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第414章 李察見郭榮
第414章李察見郭榮
「道友之志,吾不如也!」呂洞賓半天說不出話,最後行了一禮道。
李察受了一禮繼續說道:「道友此來可是為了那氣運金龍異動?」
「正是如此。」呂洞賓說道:「天下紛亂已久,神州一統即將重現,貧道在此是為了防備邪魔外道趁機作亂。」
神州氣運鼎盛,自然會引起一些邪魔外道覬覦,想要竊取神州氣運。
系統塔靈將對呂洞賓的探查資料也展現再他眼前。
「純陽真人呂洞賓【劍仙】【無漏仙體】【純陽元神】【駐世真仙】【仙風道骨】【劍心通靈】。」
「純陽劍【仙劍】【誅邪】【純陽】【護住】。」
在系統的危險等級標註中,其等級已經超過了中等神力的神靈,若是其飛升仙界,只怕實力會更強大。
多元宇宙中,中等神力的神靈就已經可以成為一個神系的主神了。至於強大神靈數量少的可憐,偉大神靈更是幾乎只存在傳說。
偉大神力的神靈基本上已經放棄神格了開始尋求超脫之道。
李察和呂洞賓進行了一番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兩人對法則的領域不同,但是其中有很多可取之處。李察經過了此番論道,也是受益非淺。
接下來,李察和呂洞賓交換了信物。在得知李察還沒有落腳之地,呂洞賓當即邀請李察前往他的純陽觀暫居。
畢竟整個人神州大地上,能夠和他坐而論道的人太少了,這一次遇到李察,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至少也要論道十天才行。
李察欣然同意,他也對神州大地的修行方式很好奇。
要知道,神州大地上的修行者很多都是普通人修鍊成為神仙,而奧術師們想要達到這種級別,只能依靠浮空城或者融合神性。
呂洞賓自然看出來李察身邊的狐妖和貓妖,但是並沒有說什麼,純陽真人降妖除魔多是一些吃人的妖怪,她們兩個自然不是。
在開封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李察也將這裡的情況了解的差不多了。
他也在開封見到了那位大周皇帝郭榮,今年不過三十九歲的郭榮看上去身體強壯,儀錶堂堂,常年軍旅生涯,讓他性格堅韌,同時又知曉民間疾苦。現在正是意氣風發,大展宏圖的時候。
任誰也想不到,他會在今年因病去世。
李察同樣也觀察了一番趙匡胤,作為殿前督檢,趙匡胤是大周重臣,深受郭榮信任,掌管一部禁軍。
並且趙匡胤交友廣泛,幾乎和所有將領都有不錯的交情,同時自身也是戰功卓著,在軍中威望很高。但是李察並沒有在其身上看到一點龍氣。
顯然只有郭榮死後,真龍之氣才會落入他的身上。
「道友是看好那個趙匡胤?」呂洞賓問道。
「他的確有幾分人主之相,不過我更看好郭榮。」李察說道。
呂洞賓看了看皇宮上的氣運真龍道:「郭榮的確很好,但是其命中有一劫,而且其真龍氣運雖廣,但其中卻並不凝練,其子更是年幼,如何能擔大任?」
「很簡單,幫他渡過此劫便是!」李察笑著說道。
呂洞賓聞言微微一愣,隨即說道:「道友真打算如此了?」
「自然!」李察笑著說道:「那趙匡胤的確不錯,但是後面的卻不爭氣,若是我不插手,中原雖然一統,但最後神州卻是三足鼎立!」
「我可不想看到這一幕!」
「只怕道友牽扯太深,難以割捨,到時如何飛升?」
李察微微搖頭並不說話,他並不打算飛升,等他完成了這些,自然可以使用空間寶石離開,這個世界的氣運糾葛還能追著他去漫威世界?
呂洞賓等人正是因為擔心糾葛太深,最後無法飛升,這才束手束腳,他可不擔心這些。
「道友打算如何行事?」
「自然是讓他來請我!」李察微微一笑道。
就在去年的時候,郭榮還曾將陳摶真人請來,並且向其討教黃白之術。黃白之術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換個名詞絕對就清楚了。
點金術。
沒錯,郭榮向陳摶請教的就是這點金術。郭榮因為降低百姓稅收,可又要打仗,手中財力不足,就想要用點金之術變出錢財來。
陳摶道:陛下是天子,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怎能迷戀這些法術?
實際上郭榮研究的點金之術更像是化學。
既然郭榮能夠邀請陳摶,李察自然也有辦法讓他邀請自己。
於是李察先是在城外立下一座道觀,然後一邊講道,一邊為百姓治病。他的講道並不是講述道經,而是傳授各種知識。
這個時代經歷了唐末五代戰亂,百姓死傷慘重,讀書人的數量也少,要不然也不會出現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了。
至於那些世家門閥,則是在唐朝皇帝的打壓下逐漸式微,最後更是在藩鎮動亂中消亡。
李察現在公開傳授知識,很多人都趨之若鶩,跟隨其學習。與此同時,李察還免費為百姓治病,那些百姓身上的疾病對於他來說,基本上算不上問題,幾乎完全就是藥到病除。
於是,李察的名聲開始再開封城中傳播,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而在看到李察名副其實之後,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
李察傳授的知識並非是四書五經,甚至和四書五經完全沒有一點關係,他傳授的知識很雜,今天講述一些算術,明天講述一些農學,後天又會講述一些治民,緊接著則是講述一些養生黃老之學。
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前來聽講人也越來越多。甚至達到了千人規模。
這麼大的動靜很快就驚動了郭榮,郭榮此時也正為在為人才不足發愁。此時的大周繼承了唐朝的科舉制度,在開封也舉辦的科舉,可是因為種種原因,科舉雖然辦了,但是篩選出的人才並不多。
畢竟百年戰亂,即便是那些世家都消亡了,更何況是普通人。這個時候的大周雖然看上去不錯,但是內部問題重重。
大周繼承的是後漢的天下,而後漢則是繼承的後晉,後晉繼承的是後唐。這些國家幾十年戰亂,合格的官員太少了。
更何況後晉當初被契丹所滅的時候,契丹肆虐半年,後晉死傷慘重。在這種情況下,大周繼承的遺產能有多少?所以現在大周嚴重缺乏人才。
不久前的科舉取士,郭榮親自考核,結果通過之人不足三分之一,和讓郭榮很是心憂。
於是在聽說了城外有一大賢,當即親自帶人前去尋訪。
郭榮來到這裡的時候,李察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依舊自顧自的講述著知識。今天李察講述的乃是治民。
他講述的治民之道並沒有太多大道理,也沒有大量之乎者也之類的東西,而是盡量要讓人聽懂。李察講述的正是當前的大周的情況,此時的大周雖然佔據了大量土地上,但是耕地很少,這個時候自然是要鼓勵耕種。
如何鼓勵耕種,均田地就是其中重要的環節。除了均田地外,還可以用鼓勵開墾荒地,降低賦稅,承諾開荒土地屬於自己,並且開荒之地,五年後再收稅等等。
雖然李察講述的這些東西很多都是以前其他朝代用過的辦法。但是即便是這些辦法,很多人依舊不知道。
郭榮再旁邊聽的連連點頭,郭榮出身並不高,當年也讀過一些書,長大後有一段時間都是在行商,也算見多識廣。很多知識他也是第一次聽說。
並且李察還將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講了出來了,比如嚴禁地方豪強大戶侵佔土地,將那些地方豪強大戶的手段講了一下。
李察的這些講述讓郭榮有種豁然開朗,撥雲見日的感覺。
很快今天的講學結束,李察返回道觀,前來聽講的眾人也各自散去,郭榮這才上前,讓人敲門。
很快道觀大門開啟,一個道童鑽了出來。
「貴人有什麼事情嗎?」道童看到郭榮的衣著后問道。
「在下聽說觀主是當世大賢,因此想要登門求教!」郭榮客氣的說道。
「貴人請進,師傅已經說了,貴人若是求教,可自行前去。」道童說著,讓開了大門。
郭榮微微一愣,隨即帶著幾個隨從走了進去。
道觀並不大,穿過正殿,來到後院,此時李察正坐在那裡等候。
「在下柴榮,見過先生。」郭榮並沒有表露身份。
「貴客請坐。」李察笑著說道。
「貴客今天前來,想要問什麼?」
「今日聽了先生講學,受益匪淺,但是仍有很多疑惑,還往先生指點。」郭榮很是客氣的說道。
「貴客請講。」
「先生,在下想要詢問陶朱之學。」郭榮說道。
李察聽到郭榮的話,微微一笑,看來這段時間以來,郭榮是真的缺錢啊!「我觀貴客家財頗豐,應該不缺錢吧。」
「家大業大,很多人都跟著我吃飯,只是我現在也為之憂慮。」
「若是想要錢糧,可以使用鹽鐵之道。」李察說道。
「先生是說鹽鐵專營嗎?」郭榮道。
李察擺擺手道:「鹽田專營自然也是一種辦法,但是初期還好,時間稍長就會大量貪腐,這個以後可以再講。」
「貴客今天想知道的是如何籌備出征的糧餉吧。」李察微微一笑道。
郭榮面色不變道:「先生如何認出我的?」
李察沒有回答,繼續剛才的話道:「現在鹽田都在朝廷手中,且數量有限,鹽田產值也有限,我有一法可以讓鹽產量大增。」
「還請賜教。」
「貴客可知曬鹽法?」李察微微一笑道。
「何為曬鹽法?」郭榮追問道。
「鹽場產鹽,多是取滷水熬煮,以獲取食鹽,但是此法需要大量柴薪和人工,產量不高。」
「曬鹽法很簡單,就是在海邊開闢鹽田.」
李察將曬鹽的方法講述了一邊,此時的曬鹽法並不為人所知,若是能夠推廣曬鹽法,鹽田的產量可以輕易增長數倍。
鹽在這個時代就是錢,人類吃飯離不開鹽,同時鹽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可以和其他國進行交易,能夠獲取大量錢財。
僅此一項,就能為郭榮帶來大量錢財,而且產鹽並不會影響百姓生計,不用加稅,對郭榮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若是曬鹽法可行,先生當為首功!」郭榮高興的說道。
李察表情平淡,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繼續說道。
「曬鹽法可以生財,貴客對於糧食後勤還有疑慮吧。」
「先生還有辦法?」
「自然是有的!」李察點頭繼續說道:「後勤糧食問題同樣是國庫不豐,沒有足夠錢糧,同時還要徵召民夫運輸。」
「貴客同樣可以使用鹽來解決。」
「還請先生賜教。」郭榮鄭重其事的問道。
「貴客可以下令,製作鹽引,這些鹽引可以在官府鹽場以低於市價的價格來的購買了食鹽。」
「然後告訴那些商人,想要鹽引,就需要向指定區域運輸糧食,以運輸多少糧食,換取相應的鹽引,然後讓商人們拿著鹽引低價購鹽。」
「商人發現有利可圖,自然會去召集人手運送糧食。」
「此為開中法!」
「果然絕妙!」郭榮興奮的說道。
「邊疆糧餉轉運困難,可以用開中法,而那些商人為了追求利益,還會雇傭百姓去邊疆附近開荒耕種,然後收穫糧食交給官府,以獲取鹽引。」
「只要朝廷不濫發鹽引,不徇私舞弊,貪腐,這一套制度就能夠解決後勤糧餉問題。」
「同時在邊疆開墾荒地,也能夠提升全國糧食產量,一舉三得。」
李察的話聽的郭榮連連點頭,他並沒有給郭榮出一些超出這個時代的辦法。
「天下紛亂已久,很多百姓為了躲避災禍,只能賣身寺廟道觀為奴,貴客可以讓寺廟道觀釋放奴隸,然後編戶齊民,授予田地,而且當今天下,不事生產的佛道寺廟太多了。」
「同時佛道寺廟中,囤積大量金銅鑄像,造成世面錢荒,貴客應當罷免一些寺廟,並以銅像鑄造錢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