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白大臣糊塗帝(1)

1.明白大臣糊塗帝(1)

公元221年,勞碌奔波了大半輩子、輾轉流離於各地的劉備終於修成正果,正式在蜀地稱帝,沿用漢朝國號,建元章武。***劉備稱帝之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興起大軍攻打東吳,給二弟關羽報仇雪恨。對劉備的這個決定,丞相諸葛亮、將軍趙雲,以及很多文臣武將都不贊同。但是劉備被仇恨沖昏了頭腦,顧不得這麼多,執意要進攻東吳。不久另有一個壞消息傳來,三弟張飛因為虐待部下,也被人砍了腦袋,殺他的兩個人也歸降了東吳。這樣一來,劉備攻打孫權的念頭就更加堅決了。

眼看劉備跟孫權要大打出手,魏文帝曹丕就跟大臣們一起討論:他們到底會不會打起來?如果要打會打成什麼規模?我們是不是應該乘機干點什麼?

孫、曹、劉三方關係複雜,往往一件事能牽扯到三方,更何況這次是剛當上皇帝的劉備要御駕親征。魏國的大臣們一開始都認為劉備不會真打孫權,就是詐唬,忽悠忽悠,因為蜀乃小國,名將只有一個關羽,現在關羽陣亡,蜀漢正處在擔憂恐懼之中,不可能出兵攻打東吳。

只有侍中劉曄說:「蜀國雖然地界狹窄,國力疲弱,但是劉備企圖依靠武威鞏固自己的地位,勢必要出兵。正因為弱,他才要出兵顯示一下自己的強大。劉備這是要秀秀肌肉。況且對關羽,劉備名義上是君臣,誼上卻如同手足;關羽被殺,如果劉備不出兵給他報仇,這也不符合道義。」

後來的事實證明,劉曄的看法是正確的,他把劉、關,還有蜀、吳兩國之間的關係看得很透徹。很快,劉備攻打吳國,孫權求和不成準備應戰。

孫權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要抵抗劉備,另一方面得防著曹魏在背後偷襲。於是,孫權就決定向曹魏稱臣,求得援助。公元221年,孫權派使者向魏國稱臣,奏章辭謙卑,並且把俘獲的魏將于禁等人送還。

曹魏的大臣看到孫權稱臣,紛紛向魏文帝表示祝賀,唯獨劉曄說:「沒什麼可賀的,孫權無故向我曹魏稱臣投降,一定是他的內部生了危機。劉備出動大軍討伐他,他外有強敵,部屬心裡不安,又怕我們魏國乘機進攻,所以獻上土地請求投降。一來可以防止我們進兵,二來藉助我們的援助加強他自己的地位,迷惑劉備。如今天下三分,我們佔有全國土地的十分之八,吳、蜀各自僅保有一州之地,憑恃險要,依託長江大湖,他們有急難的時候相互援助,這樣才對小國有利。而咱們此時應該大舉進兵,直接渡江襲擊孫權。蜀漢從西邊進攻,我們從北邊偷襲,不出十天,吳國必亡。吳國一亡,蜀漢可就勢單力孤了。即使我們把吳國的一部分土地割讓給蜀漢,蜀漢也不會存在很長時間。更何況蜀漢只能得到吳國的邊遠之地,我們卻可以得到吳國的本土江南地區。」

劉曄的建議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這時候是魏國滅吳的千載良機。但是魏文帝曹丕沒有他爸爸的膽略雄心,反而對大臣們說:「有人投降稱臣我們卻要討伐他,會使天下願意歸服我們的人產生疑心,不如接受吳國的歸降,襲擊蜀漢的後路。反正要打一個,何必要打吳呢?乾脆打蜀得了。我們跟吳兩路進攻,先把蜀滅了不就完了嗎?」

劉曄聽罷連連搖頭,說:「不可不可,我們距蜀路途遙遠,距離吳近,怎麼能捨近求遠呢?蜀漢知道我們進攻它,就不會打吳國了。這時吳國就算不幫助蜀漢,也不會幫助咱們,這樣就變成了咱跟蜀漢單挑了。但如果蜀漢知道我軍伐吳,劉備就會料到吳國必亡,會很高興地向吳國進軍,同我們爭奪分割吳國的疆土,不會改變計劃。劉備不會抑制自己的怒火去救援吳國,對吧?這樣就變成了魏、蜀聯合滅吳。所以應該打吳,不應該打蜀。」

但是魏文帝還是覺得這麼做實在有傷道義,拒絕了劉曄的建議。他身上還是書生意氣多些,不像曹操那麼沒底線,什麼都敢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騰飛講漢末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袁騰飛講漢末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1.明白大臣糊塗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