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章拉祜族的物質文化(15)
舂,是一種拉祜族喜好的傳統烹飪方式,分生舂、熟舂和生熟混舂。生舂,即直接將新鮮的辣椒、姜、蒜、芫荽、苤菜等洗凈后,放入碓臼中舂食。熟舂,則取禽、畜、獸、魚蟹之肉(一般為瘦肉)或雞、鳥、魚的骨架,燒熟後放入碓臼中舂食,有時伴以野菜一道舂食,如鳥干伴以魂樹葉、螃蟹伴以酸格葉、知了伴以鹽酸樹葉一道舂食;或將蔬菜如甜竹筍、野薑花等,燒熟或煮熟后,放入碓臼舂食。生熟混舂,主要用於菌類,如將生奶漿菌與燒熟馬屁泡(一種野生菌)混舂食。
煮,拉祜族最常用的烹飪方式,無論畜、禽、獸、魚肉以及蔬菜等均可用來煮食。拉祜族一向喜採摘水蕨菜、枇杷菜、竹筍等野菜煮食,有時將其與肉類同煮,如枇杷菜與魚肉一道煮食。拉祜族煮菜一般不放油,而是放辣椒、香料等作料一道煮,有的地方的拉祜族待菜煮熟時,加入少許冷水,以保持蔬菜的新鮮味。
腌,是拉祜族傳統的烹飪方式之一,無論肉類、蔬菜均可腌制,較常見的有腌酸菜、腌蘿蔔、腌酸竹筍、腌魚等。腌魚比較獨特,腌制方法是,將鮮魚開膛剖肚去掉內臟、洗凈,拌上辣椒、鹽、姜、大蒜等作料,放入竹筒內腌制一星期即可。腌魚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燒吃,味道酸苦宜人。
剁,主要是剁制「橄欖生」。砍來嫩橄欖樹,去掉表皮,將其內皮用刀刮下,用米湯或淘米水淘洗后濾干,與燒熟的豬裡脊肉、豬肝、豬皮一道剁細,放入新鮮豬腔血攪拌,待其沉澱,去除表層漂浮的渣子,拌以辣椒、鹽、姜、蒜、花椒等作料,即可食用。
拉祜族的飲食習俗因支系不同而異。苦聰人的飲食比較簡單,一般分生食與熟食。野果之類的食物生吃,肉類、蔬菜、糧食等熟食。熟食烹制主要是燒,其次清煮。新中國成立前,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苦聰人,做飯沒有鍋和甑子,一般用薄竹筒做飯或做菜。煮野菜和肉食亦然,只是不再往竹筒中加水,被稱為「竹筒肉」。苦聰人另一種熟食的烹制方法是:將玉米面用水調拌后,再用幾層芭蕉葉包好,然後置於火中燒熟后吃。此外,肉類及野薯類的食物也常用來燒吃。過去苦聰人吃飯沒有桌凳,亦沒有碗碟杯盤,席地而坐,用芭蕉葉當碗,用竹筷子吃飯。這一狀況,現已有極大的改觀。
拉祜族比較獨特的風味飲食多種多樣,現較為廣泛流傳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主要有:
「雞肉爛飯」,拉祜語稱「啊殺哦乃」,是拉祜族一種傳統食物,除比較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祭祀和招待尊貴的客人外,一般不輕意做。其製作方法是:將雞宰殺去毛開膛洗凈后(小仔母雞最佳),整隻放入鍋里清煮,煮熟后撈出來,放入少量的米於雞湯中煮。將雞肉撕成絲,待鍋中的米煮得差不多熟時,再放入雞肉絲一起煮。等快熟時放入舂細的生薑、蒜、辣椒、芫荽、鹽巴等作料,其中,辣椒必不可少,而且要很辣。攪拌均勻后再煮一會,便可滅火食用。其味極清香鮮甜,是上等的佳肴。切記,不能用白雞肉做「雞肉爛飯」招待客人,那是一種絕交的表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全寨祭祀時吃的「雞肉爛飯」又與平常大不一樣。由參加祭祀活動的眾人,共同在一口大鐵鍋中煮著吃,由各戶輪流出雞,一年一戶,輪到哪戶,哪戶便出一隻剛打鳴的小公雞,其他參加者各帶一小竹筒米,一小撮鹽。按照拉祜族古老的習俗,參加祭祀活動的全為男性,女性不得參與。待人聚齊后,燒開水,將雞宰殺洗凈,整隻放入大鐵鍋里煮,煮熟后撈出來撕成絲。再將大鐵鍋注滿水,放入參加祭祀者帶來的米,待米煮爛后,放入雞肉絲攪拌均勻,最後放入舂細的生薑、蒜、辣椒、芫荽、鹽巴等作料,攪拌均勻后即可滅火食用。大夥圍坐分吃,帶碗的人每人一碗,沒碗的將「雞肉爛飯」盛在一個木瓢里,一人一口地輪著吃,或用芭蕉葉盛著吃。無論多少,一定要將鍋里的「雞肉爛飯」全部吃完為止。
糯米粑粑,拉祜語稱「哦朴」或「哦波」,是拉祜族獨特的傳統食品,一般只在新年時舂制。過節前一天上午,將糯米用清水淘洗幾遍后,再用清水泡上三四個小時,撈出放到甑子里蒸,蒸熟后舀出放入碓臼里舂,邊舂邊抹些芝麻粉或香油:一來防止糯米粘碓臼,二來舂出的糯米粑粑會因此更香。等舂好后取出來,將其團成一個個碗口大小的圓餅,放在鋪有松葉的簸箕里,或用芭蕉葉包好後放在簸箕中儲存起來。現舂現吃,香軟可口,兩三天後食用,可用火烘烤或用油煎炸而食,鬆軟醇香,是拉祜族新年走親訪友、賀歲拜年的必備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