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結尾
聲勢浩大的伊斯法罕大閱兵向世界宣告了波斯帝國的回歸,人們對這個古老帝國重建感到震驚以及驚奇。
同時,伊朗政府在重建波斯帝國后,其野心也逐漸昭然若是。
巴列維為伊朗政府此後的工作定下了兩個任務,第1個是儘可能的恢復波斯帝國的領土,第2個是再次提高伊朗的國際地位。
為了完成第1個任務,伊朗政府的矛頭直指東面的阿富汗。
伊朗北面是蘇聯,西面是土耳其,南面除了沙特外都被納入波斯帝國,因此實際上伊朗僅剩的擴張空間就只剩下了阿富汗。
阿富汗,前世鼎鼎有名的帝國墳場,外號非常兇猛,但是巴列維還是忍不住想要挑戰1下。
巴列維的勝負心只是其次,讓巴列維敢主動讓伊朗政府對阿富汗行動的主要原因是,伊朗索取的阿富汗土地基本上是平的。
那些崎嶇難啃的山地都不在巴列維的索取範圍之內,因此巴列維才敢對阿富汗動手。
至於第2個任務,伊朗政府放在了聯合國上。
伊朗和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中的常任理事國,但是伊朗和法國都沒有1票否決權。
外加上伊朗和法國在各個方面都有合作,於是伊朗和法國在獲取常任理事國1票否決權的問題上達成了1致。
伊朗和法國將其稱之為恢復伊朗和法國在安理會的合法權益。
單單伊朗或者法國獨自想要恢復1票否決權是不可能,但是伊朗和法國聯合在1起,想要恢復1票否決權就大有可行性。
而伊朗和法國想要恢復1票否決權,最大的阻力就來自於英國。
這1任安理會中的輪值成員國都是荷蘭、瓜地馬拉這類國家,他們不敢對伊朗和法國投反對票。
中原剛剛恢復其在聯合國中的席位,當初伊朗和法國都投了贊成票,因此中原不會反對法國和伊朗恢復權利。
最後就只剩下了美國、蘇聯以及英國,美國和蘇聯對此的態度是能夠接受,但是法國和伊朗需要付出1些東西。
唯1強硬反對的就只有英國,英國反對伊朗和法國並不是處於利益考量,而是單純的給法國和伊朗添堵。
法國就不用多說了,法國和英國的恩怨可以說上3天3夜,兩國合作的時間不足兩國敵對時間的十分之1。
至於伊朗,那就是2戰後,英國最大的敵人。
2戰以後,英國遭遇到的大挫折總是與伊朗脫不了干係。
不管法國和伊朗在安理會上幾次提出恢復1票否決權的議案,英國總是叫到反對,反對,反對!
子不教,父之過。
英國給法國和伊朗搗亂,那法國和伊朗就只有找英國的爹——美國。
法國和伊朗的駐美國大使找到美國抗議,似乎不管是法國還是伊朗,都認為美國管教英國是天經地義的。
美國對此也是左右為難,1邊是兩個實力強大的外人,1邊是自己先父后子的親兒子。
該偏向那1邊自然是不用多說了,那當然是法國和伊朗啦!
在英國享受到1頓父親的教導以後,伊朗和法國在安理會上恢復1票否決權的法案也水到渠成的得到了通過。
伊朗在拿到1票否決權后,在1973年挑起了對阿富汗的戰爭。
在伊朗的現代化軍隊面前,阿富汗的軍隊不堪1擊,在奪回伊朗聲索的土地后,伊朗軍隊便停止了進攻。
再往阿富汗深處去就是延綿不斷的高原山地,以及數不清的部落武裝,伊朗軍隊絲毫沒有啃硬骨頭的想法,隨後就向阿富汗政府發去和平談判。
阿富汗政府見伊朗沒有進1步的打算,便沒有與伊朗議和。
但是即使是這樣,伊朗已經事實佔領了阿富汗東部的土地,移民以及驅逐當地原住民的行動在有條不絮的進行。
也許伊朗只用控制阿富汗東部3到5年,就可以徹底的把這片土地轉變成伊朗的核心領地。
同時,在伊朗的軍事壓力之下,阿富汗開始向蘇聯靠攏,因為此時的蘇聯還未展現出對阿富汗的興趣。
而等到蘇聯對阿富汗展現出興趣時,蘇聯阿富汗戰爭也隨之爆發。
蘇聯看到伊朗輕易的擊敗了阿富汗的軍隊,於是覺得自己也行。在開戰初期,蘇聯軍隊勢如破竹,但隨著戰線逐漸深入阿富汗內地,蘇聯體會到了美國在越南戰爭的感受。
此時,美國已經從越南戰爭的泥潭中走了出來,而蘇聯卻陷入了阿富汗戰爭。
冷戰局勢又回到偏向美國1方,只不過這1次,伊朗並未向以前1樣展現靈活的外交政策,而是堅持偏向蘇聯1方。
因為巴列維知道伊朗已經膨脹到了可以被美國視為敵人的地步,蘇聯到了以後,伊朗就是美國的下1個敵人,因此蘇聯不能像原時空那樣轟然倒塌。
阿富汗戰爭以後,窮兵黷武的蘇聯日益衰弱,世襲制的官僚,腐敗的政府,失控的經濟,每1項都寓意著蘇聯不行了。
時至1989年,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們又給了蘇聯1個致命1擊,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換門庭,蘇聯1下子就失去了對東歐的控制。
而戈爾巴喬夫更是讓蘇聯在解體的道路上飛奔。
於是,在1991年蘇聯國內秘密爆發了1場政變,伊朗竭盡所能的向政變1方提供了幫助。
與原時空不同,根納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的政變取得了勝利,伊朗提前向亞納耶夫提供了戈爾巴喬夫以及葉利欽的動向。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被亞納耶夫軟禁,接著亞納耶夫迅速接收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軍隊。
等到世界各國反應過來時,蘇聯國內完成了權利更替,亞納耶夫就任蘇聯總統。
亞納耶夫成為蘇聯總統后,立刻宣布蘇聯將學習中原進行改革開放,伊朗資本由此大量湧進蘇聯境內搶佔市場。
亞納耶夫控制了蘇聯,但是已經壓制不住了蘇聯的分裂勢力。
在亞納耶夫就任蘇聯總統后不久,波羅的海3國、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脫離蘇聯。
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留在了蘇聯內,同時蘇聯佔領了烏克蘭邊境的8個州:克里米亞、烏東4州、哈爾科夫、蘇梅、切爾尼哥夫,烏克蘭3分之1的土地被蘇聯佔領。
蘇聯還是沒有逃脫分裂的結局,但是比起俄羅斯,現在的蘇聯好的太多了。
蘇聯還有著和美國爭霸的資本,但是卻不在是世界1極。這種半死不活的蘇聯,才是好蘇聯。
在之後,伊朗與亞塞拜然和土庫曼聯繫,利用波斯帝國的經濟政策,將兩國拉入了波斯帝國組織中。
巴列維復興波斯帝國的任務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