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沈門的勢力(二)
這時,適逢宇宙銀行由於管理不善,面臨困難。該行董事們看到李汶正在恢複發展繁榮銀行的才幹,決定邀請他加盟宇宙銀行,擁有10%股權,並擔任銀行經理。他離開繁榮銀行擔任宇宙銀行高管職務后,進1步運用及發展其上述的經營策略。先後選擇了紡織品、稻米、玉米等輕、農業產品為目標市場,開展銀行業務。結果也獲得良好的成效,使宇宙銀行由困難轉向興旺。1960年,李汶正到宇宙銀行任職之初,該行的客戶存款只有500萬盾。資產才800萬盾,是1家小型華資銀行。經李汶正的積極擴展經營后,剛開始復甦,又遇到1965年「9.30運動」事件,印尼正治經濟1度陷於混亂。影響了銀行業務的開展。但1967年印尼官府將發展經濟建設作為國家重點工作后,銀行業也隨之活躍起來。1968年,宇宙銀行客戶存款已增至9300萬盾,增加近20倍。資產也增加了約14倍,達11000萬盾。1970年,存款更猛增至82300萬盾,資產達95500萬盾。比1964年他接辦該行時增加了約165倍和120倍,並成為當時印尼私營民族銀行中最大的1家華人銀行。
宇宙銀行經營的成就,為李汶正贏得了崇高的聲譽。他不僅從在宇宙銀行8年的辛勤工作中獲得良好的信譽,在銀行界站穩了腳跟,也在經濟上,增強了自身資金和1定的實力。
1971年,印尼官府鑒於1967年改革開放以來,私營民族銀行發展過速過濫。大多數都是湊足1些資本,倉促成立的總數約達120家。它們既缺少專業人員,也無足夠的資金開展銀行各種業務。反而進行1些不正當的競爭,造成金融業的混亂。
因此,印尼官府頒布了「民族私營銀行合併條例」。李汶正當時即敏感地意識到這是實現其夢想,進1步擴展銀行業的大好時機。他從過去十多年的經營銀行經驗中感到「辦銀行,時機的掌握相當重要。即使機會來了,而時機未成熟,則不可為」。
此時,李汶正認為時機成熟了,即向宇宙銀行董事們建議將繁榮銀行等1些小銀行合併過來,增強實力,擴大營業。但是,該行不少董事們思想較保守,滿足於既得成就,求穩怕亂而不同意。李汶正感到如果錯過這個成熟的時機,就太可惜了。既然和宇宙銀行主要股東們意見相左,即另闢蹊徑。他和內弟李汶光、李汶明兄弟,郭萬安、朱南權、李振強等人相商后,決定共同集資7.5億盾,收購合併了印尼工商銀行、繁榮銀行和印尼查亞工業銀行組建成泛印尼銀行,簡稱泛印銀行或巴寧銀行。
在泛印銀行股權方面,李汶正擁有30%股權,李文光及李文明兄弟約佔50%股權。由李汶正任董事總經理,李文光任副總經理,李文明、郭萬安、朱南權及李振強等人分別擔任經理,分工負責主管某1部門業務。1971年底,泛印銀行的客戶即有1459戶。存款達12100多萬盾,資產總額達32億2300萬盾。並建立了兩家分行。在李汶正的堅強統領、積極進取營運方針指導下,在李汶光、李汶明等人的共同合作努力下,泛印銀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1972年4月,泛印銀行即被印尼中央銀行批准晉陞為外匯銀行。成為印尼華人銀行中第1家被批准為外匯銀行者。其速度之快及銀行所顯示的活力與能量都從1個側面反映了李文正的作用和才幹。後來從1972年到1975年間,泛印銀行又先後兼并了阿巴迪查雅銀行(1927年),林卡哈爾塔銀行(1973年),印尼經濟建設銀行(1975年)及蘇拉威西建設銀行(1975年)。因此,由上述7家銀行合併起來的泛印銀行,在銀行資金、資產總額、社會儲金及貸款總額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和增強。到1975年,該行的總資產增至376.84億盾,比1971年創建時增長了約12倍。銀行本身資金12.5億盾,增加40%;儲蓄存款為142.89億盾,增加13倍;貸款105.164億盾,增加約10倍。分行也由2家增至17家,職員從10餘人增至300餘人。泛印銀行己代替了宇宙銀行的地位,成為當時第1家最大的華人銀行。
與此同時,李汶正還積極開拓及擴展與國際及國內金融銀行機構的聯營活動。如1973年9月,泛印銀行和印尼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等19家銀行及財務公司合組印尼私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1974年11月,泛印銀行又和扶桑、霉國、澳洲等國有關銀行合組多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等,從事國內外各項金融融資等活動。此外,還投資參與創辦了泛印友聯保險有限公司、泛印智德針織廠等等。如果說,李汶正在投入銀行業,第1階段經營繁榮銀行;第2階段經營宇宙銀行的10年間(1960年至197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他在印尼銀行界中打下了良好基礎,奠定了他後來發展的基石的話,那麼,從1971年到1975年的5年間,他主持領導泛印銀行所取得的觸目成就,則是他在印尼銀行金融界中,翅膀開始長硬,並已開始起飛的重要歷史階段。他在這15年間,所經歷的3個階段中,每1個階段,他都使其所主持的銀行擺脫困境,起死回生。並先後使宇宙銀行和泛印銀行成為當時最有成就和最大的民族私營銀行(華人銀行)——這在印尼銀行業界中都是罕見的。
1975年春,據有關報道說,李汶正和另1位印尼著名華人大企業家林韶良偶然邂逅。當時他們都正好搭同1家飛機離開印尼到國外辦理商務。他們兩人在機上結識交談后,在銀行及商貿經營思想及許多觀點都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勢。當時適逢林韶良創辦的中央亞細亞銀行,簡稱中亞銀行因經營管理不善,暫停營業了1段時間,林韶良正多方尋求專業管理人才到中亞銀行工作。而李汶正此時也由於對如何進1步發展泛印銀行問題上,和李文光、李文明等人意見不1。因此,林韶良即邀請李汶正加盟中亞銀行。
經過數月的思考和商議后,李汶正決定正式脫離泛印銀行,於1975年5月1日加盟於中亞銀行。當時,李汶正提出的條件是除了參與1定資金,擁有17.5%中亞銀行股權和高職外,最主要的是他主持管理的中亞銀行,不應和林韶良其他公司企業聯在1起,他必須擁有自由獨立發展經營、運營和決策以及多元化經營權。1句話,李汶正必須能在沒有捆綁的能獨立發展其銀行理論思想的情況下去開拓銀行業務。林韶良基本上同意了這個要求。
1975年6月,李文正即在中亞銀行創辦18周年之際,出任該行董事總經理,走馬上任。李文正上任時,發表了「我行的業務宗旨」的宣言。其中提出了擴大工商業的融資與服務;介紹與傳播現代經濟與經營的知識;促進國際貿易並推動國貨(印尼)外銷市場;介紹國際經濟發展形勢與國際市場變動的分析與調查等等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觀點與思維。
當時,中亞銀行才剛被解除暫停營業整頓的禁令,銀行只有1家分行,職員總數為27人。總資產只有128億盾。銀行本身繳足資本為15億盾。可以說,和上述3家銀行1樣,李汶正都是授命於銀行處於困境及危難之時。接任之初,林韶良在1次交談中探詢李汶正說:「依你的看法,中亞銀行要多久才能趕上泛印銀行呢?」李汶正回答說:「兩年半。」林韶良不太相信地說:「這怎麼可能呢?泛印銀行現己有17家分行,我們只有1家。泛印銀行已處於外匯銀行的地位,我們還不是。它的銀行總資產那麼大,我們怎麼能趕上它呢?」李汶正不以為然地說:「你只看到表面上的東西,沒有看到更重要的東西。我認為中亞銀行擁有3把金鑰匙,這是很關鍵的。」林韶良急忙問:「那是什麼?」李汶正回答說:「第1把金鑰匙是有林韶良,第2把是有林韶良,第3把還是有林韶良。」聽起來好像是在開玩笑或有些奉承阿諛之嫌。事實上,它正反映了李汶正銳利的眼光和遠見卓識。
李汶正加盟於中亞銀行,好似如魚得水。林韶良有較雄厚的資金及經濟實力;和印尼當局的軍、政、經各界有密切而廣泛的關係,是1位有遠見與魄力的大企業家;而李汶正則對金融銀行界極為熟悉,有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進取心;有其獨特的經營發展戰略和策略。
李汶正與林韶良2人的合作,確實是如虎添翼。