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上貢和武器原材料(4K)
第358章上貢和武器原材料(4K)
努比亞王國的情況整體上來說還算好說,之前奧維爾見到過的那位王子現在順利繼位成了新國王,正在施行統治。
而在新舊交接的關鍵時刻,來自南面的阿克蘇姆人又一次發難,開始進犯他們的國土,讓努比亞的境遇有些危險,這種時候努比亞國王理所當然地想起了自己和埃及人之間的協定,請求克里奧佩特拉派兵過去支援。
問題是現在克里奧佩特拉手上總共才有這麼一點兒兵力,維持本土治安都很勉強,更別提外出禦敵了。
雖說黑人國家在歷史上強大興盛,歷史悠久的例子比較少,但阿克蘇姆確實算一個,他們日後就是所謂的衣索比亞人,歷史比世界上大多數文明都要長一些,自稱一句文明古國也沒問題,而且也確實有兩把刷子,在海上有些統治力。
面對來自這種國家的刁難,奧維爾也沒廢話,和克里奧佩特拉商量之後就命令一個軍團調過去平息事端,就讓他們駐紮在努比亞人的國土上,盯著對面的阿克蘇姆人。
這對奧維爾來說是件穩賺不賠的事情,平心而論他現在不是很想管南方的事情,從羅馬回來之後羅馬城的變故牽扯了他太多的心神,南方的事情現在從他的角度來看能應付過去就行。其實光努比亞人自己就足夠頂住阿克蘇姆人,叫羅馬人只是對方不希望折損太多人手而已,奧維爾同樣也不想把精銳士兵的性命浪費在尼羅河的上游。
所以他想了個似乎兩全其美的辦法,讓士兵直接過去準備駐紮,如果對方擔心引狼入室羅馬人賴在當地不走,那正好軍團借著這個機會能少管點事情,如果對方同意的話羅馬人也不是很虧,能增加在當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同時削弱努比亞國王的威望。
畢竟一個無法自保還要藉助外力的國王是很難得到完全支持的,眾人的認同很可能會接著轉移到羅馬人身上。
出於國力之間的差距,其實羅馬人很容易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佔便宜,畢竟能夠輕鬆以勢壓人,而對方還沒什麼調價還價的能力。這對努比亞人來說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他們選擇的餘地並不多。——按照奧維爾的打算,埃及應該有兩萬人左右的新式軍隊才足夠應付各種情況,現在這個數字勉強算是達成了一半。如果用窮兵黷武的態度來擴軍,其實這點人數根本不在話下,這地方供養六七萬職業軍隊也不是不行。
但在此之前奧維爾準備先解決一些別的問題,把財源搞定之後再談其它,他要讓當地人感受到一點好處,認可自己跟克里奧佩特拉的統治之後再慢慢擴軍。
整理一下財務上的各種進項,開源主要的選擇無非就這幾種:通過興修水利設施的方式增加農業產量、修繕道路收通關費和商稅、通過和南方諸國的貿易獲取貿易利潤、通過海貿收關稅。
這幾條選擇并行不悖,但重點肯定在於關稅和海貿,二十倍以上的利潤率誰看了都眼紅,拋去上繳的部分還是能剩下很多很多,他也做好了先期準備工作,納巴泰人業已臣服,他在紅海這邊商業上的主要敵人就剩下阿克蘇姆人等等黑皮膚的民族還有葉門的阿拉伯人。
奧維爾在前幾年亞歷山大大火之後就開始忙著建海軍,好在埃及這邊的漁民和水手不算少,一些希臘軍官也有比較能看的海軍經驗,在老普林尼的幫助下奧維爾整出來了一支紙面參數很唬人的紅海艦隊。
然後他就命令納巴泰人協助他們巡邏紅海,一旦發現掛著羅馬、埃及等國家旗幟的船隻被襲擊就會招來艦隊的報復。
他在這時候幾乎不算經濟賬,沒那麼在乎船隻和物資的損耗,核心觀念就一個——犯了錯的要血債血償,只有這種血的教訓才能讓周圍的海盜們記住,不能隨便招惹羅馬人的商船。
要論對海域的熟悉程度和駕駛船隻在海面上航行的技術,對方真的未必比自己這邊差,奧維爾這邊的人大多數是水手而非水兵,但是他們的國力夠強,面對海盜堆都能把人堆死,而且捨得花錢清理這些不穩定因素,一兩個月的治安戰下來,情況比之前要好了很多。
阿克蘇姆人最近忙著和努比亞人在陸地上進行戰爭,沒什麼心思去管海面上的事情,所以默認了奧維爾的清剿工作,而葉門的那些阿拉伯人則比較弱勢,奧維爾威脅要是他們不約束自己手下的船隊就要進行懲戒性質的海上遠征,還把艦隊留在對方家門口晃悠,總算是讓對方被嚇到,只能也跟著配合羅馬人維持治安,反正這對他們來說也不完全算是無利可圖。
與此同時,羅洛為代表的另外一批維京人也輸送了兵員過來,對他的想法奧維爾清楚得很,但也根本沒必要阻攔,對方想要和伊瓦爾之間形成制衡他樂得如此,動態平衡總歸是比壟斷僵化好多了,果不其然伊瓦爾在對方到來之後明顯表現出了緊迫感,比之前做事情規矩很多很多。
在紅海周邊被暫時壓制住的情況下,對印度的海貿活動再次開啟,這次比之前的規模要大,艦隊算上護衛的戰艦有十來艘船,很顯然伊瓦爾等人對這次是勢在必得。
變數在於對岸的印度人,那邊也照樣有一些航海民族,奧維爾對此實在是鞭長莫及,不過事情就不可能沒有風險,若是沒有風險也就不會帶來二十倍的暴利,他和伊瓦爾都對事情看的很透徹,也早早地就做好了覺悟。——剩下的很多基建工作由克里奧佩特拉主持進行即可,對方能力足以勝任,奧維爾不用操心太多。
他抽空去找了趟昆體良,和對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主要內容是教育建設方面的。
「我希望您能留在亞歷山大一段時間,未來一些日子由於一些政治問題,首都的情況也實在不會安穩到哪裡去。我很欣賞您的才幹,同時也非常認同您的教育理念,教育普及讓更多人具備讀寫能力是大勢所趨,國家需要更多的官吏也需要更多懂得戰爭藝術的軍事人才,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教育水平才能辦到。
我願意資助您場地、經費和大部分教師,為您招攬學生,讓您能在這邊安心開辦學校,只要您點頭答應即可。但是我希望您能將重點更多放在基礎教育上面,進階的教育當然應該存在,但我覺得基礎更加重要一些,您看可以嗎?」
古代世界和現代世界的觀念不盡相同,就羅馬人的情況來說,他們肯定認為國家有保境安民、維護秩序、維護地中海商貿網路等等體系的職責,但在他們眼裡,教育不應該算作是國家基本職責的一部分,沒有所謂的義務教育或者公共教育這麼一說,全憑家族和父母的力所能及。先不說人權和道德這些問題(實際上也不能完全不說),單從功利角度考慮這也不是好事,國家統治需要官吏,官吏要有文化水平,教育在古代不可能完全普及,但完全不普及肯定也不太好。
奧維爾眼前就有個擅長搞教育的大師,不找對方探探口風簡直是可惜了。昆體良在羅馬城開辦的學府更多聚焦於進階教育,現在奧維爾要求對方回歸基礎教育,肯定也有點值得考慮的空間,所以奧維爾並不著急,耐心等著昆體良給自己答覆。
最終昆體良還是點頭同意:「我無法保證我能達到您的期望,但我能保證儘力而為,而且我的能力應該算是出眾的。只要您幫助我開辦學校就行,也算是滿足了我的一個心愿,我的經濟能力不支持我做到這點,現在有人幫助我,我應該欣喜才是。」
「請您放心,我說到做到會給出讓您滿意的幫助。我的想法是不應該限於這一所學校,如果這間學校的制度成功的話就應該進一步推廣出去,不光是埃及這麼一個王國,我說的是在我妻子登基之後推廣到整個帝國去,所以您現在做的事情至關重要,關係到整個帝國教育系統雛形的未來.」
奧維爾現在練得挺會忽悠人,聽得昆體良心潮澎湃,同時他有來自後世的很多教育概念跟認知,能給對方提好多確實有點價值的建議,讓昆體良聽得時不時恍然大悟撥雲見日的。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之後,昆體良看奧維爾的眼神已經不止有尊重,還有一些發自內心的敬佩,從和奧維爾的談話中他能感覺得出來,對方是真的關心教育而且動了很多腦子思考過相關的事情,這是極為難得的事情,他頗有遇到知己的感覺。
讓後世的名人對自己畢恭畢敬,剛穿越的時候他可能還覺得巨爽無比,但現在差不多也就麻木了,現在奧維爾對歷史人物的觀感更多是好奇,想看看其實如何,究竟是人如其名還是其實難副。——翌日,亞歷山大城外某處校場,奧維爾正在觀賞騎兵操練。
用亞麻馬甲遮蓋住鞍具,騎兵們以密集的陣型貼近了發動集群衝鋒,十幾匹馬連成一條線快速奔襲。
等一排騎兵過去之後,下一排接著開始衝刺,教官們則在後面大聲點評指正各個方隊的行為是否標準正確。
奧維爾在原地看了好一陣子,還算滿意地連連點頭。
解決了教育問題之後,其次比較要緊的就是軍事上的問題。常規的軍械倒是不需要太頭疼,他在這邊已經有了兵工廠,產量一點點在往上提升,滿足自己所需基本上是沒問題的,遑論還有敘利亞的產能跟儲備可以借用。
問題在兩個新鮮事物——弓弩和騎兵。
前者的限制主要在材料上,奧維爾知道羅馬人壓根沒什麼射箭傳統,乾脆讓主力軍團大規模用弩箭,少數精銳才練習弓箭,弩箭的使用門檻就低很多了,以這些軍人的訓練強度想掌握不需要很久時間。
但材料就有點難辦,制優秀弓弩所需的那些材料一個比一個難找,中原古代總結出來的六材在各地還算比較通用:干、角、筋、膠、絲、漆。也就是木材、獸角、獸筋、魚獸熬出來的膠、絲綢和表層塗料。
木材算是比較好解決,獸筋和膠也還好說,獸角就挺難辦,因為最好是用牛角,而眾所周知歐洲很多地方是馬耕的,沒有那麼多耕牛來提供牛角,也就埃及和伊比利亞等地用牛耕較多。
所以奧維爾得想辦法找地方做補充,他打上了帕提亞人和南面非洲人的主意,據他所知波斯高原和兩河流域一些地方還是用牛耕的,他們當然有牛角可以出口,而非洲中南部也有野生的非洲水牛,說不定能找到哪個非酋幫忙出口一些過來滿足缺口。
具體辦法他還在和人磋商,總之目前是有缺口。
塗料也就是大漆這東西奧維爾準備暫時放棄治療,以後有機會了說不定能弄到點漆樹種植,現在還是別想了,先不說還難以聯繫上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國家,就算聯繫上了進口過來也是奢侈品的價格,等進口過來樹種就算真的能種活,樹木成材也需要不少的時間,那時候內戰都不知道打了幾輪。
反正大漆主要是增加使用壽命和防止潮濕的,對弓箭性能還算是沒有很大影響,通過塗油等方式也不是不能保養,先這樣就行。
奧維爾覺得重點在於絲綢,因為這不只是戰術裝備的問題,還是一筆經濟賬。
老普林尼未來將會怒斥羅馬人奢侈享受,每年在進口東方奢侈品上面花費上億賽斯特斯,這裡面的大頭一個是香料,另一個是絲綢,最主要還是在絲綢上面。
這種輕薄舒適透氣,能凸顯身體美的衣服當然受到了貴族們尤其是貴族婦女的歡迎,每年羅馬人都要跟上貢似的在和帕提亞人的貿易中流出大筆金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