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能的升華(4)
一般我們很難觀察到這些**成分,只有出現病症時才能認識到**成分。***由於它們都具有很高的相互替代能力,所以可隨時改變自己的追求目標,這也是它們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這種特徵使它們有能力從事各種活動,並且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和它們最初達到目的的方式(升華方式)不同或者完全脫離了。
我們可以將這樣的活動叫作本能的蛻變形式,也是本能在一生展過程中所經歷的變態形式。由於性本能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性本能的蛻變形式。經過試驗,一般性本能經過的蛻變過程如下:
1。通過顛倒,變成其對立面;
2。返回到自身主體;
3。抑制;
4。升華。
現在我們只需要討論分析前兩種問題,因為我並不打算討論「升華」,而闡述「抑制」問題則需要用一個獨立的章節。這裡我們需要明白,這裡講的傾向和本能的直線性追求的目標傾向剛好相反,所以,上述蛻變很可能看成是反本能的自衛形式。
我們仔細分析通過顛倒而轉變為其對立面的活動,現它完全可以分為主動活動轉變為被動活動、完全顛倒內容這兩種不同的活動,這兩種活動的本質也不相同,下面我們予以分別闡述。
我們可以從兩組相互對立的活動中找到主動向被動的轉變:性的施虐欲—性的受虐欲(分別簡稱為施虐欲和受虐欲),「見色思淫慾」(簡稱視淫)—裸露欲。這些顛倒是本能目的的顛倒,主動的目的(虐待和視淫)代替被動的目的(喜歡被虐待折磨和喜歡被看),而變愛為恨則是目的顛倒的唯一例子。
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本能是如何迴轉到主體自身的,如受虐欲其實是施虐欲將施虐目標轉向主體自身的「自我」,裸露欲其實是將視淫目標轉到自身上,喜歡看主體自身和身體。通過深入分析和觀察,我們現,受虐者其實是喜歡自己的身體受到虐待,而裸露欲患者則是喜歡暴露自己的身體給人看。所以,這種活動的實質是目標的轉化,而目的本身並沒有變化。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返回主體自身和從主動轉向被動是在同一種活動中生的。我們需要更加細緻地研究才能說明這兩種活動之間的關係。施虐和受虐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下面步驟來表達:
1。通過行使暴力或對他人施加強力就是所謂的施虐,他人是施虐的目標。
2。由主體自身的「自我」來替換施虐目標,放棄原來的外在目標,隨著向主體自身的返回,本能的目的也從主動變成了被動。
3。重新把另一個人作為目標,由於本能在目的方面生了從主動向被動的變化,這另外一個人同時又是開始時的主體,不同的是這時生了從主動向被動的轉變。這第三點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受虐,從這個活動中所得到的滿足和原來從施虐活動中得到的滿足相類似。這個被動的自我通過幻覺使自己回到最初的狀態當中,只是現在由自我之外的另一個主體代替了它自身。另外,我們懷疑是否還有別的更為直接的受虐滿足,但是那種不同於從施虐中轉化來的純粹的受虐我們到現在並沒有碰到過。由此,上面假設中的第二階段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觀察迷狂症患者的施虐衝動,我們會更清楚地現,這種轉變只是一種向主體自身的返回,而沒有三個階段那種從被動態度向主動態度的再次轉化。這就意味著,這種轉變到第二階段就結束了。自我折磨和自我懲罰都是源於一種虐待欲,而並非受虐狂;其主動的願望生了變化,但還未變成被動的願望,而是轉變成一種反身的中性願望。
而對施虐欲來說,本能在一個一般性目的之外(或二者結合為一體),還追求一個專門的目的,即不僅要支配和統治目標,同時還要讓它痛苦,這更加複雜。通過心理分析我們現,這種施虐在本能對原來目的的追求中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例如,施虐的兒童並不關心這是否造成了痛苦,這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可是,只要施虐開始轉化為受虐,這種痛苦經驗就很快被我們當成一種被動的受虐性目的。因為這種和其他不愉快的感受一樣,痛苦感可以擴大為興奮,形成一種愉快的體驗,主體寧願經歷痛苦造成的不愉快而達到這種愉快的目的,這點我們可以確信。無論如何,只要疼痛的折磨被看作是一種受虐性目的,就可以被轉化成一種施虐的勢,從而產生出一種「施加痛苦」的施虐性目的。這種「施加痛苦」的活動由於主體本身和承受痛苦的客體已達成了共識,也可以被主體看作是一種向別人施加痛苦的施虐性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