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領袖卷之毛澤東(14)

14.領袖卷之毛澤東(14)

在大革命失敗這一中國革命的緊要關頭,1927年8月7日,**在白色恐怖籠罩的漢口,出席**中央召集的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八七」會議堅決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會上,**就必須動農民群眾和開展武裝鬥爭等最迫切的問題,作了極為重要的。他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批評了那種專做民眾運動不做軍事運動的做法,著重指出:黨要非常注意軍事問題,「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針對黨的「五大」關於土地革命政策中某些不徹底的規定,**提出:土地革命要根本取消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僅要沒收大、中地主的土地,而且還應解決小地主的土地問題,如此方可以安民。會議選舉了**中央臨時政治局,**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八七」會議結束后,**作為**中央特派員,回到長沙,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幫助改組湖南省委,組織領導湖南地區的秋收起義。8月18日,他出席**湖南省委會議。在研究軍事問題時,**揮了他在「八七」會議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強調:「湖南的秋收暴動的展,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但「要動暴動,單靠農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個軍事的幫助」,「暴動的展是要奪取政權,要奪取政權,沒有兵力的擁衛或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桿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會議確定了秋收起義的具體計劃,並按照**的意見,要起義軍直接打出**的旗幟,不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稱謂。不久,成立了以**為書記的最高指揮機關——**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簡稱「前委」)。9月初,**在安源張家灣村,主持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了軍事和農民暴動的布置,確定從贛西的修水、銅鼓、安源三地分為三路起義,進擊湘東,會攻長沙;並將參加起義的各路隊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第一、二、三團,共五千人,以盧德銘為總指揮,余灑度為師長。9月9日,在**領導下,爆了湘贛邊秋收起義。起義軍一度攻佔醴陵、瀏陽等縣城。但由於強敵反撲,起義軍各路相繼失利。**當機立斷,命令各部隊到瀏陽文家市集合。9月19日,**在文家市裡仁學校主持召開前委會議,討論我軍進軍方向問題。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在敵大我小、敵強我弱、革命已經開始退潮的況下,攻佔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已經不可能,在長沙周圍的平江、瀏陽一帶也不宜停留。會議經激烈爭論通過了**的正確主張,否定了師長余灑度等堅持的「取瀏陽直攻長沙」的原計劃。部隊由他帶領,掉轉頭來向敵人統治力量較弱的湘贛邊山區進軍,開始實踐其「上山下湖」的主張。29日,**率領隊伍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因進軍途中迭遭挫折,總指揮盧德銘犧牲,部隊思想混亂,**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先整頓組織,將不足一千人的隊伍縮編成一個團,定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下轄兩個營七個連。「三灣改編」第一次決定把**的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的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以上建立黨委,全軍由**任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統一指揮。**還特別決定廢除舊制度,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官長不準打罵士兵,連以上建立士兵委員會。這樣開始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原則,保證了工農革命軍的無產階級性質,從政治上、組織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初步基礎,使工農革命軍成為執行黨的革命政治任務的可靠工具。隨後,**率領部隊抵達寧岡縣古城。在這裡,他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總結了湘贛邊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著重討論了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問題。**提出:為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軍隊要執行開展武裝鬥爭、深入土地革命和建設革命根據地三項任務,並把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還提出團結當地農民武裝和土客籍群眾共同建設革命根據地,確定了對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採取團結、改造方針。會後,他率部隊至茅坪,建立留守處和後方醫院。10月27日,又至井岡山的中心茨坪,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這成為實現中國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偉大的轉折的開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共黨史人物傳領袖卷之毛澤東(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共黨史人物傳領袖卷之毛澤東(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4.領袖卷之毛澤東(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