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十一章保安族的重要文獻(1)
第一節重要文獻介紹
我國對少數民族包括人口較少民族的研究由來已久,由於保安族人口非常少,這個群體比較全面地被人們認識和重視,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將其識別、命名為一個民族以後,所以,在甘青地區的歷史文獻中,很少有關於這個群體的專門記載,只能在有關的地方志以及區域歷史文獻中尋找相關線索。保安族的群體遷徙和相關的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方面的文獻資料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王顯主編的《青海地方志資料類編》(1988年)對甘青地區和相關民族的歷史文獻作了系統的分類整理;二是關於近現代的歷史資料,雖然收集了一些與保安族歷史有關的藏文文獻,但受作者語方面的限制,歷史文獻只能使用漢語文獻。
有關保安族歷史的資料較為集中、較為翔實的還是20世紀50年代我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包括《保安族簡史》(1984年)和《保安族社會歷史調查》(與東鄉族、裕固族合編,1987年)。這些資料包括50年代進行的有關保安族的文獻調查和實地調查的成果,其中含有比較豐富的民間口述史資料,為結合現實、理解歷史文獻提供了珍貴的線索。《保安族社會歷史調查》是解放初期,由國家有關部門幹部、學者組成調查組,實地訪問保安人民整理后寫成的,它以較為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反映了保安族的形成展史、遷徙況,解放后這個民族的生產、生活狀況,史料價值非常高。
其中的《關於保安族語的調查》《保安族歷史概述》《青海省同仁縣年都乎等地區的歷史調查材料》《青海省同仁縣保安地區的歷史調查》等4篇資料,從保安族的語、宗教信仰和生活環境、生活狀況等各個方面,全面分析了保安族的形成歷史、民族成分和遷徙原因;《甘肅臨夏大河家地區高趙李家村社會經濟調查》《甘肅臨夏大河家地區高趙李家村冶鐵手工業的調查》《甘肅臨夏大河家地區干河灘村冶鐵生產的調查》《保安族商業活動況調查》等4篇資料,全面反映了保安族生產力、生產方式、經濟生活況和保安族內部的階級關係;《保安族人民和各族人民的友誼》的調查,反映了保安族同其他兄弟民族的民族關係狀況;《保安族的生活習俗》調查,雖然篇幅不多,但對保安族的社會關係、家庭關係及婚嫁、喪葬、服飾、民居、習俗作了全面的描述;《保安族的解放》《保安族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況調查》《保安族地區的農業合作化運動況調查》《解放后大河家地區小學教育狀況調查》等調查報告,則全面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保安族歷次社會改革中的況,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
馬少青主編的《保安族文化形態和古籍文存》(2001年)系統整理收集了有關保安族的文獻和歷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從中可以了解保安族的文化和歷史概貌。甘肅文史資料選輯《中國保安族》(1999年)系統收集了當代保安族對自己的歷史、文化以及重要時間的敘述,也很有價值。有關保安族在語學、宗教學、民俗學方面的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保安語簡志》中。20世紀80年代,陳乃雄對保安語作了系統研究,出版了《保安語辭彙》(1986年)、《保安語話語材料》(1987年)和《保安語與蒙古語》(1987后)三部專著。對保安族研究比較充分的是民俗學領域。在郝蘇民主編的《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態研究》(1999年)一書中,馬少青對保安族的歷史、文化、生產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在保安族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作了歸納、分析。保安族信仰的伊斯蘭教分為若干派別,馬通在《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1995年)和《中國伊斯蘭教派門宦溯源》(2000年)兩書中對這些派別的形成與影響的研究具有權威性,高占福的《保安族中的伊斯蘭教》對保安族宗教信仰狀況作了全面分析。馬少青主編的《保安族研究論集》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該作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保安族研究文集。該書收集了馬少青、佐藤暢治(日)、陳乃雄等49位保安族研究專家的學術論文54篇,該書的出版行對於保安族研究的進一步開拓與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與潛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