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亞世界史的構想(1)
歐亞世界史及全球世界史
所謂「歐亞」,即是歐洲及亞洲大陸的總和,近年來也有人將非洲加入后統稱為「歐亞非」,或許後者的說法較全面也不一定。***而曾紅極一時的「舊世界」、「舊大陸」等稱謂漸漸沒人使用。因為那帶有某種刻版印象或價值觀。不論是「歐亞」或「歐亞非」,都屬較不帶緒而單調的說法,但前項稱法的背景,的確是來自於「歐亞非自古以來即是人類史舞台」的這個想法。
轉動地球儀,由於蘇聯解體后的變動,可以見到國界線頻繁變化,誕生了新的國家。對從事與世界地圖或是地球儀相關工作的人來說,或許被頻繁改變的國界線搞得忙亂,但在本書的討論中,倒是還沒那麼大的影響。
地球表面大多是海洋,單以太平洋,特別是南太平洋的規模來說就大得驚人,澳洲在其中不過是個小島而己。陸地佔地表約29%,主要分為歐亞非和南北美洲兩大陸地板塊。板塊多分佈於北半球,南半球時恐怕該稱為「水半球」才名副其實。總而之,地球主要板塊明顯偏處於歐亞非洲,且多位於赤道以北,也就是歐亞及北非大陸。因此,北非及歐亞大陸能長時間成為對人類而的主要「世界」,有相對的自然地理條件,無怪乎成為影響人類歷史的最大框架。
再說,歐亞非大陸板塊的兩側、東西為太平洋及大西洋的兩大海域,長時間限制了人類的遷移範圍。假如偶然而無目的漂流、或小規模的航海活動不算在內的話,人類在遠古時代實在沒辦法在海上大舉移動。
因此,結構完整、具備在大海航行能力的船隻問世,對人類史實在意義重大,全球性的「世界史」,就是在大型船隻出現后的事。在那之前的海洋世界,不過是小型舢板等船隻沿陸地近海或在內河航行爾爾。於是日本群島長期被視為極東之地:相對地,不列顛群島則處於極西。
那是一個很長的時代。亦即在人類歷史中的「世界史」,有相對長的時間屬於「歐亞世界史」。我們的世界進入「全球世界史」時代的時間,反而還不算太長。
「中央歐亞大陸」位於何處?
將焦點轉回地球儀觀之,歐亞大陸的北邊為北極海,南方則為廣大的印度洋。自古以來人類主要活動場域的歐亞大陸,即是位處於嚴寒和酷熱海洋之間的廣大土地。從北到南,氣候依橫向帶狀方式變化,由於地形差異的影響,氣候變化並非全依這種單純的條紋界線來劃分,但人類的生活方式,基本都是依此變化形成。可以說在「經度」、「緯度」等看不見的「人為摺痕」中,緯度的作用較深。
歐亞大陸沿海及島嶼屬於較濕潤的區域,自日本群島以降,朝鮮半島、中國內地南部、東南亞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域皆屬濕潤地帶,再往西去,則僅有極小範圍的沿海地域屬於濕潤地帶。
日本擁有濕潤的氣候絕對是老天給的禮物。山脈羅列的地勢及森林山川環繞的地理,乾淨冷冽、豐富的水源,更是不可或忘的恩賜。尤其四面環海使各地均有海港,這般海洋立國的有利條件促使日本成為近代產業國家,真是何其幸運呀!
從日本群島到東南亞的眾島嶼海域多綠意盎然,甚至可被稱為「綠洲」。曾風靡一時的常綠闊葉林及其文化思想,具體展現海洋季風帶來的翡翠綠叢林世界,和熱帶雨林這個世界共同語的意象聯動,非常漂亮。然整體觀察歐亞大陸,可能現稱為翡翠綠叢林的區域,僅限於接近海洋的地帶,由於濕潤的空氣無法深入陸地,越往內陸,氣候越乾燥。
若以削蘋果皮的方式將歐亞大陸轉圈削下,雖然有些微程度差異,大抵都以乾燥氣候居多,是一個以乾燥為共通點的地區。雖然是大略而,所謂的「中央歐亞大陸」,它與內陸亞洲及中亞等說法稍有差異,指稱範圍較大。乾燥世界範圍之廣,不僅止於亞洲地區,亦擴及歐洲。
略過歐亞大陸沿海邊緣地區,而將此地帶統合為一的原因在於它的風景幾乎一致。順著這條氣候帶,從北往南延伸,地圖上幾乎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半沙漠、沙漠等氣候顏色標示依序排列,亦可從氣象衛星取得的數據獲此明確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