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園裡的性觀念(1)
1。***6歲幼女處女膜的故事
8月2日,幼女菲菲(化名)的父親一紙訴狀將鄰居一男孩告上法院。7月12日,家住福州同安區五顯鎮的6歲幼女菲菲在鄰居家玩耍時,被鄰居家7歲男孩小星用手捅破處女膜。
對於菲菲的遭遇,父母十分心痛,因此,他們希望通過法律為女兒討回公道。
記者與小星的姐姐取得聯繫,她告訴記者,當天,菲菲要撥弄小星的收音機,小星不讓,菲菲就罵他,一怒之下,小星就動了手。
——摘自《大洋網》
咱家鄰居那個演話劇的老周,還得過梅花獎。他有一個九歲的女兒。有一天,他氣憤地說,他在樓門口曾看見幾個小孩子在摹仿著電視里的床上鏡頭,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孩子還不是咱們樓上的?他說,他現在就非常為自己的女兒擔心,害怕出問題。可怎麼能防得住呢?你總不能天天跟在她後面,也不可能禁止她跟社會接觸。真是叫人擔心哪!
——《非常日記》
徐兆壽:雖然是小孩子,但其手段卻是非常讓人吃驚的。這種手段應該算一種什麼樣的行為呢?
劉達臨:摹仿性暴力行為。
徐兆壽:如此小的年齡,對\"性\"看上去並不陌生,他們是從哪裡得來的這些\"性知識\"?
劉達臨:主要是從夥伴那兒和電視等媒體上得知。
徐兆壽:處女膜的破損可能會給女孩本人和家庭帶來不少痛苦,家長和女孩應該怎麼辦?
劉達臨:先在觀念上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把處女膜看得那麼嚴重;另外,到女孩子長大談男朋友時,要及時地告訴她男友,也就沒事了。一個七歲的孩子,拿他也沒辦法。
徐兆壽:和《非常日記》里的老作家的驚訝和擔心一樣,人們都是怕性可能會過早地進入兒童的生活,使性行為提前。從不久前完成的全國\"家庭與性文明\"調查問卷的數據處理初步結果以及南京市中學生隨機調查的樣本況看,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普遍提前,女孩子平均13歲左右月經來潮;男孩子平均14歲左右開始遺精。在100名高中女生抽樣調查中,有80%的女生想與異**往,50%女生有異性朋友,10%已有了戀人,有52%的女生認為\"早戀是正常的事\"。青少年性早熟在逐年加快嗎?面對這種現象,家長應該怎麼辦?
劉達臨:一句話,加強性教育。有人認為,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而不是到孩子遇到性問題時才教育。
徐兆壽:有些父母和教師擔心在青少年中開展性教育會弄巧成拙,促使他們過度早熟,過度興奮,出現男生更好奇、女生更反感的副作用。
劉達臨:有些人偏激地認為性教育是\"流氓課\",甚至把它誣之為\"教唆\"。事實上,宣傳科學的性知識,不僅不會給青少年造成任何傷害,反而能增強他們對社會上泛濫的不健康性知識的抵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試點取得的經驗看,效果是好的,也收到成效。學生們完全能夠接受這一課程,通過學習還解除了他們的不少疑慮,增強了正確處理異性間接觸的能力,端正了對性問題的認識,有些同學還寫下不少認識深刻的小論文,不少家長也反映接受性教育后,自己的子女清醒了許多,色書刊也受到冷落。正如英國著名學者羅素所說:\"一方面,任何法律都做不到禁止惡的同時不禁止善;另一方面,如果性教育得當,即使是貨真價實的淫穢出版物,也不會造成多大危害。\"目前,嚴重的問題是黃色書刊、黃色錄像公開地或隱蔽地泛濫成災,有如洪水猛獸;另一方面,性科學教育卻耕種不力,跚跚來遲。有志於此的專家學者深感時不我待,是大張旗鼓地為性教育鳴鑼開道的時候了。
徐兆壽:學齡前兒童需要性教育嗎?怎樣教?教什麼?
劉達臨:當然需要,但這時的教育不是去教,而是培養和影響。教育不一定要開課,尤其是嬰幼兒時期,他們聽不懂或剛剛聽懂話,這時的教育主要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先,要讓嬰幼兒形成正確而恰當的\"性別同一性\"(性自認)和\"性別角色\"。如給孩子取名字、打扮、買玩具、做遊戲等都貫穿了性教育的意義。是男孩就要按男孩應有的特點來培養,決不可給他塗脂抹粉,打扮得和女孩子一樣。有的父母覺得這樣好玩,實際上卻害了他,這些男孩長大后可能\"女里女氣\"的,不像個男子漢,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其次,要防止形成\"性抑制\",男孩司空見慣的現象是玩弄、撫摸外生殖器,父母卻往往打罵和恐嚇,\"再玩就割了它\",\"髒得很,不許動\",\"羞死了,再不許摸\"。其實,這種年齡的孩子決無歹念或強烈的性的色彩,千萬不能訓斥,只能用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開,而對他的撫摸行為則裝作視而不見,不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