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八章撥開重重迷霧探究軍事內幕(5)
解讀真相
淝水之戰苻堅失敗了,是敗在謝玄手中嗎?不是,是敗在他的「婦人之仁」上,他對所征服地區的高級將領採取一味地招撫,並委以重任,卻從來沒有考慮到這些人真能為己所用。***朱序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可以說苻堅是一個優秀的領導,並不次於其他的皇帝,如果淝水之戰苻堅勝利了,那麼苻堅也一定是一個傳世帝王,而恰恰是淝水之戰給這個英雄式的人物染上了悲的色彩。
淝水之戰中,真正交火的就是那20幾萬人,由於苻堅的輕敵、由於朱序的泄密、由於同苻堅「同床異夢」的將領過多,才導致了淝水之戰苻堅的失利。
淝水之戰的失敗導致了北方暫時統一的局面也隨之解體,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其他族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慕容垂建立了後燕政權,姚萇建立了後秦政權,慕容沖建立了西燕政權,另外這一時期的割據政權還有關東地區的南燕、北燕、北魏,關東地區的大夏、河西走廊的西秦,後涼、北涼、南涼、北涼、西涼等,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中國北方的這種局面才告結束。
第五節楊家將戰遼是真是假
說起宋朝,人們或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楊家將,特別是近幾年有關楊家將的影視劇的興起,又讓人們對楊家將滿門忠烈而佩服得五體投地。大約從宋朝開始,楊家將的故事就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加工編撰而變得盡人皆知。作為官方,想借用楊家將的故事來宣傳忠孝的思想,而民間則把故事不斷地神話,成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曲目。然而歷史上真有楊家將血戰遼國的事迹嗎?楊家將真如小說中寫得那麼神奇嗎?
歷史追蹤
提到楊家將,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一家之主的楊業。
楊業(約公元932年~公元986年),又名楊繼業,原籍麟川新秦(今陝西神木),因他長期在太原生活,故《宋史》稱他為太原人,北宋名將。他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曾對同伴說:「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鷹犬逐雉兔爾。」
解讀真相
楊繼業原是北漢邊關守將,后因北漢滅亡,宋太祖招降而效力於大宋朝,但是宋朝的歷史文獻中卻很少有關於楊繼業在北漢時期戰功方面的記載,可能與楊繼業為北漢的降將有關,所以一律取消。即使《宋史》中提到幾次楊繼業與敵人的交鋒,都是以楊繼業失敗而告終,楊繼業與敵戰於太原城下,讓敵人以少勝多而擊敗,自己只能躲在壕溝里藉助城牆的繩子才得以逃生。但是在《遼史》中有遼將耶律斜軫責問楊業說:汝與我國角勝30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楊業那時期主要的對手是遼國,在對峙的30餘年中也沒怎麼吃虧,也積累了相當豐富與遼作戰的經驗。所以,有關《宋史》中那樣的記載只是在埋沒楊業的功績而已。
楊業作為楊家將的一家之主,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遼國駙馬蕭多羅率軍10萬進犯雁門,楊業刀斬蕭多羅,生擒遼將領李重海,使遼軍望之喪膽,「望見業旌旗即引去」。太平興國七年,契丹3萬騎兵分三路攻宋。結果被楊業打得大敗,殺死遼軍3000人、俘虜1萬多人、牛馬5萬多隻、攻破堡壘36個,戰果輝煌。
然而這樣戰功顯赫的將領卻遭到了朝中一些人的打壓及誣衊。一次皇帝派出兵征遼,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將。楊業出師僅兩個月,便戰果累累,不僅收復了朔、寰、雲、應4州之地,而且兵鋒直抵桑乾河。但是,由於東、中兩路大軍的潰敗,使他們的西路大軍卻成了深入險地的孤軍。
《宋史·楊業傳》中說楊業「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百人,後來中箭被擒,絕食三日而亡」。而在陳家谷那場戰役中,他的兒子七郎楊延玉也壯烈殉國。楊業死後,朝廷旌表楊業「儘力死敵,立節邁倫,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求之古人,何以如此!」
在以後的20多年中,其子楊延昭奉命鎮守北方邊關,屢敗遼軍,繼承和揚了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優良家風。北宋咸平二年,遼國大舉進攻遂城,但是由於遂城非常狹小,又沒有來得及做好足夠的防禦工事,所以城內人心惶惶,楊延昭動員全城的成年男子,並分了武器,配合宋軍進行防禦。時值寒冬,楊延昭命人挑水並把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遂城變成了一座冰城。城牆變得無比的光滑,遼國的猛烈進攻也無法繼續,只好撤兵,楊延昭用計保全了遂城免受戰火塗炭,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在後來與遼作戰的過程中,楊延昭多次挫敗遼國的進攻,楊延昭57歲卒於任上,並沒有死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