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9)
29日凌晨,二十九軍主力撤離北平,前往保定。***宋哲元離開北平之後,他的心是十分沉重的。在他看來,好容易搞成了冀察這個局面,才不過一年半多一點的時間,就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他對自己這個「獨立王國」,是有著無限留戀的。所以他在7月29日抵達保定當天,就迫不及待地叫秦德純打長途電話給楊兆庚(楊是冀察政務委員會政務處長,宋給他的任務是留在北平協助張自忠),詢問北平的況。楊兆庚的答覆是,北平市面平靜,但仍有大批日軍源源開進關內,形並不樂觀。不難看出,局勢已經展到那樣嚴重的程度,宋哲元仍然抱著以張自忠為緩衝,尋求所謂和平解決途徑,重返北平的幻想。
局勢既無挽回的可能,今後怎麼辦?當然只有抗戰之一途,可是宋哲元對抗戰又沒有信心。他自己心裡很清楚,像國防工事的構築,戰略物資的儲備,武裝力量的部署等等方面,事前都沒有做好應付敵人進攻的準備。加以日寇進犯南苑的時候,軍隊受了不小的損失,還犧牲了佟麟閣、趙登禹兩名高級將領。駐察哈爾省的劉汝明部被敵人截斷,一時還聯絡不上。由北平、天津退下來的三十七師和三十八師,以及石友三的保安部隊,也很混亂,士氣也不像事變開始時那樣高漲。在這樣況下,仗怎麼能打得好呢?這是他反覆思考的又一個問題。
當二十九軍在盧溝橋對日寇的進攻實行自衛反擊的時候,全國人民以及海外華僑,都一致讚揚和擁護二十九軍的英勇抗戰。但是自從二十九軍放棄平津之後,輿論就完全不同了。各方面對宋哲元的責難是很多的,有的表在報紙上、有的直接寫信或打電報給宋哲元本人。所有這些責難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尤其使他擔心的是,他主政平津的時候,同蔣介石的關係處得並不好。倘若蔣介石乘機報復,把事變的生和丟失平津的責任都加在他的頭上,以減輕南京政府的咎責,借他謝卸罪於國人,那麼這個後果對於宋哲元來說是十分嚴重而可怕的。
7月30日,為了試探蔣介石對他的態度,宋哲元給蔣介石打了一個電報,大意是說由於自己應付不當,以致爆了此次事變;又由於事前沒有做好應變的準備,以致平津不守,有負重託,表示向中央請罪,給予應得的處分。在這個電報里,宋哲元同時請求以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代理二十九軍軍長職務,他需要稍事休息。
蔣介石很快回電,不但對於請求處分的問題,避而不談,而且還有幾句安慰的話,並且同意由馮治安暫為代行軍長職務,最後還表示希望他早日銷假。
不久,宋哲元就又接到了蔣介石一個電報,要他將部隊部署妥當后即赴南京一晤。這個電報又引起了宋哲元的惶惑不安,他猜不透蔣介石是什麼意思。經過同他的高級幕僚計議之後,決定先派秦德純赴南京摸摸底,為他入京見蔣做一些準備工作。
在秦德純摸底之後,宋哲元才於8月下旬到南京見蔣。蔣介石不但當面對宋哲元說了些慰勉的話,而且在一次中央軍校紀念周上講話為宋哲元開脫責任,把他在華北的一切對外措施,都說成是按照「中央」的指示辦事,所有一切問題都應該由「中央」負責,也就是說由他蔣介石負責。宋哲元心一下子好了許多。但這種好心沒有保留多久,韓復榘的被處死,引起了宋哲元的極大恐慌。
事實證明,蔣介石對宋哲元還是信不過,並逐步解除了宋的兵權。1938年3月,宋哲元被調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失去了直接指揮軍隊的權力。他怕蔣有一天會找他的麻煩,說不定落得像韓復榘那樣的下場。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華北的事究竟是誰的責任呢?是不是完全由我們來負這個責任?」宋哲元心事很重,終日鬱鬱不樂。
在宋哲元的晚年,蔣介石的一封信,稱為他醫治心病的「止痛藥」。原來在1935年冀察政委會成立以後,蔣介石曾經給宋哲元寫過一封親筆信,大意是說冀察的事完全由宋全權處理,一切由中央負責。蔣寫此信的用意,無非是表示他對宋的信任和支持,好使宋成為他的忠實工具。在宋哲元晚年失意的時候,就依靠這封信解脫自己。1939年9月宋哲元突患肝病,病日漸惡化。一直到他病危的時候,還囑咐他的家屬把蔣的這封信編入他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