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第541章 門閥政治
第541章門閥政治
蘇澤正在臨時營寨中,接見一群士人。
這些都是太原王氏的子弟。
其實太原王氏很早就已經下注蘇澤了,王思政就是太原王氏的優秀子弟,從王思政被蘇澤重用以來,太原王氏就有不少子弟進入關中,現在在崇文閣中學習的就有五人。
當然,對於太原王氏這樣的大家族,多方下注也是正常的。
原本爾朱榮在秀榮的時候,和太原王氏關係不錯,爾朱榮剛起兵的時候,就有不少太原王氏的子弟投靠他。
但是河陰之變后,太原王氏開始極度仇視爾朱榮。
原因也很簡單,太原王氏最傑出的子弟,黃門郎王遵業都被爾朱榮在河陰之變中所殺。
對於太原王氏這樣的家族而言,錢財是不重要的。
他們的人脈和家族積攢,就算是錢財散盡也很快能東山再起。
土地也是不重要的,只要家族興旺,就有人帶著土地來投獻他們。
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王遵業,就是太原王氏全力打造的人才。
王遵業以著作郎起家,在宣武帝時期就嶄露頭角,又和崔光一同給元詡講解《孝經》,他風姿儒雅,待人有君子之風,很得到洛陽士人的讚揚。
對於大家族來說,王遵業這樣的子弟也是極難培養出來的。
雖然王遵業從起家做官開始,一路上都有家族運作的痕迹,士族嘛,不就是你捧我,我捧你,當年王遵業才當官的時候,怎麼就能一下子就成為著作郎,等到小皇帝繼位的時候,就能跟著元老重臣一起給小皇帝講經?但是他本人聰敏好學,待人寬厚,這點都是他自身的優點。
太原王氏這一代,王遵業就是重點培養對象,幾乎是傾注了家族全部的資源,為的就是給太原王氏再出一名重臣。
結果這樣的希望之星,就因為和元子攸關係親近,就這樣被爾朱榮殺雞一樣殺死了。
太原王氏自此之後就深深的憎惡爾朱榮,但是在爾朱榮兵力強勢的時候,他們也不敢明著反抗,只能採取不合作的態度。
如今爾朱榮被困在并州,太原王氏立刻派遣家族中年輕的子弟去投靠蘇澤。
蘇澤考較了一下這幾個士人的水平,果然都在普通讀書人之上。
而且這些年輕士人已經在學習蘇澤勘定的《孝經》了。
按照如今崇文閣的規定,所有學子都要通過《孝經》的考試,才能被授予官職。
這份孝經,就是以涼州祁家所注的《孝經》為基礎,經過蘇澤麾下禮部官員編纂而成的。
科舉考試要成為全天下通用的選拔手段,第一步就是有一份統一的教材。
而沒有什麼比頒布自己的官方學說,讓這份學說成為全天下讀書人攻讀的教科書,更能夠改造儒生的思想了。
唐初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宋代王安石變法前作《三經新義》,明初朱元璋頒布《四書五經註疏》,都是同樣的目的。
就在小家族的讀書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去崇文閣讀書的時候,太原王氏已經鑽研起崇文閣的教材了。
甚至蘇澤問起幾個前幾次崇文閣的考題,這幾個王氏子弟給出了近乎於標準答案的回答。
這些世家大族,當真是生命力強到可怕。作為一個現代穿越者,蘇澤自然是厭惡門閥政治的。
但是這個時代就在這裡,就算是蘇澤有系統,也只能壓制門閥,而無法徹底消滅門閥。
雖說科舉考試是唐代開始,但是唐代門閥依然興盛,甚至這些門閥家族依靠科舉考試,反過來壟斷了選官之路。
唐代每次科舉之前,天下士子都要齊聚長安,向權貴投遞自己所作的詩篇,美其名曰「行卷」。
實際上唐代這種重視才華不重視經義策論的考試形勢,更容易變成為門閥權貴的操縱工具。
畢竟文無第一,詩歌審美這東西本身就很主觀,那些青史留名的大詩人,很多人都屢試不第。
唐代的普通寒門士子,只有選擇拜師姻親成為豪門的附庸,才能步入仕途。
太原王氏是主動投靠,而且王思政也是蘇澤集團中的功臣,對於這些王氏子弟蘇澤勉勵了一番,就讓他們前往關中入學崇文閣。
回到書房,蘇澤又拿起崇文閣學士祁泰寫給政務堂的奏章。
祁泰給政務堂的奏章,只談了一件事,《孝經》不夠考了。
作為一本儒家典籍,《孝經》只有兩千多字。
就算是加上後世的註疏,這個字數也不會超過幾萬字。
而當《孝經》作為崇文閣學子畢業考試的科目,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做官資格,理所當然的捲起來了。
捲起來的結果,就是考生的分數越來越接近,通過考核的速度越來越快,而禮部和崇文閣甚至已經到了沒有題目可以出的地步了。
蘇澤捏了捏太陽穴,古今中外,為了上岸,都是非常卷的。
明清科舉就是一個例子,明清科舉的範圍是四書五經以及官方認定的大儒註疏,總字數已經是相當多了,但是到了科舉後期,所有的考題都出完了。
到了最後,甚至出現了所謂「集句」的考法,就是將上下文並不是一個詞的字連起來,故意為難考生出題。
比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就用「來不」作為題目,還要從中闡釋出儒家真意來。
這已經不是為了選拔人才而進行的考試了,而是純粹為了選拔官員而進行的無意義內卷。
如果崇文閣繼續這樣下去,也會陷入到這種內卷之中。
而且不可能永遠只以孝經作為考試科目,總不能新朝也搞「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吧?
不過官方學術這東西倒是不難辦,隨著天下一統的曙光出現,世家大族紛紛投靠蘇澤,比如這一次太原王氏就獻上了自己家傳的《易經》。
主要還是考試科目的問題。
雖然都叫科舉,但是歷朝歷代的科舉實際上不一樣的。
唐代科舉重詩歌,宋代科舉重策論,明清重八股,到底要怎麼考?這也是政務堂寫信給蘇澤討論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