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一根楔子
中國不只是這場危機的受益者,同時也是解決這場危機的重要助力。
中國的市場幫助英帝國的農民避免了破產,對於幾個自治領都有著相當的幫助,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經濟狀況都還算不錯,英國靠著吸血過的也很好。
在關稅大會之後,美國也與中國簽訂了《農產品互惠條例》,以挽救美國的農產品,尤以小麥和棉花為主。
小麥自然不必多說,在2十年代初,中國就已經成為了最大的麵粉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麵粉進口國,消耗量非常大。
而棉花也是1樣的,中英兩國的紡織業是斷檔式的領先,而美國同樣也有著強大的紡織業,最後卻被逼得只能出口棉花,中國就是美國棉花的主要出口對象,但在大蕭條時期遭到了干擾。
農業的衰敗及工農收入過低是各國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很顯然,「農為國本」這句話在這個時代依然是1條金律,忽視它是要吃大虧的。
此外,隨著各種關稅壁壘逐漸被打破,中國提議在各國之間施行1般最惠國待遇,促進資本、技術和商品的流通,這件事對於現階段的各大國來說是互惠互利的,因為不存在絕對的強弱之別,但由於英美等國的拒絕而告終,英國所顧慮的是帝國特惠制的發展,美國則擔憂自己的市場問題。
不過,總的來說,各國之間的雙邊貿易搭建的過程也是世界恢復的1個縮影,在這其中越來越多的中國的身影也是當今世界格局的1個縮影,英法已是雄獅老矣,在越來越廣泛的綜合的國力比拼中感到無力;民族解放運動尚未進入高潮,德國仍遊離於主要世界之外,心有餘而力不足;美國備受衝擊,孤立思潮濃厚,無意爭霸世界。
中國,是貿易的中心,秉著「和氣生財」的原則,春風化雨般的改變著這1切,也是世界和平的壓艙石。
而在這段特殊時期的內部的1系列穩定措施是這1局面的後盾,也是中國繼續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的關鍵。
對於金融危機方面,中樞政府控制的金融資本順勢演化成獨立於地方實體產業的壟斷資本,這1點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也是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的,連同大蕭條之前便已經實施的金融措施,將中國的金融基本盤穩住。
而針對大蕭條本身,中樞採取的是政府投資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因幅員遼闊、經濟地理呈3級台階分佈,以及市場選擇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和貧富差別不斷拉大。
在這種分隔狀態下,國內生產表現出了1種「過剩」,但這並不是真正的「過剩」,在政府的調控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和農村就能夠成為容納這些產能的地方。
中國的「生產過剩」存在著很多特點,絲綢、生絲、棉布、棉紗、茶葉、家電,這些東西過剩,而鋼鐵、石油、煤炭、機械、麵粉、造紙,這些東西則還是不足的。
1930年的表現就很明顯,鞍山鋼鐵公司除了剛開始被經濟危機打蒙了之外,其他時候都保持著飛速發展,1928年鞍鋼公司年產原鋼277萬噸,1932年則增產至448萬噸,1933年則突破了5百萬噸,5年時間幾乎翻了1倍。
相比之下,廣東地區的生絲和茶葉工廠在1930至1931年間倒閉或停工了44%,上海的繅絲廠停工和倒閉者則佔到了32%,很明顯,這種外貿型的產業與國內的市場是脫節的,出現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而大蕭條的特殊社會情況讓許多計劃能夠順理成章的實施,比如進1步的節制資本,施行各種超額累進稅,讓個人所得稅從3%至55%不等徵收,過低收入則不計入。
這其中影響最大、規模最大最繁瑣的應當屬於過分利得稅,即對進行第1類營利事業的公司資本進行所得稅的徵收,利得額超過資本額20%者,始為課稅,實行11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1級利得額超過資本額20%至25%者,按其超過額徵收10%,最高1級為利得額超過資本額150%以上者,按其超過額徵收91%;
比如勞工法,雖然在限制工時方面作用有限,但提高基本工資還是能夠做到的;
比如4馬分肥,從官商合營企業中拿出部分利潤給予工人,以提高其消費能力。
還有許多工程也能夠進1步的發展,從左念微上台開始,1927年即開始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籌建農村醫療體系。
大蕭條開始之後,1930年實現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全免,推動農村地區通水通電,立下了「1個房間1個電燈」的大目標;
1931年全面取消農業稅,推出農業綜合補貼,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
1932年全面推進農村低保,頒布實施農業生產法,加大農業綜合補貼,增加預算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
1933年推動農村人口的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現免費,增加預算擴大農業金融和保險試點;
1934年開始對農民購買家電予以補貼。
與此同時,城市化率也有明顯提升,中國的城市化率從1928年的30.2%上升至1933年的35.5,城市化帶來了大量的需求。
首先是對鋼鐵等物資的需求,讓許多重工業企業發展的比大蕭條前還要快,其次是對茶葉、絲綢等商品的消費能力提高,農村和城市的消費能力都提高了,緩解了外貿型企業的困境。
但誰都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政策,1934年中秋之際,正難得能夠休息1天的左念微在作為總統別墅的西山別業里見到了石子任。
石子任剛剛從4川調研回來,剛回京便帶著1沓子報告找到了左念微。
「這份報告主要關於農村征地問題……」
聽著石子任的報告,左念微點了點頭,但並未直接做出回答,而是轉向了另1個問題:
「你知道我們的工業化是怎麼來的嗎?」
還不等對方回答,左念微便自答起來:
「在初期,國防壓力是我們最直接的動力,要組建軍隊,就要開辦教育,要修築鐵路,就要開辦工廠,這些動作與清廷的洋務維新時期的區別其實並不大。」
「因而真正的變革並不起於此,而是更不起眼的地方,當然我知道你早已經注意到了,而且比我更深入的研究過這個問題。」
「實現工業化的前提是革新生產關係,我們當時所做的不過兩件事,其1是主持土地改革,贖買或者沒收,只是不同時期的辦法而已,目的是1樣的。」
「第2個則是將組織伸到基層,國會的政黨紛爭並不重要,將組織沉下去才重要,建立了有力的基層組織,建立了鋤社,遏制了地主的發展。」
「地主階級是阻礙工業化的,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動力進行工業化,反而還會因為工業化而受害,他們依靠地租和高利貸完成了充分的剝削,這個收入是穩定的,暴利的。」
「而富農則是工業化的主要動力,但富農又是極不穩定的,他們可以選擇高利貸等金融手段完成向地主的跨越,也可以通過投資工業和手工業向資產階級跨越。」
「鋤社的建立增加了富農的數量,少數不願意加入鋤社的農民很快就會因為缺乏競爭優勢而在1次兩次的天災人禍中,將手中的土地再度賣給別人,而鋤社就是他們售賣土地的對象,通過削弱地主和剝削0散農民,中農和富農的數量增加。」
「另外,通過基層組織控制高利貸等非法金融行為的產生,並且同時將工業的理念宣傳到富農中,促使了他們投資手工業。」
「繼而,工業化的進程也就開始了,大企業與重工業由政府主導,為軍事服務,通過依靠中樞財政和外國貸款進行發展,而輕工業和手工業通過新興的富農們發展,雖然仍然極不穩定,但也走上了1條還算是工業化的道路。」
「具體的危機自然也就在歐戰前顯露,大量的外國貸款、先軍政策和政府赤字阻礙了經濟和工業的繼續發展,而鋤社在事實上崩潰,又促使富農加快對中農的剝削,地主死灰復燃,自下而上的工業化動力也被大幅削弱。」
「但歐戰的爆發扭轉了這1局面,市場被打開,拉動了工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國防壓力在事實上減小,軍隊能夠抽出力量,6續鎮壓了1913至1916年間的幾百起地主暴動,第2次土地改革就此展開,政府中阻撓我們的力量也都被分化處理,基層組織構建在那段時間基本完成,至今的工業化進程也基本由此奠定。」
「但在這過程中,剝削並沒有消失,節制資本站在足夠長遠的角度來看,也只是權宜之計,因為他們從根源上並沒有解決大資本對國家的威脅,農業方面的道理也是如此。」
「土地問題是國家的性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