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章拉祜族概況(7)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伊始,便提出了使用本民族語文字展文化教育事業的請求,並以自治縣人民政府的名義向上級人民政府正式呈送了書面報告,請求給予解決。為此,原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研究所的語工作者和拉祜族的知識分子一道設計了一套《拉祜族文字方案》,先後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字問題科學討論會」「川滇黔桂四省區民族語文工作討論會」和「全國第一次民族語科學討論會」上進行了反覆討論,並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進行過多次教學實驗,廣泛徵詢了拉祜族各界人士的意見。最後,撰寫出《拉祜族文字方案》草案,逐級上報原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並於1957年被批准為《〈雲南拉祜族文字方案〉試行方案》,從此正式展開了試行推廣工作。新的拉祜族文字的誕生,無疑為拉祜族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和展,開闢了一條廣闊的道路。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用《〈雲南拉祜族文字方案〉試行方案》的新拉祜文出版了大量的小學課本和通俗讀物,深受拉祜族民眾的歡迎。「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止了拉祜族文字的使用,致使拉祜族文化教育事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延緩了拉祜族地區經濟文化教育的繁榮和展。20世紀80年代,拉祜族文字重獲新生,又在拉祜族地區重新試行推廣。
現今拉祜族使用的文字,有老文字和新文字兩種,均屬拼音文字類型。老文字即20世紀初葉由西方傳教士創製的拉祜文,俗稱傳教文。計有24個字母,其中輔音字母15個:pbmfvtdnlzscjkg,母音字母7個:aieuogw,輔音母音共用字母2個:hy。傳教文計有35個輔音(聲母)拼寫形式:phpbmfvpfhpfbvmvmythtdnlnytctstzszcchjshykhkgnghg′k′hk′,其中17個用單字母表示,15個用雙字母表示,3個用單字母右上角加一豎撇表示。送氣輔音在該輔音后加字母h表示,如:p不送氣,ph為送氣;小舌音用字母在右上角加一豎撇表示,如:k′、hk′。11個母音(韻母)拼寫形式:aieehuoawuieuuhuig′。7個聲調,在音節右上角和右下角分別加符號-、v、∧表示,即高升調在右上角加符號-表示,如:ma-;高降調在右上角加符號v表示,如:mav;低降調在右下角加符號v表示,如:mav;低平調在右下角加符號-表示,如:ma-;次高平調在右上角加符號∧表示,如:ma∧;次低降調在右下角加符號∧表示,如:ma∧;中平調不標,如:ma。老拉祜文無隔音符號。
1957年,《〈雲南拉祜族文字方案〉試行方案》創製的新文字,以拉祜納方為基礎方,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勐朗鎮、東崗、糯福一帶的拉祜語語音為標準語音。計有26個字母,其中輔音字母20個:pbmfvtdnlzsrcjykghxq,母音字母6個:ieawuo。新文字計有29個輔音(聲母)拼寫形式:pphbmfvtthdnlzzhdzsrcchjshykkhgnghxqqh,其中20個用單字母表示,9個用雙字母表示。送氣的輔音字母在該輔音后加字母h表示,如:p不送氣,ph為送氣;小舌音用字母q、qh表示。8個母音(韻母)拼寫形式:ieieaawuoeu。6個聲調拼寫形式:l表示低降調,d表示高降調,q表示高升調,r表示促低降調,t表示促高降調,f表示低平調。在音節末尾加字母加以表示,即高升調加字母q表示如:maq,高降調加字母d表示如:mad,次高降調加字母t表示如:mat,低降調加字母l表示如:mal,次低降調加字母r表示如:mar,低平調加字母f表示,如:maf,中平調不標調號。新文字有隔音符號,用「-」表示。
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解決民族問題,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壓迫、民族分裂,決定在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建立自治機關,使各族人民管理本民族事務當家做主,參與國家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迄今為止已在拉祜族聚居地區設立了4個縣級自治地方: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和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