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6)

6.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6)

翌日,史天澤即引軍東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開門迎降\"。李之亂至此完全平息。史天澤

史天澤,元朝名將。字潤甫,永清(今屬河北)人。公元1225年春,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帥職。不久率軍擊敗金將武仙.俘殺抗蒙紅襖軍將領彭義斌,攻克趙州、真定(今河北趙縣、正定)等地。公元1229年授為五路萬戶。次年冬,配合蒙古軍主力擊敗金援兵10萬,攻克衛州(今河南汲縣)。后又參與圍蔡州(今河南汝南)之戰,滅亡金朝。此後揮軍攻襄陽(今屬湖北),淹殺宋兵萬計;率兵攻復州(今湖北沔陽),親擂戰鼓大破宋軍;隨蒙哥入蜀,受命阻擊宋軍水師,三戰三捷。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任中書右丞相。三年,率軍圍攻濟南,擒殺叛將李亶。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參與運籌長期圍困襄陽之策,為後來攻克此軍事重鎮提供了條件。十一年,又與丞相伯顏統兵分路攻宋,至郢州(今湖北鍾祥)因病離職。次年二月卒於真定。他出將入相近50年,多謀善斷,量敵用兵,主張攻心為上,力戒殺掠。漢臣的沒落

李亶起兵,只局限於益都、濟南一隅,而且起兵5個月即敗死。但是,李亶的起兵卻對忽必烈的統治政策和當時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金朝末年,各地地主武裝據地自保,形成了強大的軍閥勢力。蒙古侵金,他們投降了蒙古,繼續各據一方,世襲兵權,有如藩鎮。真定史氏(天澤)、滿城張氏(柔)、濟南張氏(宏)是其中最強大的幾家。忽必烈依靠他們的支持取得汗位,也依靠他們的兵力迅速鎮壓了李亶,但李亶之亂也暴露出漢人軍閥勢力的展對蒙古統治的嚴重威脅。

李但敗后,一些儒臣上書,說亂事之起是由於世侯權太重。姚樞奏請\"罷世侯,置牧守\",即解除軍閥世襲的兵權,在地方上實行兵民分治。李亶敗后,張弘略解除兵職,宿衛京師。第九子張弘范也罷免軍職。忽必烈又在地方實行軍民分治,分益都軍民為二,董文炳領軍,撒吉思領民。以後這一制度在各地推廣,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軍官掌兵戎,從而把各地的兵權進一步集中到朝廷。

忽必烈初建國,沿襲金朝中書省的制度,任命王文統等為中書省官。王文統原在李亶的幕府,又以女兒嫁李亶。李亶亂起,人們揭露王文統曾派兒子王蕘與李亶通消息。忽必烈查出王文統與李嬗的通信,內有\"期甲子\"的話。王文統辯解說:\"到甲子,還有好幾年。我說這話,是要推遲他的反期。\"忽必烈召竇默、姚樞、王鶚、僧子聰及張柔等至,拿出王文統的書信,說:\"你們說文統應當得什麼罪?\"諸臣都說\"當死\"。公元1262年2月,忽必烈殺王文統及其子王蕘。從此對漢人幕僚增加了疑慮,逐漸疏遠。

隨著蒙古向西方的侵掠,西域和中亞一帶的各族人陸續隨軍東來,也有些人徑來漢地經商。他們原屬於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來到漢地后,統被稱為\"色目人\",即\"諸色名目\"人。從窩闊台任用耶律楚材和奧都刺合蠻以來,蒙古統治集團中就已存在著倚用漢人(包括漢化的契丹、女真人)還是倚用色目人的爭論。中統初,忽必烈大力倚靠漢人武將文臣以建立起他的統治,色目人處在次要的地位。

李亶、王文統敗亡后,色目人群起向忽必烈進讒說:\"回回雖時盜國錢物,未若秀才(指漢人官員)敢為反逆。\"色目官員多以經商理財擅長,他們是來自中亞的個別分子,可以幫助元朝統治者搜刮財富,又不至於像漢人軍閥那樣形成武裝叛亂集團。李亶亂后,忽必烈在不得不繼續任用漢人的同時,開始重用色目人。王文統

王文統,元初政治家。字以道。金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人。金亡前後,王文統以所學權謀之術遊說諸侯,后投奔益都行省李亶,被留為幕僚。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提拔王文統任中書省平章政事,行中書省事於燕京,主管中原漢地政務。王文統執政后,設立十路宣撫司分管各地,頒布一系列條文.以革除賦稅、吏治諸方面的積弊;行中統元寶交鈔,並制訂了嚴密的鈔法;選用人才,分立中書左三部、右三部,以健全政府機構,為元朝各項制度的奠定起了重要作用。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蒙古、色目貴族的任意搜刮,使國家財政收入大增,以此,深受忽必烈的信任。中統三年,李亶動叛亂。王文統因與李亶的關係受到牽連,以同謀罪被處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亂世兒女--山東李氏三朝之敵-一李全紅襖軍起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