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五十二章非同尋常的地位(2)
正因為如此,胤祹和自己的父親康熙一樣,與蘇茉兒的感十分深厚。他像對待自己的祖母一樣尊敬和愛戴這位老人,並獨稱她為「阿扎姑」(姑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八月二十七日,蘇茉兒病倒在床,腹痛便血,不思飲食。兩天後,病越來越嚴重。胤祹非常著急,召來太醫為她治病,可蘇茉兒卻搖頭不肯讓太醫看。
「生老病死是自然,奴婢的時日到了。」蘇茉兒平靜地說。她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在等著這一天,因為這樣,她就能見到一生中最親近的布木布泰和魯清一了。
胤祹見她執意不看醫生,也不吃藥,便把況告訴了在外微服私訪的康熙。
按清朝宮內的規矩,下人及下層妃嬪,凡得重病,一律遷移出宮,到固定的住所養病,為的是避免在宮中傳染疾病。而皇室重要成員則可以在原住處養病、治病。蘇茉兒雖然得的是傳染病,但皇子們卻心照不宣,沒有人提起遷出之事,胤祹更是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在外的康熙唯恐皇子們遵守成規,還特意寫信囑咐道:「額涅的病重大,恐怕你們將她移至養病之所,就在平日住的地方養吧。萬一已經移住了,將此諭告知額涅后,務必還搬回去住。」
送走這封信后,康熙還是不放心,又寫信給三皇子胤祉和八皇子胤祀:「用心問問大夫們,如若可用西伯噶古納(滿語,一種藥名),就對額涅說,這是主子送來的一種草根,讓額涅用白煮雞湯摻混在一起喝下。大夫說不適合就不要用了。」
然而,蘇茉兒依然堅決不喝,還說:「如今病已如此,主子想讓奴才活下去,特地從遠方送回草根,讓奴才服用,如此殊恩,奴才斷難承受。只是奴才從小不吃任何葯,這是主子原本就知道的。雖說這是草根,但也算是葯呀!奴才的病已至盡頭,即便服用,也無益處了。」
蘇茉兒拒絕吃藥,皇室宗族們著急萬分,身在塞外的康熙,更是一直擔心著生病的蘇茉兒。在有人帶信給他,說蘇茉兒的病已經無葯可治時,他依然不放棄,又寫信給胤祹,讓他竭力搶救。
這在當時,不用說是一個侍女,就是一般妃嬪也很難得到這種殊遇。
然而,不管康熙和皇宗貴族們如何努力,蘇茉兒還是閉上了她的眼睛。閉上眼睛的那刻,她的面容異常平靜,嘴角掛著微笑……
結尾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蘇茉兒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結束了她那豐富多彩的一生,終年90多歲。
安放她遺體的時候,胤祹悲痛欲絕,久久不忍離去,並提出要求說:「我自幼被阿扎姑(姑姑)養育,並未能報答恩。我願意住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
按照慣例,為像蘇茉兒這樣僕人身份的人辦喪事,沒有皇子供飯、三七誦經的先例,所以三皇子胤祉未敢擅自答應胤祹的要求。不過卻在九月初九日奏報蘇茉兒病逝的奏摺里,寫進了胤祹的要求,請示皇父。
依然在外的康熙在奏摺上批道:「十二阿哥之甚是,著依其所請。」並示意留七日凈身入殮,目的是想回宮再親眼看看他敬愛的額涅,向她的遺體告別。
自此,胤祹住在了殯宮,為蘇茉兒守靈、供飯、誦經,其他皇子則輪流每天派一人給胤祹做伴。
康熙回京后,為了回報蘇茉兒對大清所做的貢獻,報答她對自己「手教國書,賴其訓迪」和撫養皇子的恩,決定按嬪禮為她辦理喪事。這對於奴僕出身的蘇茉兒來說,可以說也是曠典殊榮。
同時,康熙想到,蘇茉兒生前與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過了不平凡的歲月,死後當然也應該讓她倆長依相伴。當時,孝庄的梓宮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暫安奉殿內,康熙便決定將蘇茉兒的靈柩也停放於此。
蘇茉兒的靈柩是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暫安奉殿的,而那時,主僕二人相別也已經18個年頭了。
受眾人尊敬的蘇茉兒,在生前,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她有著不同的尊稱,孝庄太皇太后叫她「格格」(姑娘);康熙皇帝稱她「額涅」(額娘);皇子們尊她為「媽媽」(奶奶);胤裪更是獨稱她為「阿扎姑」(姑母)。她死後,人們依然尊敬她,尊稱她為蘇麻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