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譯者序(8)
中國的互聯網政治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由於其規模效應。根據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2012年6月,我國網民中用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用戶佔比已達72。2%,次超過台式電腦,成為我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截止到今年(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9億,其中手機網民達4。64億,佔網民總數的78。5%。彭波:《移動互聯網正以空前的深度推動社會展》,中國信息產業網:http://www。cnii。com。cn/internetnews/2013-08/13/content_1202822。htm。這不僅在商業上具有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它對中國政治的影響的規模效應也是非常巨大的。中國對互聯網的管制雖然時常遭到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對互聯網的管制創造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網路問政」模式。
先,中國對互聯網的管制締造和扶持了大量的國內互聯網民族企業,在面對微軟msn、谷歌(google)、社交網站facebook和微博服務平台推特(twitter)的強勢全球攻勢下,中國企業藉助網路管制,打造了屬於中國的相應產品。騰訊、百度、人人網和各大門戶網站的微博,都取得了與國外相應跨國企業一較高下的能力。同時,管制並不意味著沒有競爭,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市場上爭奪互聯網用戶,並不斷推出能夠適應新需求的產品,或推出能夠創造出新需求的產品。在網路管制較為鬆散的國家和地區,很難見到如此大型規模且成體系的互聯網企業。網路管制使得所有的企業在一方面服從市場規律運作的同時,一方面也要接受國家(政府)的指導。這為建設性的網路問政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破壞性的網路政治效應。雖然「建設性」與「破壞性」的邊界還很模糊,但是這種效應確實是不可否認的。
其次,中國龐大的13億人口的市場為這些企業的生存和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在中國台灣、香港和澳門這些華人社會裡,缺乏大型的網路通訊服務商不僅出於可以便捷地利用美國明創造的應用的考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沒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來支撐這樣的企業,企業最終也無法與強勢的美國企業競爭,這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在這一點上,美國的互聯網行業在全球佔據了強勢地位,就是「互聯網」本身這個詞,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也是美國的互聯網,目前國內公眾使用的網路的準確稱呼應當是美國的國際網。呂述望:《中國沒有互聯網》,載《看歷史》,2013年4月,第10頁。互聯網的國際化給國家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隨著斯諾登事件的出現而為全球所關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的展,使得中國民眾可以藉助自己的網路體系來在中國內部推動漸進的政治變化。
再次,國家藉助互聯網與社會進行互動,從而不斷學習和實踐了有關互聯網管理和控制的尺度所在,並根據不同時期的特徵對網路的控制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並顯得愈成熟。最近一次對互聯網的整頓集中在打擊所謂的網路謠上。新上任的領導人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了國家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劉雲山出席會議並講話》,新華網:http://news。xin**。com/zgjx/2013-08/21/c_132648439。htm。。這個被稱為「8·19」講話的全面反映了國家對在網路上與社會爭奪意識形態主導權的決心。隨後,一方面,各省市、各大宣傳媒體都紛紛表達了捍衛意識形態主導權的決心,另一方面,對互聯網謠的清理工作也隨之開展,隨著「兩高」司法解釋的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多名網路大v被逮捕,國家管制和引導網路輿論的意圖十分凸顯。與以往對網路的清理不同,此次政府在一手打擊網路謠的同時,也主動出擊,倡導傳播正能量的秩序,魯煒:《網路空間的自由與秩序——在第五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上的主旨演講》(全文)(2013年9月9日),新華網:http://news。xin**。com/world/2013-09/09/c_125349386_2。htm。以民眾更願意接受的方式來進行「互聯網』植被『」,例如扶植有「專業背景的中v崛起」,他們「將以紮實的專業背景和學理分析,贏得網民的理性認同,而不是像先前的大v一樣單單』吸引眼球『」。祝新華:《打擊謠背景下的網路輿論新格局》,千龍網: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13/10/10/7044@9026489。htm。這與改革開放后在國家治理上,以技術幹部政治的「專」取代意識形態治國的「紅」有著極其相似之處。國家在對互聯網的管控上採取「網路輿論」的「技術幹部路線」,將有助於國家在網路輿論中的主導優勢。此外,近期一則《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短篇卡通視頻走紅網路,也可以被視為是國家主動以新方式推動網路宣傳的手段。《中國領導人卡通形象網路走紅點擊破百萬網友熱議》,新華網:http://news。xin**。com/zgjx/2013-10/18/c_132809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