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聲東擊西(1)

第10章 聲東擊西(1)

第10章聲東擊西(1)

原典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譯文敵人處於心迷神惑、行為紊亂、意志混沌的狀態時,就像處於高出地面的沼澤,潰決之勢已成,不能正確預料和應付突發事件。此時,應該利用他們心智混亂,無法自主把握前進方向的時機,靈活機動地運用時東時西,似進似退的戰略,造成對方的錯覺,進而出其不意地將其一舉消滅。

解讀「聲東擊西」之計一般用在己方處於進攻態勢的情況下。「聲東」旨在虛晃一槍,所擊之「西」才是主攻目標。因此,此計的重點在於對我方的企圖和行動絕對保密,製造假象、佯動誤敵來偽裝己方的攻擊方向,轉移敵人的目標,使其疏於防範,讓「西」成為敵方的不備或不及之地,然後乘其不備,發動突然進攻,一舉擊敗敵人,出奇制勝。

「聲東擊西」的戰例頗多,使用的方法也各異,而成敗的關鍵在於攻方的「聲東」是否能讓防禦方完全相信,或迷惑其意志,或故布疑陣,使對方力量分散,使其減弱「西面」的防禦甚至完全放棄對「西面」的防範,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總結起來,「聲東擊西」之計可以有以下幾種使用方式:一是忽東忽西牽制敵人。不固定我方的進攻方向,時而向東,時而向西,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把敵方弄得暈頭轉向,無法確定我方的主攻方向和真實意圖,只好處處被動設防。時間一長必然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我方便可利用時機大獲全勝。二是即打即離迷惑敵人。是指我方時而主動攻戰,時而遠遠離開。敵方以為我方要打時,我方不打;敵方以為我方不打,我方卻突然發動襲擊。以致敵人無法部署戰前準備,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三是發動佯攻蒙蔽敵人。是指我方故意向甲地發動進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等敵人把兵力全部調到甲地時,我方突然在乙地發起猛攻。敵人知道后,為時已晚。四是避強擊弱襲擊敵人。是指在我方飄忽不定的進攻下,敵人無法制定準確的進攻計劃,我方就避開了敵之鋒芒,乘機猛攻敵人的薄弱環節,讓其無力應對,妥協就範。總之,「聲東擊西」歷來受到中國兵家的重視,但是如果此計運用不好,被對方發現了自己的真實意圖,則會搬起石頭反砸到自己的腳。

秘密與主動是處事的最高手段,公開等於不設防,被動則必然受牽制。不管在戰場、商場還是政治舞台上,「聲東擊西」之計都處處可見,時時可用,種類繁多。只不過有的利用得好,結局很成功;有的使用不當,反而弄巧成拙。而當別人對我們實施「聲東擊西」之計時,我們應該採取一些防範對策來應對。首先,要儘可能前後呼應,防備不測。為各個方向的部隊建立良好的即時聯繫,這樣一處受到攻擊時,另一處就可以立刻趕到救援,有效應對敵人的陰謀。其次,敵人偽裝得再隱蔽,也會有蛛絲馬跡露出來。勤於觀察善於分析,總可以發現破綻。最後,多換位思考,謹防被詐。經常站在敵人的立場上進行思考,設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會採取怎樣的行動,然後觀察敵人的所作所為是否與自己所設想的相同,如果完全相反,就要防備敵人是否有詐了。

智慧典例

英軍突襲登陸

1982年,在與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中,英軍就曾利用「聲東擊西」戰略成功地突襲登陸。

馬爾維納斯群島戰

馬爾維納斯群島海岸線曲折,有許多避風海灣和自然港。英軍在其中選擇的登陸地點聖卡洛斯港,其優點是入水處水深36米,可供大型艦隻停靠,岸上地域開闊,便於部隊活動。但其不利之處在於海灣呈狹長狀,寬度僅6~16公里,導致艦隊活動餘地狹小,無法對空建立縱深的防禦警戒體系,容易被敵方戰機集中襲擊。而且,此處交通很不便利,只有一條小道和斯坦利港相通,一路還沼澤叢生、泥濘不堪、行進困難,不便於登陸部隊向斯坦利港移動。因此,阿軍斷定英軍不會由此登陸,便只派出極少量的部隊進行防衛,而將防禦重點部署在海面較為寬闊、交通條件較好的斯坦利港、達爾文以及古斯格林港。

英軍在5月初,就已選定聖卡洛斯港為登陸點,但為了掩蓋這一真實目的,迷惑阿軍,英軍採取了各種「聲東擊西」的措施:首先是在英國報紙上大量登載虛假預測及分析,指出英軍將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西島或東島南部登陸。在發起登陸作戰前不久,英國防部官員仍在向媒體佯稱,英軍目前只是利用小股作戰部隊對阿軍進行襲擾,消耗阿軍的武力,並不准備大規模登陸。接著,在登陸前兩天,英軍又用飛機連續轟炸駐紮東、西島南部的阿軍,對馬島北部不聞不問。到了5月20日午夜,登陸艦船向聖卡洛斯灣進發之際,英特遣艦隊的兩艘航空母艦仍在從東北方向駛往馬島南端海域,假裝進攻目標為馬島南部。就在英軍登陸聖卡洛斯港時,他們仍在不停地用飛機、軍艦對斯坦利港、古斯格林港、豪沃拉港、路易港和狐狸灣進行轟炸。同時,突擊隊還煞有介事地強行登陸達爾文港、路易港和狐狸灣,併發起牽制性的攻擊。英軍在做了以上這些「聲東」準備后,還覺得不夠,又把阿軍的通訊設施通通摧毀,導致阿軍無從得到前線消息,不能及時實施空援。同時,還利用無線電靜默中斷向美國提供英阿雙方艦位的相關情報。這既使得阿軍無法準確判斷英軍的真正意圖,同時還將他們牽制在錯誤的地點。阿軍明知聖卡洛斯已失守,卻無法抽兵解救。

由於英軍採取了一系列「聲東擊西」的措施為總戰略服務,阿軍一直被蒙在鼓裡,不斷地加強對斯坦利港和南部達爾文港的警戒與防守,卻沒有在北部的聖卡洛斯港增加一兵一卒。5月21日凌晨2時,英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迅速上岸,輕而易舉地完成了登陸。阿軍一直到天亮后才醒悟過來,而此時,英軍已在聖卡洛斯港建立了穩固的灘頭陣地。這次成功登陸為英軍後來取得節節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將阿軍7000人被困在斯坦利港,迫使阿軍投降求和,從而結束了戰爭。

總裁造勢救企業

十年前,日本SB咖喱粉公司一度產品滯銷,入不敷出,瀕臨破產。新上任的總裁為此寢食難安,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種特殊的製造輿論的辦法,幫助公司起死回生。當時,日本的私車價格昂貴,一般家庭都無力承擔,因此不少人持有駕駛執照卻沒有車。新總裁了解到這情況后,果斷決定利用這點來為公司擴大名聲。幾天後,他在幾家報紙上同時刊登了一條廣告:「徵求有照無車者。本公司出租咖喱色小轎車,租期一年,收費低廉。」這則廣告很快吸引了眾多有照無車的年輕人。僅僅幾天時間,東京街頭便隨處可見咖喱色的小轎車。每當人們看到這種小車時,都會不由自主地說:「這些車是SB公司出租的。」小小的咖喱色轎車,為SB公司做了極為有效的活廣告,讓SB公司名聲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咖喱粉的銷量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SB公司從此擺脫了困境。

第二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的影響力,SB公司又拋出新的一招:他們在日本幾家最大的報紙上同時刊出巨幅廣告,聲稱將租用幾架直升飛機,將公司的咖喱粉撒到白雪皚皚的富士山頂,讓富士山變顏色。「天呢!白色的富士山頂將一去不復存在!以後人們看到的會是黃頂的富士山啦!」廣告一經刊出,全國民眾立刻嘩然,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怎麼可以隨便玷污!人們紛紛提出批評,甚至開始對SB公司進行猛烈的抨擊。在一片譴責聲中,SB公司的大名傳遍了整個日本。而精明的SB公司在飛臨富士山的前一天,又在報紙上發表聲明,決定撤銷原來的計劃。日本民眾欣喜若狂,以為是他們的聲討發揮了作用,而SB公司也同時在慶祝自己的勝利。因為這一切都是總裁虛張聲勢的計謀,並不是真的要把咖喱粉撒到富士山上。他完全料到了這則啟事會遭來的輿論壓力,因此決定用這種看似瘋狂的舉動引來日本民眾的關注,讓他們牢牢地記住SB的名字,並且誤以為這是家實力極其雄厚的企業。這一出人意料的舉措,果然讓SB公司名聲大噪,並在人們心目中樹立了「財大氣粗」的形象。許多企業紛紛前來與SB洽談業務,幾年之後,SB果真一躍成為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公司。

在企業競爭中巧妙地使用「聲東擊西」,大造輿論,故布疑陣,是有力打敗對手、拓展產品銷路、佔領市場的有效手段。SB公司先後採取的兩種造勢策略,讓他們成功地蒙蔽了民眾和合作夥伴,利用輿論的力量,為自己的產品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十六計白話全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十六計白話全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章 聲東擊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