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辱人者必自辱之
宛國不服。
他們自認為國風彪悍,戰力強盛。走哪兒去,都要排前面。
其實往年來北翼,宛國是又吃又拿。帶來的禮品很敷衍,拿走的東西卻貴重。
且使臣覲見順序宛國確實向來排首位,他們可不愛等。
坦魯叫來負責安排的鴻臚寺官員曾起賢,「你們這排序搞錯了,重新排,我們宛國自來就是第一個。」
曾起賢是剛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也是黃醒月同期科考進士的其中一個,當時排名第三十五位。
他這些年一直在鴻臚寺任主簿,負責處理文書和審核賬目等事務。
雖然以前沒有親自接觸過接待事宜,可人家對國力和官員各方面的排序,以及哪個環節用超了多少銀子都了如指掌。
他根本不用查賬,腦子裡就能自動浮現,甚至能張口就報出具體數值。
他不卑不亢應道,「坦魯大人稍安勿躁,這順序沒錯。」說完,他拿出一本冊子翻開遞到坦魯面前,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冊子上……那字兒真是漂亮啊,練了許久的和書字體呢。沒有八分,也有六分樣子了。
畢竟是國書字體,亮出來就是臉面。
這臉面讓不愛認字兒的坦魯很煩躁。光看那字兒就已覺得礙眼,再看一項項對各國的評分排列,只覺一股鬱氣直衝他天靈蓋。
除了軍事實力和畜牧業這兩項分值高些,其餘簡直慘不忍睹。
若是往常,坦魯還能用邊境兵馬壓境威懾一下。可昨晚剛收到密報,北翼也在卓南河練兵,且兵力不輸宛國。
到底哪個厲害,得開戰了才知道。
坦魯現在敢叫囂開戰嗎?他做不了主,也暫時不敢。
今年宛國收成特別不好,糧食壓力很大。他還指望從烏容這裡弄到大批銀子購糧食帶回去,現在銀子沒有,貨也沒了。
媽了個巴子,他們宛國人要吃土了啊!
曾起賢微笑著向坦魯行了禮,走了。他不管宛國使臣怎麼想,規矩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他們北翼可是泱泱大國,江山如畫呢!這麼一想,步子都飄了不少。
坦魯怨氣衝天坐在偏殿里,和那些小國使臣,甚至部落首領們一起靜待召喚。
眾使臣這會子沒事,就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討論,你們國家送的什麼,我們國家又送什麼。
有個小國使臣說,我們送的赤海珍珠,那是珍珠之王。
另一個小國使臣說,我們送的最新款式金銀器皿,舉全國能工巧匠打磨而成,誠意十足。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連許多部落送的除了千年人蔘,還有百年難遇的靈芝雪蓮,甚至有部落送鶴送喜鵲送烏龜。
不管送什麼,要麼取吉祥之意,要麼價值不菲,總要佔一頭。
坦魯忽然有些窘迫。
因著臨時撤下了福壽膏,他們就隨便將禮物換成了……一個女子。
自來都是別國給宛國送好禮,宛國很難在送禮上動心思。原也沒把送禮當回事,反正他們就是打算來空手套白狼的。
可睡一覺早上醒來,坦魯又覺得一個女子有點少,便順手加了三個。
所以現在他們宛國所送的貢品是四個女子,那四個女子全部都是婢女出身。
為著送禮體面些,又將四個婢女收成幾位大人的女兒糊弄北翼皇帝。如今那四位作為禮物候場的女子,身份就是使臣們的女兒了。
其中有一位女子叫多雲,一路就是專門服侍坦魯的,自然早已不是處子之身。
原本坦魯心裡還有些得意,覺得此法侮辱了北翼皇帝就能出了金池銷煙帶來的惡氣。
卻在這時,他有些感覺拿不出手了。因為他想到了北翼有句話叫,辱人者必自辱之。
但禮已經唱名入冊,改是改不了,拿是拿不回來,換也是沒得換了。
梁國和烏松國都是有點家底兒的,貢品隨便拿出來一樣,必是跟文化底蘊沾了邊。就連赤國,送的也是富貴逼人的紅珊瑚。
也就他們宛國,敬獻的竟是模樣粗糙,膀大腰圓的女子,更是出身低下貞潔全無的婢女。
坦魯看著來來往往的北翼宮女,模樣秀麗,臉上的笑容永遠是那個角度,令人如沐春風。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送的女子若是入不了明德帝的後宮,將是對宛國的巨大侮辱。
可自己帶來的女子連人家的宮女都及不上,憑什麼入後宮啊?
這就是自己把自己架火上烤了。
不止如此,宛國一個官員剛還打探到一個消息。說明德帝為了節約後宮開支,剛遣散了一批自願出宮的女子。
這透露著兩個信息。首先是北翼皇帝節儉;基次是北翼皇帝不好女色。
一個節儉且不好女色的皇帝……是多麼可怕的存在!
坦魯想去撤回禮品,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候,幾國面見明德帝后,得了價值更大的回贈禮。終於輪到坦魯入殿了。
曾起賢讓宮女將四個女子帶上殿,跟隨在坦魯身後一起覲見。
北翼宮女們梳著朝天髻,髻上綴滿珍珠寶石,身著五彩雪紡羽衣,冰肌賽雪。
尤其與宛國女子站在一起……宮女們真正是瓷白小臉,如玉一般。那叫一個白啊。
坦魯沒眼看,只恨不得明德帝眼瞎,圖個新鮮收了吧收了吧,起碼面子上先過一關。至於在後宮裡,你是打了罵了殺了,就不關他們宛國什麼事了。
在他們宛國人眼裡,女子跟畜生差不多,有時候還沒牛羊驢馬值錢呢。是以死不死的,他也無所謂。
明德帝豈有不知對方刻意羞辱自己的意思?但他作為一國帝王,自然不能與蠻夷一般當眾折辱宛國女子。
他不動聲色,淡淡端著微笑俯瞰,仍舊按照流程,欣然接受。
只是……他毫不吝嗇贊道,「宛國果然民風淳樸,大使千里迢迢帶著幾個女子前來實屬不易。想必其才華出眾,代表著貴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那就現場展示一下,朕也好將她們放在最合適的位置,方不辱沒貴國好意。」
在場的眾多文武官員,適時走出來一個人,正是黃醒月,「啟奏皇上,微臣有一提議。
「愛卿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