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六章以身作則的垂範效應(8)
他主張應嚴格遵循商業道德去獲取利潤。***這些思想,在日本具有重大影響,被許多企業管理者不同程度的接受,並融入到日本企業文化和管理哲學中。
正是因為日本管理哲學具有上述特徵,才提高了職工對企業的忠誠意識及工作熱,使日本企業擁有了一支世界上最忠心耿耿的職工隊伍和一批優秀的企業管理人才。
第五節克己復禮之中國「仁」
顏淵向孔子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意思是「克制自己,讓自己的行符合禮的準則,這就是仁。人如果有一天做到了這一點,天下就是仁德的了。」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圍繞「仁」而展開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內涵又極其豐富。如,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先孔子把「仁」看作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品質,同時又指出「仁」的感基礎源自「親親」(指父母兄弟之間的血緣關係)的樸素感。
仁先是一種血緣的親之愛,而「仁者愛人」就是將這種愛推而廣之到社會,把建立在血緣親之上的愛傳遞給社會上的其他人,即「泛愛眾,而親仁」。
「泛愛眾」表現在愛父母方面即是「孝」;表現在愛兄弟方面即是「悌」;表現在愛朋友方面即是「信」;表現在愛民族愛國家方面即是「忠」。
自此,孔子將「孝悌」「忠信」等諸多優良品質涵蓋在「仁」的觀念之下,同時在踐行「仁」的過程中,又提倡堅持「孝悌」、「忠信」等原則。總結眾多踐行「仁」的原則,孔子以「仁」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通過「克己復禮」得以實踐的。
實際上,「克己復禮」是實踐「仁」的一種雙維度的思維模式。作為第一維度的「克己」針對的是個體的「修身」;作為第二維度的「復禮」針對的是國家的「治世」。「克己」要求個人恪守道德準則,實現內在的超越;「復禮」要求社會以德治世,實現外在的超越。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禮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重要標誌,如《禮記冠義》中記載,「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孔子也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不知禮,無以立」(《論語堯曰》),「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在孔子的思想中,一個完全的道德品質應該是「仁」與「禮」的完美統一。而「仁」的實現要藉助於「禮」,如孔子所「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
這裡所謂的「禮」主要是指從西周傳下來的典章制度和風俗習慣,包括處理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規範和禮節等。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實際上是周禮的基本精神,而不是要恢復周禮的全部內容。
孔子反對人殉制、俑殉制就是最好的佐證。事實上,「仁」與「禮」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形式上存在著差異。「仁」是人內在的本質核心精神,是對「禮」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實質的概括總結;而「禮」是客觀存在的一整套社會行為規範,它是實行「仁」所依據的行動指南。
「克己」就是用禮義壓制和約束個人動物性的本能和**,使其行為符合「禮」的規定,即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行、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最終將守禮的舉動轉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意識行為。
然而,守禮自持只是人之為人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則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實現「仁者愛人」的途徑和方法。可見,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是人之為人的基礎,而「立人」、「達人」和「勿施於人」才是改善社會道德氛圍的良方良策,而這一切都以立於禮、合於禮為先決條件。
在個人實現其本質,即做人成聖的過程中,禮佔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孔子將「仁」的實踐與「禮」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禮」不僅具有歷史的必然性,而且又具有道德上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