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四、忠宦和姦宦(3)
蔡倫到了秘書監,楊太史對蔡倫視如己出,愛護備至。蔡倫見楊太史為人忠厚,便把他當父親一樣孝敬了。他見楊太史整天用刀筆在竹簡上刻字,十分辛苦,不禁深表同。他想:「聽說武帝時有人明了紙,如果用紙書寫,那該多省力啊。」一天,他問楊太史說:「聽說過去有人明過紙,為什麼不用紙寫字呢?」楊太史說:「紙在前朝時就出現了,因是用麻做的,故稱麻紙,但它又脆又粗糙,不適合寫字,只能用來包東西。」蔡倫聽了,若有所思地說:「啊,原來是這樣。」
漢和帝永元四年(92年),在楊太史的舉薦下,蔡倫被提拔為尚方令,專門負責管理宮中刀劍等兵器的製造。由於蔡倫忠於職守,刻苦鑽研技術,他負責監製的兵器質量特別好,受到廣泛的讚揚。
蔡倫升任尚方令后,常因職務之需,到鄉間作坊視察。一天,他見蠶婦繅絲漂絮后,竹簟上留下了一層絲絮,揭下后酷似縑帛,可以用來書寫。蔡倫由此受到啟,便收集樹皮、廢麻、破布、舊漁網等原料,在宮廷作坊施以銼、煮、浸、搗、抄等方法,試用植物纖維造紙,終於造出了植物纖維紙。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將造紙過程和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一同呈報漢和帝。
蔡倫受到了皇帝的稱讚。蔡倫向漢和帝說:「請皇上給這種書寫用品賜個名字吧。」
原來,過去竹簡和絲織品都可以製造書籍,人們稱用來製造書籍的絲織品為紙。從「紙」字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種絲織品。
現在,蔡倫請漢和帝賜名,漢和帝說:「這種書寫用品又薄又白,和過去做書用的絲織品——紙極其相似,乾脆就叫紙吧。」於是,紙有了新的含義,並漸漸得到了推廣。
當楊太史捧著蔡倫送給他的一疊紙時,不禁老淚縱橫,這份孝心比親生兒子還重啊。只要了解過去刻字之難,就可以理解這種心了。
古時,人們看書、寫字是件很困難的事。當時的書籍都是用竹簡、木片、龜骨、獸骨和金石等材料刻制的。
古人先把竹板和木板削平、刮光,製成竹簡和木片,或用刀刻字,或用毛筆把字寫在上面,然後用繩子或皮帶將這些竹簡或木片編成冊,就成了書了。
漢武帝時,東方朔給皇帝上書,竟寫了三千根竹簡,派兩個武士才把他寫的奏章抬進朝堂。這份奏章大約有三百多斤重。當時,雖然有了絲織品,可以作為文字的載體,但這些絲織品價格相當昂貴,一匹帛可以換七百二十斤米。面對這種況,人們絞盡腦汁,要研製一種能夠代替竹簡和木片的文字載體。於是,有人試著把樹皮、麻頭、破漁網等物用刀切碎,放在水裡泡上幾天,再搗爛成漿,經蒸煮后攤在席子上刮成薄片,放到太陽下晒乾,就成了一種紙。只是這種紙很粗糙,顏色黑黃。但它重量輕,成本低,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喜歡,但不太適宜寫字。這就是漢武帝時明的紙。
東漢時期,文化相當達。京城裡經常聚集數千名學生講學,人們對紙張的需求更加迫切了。而蔡倫造出了十分適用的紙,這是多麼令人振奮啊。
漢和帝死後,鄧太后臨朝聽政,封蔡倫為龍亭侯,因此人們稱他造的這種紙為「蔡侯紙」。
從此,人們使用龜殼、獸骨、竹簡、木片做文字載體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蔡倫的造紙術成為中國古代四大明之一,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美國出版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排在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
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和公布人類「有史以來最佳明家」時,蔡倫仍然榜上有名,被稱為「造紙鼻祖」。
李輔國
李輔國生於唐長安四年(703年),相貌極丑,本名靜忠,排行老五,在唐玄宗年間(712年—756年)入宮做了太監。
四十歲之前,李輔國默默無聞。四十多歲時,李輔國開始掌管宮廷的馬匹登記簿,總算當上了個小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