獎賞諸葛丞相。」
在場所有大臣全都是齊齊恭賀。
諸葛丞相取得這麼大的勝利,必須賞賜,狠狠賞賜。
蜀漢內部也有派別的爭鬥,比如說荊州派和益州派。
但在興復漢室這個共同目標之上,是沒有什麼異議的。
而且他們也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和格局。
劉禪笑著說道,「當然要好好賞賜相父。大漢終究會在相父手中,在朕手中再次偉大,朕和相父一定會第三次中興大漢。」
聽到劉禪的話,在場大臣都忍不住目光之中爆發出強烈的炙熱。
三造大漢,第三次再造大漢啊。
在場的大臣全都似乎這一刻聽到了大漢的迴響,聽到了天命在激蕩。
如果能夠第三次中興大漢,那麼他們所有人都將名留青史。
非劉姓不王,將會成為以後天下的共識。
想到這裡,在場大臣全都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心氣,他們還能為蜀漢奮鬥一百年。
這個時候有大臣出聲道,「陛下,諸葛丞相佔據了長安城,可我們還要注意到東吳。」
這個大臣的話,給在場所有的大臣提了個醒。
是啊,倒是忘記了江東鼠輩。
當年蜀漢在先主劉備的帶領之下,氣勢如虹。
關羽將軍威震華夏,震動曹魏。
蜀漢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巔峰,差點將曹魏打的要亡國。
可誰知道,東吳站出來直接背刺,害了關羽將軍。
蜀漢本來巔峰的國力,可以說就是從那個時候直接急轉直下。
再到後來,蜀漢先主劉備駕崩。
本來一時之間有一統天下跡象的蜀漢,徹底沉寂下去了。
在場的蜀漢大臣對於東吳怎麼能不恨?
畢竟,要不是因為東吳這個盟友背刺,當初的蜀漢也不至於差點一蹶不振。
這一次諸葛丞相佔據長安城,怕是江東鼠輩又要作妖了。
畢竟,背刺這種事情,江東鼠輩又不是第一次做了。
蜀漢當然恨江東鼠輩,要不是江東鼠輩,蜀漢至於到了現在,還在恢復元氣。
先主劉備更是因為江東鼠輩駕崩,這可是血海深仇。
只不過因為一直以來要面對曹魏,所以這血海深仇暫時被埋葬了起來。
如果有機會為先主報仇,蜀漢當然會抓住機會。
而實際上也沒有出乎蜀漢之人的預料,很快大家就收到了消息。
江東鼠輩已經有了異動,用兵荊州。
赫然是準備再演一次,當初背刺盟友之事。
而收到這個消息的蜀漢群臣,無不憤怒。
「陛下,一定要給江東鼠輩一個狠狠的教訓。」
「陛下,報仇!為先主報仇,為關羽將軍報仇。」
這麼多年來,這些仇恨從來沒有消失,只是潛藏起來。
只待有朝一日,能夠報仇雪恨。
現在有機會報仇,他們當然要抓住機會。
劉禪心中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怒火。
他想起了麥城那一場大雪,他失去了他的二叔。
他想起了夷陵那一場大火,他失去了他的父親。
那些都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啊。
劉禪深吸一口氣,當年他在懵懵懂懂之中,接過蜀漢的重擔。
一直在他面前遮風擋雨的叔叔們,幾乎全都死了。
還好這些年來有相父,要不然的話,他還不知道該怎麼支撐。
劉嬋看著在場蜀漢的大臣,沉聲開口說道,「報仇,當然要報仇,江東鼠輩,欺人太甚,一而再,再而三背刺,朕一定要讓江東鼠輩付出代價。」
劉禪一出口,在場大臣義憤填膺。
實在是江東鼠輩給蜀漢的傷害太大了,可以說直接導致了蜀漢由盛轉衰。
「陛下,這一次,定要給那江東鼠輩一點顏色看看。」
「陛下,老臣請戰。」
只要是打江東鼠輩,在場所有蜀漢大臣都想幫幫場子。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和曹魏爭奪正統,蜀漢更想打的那個是江東鼠輩。
「陛下,這江東鼠輩這一次又想背刺我等,我等縱然用兵,也要小心謹慎。」
「是的,畢竟那江東鼠輩,向來詭計多端。」
也有冷靜的大臣開口,給在場蜀漢群臣都潑了一碗涼水。
江東鼠輩當然要打,但是卻要謹慎。
畢竟,上一次蜀漢便因為大意,中了那江東鼠輩的奸計。
這一次,萬萬不能出差錯。
更重要的是,如今蜀漢精銳其實是在曹魏的戰場之上,全都被諸葛亮給帶走了。
面對江東鼠輩,他們能夠動搖的力量非常少。
劉禪笑著說道,「諸位放心,這一次朕御駕親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