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5)

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5)

新中國成立前夕,拉祜族的山地耕作已開始朝著固定耕地的趨勢展,但尚未進入梯田農業階段。因此,在耕種三四年後,還需要進行拋荒輪歇,待幼林長成后又再進行砍燒耕種。頭等山地可連續耕種三年旱谷,第四年種玉米,第五年種紅薯,第六年開始拋荒輪歇。二等山地可連續耕種兩年旱谷,第三年種玉米,第四年種紅薯,第五年開始拋荒輪歇。三等山地可在耕種一年旱谷后即行拋荒不復耕種。有時在同一塊山地上,還間種一些不同的作物,如坡地上種植旱谷后,平凹處則種植玉米,箐溝邊則種植蔬菜、瓜果等。總而之,山地的耕作一般原則是砍伐新地、挖(犁)新地、撒種,薅草1~2次,便收割打穀了。哪裡山林好,就到哪裡去砍伐燒山,對山林的破壞很嚴重。新中國成立后,拉祜族的山地耕作基本上已展為固定耕地。

(三)水田生產習俗

水田耕作是現今拉祜族主要的生產方式。水田,為固定耕地,多靠近河谷和山箐近水地帶,部分傍山梯田靠雨水栽種,稱為「雷響田」。水田以種水稻為主,一年一季,有的地方一年兩季,冬春休耕,通常兩犁兩耙,個別三犁三耙,鏟埂糊埂,栽插后薅兩次秧就等收割了。水田的耕種遠比山地認真細緻,秧田一犁、一耖、一耙后便撒秧,撒秧時間一般在農曆二至三月。

拉祜族種植水稻的歷史不長,據說100多年前,拉祜族還不會種植水稻,後來在漢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影響下,才逐漸學會了種植水稻。但是,最初不會用牛耕,完全靠鋤頭挖,也不會糊埂、修溝等技術,後來進一步受漢族、傣族的影響,才逐漸學會了使用牛耕。新中國成立后,水田的耕作已逐漸改進為兩犁兩耙,或三犁兩耙,甚至四犁兩耙,中耕薅草2~4次,並施底肥一次,追肥一次。水田耕作程序為:每年的十月份開始犁板田,一直到臘月,多數才犁完,犁入土深約四五寸。翌年一二月間撬田,翻曬土塊,先將田水放干,后犁翻曬土,引水淹一個月左右,讓谷樁腐爛,然後又把水放干,犁翻曬土把草根晒乾,最後再耙田栽秧。撬田是拉祜族水田耕作技術的一次大變革,由原來的兩犁兩耙,三犁兩耙進入到四犁兩耙,產量提高了1/3以上。撬完田后,到了三月間便鏟埂、耙田,兩耙中間還要翻犁一次,但這種四犁兩耙的耕作方法僅在一些地區施行,多數仍為兩犁兩耙。四犁兩耙,或三犁兩耙,或兩犁兩耙,視勞動力的強弱和物質條件的好壞而定,勞動力強的物質條件較優越的實行三犁兩耙或四犁三耙,勞動力弱的物質條件較差的則實行兩犁兩耙甚至一犁一耙。有的在犁耙之間施廄肥一次。到四五月插秧前又打埂,耖一次,耙一次,最後再攤田(用木板將稀泥推平)一次,便開始插秧。插秧的時間視雨水況而有先後,三月插秧八月收割,六月插秧十月收割,間隔約五個月的時間。在收割前中耕薅秧兩次,五六月間薅一次,六七月間薅一次。水稻的生長期約為150天左右,七月早稻成熟,**月間稻穀普遍成熟並收割完畢。水稻的收割與脫粒方法與旱谷相同,用鐮刀割下稻子,用摜槽和彎棍進行脫粒,現割現打。新中國成立前拉祜族水田面積約佔整個耕地面積的35%~40%,且多為富裕戶所佔有。

園圃地種植是新中國成立后展起來的一種生產方式。拉祜族的園圃地為數不多,是一些在田邊地角,房前屋后,或村寨周圍開闢種植的小塊園地。園圃地為固定耕地,在本寨居住期間,屬私人所有,遷移出去即喪失所有權。園圃地多種植蠶豆、豌豆、辣椒、玉米、芭蕉、青菜、蘿蔔、白菜、南瓜、旱芋等。僅供自家食用,極少上市出售,也有個別的拿到集市上交換或出售的。

新中國成立后,拉祜族地區經過和平協商土地改革、直接過渡、農業互助合作化等一系列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幫助下,拉祜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快速展。先,改變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引導拉祜族民眾走科學種田之路,興修水利,多開水田,增加灌溉面積,固定耕地,擺脫刀耕火種靠天吃飯的局面。其次,引導拉祜族民眾改變原始落後的生產方式,變革田地不施肥、點白種的舊習俗,開展積肥施肥,改良土壤,低產變高產。再次,普及農業科學知識,開展科學試驗,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在拉祜族地區建立起農業技術推廣站、籽種站、農機站、農經站、試驗農場等,在部分拉祜族地區建立起科技組、科技戶。引導拉祜族民眾「一熟改兩熟」,推廣種植小麥和雙季稻,改變過去拉祜族一年只種一熟,不種小春作物的舊俗。如今,除了極偏僻的山區拉祜族基本都已耕種水田,與過去刀耕火種和旱地耕作的原始生產方式相伴而生的各種習俗正逐漸消失。

下一章:15.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6)書籍詳情頁上一章:13.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4)

中國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1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