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甘當儒商(4)

4.甘當儒商(4)

另一部分人堅持以理持家,對洋人採取強勢態度。***認為一個國家斷不可有退縮怯讓之心,以免洋人得寸進尺。但在實際事上仍然難以行通,因為中西實力差別太大,凡逢交戰,吃虧的儘是老百姓。

這兩路人都是站在帝國的立場上看洋人,所以可以說都是\"隔\"了一層的做法。

與胡雪岩有關的,在早期,薛煥、何桂清、王有齡見解接近。利用洋人的態度,這與曾國藩等的反感態度相對,形成兩派在許多問題上的摩擦。利用洋人,這是薛何王的態度,表示擔憂和反對,這是曾國藩的態度。胡雪岩因為投身王有齡門下,自己也深知洋人之船堅炮利,所以一直是薛何王立場的策劃者、參與者,更是受惠者。

對於洋人的衝擊,下層百姓的反應大多是被動的。真正與洋人打交道者,均是從謀私財人手的,因而對大局影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下層的代表,在經過長期的打交道后,逐漸形成了一支穩固的力量,為中西交流起到了溝通的作用。

胡雪岩對時勢的看法,可作如下之分析,以見其對時事把握的特殊之點。

清廷舊制既受衝擊,朝廷自身惶惑,一般老百姓更是不解。胡雪岩從商業經驗出,認為一個社會要想存在,必然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秩序。

關於這一認識,當洪楊軍興趄時,胡雪岩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趁機撈一把的好機會。在他看來,趁了混水摸魚,只是因為魚是混亂的,才讓人僥倖有所獲。倒過來想,胡雪岩認為先應該替官府維護秩序,秩序建立起來了,你自己也有一個從事商業的好環境,官府感謝,也會給你提供很多便利。

故而胡雪岩提出,他的當務之急是幫助官府。而不是今天從\"長毛\"那裡撈一把,明天從官府那裡撈一把。因為這樣的話,你在兩邊都面臨信任危機,\"長毛\"懷疑你與官府有勾結,宮府懷疑你替\"長毛\"著想。經商最重要的是信用,信用沒了,你的生意就做不大。因為老主顧知道你並不敢保證自己是一心為他的,所以他可以和你打一兩次交道,但是絕對不會三次四次地長久下去。那你就只好不斷地換主顧。這樣就無異於你每一次都要重新搭房建屋,成本大大提高,積累的機遇就大大減少了。

出於同樣考慮,當清政府行官鈔時,胡雪岩做出了與錢業同行不同的選擇。同行們都認為,洪楊變亂在眼前,政府是否可信大成問題。如果今天我接了這宮鈔,明天沒有人要,兌換不出去,那就爛在手上,白白損失。胡雪岩有自己的看法。按他的分析,朝廷畢竟大勢還在,儘管朝廷遇到了許多麻煩,不過社會要想運轉,還非得靠現在這個朝廷不可。況且朝廷的信用是大家做出來的,人人出來維護,他的信用自然就好。所以別人不理這官鈔,胡雪岩卻要接。不但自己接,還動員別人接,並且以自己的信用來擔保。

幫官府打\"長毛\",這既是一種風險,也是一種投資。投進去的是眼光。胡雪岩這種看法,符合商業的一般原則。任何一個商人都要求穩定。商人可以面臨紛亂的局面不顧生死去求取利潤,但這種紛亂局面卻不是商人的願望。任何一個商人都希望在一種平靜的氣氛下進行風險最小的投資,以求得最大利潤。更何況當時的清廷,基本結構健在,所受的只是猛然一擊,但卻並非致命一擊。

對於清廷舊制,胡雪岩還有另外一層看法。更多的人只是畏懼官府,沒有想到駕馭官府。胡雪岩起初倒也不會有駕馭官府之想。但是在他所幫助的王有齡陞官之後,他逐漸現自己借王有齡獲得的便利甚多。先是資金周轉便利,因為有了官府之流轉金作依託;其次現官府的很多事自己卻可以以商業活動完成,即減少了官僚辦事的低效,自己也賺取了利潤;第三是自己借了官府之名,能做到許多以商人身分很難涉足之事。

所以後來胡雪岩對於利用舊制有了信心。開始他並不願捐官,認為生意人和做官的人在一起彆扭。後來想法變了,既然官府與生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那就不妨捐官,涉入官場。這樣做其實也是以最小投入,完成最大產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胡雪岩商道(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胡雪岩商道(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甘當儒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