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建築雜錄(43)
林徽因在隨父親遊歷歐洲期間,結識了詩人徐志摩,並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初成立時,林徽因就經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1931年4月,她的第一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以「徽音」為筆名,表於《詩刊》第二期。以後幾年中,又在《詩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報》《文學雜誌》等,先後表了幾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詩歌,也有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以及翻譯。她的詩歌融入了中國古典詩詞以及西方唯美派的表現手法,以其豐富的感和特有的意境,探索了生活和愛的哲理。她的散文行文簡潔,文字活潑,知識性強,風格獨特,可見西方語特點與中國古典文化深厚功底滲透其中。數量不多,但成就頗大,特別是一些精闢而獨到見解至今仍有借鑒價值。林徽因不但是一位詩人,還是新月派重要成員及組織者。她曾應聘為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講授《英國文學》課程,負責編輯《大公報·文藝叢刊·小說選》,還擔任《文學雜誌》的編委。她經常參加北平文學界讀詩會等活動。1936年,平津各大學及文化界表《平津文化界對時局宣》,向國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項要求,林徽因是文藝界的起人之一。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和作家的文學氣質糅合得渾然一體。她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不僅有嚴謹的科學內容,而且用詩一般的語描繪和讚美祖國古建築在技術和藝術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滿詩畫意。由於她兼通文理,在建築學和文學創作上都顯露出驚人的才華,所以在20世紀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譽。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姐姐(梁思順)家結婚,之後二人共赴歐洲參觀古建築。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林徽因在到職前曾應福州師範學校和英華中學之請,作《建築與文學》和《園林建築藝術》的演講。又為其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翌年,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專業英語。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築物,使很多古建築得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認識,從此得以保護。通過古建築考察,林徽因和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古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為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1931年,她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1938年,她為雲南大學設計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女生宿舍。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擔任《中國建築史》課程並為研究生開《住宅概論》等專題課。1950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計畫委員會委員,對都城建總體規劃提出了有遠見的意見。她以極大的科學勇氣和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古建築物的錯誤主張,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並提出修建「城牆公園」這個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設想。在明清古城牆拆毀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曾撫磚痛哭。1953年文化部組織的歐美同學聚餐會上,林徽因衝動地指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說「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在林徽因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她做了三件大事:參與國徽設計、參加**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改造傳統工藝景泰藍。
194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政協籌委會決定把國徽設計任務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暢中等七人參加設計工作。1950年6月,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設計的國徽圖案完成並在中南海懷仁堂評選,經周總理廣泛徵求意見,林徽因與梁思成領導的清華小組設計的國徽圖案以布局嚴謹、構圖莊重而中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